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经过近10年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包括日常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并完成了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工作为契机,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住院医师和临床技能等方面开展调查,查找目前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但在妇产科专科住院医师的培养上,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培养出能独立从事专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的专科住院医师,目前国内只在部分地区初步试点,尚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制度规范,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我国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养将有全国性标准,16个专科的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已初步制定完成,修改后将公示并向医学界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我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为建立专科医师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发展趋势看,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正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转变,我们将继续完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并逐步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了2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根本保证,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是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关键,严格的阶段考核制度是完善培训过程、检验培训质量的必要环节,与临床专业学位挂钩、与人事聘任制度结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利进行的推动力。新世纪新形势下,北京大学将继续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同时初步创建适合自身特色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7.
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系统课题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精神,按照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介绍了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系统课题研究,以及开发管理系统软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影响的蚌埠地区大众心理健康情况,为相关部门提升与改善大众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为目前和未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线制作COVID-19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邀请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结果问卷填写有效应答率为100%(343/343)。研究对象对COVID-19疫情发展了解占90.67%,对COVID-19了解占87.17%,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占99.42%,预计COVID-19在3个月内得到基本控制占72.3%,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有效占87.18%,在COVID-19流行期间认为家里最安全为90.67%,知晓隐瞒COVID-19接触史违法占65.3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个条目中,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易疲劳(34.69%)、不快乐(29.45%)和很难做决定(28.28%);不同性别中,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比原来哭得多”多于男性(P < 0.05);不同职业中,非医护人员感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多于医护人员(P < 0.05)。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得分≥7分共64例(18.66%)。结论COVID-19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公众对COVID-19关注度较高,认识较好,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部分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仍需加强心理干预,尤其重视女性和部分非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做好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是提高临床医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作者分析并总结了江苏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取得的经验,并对做好江苏省住院医师培训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既能弥补年轻医生临床锻炼机会少的现状,也符合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以下简称规培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规培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可能原因,为促进规培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规培生的临床教学。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蚌埠市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0名规培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心理压力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220名规培生SAS得分[(44.74±8.09)分]、SDS得分[(46.24±12.27)分]均高于全国常模[SAS:(37.23±12.49)分,SDS:(41.88±10.57)分,均P<0.05],男生和女生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培生在SCL-90的强迫症状[(1.80±0.77)分]、人际关系敏感[(1.64±0.75)分]、抑郁[(1.65±0.76)分]、焦虑[(1.50±0.67)分]、恐惧[(1.39±0.62)分]、精神病性因子[(1.43±0.64)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英文版(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18名来华医学留学生进行线上调查。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媒体暴露程度与心理健康状态,为健康传播途径和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向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并发放结构化自填电子问卷,于2020年1月31日-2月2日通过网络收集≥ 18岁中国公民的公众媒体暴露、健康行为认知情况、心理健康状态等信息。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4 827份,其中男性占32.3%,现居湖北者占2.7%,年龄18~85岁,平均(32.32±9.98)岁。疫情信息媒体暴露在每天3 h以上和1 h以下的分别占38.4%和22.7%。焦虑比例为53.3%,重度焦虑比例为9.6%,抑郁比例为48.3%。媒体暴露越高,预防措施越完备(ρ=0.091,P<0.001),风险认知越高(ρ=0.04,P=0.008),自我效能增强(ρ=0.07,P<0.001)。媒体暴露3 h以上中度焦虑以上风险是媒体暴露1 h以内的1.30(95% CI:1.09~1.58)倍;抑郁的风险是媒体暴露1 h以内的1.23(95% CI:1.05-1.43)倍。结论 媒体暴露会影响公众心理健康,增加焦虑、抑郁风险,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注重对公众心理健康的疏导。  相似文献   

14.
