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优势保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7月本院采用缝匠肌骨瓣和旋髂深骨瓣治疗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年龄、随访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X线片结果。[结果]缝匠肌组平均随访(51.78±2.35)个月,旋髂深组平均随访(52.73±3.71)个月。其中旋髂深组拆线时间长,失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切口长。Harris评分:两组术后各随访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旋髂深组比缝匠肌组恢复好且自12个月后两组评分逐渐下降。VAS评分:两组比较自24个月时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评分自24个月时始到最终随访逐渐上升。X线片分析:两组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坏死均有进展,且总髋数逐渐减少,置换数量增加。术前分期与好转率和保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好转率和保髋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缝匠肌骨瓣移植与旋髂深骨瓣移植比较,均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的有效方法,且缝匠肌骨瓣操作简单,便于掌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钽棒联合富集骨髓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符合ARCO分期早期标准的患者共22例(35髋),ⅠB期6髋,ⅠC期10髋、ⅡA期4髋,ⅡB期7髋,ⅡC期7髋,ⅢA期1髋,采用骨髓血采集,骨髓干细胞富集,干细胞移植联合钽棒植入治疗。随诊观察患髋疼痛缓解程度,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和影像学进展情况。结果 19例(31髋)患者获2年以上(25~54个月,平均37个月)的随访。(1)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由术前(76.92±9.11)分升至术后(89.09±8.2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160,P〈0.01);(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术后继续塌陷ⅠC期1髋,ⅡB期1髋,ⅡC期1髋,最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25个月的生存率为90.32%。MRI测得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比,由术前的(31.89%±7.95%)降至术后的(11.20%±5.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1.494,P〈0.01)。结论钽棒联合富集骨髓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149例(168髋),男96例,女53例;平均年龄32.36岁.Ⅰ期和Ⅱ期(塌陷前)88髋,Ⅲ期(塌陷后)80髋,其中双侧19例.根据ARCO分期,进行Harris评分和影像学评估.将Harris评分70分以下、再次手术、影像学病变进展(股骨头由非塌陷变塌陷或塌陷加重,关节间隙狭窄加重)视为钽棒失败.[结果]共随访到130例138髋,平均随访时间(31.47±5.78)(8~61)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62.65,术后为79.50(P<0.05).优良率为68.12%.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大病灶、外侧病灶、植骨与否是手术失败的风险因素,病因、性别、年龄、病灶是否在股骨头骺板内,对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影响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因素是病灶大小(大于30%)、坏死灶位置(外侧型)、植骨与否,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需要清除死骨、联合植骨.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9):1760-1764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优势保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7月本院采用缝匠肌骨瓣和旋髂深骨瓣治疗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随访的分期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X线片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两组术后坏死均有进展,且总髋数逐渐减少,需置换数量增加。术前分期与好转率和保髋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好转率和保髋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两组统计情况来看,ⅡA期和ⅡB期保髋效果较好。两组总计酒精型坏死和激素型坏死导致的置换与特发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型和激素型坏死置换率高。以THA为终点,最终48个月生存率为82.47%(95%可信区间,76.35%~87.14%),ⅡC期坏死4年生存率最低。两组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缝匠肌骨瓣移植与旋髂深骨瓣移植比较,均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的有效方法,两组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缝匠肌骨瓣操作简单,便于掌握,是一种值得推广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成人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和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的38例(43髋)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根据两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变化和Ficat分期改变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以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对其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0~123个月随访,平均93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随访时间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术后Harris评分优于髓芯减压植骨术组(P0.05)。髓芯减压植骨术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P0.01)。两组术后影像学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髓芯减压植骨术组远期生存率为64%(16/25),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的远期生存率为77.8%(14/18),两组的远期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取得一定的远期临床疗效,虽然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的远期影像学成功率和生存率与前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接受钽棒置入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39髋),男9例(11髋),女16例(28髋);年龄18~54岁,平均37岁。酒精性4例(6髋),激素性6例(8髋),创伤性2例(2髋),特发性13例(23髋)。Steinberg术前分期:Ⅰ期7髋,Ⅱ期24髋,Ⅲ期8髋。疗效分析包括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变化及以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为随访终点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2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37.4个月。12髋影像学出现进展,包括钽棒退出1髋,股骨头塌陷3髋,股骨头坏死面积增加8髋。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有影像学进展5髋占41.7%(5/12),无影像学进展1髋3.7%(1/27)。所有髋关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钽棒置入后6个月生存率为(97.4±2.5)%,1年生存率为(94.7±3.6)%,2年生存率为(88.6±5.4)%,3年生存率为(72.5±11.2)%。结论:钽棒治疗SteinbergⅠ、Ⅱ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确切,能有效延缓股骨头置换时间。  相似文献   

7.
