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调查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学校新生2 730名(男性1 334名,女性1 396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人口学统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分上比全国青年常模组高(P<0.01);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③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独生子女;④重组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结构的家庭。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普通青年比,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受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等职业院校新生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72名高等职业院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训练。结果表明:1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r=-0.261,P<0.01)。2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自尊与抑郁呈负相关(r=-0.521,P<0.01)。3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自尊是社会支持与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抑郁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因面向的主体不同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被人为的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讲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对教育结构的调整显现了惊人的力量,特别是近年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关注日益增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力地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等职业院校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趋于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针对新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至2012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比例的68%,高等职业在校生800多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53.4%。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和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和一般大学生一样的心理特征,也有许多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从2008-2013年先后对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了5次大型问卷调查,深入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成因。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刘湘玲 《校园心理》2016,(3):160-162
为培养环保类高等职业人才提供依据,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600名环保类高等职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担任过班干部对积极心理资本有影响作用,学业成绩与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积极心理资本呈正相关。为提升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建议采用正面教育理念,优化学业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田贞训 《校园心理》2012,(4):227-229
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发展现状,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教育提供依据,以湖北省宜昌市几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432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分别按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等6个分组依据,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以性别作为分组依据,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责任心及其不同层次、不同构成要素几个方面进行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高等职业女学生责任心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男学生责任心平均水平,二者在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受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的综合影响,也由男、女学生在生理及心理发育程度的差异所致。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属正常现象,但男女生在责任心上的显著差异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唐英 《校园心理》2012,(5):352-354
<正>本案例报告1名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发的心理困扰及咨询过程。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现实疗法,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躯体不适改善,情绪好转,咨询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求助者,女,16岁,五年制大专一年级新生,足月顺产,自幼身体健康,无宗教信仰,无家族精神疾病史。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教育(五年一贯制教育)的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经过五年的学习,达到专科水平。五年制高职教育是目前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五年制高职学校大多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并承担和完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五年制高职能有效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并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缩短了达到同等学历的年限,而且学生入学时的年龄较小、  相似文献   

10.
王爱梅 《医学信息》2010,23(1):47-48
2006年,国家相继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提出了在高职领域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为高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形成高职特色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教育部14号文和16号文都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并存的,却是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厌学、逃学等情况比比皆是。这种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现象,被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众多具有这些特点的高职学  相似文献   

12.
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人体结构学》教材(李容孙、唐茂林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在我院已使用4年。该教材有许多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初版,且在当时卫生高职教育还刚起步,故存在不足在所难免。对该  相似文献   

13.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情绪、人格发展等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日趋增加,把在校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才是每所学校的任务和责任。高职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时期,学生躯体  相似文献   

14.
陈言贵 《校园心理》2011,9(1):48-49
<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并存的,却是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厌学、逃学等情况比比皆是。这种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现象,被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众多具有这些特点的高职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Luthans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对1169名高职学生进行测量,旨在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普遍在中等程度以上,高本合作专业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回归分析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学生父亲最高学历、专业类别、是否高...  相似文献   

16.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等职业护生的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将参与本项目的 38名高等职业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6名,对照组22名,实验组进行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的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共12周时间),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观问卷评价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高等职业护生SCL-90中的多个指标(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总分、总均分)等项目得分发生了显著降低,人际交往水平明显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改善了高等职业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一定程度提高了团体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课堂理论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只有提高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医学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笔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机制指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中的组织及其规律,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干预机制、预后机制。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大多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体系、模式、对策、方法等的研究,而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缺少从机制建设的角度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缺乏从机制形成的高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构建。为此,本文从以下方面着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599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①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Ⅰ类学生占15.97%,有待关注并可能存在心理困扰的Ⅱ类学生占23.66%;②受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倾向、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强迫倾向等方面;③男、女生在UPI测试结果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建立心理档案,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本个案具体解析了1名高等职业院校女生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并简要介绍了研究者帮助该生进行人际关系辅导的过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来访者,女,18岁,汉族,某高等职业院校大一年级新生,非独生子女,身高158 cm左右,体态正常,发育正常,无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