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保守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联合戊酸雌二醇或替勃龙反向添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Ⅲ~Ⅳ期EMT且应用Gn RH-a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反向添加药物分为Gn RH-a+戊酸雌二醇组(Gn RH-a+E组)、Gn RH-a+替勃龙组(Gn RH-a+T组)和Gn RH-a组(对照组)。分析其效果、不良反应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Gn RH-a+E组与Gn RH-a+T组更年期生活质量评分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潮热出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 RH-a+E组与Gn RH-a+T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MRS评分、E2水平、不良反应和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应用Gn RH-a联合戊酸雌二醇或替勃龙的反向添加方案不影响Gn RH-a的治疗效果,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绝经年限≤5年,10例BMI≥25kg/m2,20例因盆腔包块及子宫良性疾病就诊,10例CA125升高;其中8例术前诊断明确。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其中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8例。术后随诊1~10年,均未复发。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首选手术治疗,推荐术式为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主要使用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联合药物尤其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进行辅助治疗,疗效好,但是血雌激素下降明显,导致骨质丢失。用药后反向添加雌激素治疗,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EMT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前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22例。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A组患者的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以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 RH-a对EMT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良好,复发率较低,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内异症的37.5%~48.4%[1],卵巢是内异症最常见的部位。传统观念认为,对于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手术更易清除盆腔病灶或保留卵巢功能。我们选择手术治疗的Ⅲ~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61例,经腹手术36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明胶酶(MMP-2、MMP-9)的活性,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含SDS-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酶谱法,检测血清和腹腔液MMP-2、MMP-9活性,其中Ⅰ~Ⅱ期22例,Ⅲ~Ⅳ期38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分期的增加,其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血清中EMsⅢ~Ⅳ期组MMP-2酶活性比对照组增高2倍(P<0.01).结论酶谱法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内异症患者明胶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增高,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散结镇痛胶囊+桂枝茯苓胶囊治疗6个月;对照组50例,GnRHa(达菲林)治疗3个月。术后每4周随访1次,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数、妊娠数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数分别为:46(90%)、48(96%)。1年复发数分别为3(6%)、7(14%)。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对照组妊娠数分别为14(28.0%)、21(42%)。1年随访时,研究组、对照组妊娠数分别为31(62%)、29(58%)。结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后两种方法比较,1年总有效数、妊娠数无明显差别;但研究组1年复发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行开腹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25例的临床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125例患者中34例受孕,妊娠率27.2%.妊娠率Ⅰ~Ⅱ期高于Ⅲ、Ⅳ期患者(P均<0.05),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高于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和囊肿合并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P<0.05),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高于左侧和双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是肯定的,手术治疗及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后有一定的妊娠率.临床期别、内异症病灶部位、巧克力囊肿侧别与治疗后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腺癌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疗效。方法 386例患者分别给予以下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1)单纯手术(手术组)145例;(2)手术+放射治疗(放疗,手术+放疗组)161例;(3)单纯放疗(放疗组)80例。治疗后随访均在5年以上,观察各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 手术病理分期(放疗组为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及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手术组分别为78.9%(56/71)、61.0%(25/41)及18.2%(6/33);手术+放疗组分别为75.0%(33/44)、59.5%(44/74)及48.8%(21/43);放疗组分别为34.8%(8/23)、18.8%(3/16)及0.0%(0/41)。Ⅰ期及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手术组与手术+放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Ⅳ期手术+放疗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1);放疗组无论分期如何,其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手术组和手术+放疗组(P<0.001)。结论 子宫内膜腺癌应尽量争取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单纯放疗仅适于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3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时,距离初潮年龄平均间隔时间为4.6年,发病距离就诊时间平均为1年。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18例,占42%;痛经15例,占35%;慢性腹痛10例,占23%;急性腹痛4例,占9%。根据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SF-r)标准,23例(53%)为Ⅲ期,8例(19%)为Ⅰ期,3例(7%)为Ⅱ期,9例(21%)为Ⅳ期。其中9例伴有生殖道畸形,占21%;12例(28%)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初潮后的5年内,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和痛经。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成年人相似,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手段,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TEM)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发病的有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TE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输卵管浆膜肌层子宫内膜异位 6例 ,输卵管粘膜肌层子宫内膜异位 15例 ;TEM合并输卵管积水 8例。TEM无其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13例 (13/ 2 1) ,其中有输卵管结扎手术史者占 84 .6 2 % (11/ 13)。TEM结合其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临床分期 ,Ⅰ期 10例 ,Ⅱ期 7例 ,Ⅲ期 1例 ,Ⅳ期 3例 ;而单纯为TEM临床分期 ,Ⅰ期 17例 ,Ⅱ期 4例。