何帮剑  厉驹  吕一  童培建 《中国骨伤》2016,29(12):1119-1124
目的 :比较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集ARCOⅡ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5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钽棒植入组(B组)。A组23例28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3~51岁,平均(36.87±9.52)岁;病程2~28个月,平均(17.13±7.74)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0分,平均(54.74±11.81)分;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22例27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6~46岁,平均(35.59±7.39)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6.00±7.46)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6分,平均(57.18±12.95)分,采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8个月。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Harris评分83.04±8.97,其中优6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B组Harris评分84.41±9.94,其中优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均能改善髋关节功能,髓芯减压结合干细胞移植方法费用少,具有较高的效价比,更适用于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14例16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3例15髋,女1例1髋;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42.2岁。外伤性1例1髋,酒精性4例4髋,激素性9例1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期3髋,Ⅱ期13髋。Harris评分为(51.89±12.42)分,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百分比评价法中的X线评价方法评分为(31.88±4.03)分。病程6个月~7年,中位病程2.5年。采用经股骨头颈部开窗、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术后患肢避免负重3个月,部分负重3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24个月。2例2髋因关节疼痛加重、股骨头塌陷,于术后4个月及2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余患者术后关节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股骨头生存率为87.5%(14/16)。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为(84.89±17.9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8,P=0.001)。X线片检查示植骨区域成骨化明显,骨密度增高,骨小梁排列整齐规则,股骨头无明显塌陷。末次随访时X线片评分为(32.19±6.5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37,P=0.819)。结论病灶彻底清除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共进行 18例 (2 6髋 )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关节功能评价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 随访 16例 2 3髋 ,平均 3 1 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7改善为随访时 76 0分。 13髋 (5 6% )随访时Harris评分 >80 0分 (内侧型 8髋 ,中央型 3髋 ,外侧型 2髋 )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分类随访时优良率 ,内侧型 80 % ,中央型 60 % ,外侧型 2 5 %。 8髋分期发生进展。塌陷及失败率内侧型 2 0 % ,中央型 40 % ,外侧型 75 %。 结论 股骨头髓芯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适用于ARCO分期分型系统中ⅠA中央型、ⅠB内侧型、ⅡA中央型、ⅡB内侧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对坏死范围较大的股骨头不能防止病程的进展 ,但可缓解症状 ,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的生存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分析其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钽金属棒联合自体骨植入的101例患者(117髋)进行评价。纳入标准: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先前接受过任何其他类型治疗的病例、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病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期49髋,Ⅲ期68髋;根据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1型15髋,L2型59髋,L3型40髋,C型3髋。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手术前后及术后各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采用分类变量的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影响影像学进展及转归至THA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骨髓水肿、单双侧、病因、ARCO分期、CJFH分型等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造成转归至THA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90例患者(104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6±21)个月,平均年龄为(39±8)岁。