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治疗外吹乳痈15例刘晋钊(四川成都铁路中心医院610081)乳痈指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即急性乳腺炎。中医分为外吹乳痈和内吹乳痈,外吹乳痈是指哺乳期所患的急性乳腺炎,内吹乳痛是指妊娠期所患的急性乳腺炎。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乳房呈局部性或较弥漫...  相似文献   

2.
外吹乳痈的推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吹乳痈是指哺乳期内乳房局部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叫"急性乳腺炎".在临床上也以此类乳痈为最多.自2001年以来,应用推拿治疗乳痈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浅谈乳痈的中医护理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刘兰英,董庆梅,刘天骥主题词乳腺炎/护理,中医护理学乳痈系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中医把怀孕期间有乳痈称为“内吹乳痈”,产后的乳痈称为“外吹乳痈”,既非孕期,又不是...  相似文献   

4.
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产科病房中常见的一种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外吹乳痈""乳痈""奶疖"范畴[1]。笔者采用针刺天宗穴配合凤凰展翅针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2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病房收治并请针灸科协助会诊的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21~38(26±4)岁;病程3~7(4±1)d。  相似文献   

5.
西方医学里的乳腺炎,我们俗称之为“奶疖”、“奶疮”,而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痈为脓疮之意。乳痈在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较为多见,尤其是第一次生产的妇女。中医里将乳痈分为几类,在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乳痈大的,称为“乳发”。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李少廉上林县人民医院530500广西上林县县城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中医认为该病多因产后情绪急怒或忧郁,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壅聚乳络以致排乳不畅,或因胃肠热盛,毒热壅阻而成,据此,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3月采用推拿治...  相似文献   

7.
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乳腺炎举隅刘桂,曲生呼铁局中心医院(010010)呼郊八拜乡卫生院(010071)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根据怀孕期及哺乳期分“内吹”,“外吹”,临床以产后外吹乳痈多见。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谈一谈治疗体会。例1...  相似文献   

8.
乳痈有外吹乳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内吹乳痛(妊娠期乳腺炎)和一般乳痈(乳部脓肿)三种。近十余年,笔者以针灸、拔罐为主,辅以中药、红外线和激光治疗外吹乳痈Zto例,疗效显著,随访观察,无一例复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Zop例患者均系哺乳期妇女,年龄对一35a,病程3d-6m,其中150例病程较长;单侧发病lbo例,双侧发病4D例;其中120例经消炎药治疗无效而转诊,批例经手术后未愈亦转来治疗,扣例为初诊。2治疗方法治则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止痛化瘀结。治法针灸、拔罐,同时对患部红外线照射,酌情配合中药或激光。10次为…  相似文献   

9.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一旦乳痈形成,是消散或成脓穿溃,预后不大相同。笔者针对乳痈形成的机理,自拟解毒宣络汤用于早期乳痈的治疗,消散效果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35岁,均为哺乳期妇女...  相似文献   

10.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哺乳期,属中医乳痈范畴.近两年来笔者根据对4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表明,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薪诚聘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哺乳期,属中医乳痈范畴。近两年来笔者根据对4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表明.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血虚,外感风寒热邪,乳汁排出不畅壅滞而成本病。近几年来,我科治疗急性乳腺炎258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内外合治急性乳腺炎103例214001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王国忠,花海兵急性乳腺炎,中医称“外吹乳痈”,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乳腺消痈方内服,加以本院自制青宝丹掺以平安散局部外敷,治疗本病103例,取得良好效果,兹报道如...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红 《新中医》1995,27(3):34-35
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35例汤红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年龄在24~30岁之间,病程为1~5天,乳房炎症病灶呈现不同程度的的红、肿、热、痛。炎症肿块1个或数个,大小不等,触痛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乳痈的防治     
乳痈,指乳房患痈肿脓疡。乳痈虽男女老幼均可发生,但以产妇哺乳期为常见。由于乳汁蓄积雍聚或哺乳时乳头损伤,感染细菌邪毒而发病。过去中医典籍称为外吹乳痈、妒乳、吹奶等,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产后的  相似文献   

16.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多发生于初产妇。自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笔者采用电针加清热散结方治疗急性乳腺炎203例,并与西医治疗的203例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0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3例中,初产妇为192例,经产妇为1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0岁,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隔蒜灸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超声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敏李春梅王新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朱笑飞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化脓性感染,属祖国医学乳痈范围,近年来以针刺配合隔蒜灸治疗急性乳腺炎36例,全部患者均经超声观察针刺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8.
急性乳腺炎系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属中医学“乳痈”范畴。中医把怀孕期间乳痈称为“内吹乳痈”,产后的乳痈称为“外吹乳痈”,既非孕期,又不是产后,所患乳痈称为“非哺乳期乳痈”。本文将临床最常见的“外吹乳痈”的辨证施护方法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多因乳汁淤积伴发细菌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多因乳头皲裂或乳汁瘀积诱发。早期急性乳腺炎,中医称"初期乳痈",表现为患侧乳内胀痛难忍,乳汁排出不畅,大小不等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1])。本研究采用炎乳宁联合皮硝外敷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