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团体心理辅导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通过专业的技巧与方法,协助成员获得相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行为态度。最早尝试团体形式用于辅导的是美国内科医生普拉特,当时肺结核流行,人们都远离肺结核患者,不愿和他们进行交流,普拉特医生就把肺结核患者组织起来,他们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发现这对他们的病情恢复有很大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在二战期间得到迅速的发展。二战期间,由于战争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方法 对心理健康协会自愿参加团体培训的30名会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辅导前后测得的SCL-90、PEI、16PF及主观自评量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被试在后测中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前测,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5项差异显著;个人评价总分高于前测,差异显著;16PF量表中的乐群性、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5个人格因素有显著性改变;另主观自评方面均有正向改变,差异显著.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究进行团体辅导的干预之后,贫困大学生的感戴是否有所提升。利用前测、干预、后测的方式开展,以海报招募的方式,自愿报名,并访谈筛选确定被试,应用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过4次团体辅导后,被试在剥夺感缺失、对自然事物的感激维度的均值及感恩总分均值辅导前都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贫困生的感恩认知水平,将有效促进贫困生的感恩回馈行为。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在未来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80名医药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 被试在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0.05,P<0.001)。对训练后被试的书面报告定性分析,其收获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①自我认识更加客观;②自信心增强;③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更换班主任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从情绪、行为、自责倾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2种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更换班主任会使学生产生伤心难过、自责、思念、敌对等消极情绪;学生需要心理过渡期,大部分学生都十分重视原来的班主任,从情感上舍不得,也很在乎原来的班主任。关系的建立需要过程,关系的结束也需要过程,给学生一个告别的机会,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关系。更换班主任是小学生需要共同解决的课题,从情绪、挫折、师生人际交往、感受幸福与提升等几个方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实现心理成长。学校和老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快乐成长,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现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量表测试、开放式问卷与诊断性面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5名大学生,分为两组,开展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的回避分量表、16PF的H因子为评估工具,在辅导前、后两次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的交际性增强(9.40±2.44/14.87±3.04,P<0.001),交流恐惧评分明显降低(77.40±10.62/59.47±10.60,P<0.001),社交回避倾向评分明显下降(5.47±3.93/2.60±2.61,P<0.01),得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成员报告对活动效果感到满意。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益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能够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王海民 《校园心理》2012,(4):260-262
<正>心理辅导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于同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克服成长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具有统合、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它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军校,心理辅导越来越被广大学员所接受和认可。然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贫困大学生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治疗组接受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8周后对两组学生采用DSQ防御机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掩饰的应用频率上显著低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在成熟防御机制应用频率显著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结论经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大学生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心理健康状况较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和谐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和谐问卷对7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及团体辅导。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无显著差异(t=0.75,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t=5.53,P<0.001);团体辅导1月后追踪调查显示,实验组心理和谐水平依然显著高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t=4.53,P<0.001)。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职业高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职高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班。在对被试初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7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最后分析比较前后测结果。结果:1职高学生学习适应性偏低,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总分标准分和学习态度、学习技巧、学习环境3个分量表标准分均小于45分;2实验班学习适应性测验总分前后测差异显著(t=2.88,P0.01);3实验班在学习适应性的学习态度(t=2.48,P0.05)、学习环境(t=3.02,P0.01)、心身健康(t=2.16,P0.05)3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提高并保持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王凤姿  张海华 《校园心理》2012,10(3):154-15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自卑特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设计、应用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对16名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采用个人评价问卷、缺陷感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个人评价问卷及缺陷感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团体辅导后,个人评价问卷及缺陷感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辅导前(P<0.05),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辅导前(P<0.05)。结论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干预自卑特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2.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同时对2所高校各9名贫困生分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比辅导前后两组团体成员自尊、抑郁、焦虑、孤独、羞怯量表的得分差异,并在辅导后进行自我主观评价、团体活动反馈和开放性团体效果的评估。结果两组团体成员辅导后各量表平均分均低于辅导前,除某高校团体成员羞怯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量表前后测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成员都认为自己在理解别人、乐于交友、有责任感方面进步最大;团体内容有益有价值;学会了正确认识并应对贫困。结论针对性强、团体气氛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具有实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基于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选取广西上林县某中学22名留守中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控制组10名,对实验组留守中学生进行8周的干预实验。采用自编的心理韧性问卷进行试验效果的评估。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主效应,组别组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试验组后测心理韧性得分显著高于前测。以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为基准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提升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家庭亲密度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1 使用访谈技术进行需求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确定辅导内容。 2 运用价值澄清、游戏、个案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方法进行干预。干预持续五周 (每周一次 ,每次 2小时 )。 3 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自编团体活动后测问卷、团体活动观点调查表进行同组纵向比较和等组横向比较评估。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加强了实验组家长的自我角色意识 (t =-10 5 ,P <0 0 0 1) ,增加了家长对亲子关系的认识 (t =-11 0 ,P <0 0 0 1) ,提高了他们的亲子交流技巧、教养孩子的方法技能 (t=-5 1,P <0 0 0 1) ,有效地促进了这些家庭的亲密度 ,改善了亲子关系 (t=-7 7,P <0 0 0 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于促进家庭亲密度是有效的 ,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方法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招募的7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辅导。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91±3.07/18.67±3.33,P〈0.001),3个月后追踪结果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63±2.44/18.67±3.33,P〈0.05),追踪结果与辅导后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心理弹性下的掌控感以及情绪反应维度均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但是对于关系感的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孤独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儿童孤独量表问卷(CLS)对宁波市某小学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两个班选出量表总分前30名的学生作为被试团体,将这3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8次团体心理辅导,并在辅导后再次使用儿童孤独量表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当前小学生孤独状况比较严重。②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孤独状况有显著差异(t=5.209,P0.01)。③干预后,两组小学生孤独状况存在显著差异(t=-2.853,P0.05)。结论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孤独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减少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途径,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辅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招募苏州某高校本科二、三年级的71名志愿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5),实验组接受24小时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和8次分散式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T)、情绪调节量表、社交回避和苦恼问卷、幸福感指数问卷、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评估,并采用自编网络依赖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网络成瘾分数显著下降,并且在情绪调节、社交、幸福感、感情与社会孤独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矫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状况的作用。方法:将某未成年犯管教所20名被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共10次团体心理辅导,以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进行前后测及重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状态、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状态总分上差异显著(t=2.656,4.905,5.424,3.536;P0.01);实验组成员心理和谐状态的改善,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成员心理和谐的变化(t=2.920,4.076,2.856,3.397;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干预有效,且存在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的作用.方法:招募53名大学生作为团体成员,进行为期2个月,共7个单元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辅导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团体成员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团体成员在家庭自我(FA)、自我满意(SA),道德自我(ME)、心理自我(PER)、社会自我(SO)、自我认同(ID)等六个因子有显著提高.结论: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22位农村留守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N=134)和对照组(N=88),对干预组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和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两组各填写1次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流调用儿童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CES-DC)、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for completion by teacher)、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结果:第1次复查干预组EPQ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8.2±5.8)vs(10.2±6.1),P=0.015];第2次复查干预组CES-DC得分低于对照组[(15.9±7.3)vs.(18.8±7.7),P= 0.038];PHCSS中焦虑、幸福满足分量表分分别在第1、2次复查中高于对照组[(6.6±3.4)vs.(5.6±2.7),(6.5±1.9)vs.(5.7±1.8);P=0.022,0.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对儿童个性的重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