终末随访时,Harris评分自术前(76±13)分降至术后(69±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9,P0.01),最终49髋转归至THA,根据多因素Cox风险比列模型分析年龄,CJFH分型和ARCO分期是全髋关节置换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欠佳,影响其临床结局的因素包括年龄(40岁),CJFH分型(L3型),ARCO分期(Ⅲ期),应严格把握该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近期疗效,探讨钽棒植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共58例63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03±8.16)个月(6~34个月)。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7.43±10.3)岁。按ARCO分期:Ⅰ期1髋,Ⅱ期45髋,不稳定型Ⅱ期12髋,Ⅲ期5髋。术前改良正位分型c1、C2分别为41、9髋。坏死范围按改良坏死范围指数≤33:17髋;34~66:25髋;≥67:2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87.80±15.50)分。结果术后均无钽棒本身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Hams评分平均为(98.96±4.19)分;以股骨头塌陷〉4mm为终点事件,术后随访24个月的生存率为77.7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Ⅱ期、不稳定型Ⅱ期的生存率分别为84.4%、58.3%,经Log—rank检验差异已经达到检验效能;改良正位分型cI、c2的生存率分别为85.37%、11.1%,经Log—rank柃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5,P〈0.001);坏死范围的生存率:≤33组为94.1%,34~66组为96.0%,≥67组为42.9%,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6.07,P〈0.01)。结论钽棒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适应证为改良坏死范围指数〈67或改良正位分型C1型以下的ARCOⅠ期及稳定型Ⅱ期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减压联合钽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长期疗效,并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减压联合多孔钽棒置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8例(19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及保髋成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以性别、年龄、ARCO分期、坏死范围等进行分组,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5~10年的随访,保髋成功率为73.68%。术前无骨髓水肿、坏死范围小的患者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其对应者(P0.05)。至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保髋失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钽棒置入术时年龄≥40岁的患者保髋失败的比例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CO分期越高保髋失败比率越大(P0.05)。术前有骨髓水肿者保髋失败比率显著大于术前无骨髓水肿者(P0.05)。坏死范围30%者保髋失败比率显著大于坏死范围30%者(P0.05)。[结论]减压联合多孔钽棒置入在治疗早期(ARCO:IIb期以内)股骨头坏死的中长期随访疗效可靠,特别适合年龄小、无骨髓水肿、坏死范围小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刘冠虹  吉万波  刘锦涛  姜宏 《中国骨伤》2019,32(11):1003-1007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将69例(72髋)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43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8~62(41.80±11.03)岁;ARCO分期Ⅰ期6髋,Ⅱ期27髋,Ⅲa期10髋;口服益肾活血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用12个月。对照组34例39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31~61(43.35±13.52)岁;ARCO分期Ⅰ期5髋,Ⅱ期26髋,Ⅲa期8髋,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每周1次,服用12个月。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2年随访时Harris评分,采用EQ-5D指数进行疗效比较。以ARCO分期作为影像学评价,随访期间出现ARCO分期Ⅲa期为观察终点,记录末次随访时间及ARCO分期,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76(43.50±13.26)个月。随访2年后治疗组Harris评分(84.92±7.56)分高于治疗前(73.58±10.02)分(P0.05),并且高于对照组(79.61±10.92)分(P0.05),其中关节功能、活动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Q-5D指数0.66±0.12,高于对照组0.59±0.12(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塌陷9髋(9/43),对照组塌陷10髋(1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CO早期与中期、不同Harris评价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活血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可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股骨头坏死塌陷进程。  相似文献   

14.
