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6月~1997年6月,我们对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100例,施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并对麻醉效果、血氧饱和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比较。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5~55岁,平均32岁。均为椎间盘(L3~5,S1)突出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腰麻组(S组),每组50例。术前30min均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1.2 方法 入室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电图。E组:选择T12~L1间隙用16号硬膜外针穿刺,成功后置管3cm,方向朝上,注入2%利多卡因3ml,5min后无腰麻征按常规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15m… 相似文献
2.
1970~1997年,我院施行腰髓核摘除术1913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6例,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6~58岁,平均36岁。其中椎管内血管损伤出血25例,硬脊膜和蛛网膜损伤脑脊液漏18例,刀片断入椎间隙3例。腰髓核摘除术L4,526例,L5、S112例,L4,5并L5、S18例。1.2 术中意外情况1.2.1 腰椎管内出血 主要由于硬脊膜外血管和椎管前侧壁血管损伤破裂所致。本组8例在咬除椎板和切除黄韧带时损伤硬脊膜外血管造成出血,17例在剥离硬脊膜和神经根时不慎损伤椎管侧前方横跨在椎间盘上的血管,引起血管破损…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效果,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来再手术且进行随访的13例作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1.5姑。再手术时间4个月~3年。第1次术式:全椎板切除2例,半侧开窗11例。第2次手术病人术前均行脊髓造影、CT或MRI检查。原间隙复发2例,部间隙突出3例,神经根受卡压8例。再手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5年。讨论明确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前提。由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推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说,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不困难的,但是,根据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83~1997年,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取得满意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7岁;体重43~105kg。ASA~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8例,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3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本组均在俯卧位下手术,手术时间3.5~6h。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45min口服地西泮10mg。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点高于病变2或3个椎间隙,前者向头侧置管,后者向尾侧置管,均为3.0cm。于仰卧位下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出现节段性平… 相似文献
6.
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1~92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为Ⅰ~Ⅲ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显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变化,麻黄碱和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有无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结果①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显效时间、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迅速,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完善,没有追加麻醉性镇痛药,硬膜外麻醉组有4例在辅用杜非合剂下完成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组有2例出现血压下降,硬膜外麻醉组7例出现血压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均无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要求,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麻在老年病人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350例老年男性患者在前列腺摘除术中血循环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50例前列腺患者均在腰麻下顺利、平稳的完成了手术,安全返回病房。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局麻药用量的准确掌握、晶、胶体的及时补充、血管活性药的合理使用说明腰麻不失为前列腺手术的一个比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4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椎间盘炎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认为: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突然出现剧烈腰痛、发热、血沉增快,应考虑椎间盘炎,行MRI检查,尽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探查,放置引流冲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采用改良腰腹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76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原则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取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人常表现为腰痛、放射性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CT引导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立即解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致的腰腿痛症状,具有创伤小、见效快、费用低等优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手术成功非常关键.我院自2003年2月~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3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本文对国内外应用单纯髓核摘除术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 检索相应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阅读题目、摘要,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评价指标做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国内外文献,随机6篇,非随机3篇,包括6 670例患者,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髓核摘除组在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方面髓核摘除组低于融合内固定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再手术率及手术满意率方面融合内固定组优于髓核摘除组;术后疼痛评分(VAS)髓核摘除组优于融合内固定组;术后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内固定组优于髓核摘除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无论是采用髓核摘除术,还是融合内固定术,近期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病历资料患者,男,102岁。因右股骨颈骨折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既往有冠心病,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病史。查体:一般状态较差、消瘦、贫血外观、衰竭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脊柱无畸形。血压105/70mmhg,心率90次/min,心电图显示V4-6ST段下移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患者4018例,5~82岁,ASAI~Ⅱ级.采用7号腰穿针于L2~5椎间隙穿刺,以0.1ml*s-1的速度蛛网膜下腔注入0.5%(I组)或0.75%(Ⅱ组)布比卡因1~3ml,用针刺法测得阻滞平面并监测ECG、MAP、HR、RR和SpO2变化.所有病例麻醉前或同时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1000ml或羟乙基淀粉氯化钠500ml.结果两种溶液的起效与持续时间、阻滞平面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成功率为99.1%~99.3%.其中Ⅱ组布比卡因平均用量(1.98±0.12)ml少于Ⅰ组(2.23±0.30)m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阻滞前比较,注药后30min两组MAP下降均较明显(P<0.05),部分病例术中使用了升压药物.结论0.5%或0.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麻是安全的,操作方法简便、用药单一、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完善、麻醉平面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与轻比重液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与轻比重液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70岁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重比重组和轻比重组各100例,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平面的差异,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联合阻滞效果的比较,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腰硬联合麻醉中持续时间长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平面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起效时间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对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9-2010-06收治的16例采用健侧入路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并分析手术的注意事项。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在30-60 m in,住院时间为9-14 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瘢痕小。手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采用Nakai分级,其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对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某医院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120例,随机分为以下3组各40例: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1μg/(kg·h)]、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0.5μg/(kg·h)]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C组)。观察并比较3组麻醉前(T0)、置入工作套筒(T1)、椎间孔成型(T2)、神经减压(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24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1)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在T1、T2、T3、T4各时间点的HR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D1组和D2组在T1、T2、T4时间点的MAP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D1组与D2组间各时间点的HR和MAP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2) D1组和D2组在T3时的VAS评分分值显著低于C组(P<0.05),其余时间点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