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血管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是目前已公认的心脏活检的有效方法,故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就EMB的临床意义、局限性及展望作一介绍。一、心内胰心肌疾病的形态学发现 EMB获得的心内膜心肌标本,一般都要常规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在不同的临床诊断中,EMB有以下一些组织形态学发现,结果见表。从表1可见,不同的心肌疾病在形态学上可有相同的表现,彼此互有重叠,故相当一部分病理改变是非异性的。  相似文献   

2.
经血管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经多年实践和改进,已成为一种较安全和简便的适用技术,是心内膜心肌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由于该方法易获得心内膜心肌标本,除可以随时取得疾病发展中各个不同时期的心内膜心肌组织,进行形态学、超微结构动态观察,为心内膜心肌疾病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外,还可充分利用标本进行其他方面的同步研究,故目前已公认为心脏活检的常规  相似文献   

3.
王燕  陈金红 《吉林医学》1992,13(5):285-286
<正> 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Endomyocardial binpsy,EMB)是与心导管相结合的活体组织检查法,能对心内膜心肌疾病的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EMB组成学评价能确诊的心脏病达30余种。由于EMB技术和器械的改进且并发症少,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医院将其列为心内膜心肌疾病的常规检查之一。兹将我院1990年所作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组织活检对诊断疾病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但心肌活检却应用较少。50年代是作开胸活检,以后也用过细针经胸部穿刺,但并发症较多。自60年代初期日本的Konno和Sakakibara设计的经血管导管活检钳应用于临床以来,使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得到了显著改进。目前,EMB的诊断意义虽还有争论,但还是得到普遍的承认和推广。 EMB并非对所有心脏疾病都有价值,部分有特异性改变,部分为非特异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它常是全身性疾病中的一部分。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MB)经多年来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已成为一种比较安全、相对简便的检查技术。由于EMB能从组织病理学上证实心肌炎症的存在,确定其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反应,并可对心肌炎与心肌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故不失为诊断和研究心肌炎的一种新手段。目前,心肌炎已列为EMB的重要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   

6.
心内膜心肌活检是提供心肌病理学等项研究的新方法。活体心肌检查可观察到疾病各阶段心肌的改变。自1962年Konnon第一次介绍经静脉活检方法以来,这项技术已在临床应用~[5,8],二十多年,并被证明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有实用价值。近几年来国内也先后在西安,重庆,哈尔滨开展了心内膜心肌活检。 心内膜心肌活检虽尚安全可靠,但它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非毫无危险。方法的完善和操作、技术的娴熟是作好此项检查的先决条件,本文就我们所作的狗心内膜心肌活检实验,并与此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4年6月将经静脉右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ndomyocardial biopsy 简称EMB)应用于临床。现将近年资料完整的25例予以报告,对EMB 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内膜病变,约75%于1岁末死亡,以往确诊主要靠死后病理检查.近年来由于心内膜心肌活检(Endomyocardial biopsy,EMB)的开展,已能使本病在生前做出明确诊断,本研究结合我们对2例EF患者进行EMB的体会,着重探讨EMB对EF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Sutton(1956)首次经局部开胸术对人心脏行针刺活检,此后不少作者改进为经皮针刺活检。1962年Sakakibara等通过心导管行心脏活检。与其他活检方法相比,这种经血管的心内膜心肌活检方法的优点是:(1)较安全;(2)较便利,操作时间短;(3)可选择右室或左室活检。心内膜心肌活检(以下简称EMB)已取代针刺活检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5例病毒性心肌炎(VMC)和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主要病理改变 DCM 为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大小不一、核畸形、灶状纤维化和心肌变性坏死;VMC 则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EMB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VMC 为65.7%,DCM 为80.0%,合计68.8%。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应用B型超声心动图(B超)结合X线监护下,对5只狗及3例病人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Endomyocardial Biopsy,简称EMB)的体会。发现该方法较以往常规单用X线监护的EMB能更准确定位,提高了活检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探讨了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形态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临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肌病理性损伤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静脉心内膜心肌活体组织检查(心肌活检)是心血管疾病领域内的一项新诊断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活体心肌组织学改变为心内膜心肌疾病的诊断提供病理学的依据。1982年11月至83年12月,我院为57例心脏病患者作了心肌活检,其方法已作过报道,在此不再赘述。现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就心肌活检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技术测定心脏移植后左室的Tei指数,并与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比,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16例心脏移植患者有5例患者共进行10次心内膜心肌活检,于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术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并与心肌活检病理作对照。结果心肌活检病理分级0或1级者左室Tei指数稍高于正常值,心肌活检病理分级Ⅲ级以上者左室Tei指数明显增高。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室Tei指数,可较准确提示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Tei指数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院已作心内膜心肌活检(EMB)169例,现拾其中较特殊的4例报告如下:一、扩张型心肌病EMB与尸检对照男、37岁.因进行性心衰5年于1985年10月7日入院.病程中曾发生过多种心律失常及心原性休克.体检:血压16/10.7kPa,颈静脉充盈,心脏明显增大,心率110/min,心律齐,心尖区及三尖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技术测定心脏移植后左室的Tei指数,并与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比,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 16例心脏移植患者有5例患者共进行10次心内膜心肌活检,于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术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并与心肌活检病理作对照。结果 心肌活检病理分级0或I级者左室Tei指数稍高于正常值,心肌活检病理分级III级以上者左室Tei指数明显增高。结论 超声心动图左室Tei指数,可较准确提示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Tei指数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就25例病毒性心肌炎和1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标本,运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单个核细胞表型的原位分析发现心肌组织内单个核细胞主要为 T 淋巴细胞,多分布于心肌间质内,常毗邻心肌病变部位,多为散在分布,少数呈条索或灶状分布。病毒性心肌炎有 T 辅助/诱导细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影像学发展很快,无创性超声扫查技术已开始与有创性心血管疾病检查方法相结合,用于心导管、起搏导管、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的引导和监控。从而使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检查方法更加直观、准确、安全。本文就近年出现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引导EMB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列  严志焜 《浙江医学》2004,26(12):958-960,F003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排斥反应仍然是心脏移植后影响心脏功能正常发挥和受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国际心脏与肺移植协会(ISHLT)1999年报告,急性排斥反应在心脏移植中的发生率约50%,在心脏移植第1年死亡率中占20%.1981年Billingham提倡利用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作为急性排斥反应分级标准.目前,EMB已成为诊断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金标准".ISHLT根据EMB形态学改变,将心脏移植的排斥反应分为0~4级.心脏移植是EMB公认的适应证.但EMB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时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损伤,并发心律失常,偶尔可并发心脏穿孔.心脏移植后3个月为排斥高峰期,要求作频繁的检查,而EMB由于上述原因受到限制.Kuhn等[1]随访1108例长期生存的心脏移植患者,发现10年后仍有8%~10%的患者存在中度排斥反应.为此寻找无创伤性的监测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检查指标已受到临床的高度关注.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的一种复杂的免疫病理损伤.因此,免疫学检查指标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20例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的结果,19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5%。术中全部病例均见短暂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0例术前拟诊为:心肌病8例,冠心病5例、心肌炎4例,其他3例。活检成功的19例中,EMB为9例,提供了有力的诊断依据,纠正3例的诊断,在7例对诊断无助。EMB方法简单、安全,但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验资料综合考虑才能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