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胎儿房室结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血管铸型结合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7例胎儿房室结微血管构筑.微动脉反复分支呈树状,行走方式呈波浪形或螺旋形.毛细血管网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纵行为主,以"H"或"Y"形吻合;内层弯曲行走为主,并互相交错吻合.以房室结动脉主干为界,其下方毛细血管密度较大,其上方及前方较小.房室结的上方、前下方和后下方均有微动脉连接毛细血管网.整个结的毛细血管大致可分为结后部上方、下方及前部三个区域.靠毛细血管网外层处可见管径较粗、呈袋状的微静脉.  相似文献   

2.
人窦房结和房室结微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4例新鲜婴儿尸体,采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人窦房结、房室结微血管的立体构筑。结果表明,窦房结的血管床是由微血管网构筑成一椭圆形网状结构,中央动脉贯穿于结的长轴,由此动脉向周围发出分支,逐级分为许多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最后在结的浅部分成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收集范围,则显示出按区收集的特点。而房室结微血管构型是一扁圆形的微血管网,结的浅部为一薄层比较细密的毛细血管网。透过网眼,可见有粗大的、彼此吻合的窦状静脉丛。房室结动脉由结一侧进入结内,向周围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前微动脉,穿行于静脉丛之间,在结的浅部连于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始端有环形缩窄,为平滑肌压痕。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对胎儿左心室壁内微血管构筑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水  刘裕民 《解剖学杂志》1991,14(4):322-324,T027
用血管铸型结合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5例胎儿左心室壁内微血管构筑。在心肌中层内,较大的微动、静脉伴行,呈“层状”分布。微动脉与微静脉的关系是:微动脉两次近似直角双叶状分支,毛细血管汇集成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或直接以直角汇入微静脉。在心外膜下层,微动脉间吻合丰富,分出毛细血管有两种形式。在心内膜下层,微动、静脉不伴行,微静脉数目多见,而微动脉较少。毛细血管间吻合复杂。本文对不同心肌层内的毛细血管口径、间距进行了测量,并讨论了胎儿左心室壁内微血管构筑特征和微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阴茎海绵体微血管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人阴茎海绵体微血管构筑及其生理意义。方法:阴茎血管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阴茎海绵体内纵行的动脉发出无数树状分支,其中部分分支为毛细血管,此毛细血管汇合后注入白膜下静脉丛;部分形成螺旋动脉,与海绵窦相交通。在阴茎海绵体表面,环动脉的分支亦部分与海绵窦相通,部分分为毛细血管。引流海绵窦血液的窦后小静脉相互吻合形成白膜下静脉丛,白膜下静脉丛汇合后形成导静脉。结论:①在阴茎海绵体内有营养性的毛细血管系统和功能性的螺旋动脉系统;②在阴茎海绵体表面存在白膜下静脉丛。  相似文献   

5.
双峰驼胸膜下肺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双峰驼胸膜下肺微血管的构筑特征及其功能意义,为哺乳动物肺微血管构筑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铸型扫描电镜技术。结果双峰驼胸膜下肺微血管根据其连续分支可以识别出4级血管:微动脉、终末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胸膜下肺毛细血管通常由该部的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发出,也可由终末微动脉直接发出,并最终相互吻合成胸膜下肺毛细血管网。胸膜下肺毛细血管网粗疏,网孔孔径一般大于毛细血管管径,网孔多呈六边形和五边形。胸膜下肺微动脉、终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微动脉的铸型表面均显示有清晰的、环状排列的平滑肌压迹,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可见卵圆形内皮细胞核的压痕。肺间质毛细血管与胸膜下肺微血管之间存在有广泛的、不同水平上的吻合。结论双峰驼胸膜下肺微血管构筑特征与其他哺乳动物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应用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法,研究打孔区心肌内血管构筑的形态特征,结果:较小微动脉密集成簇,螺旋形走行;毛细血管丰富;微静脉系汇集形式似“根须”样外观,结论;微动脉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将来自心腔的血液逆回心肌,增加心肌内血管的长度和血容量,对缺血心肌具有营养和灌流作用,此外,对心肌内微循环的自动调控装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盲肠微循环提供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墨汁灌注组织切片、揭层透明、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30具胎儿尸体盲肠微血管构筑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盲肠浆肌层在系膜缘侧毛细血管网眼呈与盲肠长轴平行的矩形,而靠近对系膜缘侧的毛细血管网眼多为不规则的五边形;环肌层可见环行肌束间动脉多呈"叶脉状"分为二支,分支间有横行粗短的多曲状吻合支,并由吻合支发蚓状血管;黏膜下层血管较粗网眼密度低。黏膜的毛细血管围绕结肠腺构成毛细血管丛,腺周毛细血管围成椭圆形,腺口毛细血管环均呈四边形。结论胎儿盲肠各层毛细血管网眼形状和密度均有所不同,说明盲肠血供存在部位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内微血管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  袁莉刚  赵海涛 《解剖学报》2011,42(1):114-118
目的 探讨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微血管构筑特征.方法 采用ABS树脂血管铸型技术、扫描电镜观察法、墨汁明胶石蜡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30只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微血管的构筑特征.结果 睾丸小叶内由向心或离心动脉发出的管间微动脉及管间毛细血管穿行于相邻生精小管形成的结缔组织间隙内;管间毛细血管相互交通形成管周毛细血管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血管灌注透明标本和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的大血管和微细血管的构筑。大鼠生精小管的周围,有两种小血管配布。1.管间血管:该血管或为1条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或为2条并行的较大的毛细血管连结成网状,位于生精小管间三角形的间质柱内,并与小管平行走行。2.管周毛细血管:连于管间血管之间,呈绳梯状围绕生精小管,并在生精小管上皮下固有膜内,形成管周毛细血管网。本文还观察了大鼠睾丸较大血管及睾丸固有鞘膜脏层的血管配布特点,讨论了这些血管配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人手指甲床和甲皱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脂铸型扫描电镜法研究了成人拇指、食指和环指甲床和甲皱微血管构筑,指间无明显差异。甲床的甲弧影区微血管构筑特点是微动脉形成的长网眼血管网,微动脉多为纵行;甲弧影远侧甲床由典型的发夹样毛细血管样分布,并且趋向远端,血管袢加长。甲皱毛细血管袢为多形性,可分为多袢型,发夹型及麻花型。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血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体颌面部血管进行巨微解剖及血管铸型,为临床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3例正常成人头颈部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由浅入深逐层解剖,观测并记录颌面部血管的起始处外径、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伴行情况;②3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部标本,加压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观察颌面部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伴行情况。结果颌面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眼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的分支。