许远  赵梅  唐新龙  朱心怡  陈静 《安徽医学》2020,41(4):368-371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六安市区三家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2月7日~2月15日,使用问卷星形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COVID-19流行期间六安市区三家三级医院360名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分析医护人员焦虑、抑郁水平及其与应对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OVID-19流行期间六安市区三家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焦虑粗分(32.82±7.80)分,抑郁粗分(37.90±8.30)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阳性者(总粗分≥40分)68例(18.9%),抑郁阳性者(总粗分≥41 分)138例(38.4%);医护人员应对方式总分9~60分,平均为(36.61±8.55)分。积极应对6~36分,平均为(24.49±6.14)分。消极应对1~24分,平均为(12.12±4.19)分;偏相关分析显示,医护人员焦虑得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315,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147,P<0.05)。抑郁得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374,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07,P<0.05)。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参加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理论培训的184名全科学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分别与全国常模、江苏省常模、全国医生及江苏省医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SCL-90量表阳性率为26.3%(47/179)。与全国常模比较,本研究中学员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常模(t=4.863),焦虑(t=-9.853)、恐怖(t=-8.407)、偏执因子得分(t=-5.434)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江苏省常模比较,除强迫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08、-7.138、-4.760、-4.541、-8.017、-6.740、-11.881,均P<0.01);与全国医生常模比较,躯体化(t=-7.447)、人际关系敏感(t=-6.483)、抑郁(t=-7.810)、焦虑(t=-11.750)、敌对(t=-7.659)、恐怖(t=-4.657)、偏执因子得分(t=-11.075)均明显低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江苏省医学生常模相比,所有因子均低于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4、-7.300、-12.049、-8.115、-9.853、-8.374、-5.490、-15.910、-9.059,均P<0.05)。此外,大专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员阳性率分别为35.2%(32/91)、13.2%(10/76)、41.7%(5/12),不同学历学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6,P<0.05)。结论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优于与全国常模、江苏省常模、全国医生及江苏省医学生常模。研究生学历学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学员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期间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透中心、眉山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血透室、绵竹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中心的131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血透室医护人员恐惧分数为(0.93±0.57)分,神经衰弱为(0.35±0.47)分、抑郁为(0.29±0.41)分、疑病为(0.18±0.36)分、强迫-焦虑为(0.14±0.27)分,均与领悟社会支持(62.96±11.11)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HTH〗结论 COVID 19期间,血透室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神经衰弱、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面对严峻的疫情诊治任务,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及专业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7.
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对培养临床合格医师、提高医疗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结合我国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的现状,对军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的特点做简要分析,提出军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采用“3+X+军”模式,参照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制定符合军队自身要求的培训标准,以达到系统培养军队住院医师、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推动军队卫生事业的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的心理健康研究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2月1日到2022年5月9日期间被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的7332篇文献为样本展开文献计量分析,并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挖掘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结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科研产出有较高影响力,发文量居于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英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聚焦在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感染风险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常用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等。结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研究应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覆盖面,并进行追踪研究,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链条;未来的心理健康服务应发挥社区的作用,探索建立以社区初级服务为基础、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协作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校园中长跑锻炼完成情况对新冠疫情期间广州市内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利用线上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在剔除异常问卷、与体质测试数据及中长跑锻炼数据匹配后共剩余问卷1022份。问卷按中长跑锻炼完成标准进行分组,其中完成组869份,未完成组153份。问卷中的量表部分按照对应量表的评分标准计分及筛查标准分级。应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长跑锻炼完成组学生体测成绩优于未完成组(P<0.05);两组学生的PCL-C、SDS、SAS量表得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情况均无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中长跑锻炼完成情况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情况无影响,而体测分数可以降低学生疫情期间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的风险,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7(0.95,0.98)与0.98(0.97,0.99);但却增加了焦虑的发生风险,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02(1.01,1.04)。结论 规律且适量的中长跑锻炼可能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进而间接促进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林宇  周慧  胡倩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1):30-33,38
目的 了解山东省居民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健康水平,探讨体育锻炼对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编《新冠疫情期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普通居民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线上调查620位居民新冠疫情期间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情况,49.0%的居民睡眠质量非常差和比较差,28.4%的感觉精神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疫情期间,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多,每周锻炼频率在3次以上的人数显著增加,但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和强度显著降低,导致体育人口大幅减少。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减缓压力功能更为认可。体育锻炼与多数心理指标相关,体育锻炼与睡眠质量正相关(P<0.05),与精神压力、紧张害怕呈负相关(r=-0.180,P<0.05;r=-0.142,P<0.05)。结论 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降低不良情绪,减轻压力,有效改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