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柱病变的多层螺旋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脊柱病变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容积扫描后进行多种三维后处理,其中40例另外行直接椎间盘层面轴位扫描,并与容积扫描后重组图像比较。结果容积扫描后MPR、CPR及VR显示颈、腰椎骨质增生156例,椎间盘突出142例,椎间盘真空征53例,许莫氏结节16例,脊柱韧带钙化47例,椎管狭窄49例,颈腰椎骨折3例。容积扫描后重组图像与直接轴位扫描后图像显示相同。结论脊柱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为临床提供全面、丰富而又直观的信息,可以取代常规直接轴位扫描。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c spiral computed to 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可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本文就其检查前后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鉴定细微肋骨骨折最佳检查时间,避免漏诊、误诊,减少患者多次复查的 X 射线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152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均行 MSCT 检查,首次检查在1周内,于第2~8周内第2次复查,部分患者8周后继续随访。薄层轴位图像并结合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观察。统计复查与首次检查或者多次复查间肋骨数有差异的细微肋骨骨折患者归入差异组,比较差异组不同检查时间检出肋骨骨折数的差异。使用配对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归入差异组,最终诊断肋骨骨折为231根,第1周仅诊断134根。伤后第1周及第2周与之后不同检查周复查患者肋骨骨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周与之后不同检查周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8周复查骨折数与大于8周复查骨折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结论伤后3~8周为鉴定细微骨折确定最终骨折根数最佳检查时间,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在医学鉴定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肾脏移植术屙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多期扫描,并同时对所褥图像数据不同期像进行特定的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1例患者中5例仅表现为移植肾肿胀,8例表现为移植肾肿胀并肾周积液;1例为双肾萎缩伴功能丧失;2例表现为移植肾周积血;1例表现为移植肾多发小囊肿、小结石并肾周积液;1例表现为移植肾输尿管旁尿瘘伴输尿管狭窄及肾积水、亚段肾梗死;1例表现为移植肾积水并输尿管结石;1例表现为移植肾肿胀,肾盂内积脓;1例表现为移植肾破裂。结论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肾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表现进行初步评价。对移植肾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与表现。方法 12例脑卒中患者行了脑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查,在工作站生成脑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色阶图,并测量兴趣区这些参数值,以t检验比较分析。11例于12h至5天内作了CT复诊。结果 动态CTP显示了11例局部脑组织低灌注区和1例可疑病灶,主要表现为相应区域脑组织BF、BV数值下降、MTT数值增加及其彩阶图异常,12例患者均出现了局部脑组织MTT延长,其中BF、BV、MTT均异常者6例,局部脑组织BF、BV、MTT彩阶图异常范围大于实际缺血区。梗死或可疑梗死灶中心、周边区及对侧相应区域测量的BF、BV、MTT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早期诊断价值,其中MTT是缺血性脑卒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功能与形态学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Siemems Sensation 64 MSCT对76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MSCTA检查,之后用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3D成像软件进行重建.主要进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MIP),薄层(MIP),多平面重建(MPR),...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坏疽性阑尾炎的CT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阑尾管壁增厚10例(56%)、管壁变薄4例(22%)、阑尾未显示4例(22%);阑尾管壁增厚者增强后管壁呈不连续强化,阑尾管壁变薄者增强后管壁无强化;CT平扫显示管壁缺损9例(50%),增强后显示阑尾管壁缺损13例(72%);阑尾周围及腹盆腔脓肿13例(72%),管腔外积气13例(72%),阑尾粪石12例(67%),阑尾腔外粪石4例(22%).结论 阑尾管壁无强化或不连续强化、缺损是坏疽性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增强CT检查在发现早期坏疽性阑尾炎上有价值.阑尾周围/腹盆腔脓肿、管腔外积气及阑尾腔外粪石是坏疽性阑尾炎特异征象.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对67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腹部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嗣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7例中有64例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82.08%),间接征象包括阑尾盲肠周围炎(73.13%),阑尾周围脓肿(11.94%).有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无明显异常征像.结论:MS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动脉瘤(P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动脉瘤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单纯肺动脉干动脉瘤3例,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动脉瘤2例,单纯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2例合并有贝切赫特综合征(Be—hcet’sDisease。BD)。3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1例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PAPVC)及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riovenousfis—tula)。3例为特发性。胸痛4例,咯血3例,呼吸困难2例。结论:MSCT可明确诊断肺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黄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2):172-173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 56例患者中,阑尾周围炎性浸润21例,无炎性浸润31例,脓肿形成6例,其中回肠下位23例,盲肠后位4例,盲肠下位21例,回盲前位4例,回盲后位4例。80.36%(45/56)MSCT图像能够清楚显示阑尾,表现为阑尾肿大、阑尾管壁增厚,阑尾直径6.1~21.6mm,平均(12.1±4.6)mm,9例可见阑尾腔内结石,其中阑尾根部5例,中间段4例,结石远端表现为扩张积液,阑尾增粗。部分患者伴有阑尾周围脂肪内斑点状及条纹状模糊影、腹腔少量积液、右侧局部筋膜增厚、右腰大肌前缘模糊不清、局限性盲肠壁增厚。19.64%(11/56)不能清晰显示阑尾,表现为阑尾周围炎性肿块。本组病例有5例穿孔,术前1例MSCT可见粪石离开阑尾腔,2例阑尾周围积气,提示穿孔。