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1例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1例婴幼儿肾小球疾病患儿进行肾穿刺检查,其中急性肾炎4例,迁延性肾炎1例,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3例,单纯性肾病45例,肾炎性肾病7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病理类型: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7例,微小病变5例,系膜增生性肾炎26例,IgA肾病5例,IgM肾肩10例,膜性肾病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完全经解49例(88.5%),部分缓解6例(9.8%),无效1例(1.6%).结果表明,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微小病变只占8.2%。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4298例成年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70  
了解我国成年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产现学特点。方法: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1980-1996年间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4298例。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76.8%,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2.8%,遗传性肾病0.4%;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男:女=1.81: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男:女=0.46:1,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所占比例依次是:IgA肾病(IgAN)36.9%、系膜增生性肾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6例合并肾脏损害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26例住院原发性SS合并肾损害行肾活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其肾损害的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20例、蛋白尿21例及肾功能不全5例;24例肾活检免疫病理示IgG9例、IgA8例、IgM7例及C310例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区沉积;病理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IN)10例,IN合并局灶节段增殖性肾小球肾炎4例、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弥漫系膜增殖性肾炎和膜增殖性肾炎各1例及膜性肾炎4例。该结果提示:原发性SS肾损害时,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及肾小球肾炎并不少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大黄治疗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为了解中药大黄对系膜增殖性肾炎的治疗效果,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及ELISA法观察了大黄对抗Thy-1肾炎大鼠系膜区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检测了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结果表明,大黄不仅减少了肾炎大鼠基质的堆积,还能降低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浓度和IL-1活性。肾小球FN浓度在未治疗组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与大黄组(P<0.01),其中大黄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IL-1活性未治疗组显著高于大黄组,而大黄组又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能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系膜区基质的堆积,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球分泌IL-1有关。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NS3和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对21例丙型肝炎患者尸检石蜡包埋肾组织中的丙型肝炎抗原(HCAg)进行检测。结果HCAg的检出率为619%(13/21),其中膜增殖性肾炎(MPGN)11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1例,1例未见明显病变。HCAg阳性颗粒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21例中有17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呈阳性,同单纯HBV感染组相比,本组患者出现肾小球肾炎病变更为多见(χ2=85,P<001)。结论MPGN型是HCV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变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观察各种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远期预后,了解影响肾小球肾炎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1980年1月~1996年月12月间,在本院经肾活检确诊并常年定期随访的原发性肾炎患者共1071例,其中IgA肾病(IgAN)471例(44.3%)、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268例(25.0%)、IgA肾病(IgMN)80例(7.30%)、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68例(6.30%)、膜  相似文献   

7.
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万忠  程惠芳等 《中华内科杂志》1989,28(9):542-544,I017
对55例狼疮性肾炎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研究,其中26例为尸检病例,29例为肾穿刺材料;轻微病变型2例(3.6%),系膜增生型11例(20.0%),局灶型10例(18.2%),弥漫增生型17例(30.9%),膜型13例(23.6%)及增生硬化型2例(3.6%)。肾小球病变的多样性和非典型性,肾小球内巨块状免疫复合物沉积乃至毛细血管壁的白金耳样改变,纤维素样坏死,微血栓形成,小动脉炎,肾间质炎及苏木素小体形成等,均为狼疮性肾炎的常见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这些病变也是狼疮性肾炎活动进展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9年首次分离出丙型肝炎RNA病毒以来,人们也重视丙型肝炎病毒与肾脏疾病的关系。我们首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70例经肾活检证实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及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血清抗HCV阳性患者进行了血清HCV一RNA检测。肾炎患者血清的抗HCV阳性者为34例(6%);抗HCV与乙型肝炎表面阳性标志物同时存在者为2例。抗HCV阳性在各型肾小球病理损伤中的阳性例数与正常对照及其余病理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抗体阳性34例中HCV一RNA阳性者21例,亦广泛分布于各型肾小球疾病中。抗HCV阳性的34例患者均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血肌酐增高者9例,ALT增高者6例,血清补体C_3降低者4例。本资料表明HCV感染伴随之肾脏病理改变不均一,似以新月体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类型HCV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提示HCV感染与某种肾小球疾病之间无肯定的致病关系(包括膜增生性肾炎),似以2种疾病同时并存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结节样肾小球硬化是指系膜结节样硬化伴轻度肾小球分叶的一种肾脏病理改变。Kimmelstiel和Wilson在1936年首次描述结节样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特征性病理表现,随后人们在膜增殖性肾炎、淀粉样变性等多种肾小球疾病也发现结节样肾小球硬化(表1)。  相似文献   

10.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NsPGN)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其主要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质增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儿童非IgA性MsPGN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