双带蒂骨瓣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寻找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mith peterson切口 ,利用旋髂深动脉骨瓣及缝匠肌骨瓣联合移植修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同时行股骨头钻孔减压术。结果 :优 58髋 ,占 70 0 % ,良 2 2髋 ,占 2 6 5 % ,差 1髋 ,占 1 1 % ,结论 :双骨瓣同时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较传统的单一骨瓣移植 ,除能修复Ⅰ~Ⅳ期外 ,对Ⅴ期疗效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打压植骨术治疗52例(60髋)ONFH患者,随访时以ARCO分期、Harris评分及股骨头生存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受损、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52例均获随访,时间11~54个月.按ARCO分期:术前:ⅡA期2例,ⅡB期6例(8髋),ⅡC期22例(25髋),ⅢA期14例(17髋),ⅢB期4例,ⅢC期4例;术后:ⅡA期1例,ⅡB期4例,ⅡC期4例(6髋),ⅢA期9例(10髋),ⅢB期4例,ⅢC期5例,Ⅳ期25例(30髋).Harris评分:术前44~ 77分,末次随访时57~ 91分.以THR为终点事件,股骨头生存率为78.2%.术前ARCO分期中,Ⅱ期股骨头生存率高于Ⅲ期股骨头生存率(P<0.05).结论 打压植骨术对于治疗早中期ONFH患者疗效满意,术前分期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髓芯减压及钽棒植入治疗术,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68.32±5.13)分增加到(90.12±6.69)分,优良率为93.33%。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全部患者股骨头坏死区无1例进展及塌陷。结论髓心减压联合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29髋,男14例17髋,女11例12髋;年龄29—48岁,平均36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0髋,Ⅱ期16髋,Ⅲ期3髋。采用侧方小切口入路,行髓心减压及多孔钽棒植入术。术后3周内禁止负重,3周后可部分负重,然后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3、6、12个月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及有无坏死进展。结果23例27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个月或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优:17例19髋,良:4例5髋,可:2例3髋。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83分,平均(65.3±8.6)分,提高至术后的75~100分,平均(88.2±9.3)分(P〈0.001)。Ⅰ期由术前70~83分,平均(73.7±5.6)分,提高至术后79~100分,平均(94.5±6.4)分;Ⅱ期由术前51~72分,平均(63.4±6.1)分,提高至术后76—99分,平均(87.1±9.0)分;Ⅲ期由术前49—65分,平均(56.8±7.3)分,提高至术后74—89分,平均(81.7±8.2)分。各组提高分数之间显著差异。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髓心减压及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适合于SteinbergⅠ、Ⅱ期及较小塌陷的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39髋),随访2年。其中ARCO分期:Ⅱ期29髋、Ⅲa期10髋,行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并于3、6、9个月及每年定期予以X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参考Harris评分系统:优21髋,良9髋,可6髋,差3髋,患者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平均为(70.21±7.36)分,治疗后平均为(85.50±9.87)分,平均提高15.29分(P0.01)。影像学检查表现稳定,绝大部分病例未出现进一步塌陷,股骨头内成骨明显。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手术操作微创,不破坏股骨头本身的血液供应,死骨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入成骨活性较好的骨质及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成骨作用强,并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脱钙骨基质(DBM)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DBM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0例(96髋),男43例,女37例;单髋64例,双髋16例;年龄21~62岁,平均38.4岁;病史8个月~3年,平均1.4年。按ARCO分期标准:Ⅰ期62髋,Ⅱ期34髋。根据术前术后症状、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及CT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超过2年的52例(61髋)中46髋效果明显,10髋病情缓解,5髋病情无进展,优良率为91.8%(56/61)。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9.1±7.5)分增至术后平均(75.2±5.9)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DBM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减压植骨配合金属骨小梁重建系统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应用效果,探讨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采用微创减压植骨及金属骨小梁重建系统植入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0例(62髋),男31例(40髋),女19例(22髋),发病年龄22~54岁,平均36.2岁;病程6~15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激素性19例(23髋),酒精性25例(33髋),特发性6例(6髋);ARCO分期:Ⅰ期28髋,Ⅱ期34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疗效,进行股骨头生存时间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5 min,术中出血量在50~220 ml.47例(5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6个月,平均34.05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CO分期中Ⅰ期患者与Ⅱ期在Harris评分、疗效及股骨头生存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减压植骨配合金属骨小梁重建系统植入术在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显着改善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股骨头生存时间,推迟髋关节置换术,且ARCO分期中Ⅰ期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