结论 MSCT有利于清楚显示阑尾,对术前阑尾炎准确诊断和定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胰腺常见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间共3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包括假性囊肿14例,真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癌2例1例伴明显液化坏死,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胰腺假性囊肿12例发生于胰周,2例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低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均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多囊状改变;囊腺瘤8例均位于胰腺体尾部,浆液性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黏液性囊较大,可见条状分隔及斑点状钙化影;黏液性囊腺癌2例位于胰体部,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尾,均以囊性成分为主,边缘可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及斑点状钙化影;胰腺癌2例,1例位于胰头部,坏死囊变区内见索条状软组织成分,1例位于胰颈部。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有很多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MSCT)可以显示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2 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 和彩色超声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 检查对腹部创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67%、97.06%、94.69%;彩色超声检查对腹部创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6.96%、86.36% 和86.73%;两种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 对腹部创伤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都较高,可作为腹部创伤后对实质脏器损伤情况评价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指征 ,方式和并发症。结果 :2 5 6例手术全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 ,2例中转开腹手术 ,2例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 ( 70 .5 0± 2 5 .2 5 )min ;最长者 1 81min ,最短 2 5min ,12 3例出血极少 (数毫升 ) 10~ 5 0ml10 3例 ,5 0~ 2 0 0ml3 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 ( 3 .85± 1.14 )d ,术后病率3 %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 3 / 2 60 ) 1.15 %。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 ,手术成功与术者的经验与技术有关。根据操作难度循序渐进地熟练操作技术 ,并进行相应手术 ,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对11例临床怀疑有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胸腹联合扫描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RI、3D-CTA、MIP、SSD等后处理。结果:其中6例诊断有夹层动脉瘤,3例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影响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起始和终结部位及破裂口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肾上腺16例,下腔静脉后1例,肾门附近1例,膀胱1例;恶性1例,良性18例。肿块多数较大,边界清,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7例),病灶内密度多不均匀,出血、坏死多见,CT平扫病灶大部分呈低密度(16/19),增强扫描后瘤体实质部分或囊壁持续明显强化。结论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多平面重建(MPR)可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夹层动脉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夹层动脉瘤的MSCT技术,通过对比剂至主动脉最大对比增强期扫描获得大量数据,输入ADW4.0工作站后,应用多层面重建(Muh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容积重建(Vdume reconstruction,VR),表面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MS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MSCT virtual endoscopy,MSCTVE)等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图像重建,所有图像由三位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评估。结果:夹层动脉瘤的特异征象主要是分离移位的内膜,真假腔的存在;非特异征象是主动脉增厚钙化,主动脉不规则扩张,附壁血栓。二维图像(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重建)能良好地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仿真内窥镜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MSCT成像技术已成为诊断夹层动脉瘤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MSCT血管造影由于其迅速,非侵入性,高敏感性及特异性且能显示夹层动脉瘤受累程度而逐渐取代传统CT。扫描在主动脉及分支增强最佳时进行。MSCT的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提供夹层动脉瘤的大量信息,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助于临床及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睾丸原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睾丸原发肿瘤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CT检出全部10例肿瘤,其中精原细胞瘤5例(1例合并胚胎性癌),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胚胎性癌、畸胎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横纹肌肉瘤各1例。4例精原细胞瘤与1例淋巴瘤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1例精原细胞瘤囊变;1例畸胎瘤平扫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1例胚胎性癌、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和1例横纹肌肉瘤平扫密度不均,不均等强化。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LDH升高,1例胚胎性癌与1例畸胎瘤AFP、β-HCG显著升高,仅1例精原细胞瘤LDH、β-HCG轻度升高。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睾丸肿瘤的检出、诊断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各种睾丸肿瘤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肝移植术后行MSCTA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15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扫描完成后于工作站上进行二维(2D)度三维(3D)血管成像。结果表现正常者2例,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患者19例。血管源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①移植后肝固有动脉狭窄11例,肝动脉血栓1例;②门静脉狭窄或癌栓各1例;③下腔静脉狭窄2例;④肝段梗死4例;⑤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肝段梗死1例同时合并门静脉狭窄,下腔静脉狭窄1例同时合并肝动脉狭窄。结论MSCTA所显示征象与DSA基本一致,MSCTA将取代诊断性DSA的功能。成为肝移植术后无创性检查以度肝脏血管情况随访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