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可能是诱发TEM的高危因素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有助于TEM的诊断 ,但确诊仍需要病理检查 ;治疗TEM可选择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时确定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3例患者中,手术前误诊18例(78.3%),均经手术去除异位病灶及术后辅助药物治疗。6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初潮后的3~4年,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痛经和慢性盆腔痛。腹腔镜检查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手段,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药物及其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周小会  李兆艾 《生殖与避孕》2005,25(10):627-62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其中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14例)和3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以及18例EMs患者手术加药物治疗后的血清标本,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MMP-1、TIMP-1的水平。结果:EMs患者血清MMP-1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MP-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早期(Ⅰ-Ⅱ期)血清TIMP-1高于Ⅲ、Ⅳ期(P<0.05);手术加药物治疗后EMs患者血清TIMP-1水平可显著性提高;血清TIMP-1水平与临床分期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1,r=-0.398)。结论:检测EMs患者血清TIMP-1的水平对EMs随访监测及评价手术药物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正常妇女CA125水平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服用丹那唑前后以CA125变化情况,挑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正常妇女各15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29.5±5.7)。检查配偶精液均正常。每个妇女排卵、宫颈粘液及输卵管放射检查亦正常。其中15例患者在采血样确定CA125水平后行腹腔镜检查。并对其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分期,Ⅰ期9例、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1例。丹那唑用量为每8h200mg,疗程6个月。CA125采用放免测定。在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腹腔镜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时不同反向添加药物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腹腔镜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Ⅱ~Ⅳ期内异症或子宫腺肌病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今益组、替勃龙组及坤泰胶囊组,每组各45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恢复月经第1天肌注曲普瑞林3.75mg(记为第0周),4周1次,共3次。于第2次肌注曲普瑞林时反向添加治疗,分别服用安今益、替勃龙及坤泰胶囊3种药物共8周。观察比较3组改良Kupperman评分(KMI)、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安今益组、替勃龙组及坤泰胶囊组第12周时的KMI(分别为8.00±2.94,9.05±3.35,9.19±4.11)均明显低于第4周(分别为15.56±5.47,15.49±4.94,15.86±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4、12周时3组间K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E2、FSH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今益、替勃龙和坤泰胶囊均可有效地缓解Gn RH-a引起的低雌激素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中重度(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术后非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Ⅲ~Ⅳ期EMs合并不孕患者48例,按照EF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48例患者术后2年累积非ART妊娠25例(52.1%),术后6个月非ART妊娠20例(41.7%),术后7~12个月非ART妊娠4例(8.3%),术后13~24个月非ART妊娠1例(2.1%),随访不同时间段非ART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1,P=0.000)。术后2年累积非ART妊娠率与EFI评分及术后是否使用促排卵治疗有关(P0.05),而与r-AFS分期无关(P0.05)。EF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1(95%CI:0.527~0.834,P=0.033)。通过ROC曲线确定的EFI预测术后2年内非ART妊娠的临界值为5.5分(约登指数最大),其预测的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42.9%。结论:EFI对于中重度EMs合并不孕患者术后非ART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腹腔镜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时不同反向添加药物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腹腔镜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Ⅱ~Ⅳ期内异症或子宫腺肌病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今益组、替勃龙组及坤泰胶囊组,每组各45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恢复月经第1天肌注曲普瑞林3.75mg(记为第0周),4周1次,共3次。于第2次肌注曲普瑞林时反向添加治疗,分别服用安今益、替勃龙及坤泰胶囊3种药物共8周。观察比较3组改良Kupperman评分(KMI)、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安今益组、替勃龙组及坤泰胶囊组第12周时的KMI(分别为8.00±2.94,9.05±3.35,9.19±4.11)均明显低于第4周(分别为15.56±5.47,15.49±4.94,15.86±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4、12周时3组间K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E2、FSH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今益、替勃龙和坤泰胶囊均可有效地缓解Gn RH-a引起的低雌激素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疼痛程度与EMT分期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90.7%。rAFS分期Ⅱ期患者Ⅰ度疼痛占71.4%,Ⅲ期和Ⅳ期患者Ⅱ度以上疼痛占95.5%。单纯卵巢巧克力囊肿和(或)盆腔腹膜EMT患者Ⅰ、Ⅱ度疼痛占88.4%,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以及深部浸润的EMT患者Ⅱ、Ⅲ度疼痛占93.0%。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和深部浸润是引起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能明确诊断及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 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 I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性临床研究。研究组为不同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为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ELISA检测外周血中M IF的浓度,进行不成对的方差t检验,并与CA125浓度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相对定量RT-PCR检测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灶及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 IF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中M IF浓度比正常女性增加354%,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升高尤为显著。外周血中CA125浓度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升高,但是与M IF浓度之间无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灶组织中M IF的表达较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增强。结论:M I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M IF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外周血M IF浓度测定尚不能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