面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面颊部、唇部、鼻部和颏区;眼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眼球、眼球外肌、泪腺、鼻背和眼睑;上颌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牙及牙龈、颊部、下颌关节、鼻腔、腭、咀嚼肌;颞浅动脉的分支主要供血腮腺、眼轮匝肌、上下睑外侧皮肤、颞部的软组织及面神经颧支、上颊支和颞支。结论颌面部动脉血管系统的解剖学资料,可为临床颌面部整形美容术提供了应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 结论 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单侧性唇腭裂胎儿宫内手术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制作和观察21~32周正常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比较他们唇腭部血供的来源及吻合情况。 结果 ①正常胎儿唇腭部的血供主要由上唇动脉、鼻翼下缘动脉和腭大动脉组成。两侧上唇动脉在中线附近吻合成上唇动脉弓,并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浅深两层血管网,且上唇动脉鼻中隔支也与腭大动脉穿支相互吻合;②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唇腭部血供由于患侧裂隙的阻隔,导致左右上唇动脉不能吻合成弓,患侧腭大动脉穿过骨残端与患侧鼻腔内的血管相吻合。 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唇腭部血管非常丰富,尤以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为血供主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ob/ob小鼠不同组间血浆脂联素浓度的变化以及奥美沙坦干预后脂联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以ob/ob小鼠为对象,分为三组:①ob/ob小鼠空白组;②ob/ob小鼠高脂组;③ob/ob小鼠奥美沙坦组,①喂以普通饲料;②③喂以高脂饮食,10周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成模后,给与①②组安慰剂及③组奥美沙坦分别进行干预,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血供特点,为临床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通过成人和胎儿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胎儿墨汁灌注组织透明和组织切片等方法,观察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布特点并测量胎儿韧带内微血管密度。 结果 髌韧带的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内动脉的分支;胎儿髌韧带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不同,且以韧带中心部为最低。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平行的丛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 结论 ①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均存在中心部乏血管区;②韧带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③髌韧带血供优于膝交叉韧带,髌韧带重建交叉韧带具有血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肘窝穿支的形态学特征,为肘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30侧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通过乳胶灌注、巨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观测:①肘窝的形态;②肘窝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特点;③肘窝动脉穿支与邻近血管网的吻合。 结果 ①肘窝为肘部前面的三角形凹陷,系前臂血管神经通行的门户。②肘窝前面皮肤血供多源性由肱动脉及其分支发出的穿支供养,穿支变异较大,据其数目和大小分为3型:A. 粗大集中型(肘下动脉):穿支1支者,外径0.6~1.2 mm,占43.33%(13侧);B. 细小分散型:穿支3~4支者,外径0.3~0.6 mm,占36.67%(11侧);C. 适中均衡型:穿支2支者,外径0.4~0.7 mm,占20.00%(6侧);③穿支沿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两侧浅出深筋膜至肘前皮肤,分支在浅筋膜内彼此相互间、邻近血管间均吻合沟通形成肘窝筋膜血管网。 结论 以肘窝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V-Y推进皮瓣修复肘关节邻近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推介将大鼠腹壁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至腋窝的具体操作步骤。 方法 选取体重420 ~ 45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20只,麻醉成功后备皮,设计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4 cm × 2 cm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至腋窝,以胸外侧血管为受区血管,重点观察:股血管及胸外侧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支,测量其外径和长度;大鼠生存状态;术后第7 d皮瓣存活情况。 结果 股动、静脉的管径分别为(0.72± 0.08)mm及(1.29±0.17)mm,胸外侧动、静脉的管径分别为(0.59±0.18)mm及(1.04±0.12)mm,两者适合做端端吻合。术后有2只大鼠死亡,另有3只大鼠皮瓣完全坏死,皮瓣存活率达75%。由于股动脉的破坏,患肢术后会出现跛行,1周后,随着血供的代偿,大鼠的步态逐渐恢复正常。 结论 大鼠腹壁浅动脉游离皮瓣是超级显微外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前操作练习的有效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构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和研究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胰十二指肠区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构建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三维模型图像清晰,管道饱满,立体空间感强,均能清晰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的4级以上血管,各级分支血管的形态、走行、分布及各血管间的吻合显影清晰,效果满意。清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构建特点。结论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灌注可构建理想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3D可视化模型,为系统研究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形态结构和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in sections of the rat incisor pulp revealed that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the incisor there were fenestrated capillaries in the “predentinal plexus” and that this region contained the tallest odontoblasts. The odontoblasts gradually became shortened in the incisal part of this region: the fenestrated capillaries in the predentinal plexus changed to continuous type capillaries. Almost all the odontoblasts had degenerated near the incisal end of the tooth. The predentinal plexus disappeared in this region, but the “subodontoblastic capillary plexus” persisted. In a specific region just beneath the worn incisal end, numerous macrophages and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 appeared and scavenged the degenerating cells, possibly including the odontoblasts. © 1993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