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患者根据分娩指征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e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条件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及不良分娩结局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59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经产妇665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分娩后母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型胎盘植入(穿透型、植入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输血、子宫切除、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增加了再次妊娠时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分娩情况的发生率,并且可能是导致重型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控制首次剖宫产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实施孕产期闭环式管理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检的150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闭环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孕妇产前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期增重、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及产前胎儿体重评估明显小于对照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率、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术率、中转剖宫产术率、产后24 h出血率、产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率2.67%、巨大儿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2.00%、5.33%,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实施孕产期闭环式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9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93例孕妇中有38例行阴道试产,试产率为40.86%,试产成功率84.21% (32/38),再次剖宫产率65.59%(61/93),子宫破裂发生率1.08%(1/93).阴道分娩组的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褥病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给予阴道试产机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研究组20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进行阴道分娩,研究组为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和研究组在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不一定需要再次选择剖宫产,部分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患者,应尽量选择阴道分娩,有助于降低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方法:对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将其中再次剖宫产的83例与同期随机抽取首次剖宫产的83例进行对比,将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的48例与同期随机抽取非瘢痕子宫试产成功的48例也进行比较。结果:146例中有63例选择了阴道试产,48例试产成功。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组产程出血、产程时间、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的产程出血、产程时间及腹腔粘连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相比产程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自然分娩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436例的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17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组264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按1:1比例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172例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264例,分析瘢痕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瘢痕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1)436例瘢痕子宫产妇,208例行阴道试产,172例试产成功行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8.6%,228例患者行剖宫产分娩;(2)瘢痕子宫剖宫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明显多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P0.05);(3)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瘢痕子宫剖宫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切口愈合不良、产褥感染、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会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临床应尽量避免瘢痕子宫无指征剖宫产,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鼓励阴道试产,加强产程管理,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及各因素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7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162例。按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6个月组、6~12个月组、12~24个月组、24个月组,比较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4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术后感染、术后出血、术后止疼剂使用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组、6~12个月组的子宫瘢痕厚度与12~24组和24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1年内选择再次分娩的孕妇,分娩前子宫瘢痕厚度较薄,再次妊娠可能增加子宫破裂风险,剖宫产后1~2年再次妊娠者,子宫瘢痕愈合情况良好,且未增加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的风险,如有生育要求者,可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胎儿取出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切口粘连的发生率也较高;前次剖宫产术式不同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类产妇如需再次妊娠应注意间隔2年以上,且应尽量降低产妇首次分娩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 ~ 2010年收治的3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分为“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和“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同时将“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VBAC组)和再次剖宫产组(RCS组),并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孕妇中,“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86例,“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256例,其中VBAC组12例,RCS组244例.RCS组中因社会因素手术者117例,占47.95%;VBAC组孕妇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RCS组(P<0.05).RCS组新生儿因RDS转NICU的发生率、NICU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VBAC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孕期应行详尽检查,筛选出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高危”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其余应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一次剖宫产史)早产(28+1~36+6周)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阴道分娩的非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100例为对照组1,同时期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行剖宫产患者35例为对照组2,对3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1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入住NICU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在产后出血量、输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入住NICU率、子宫破裂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产褥感染率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2(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经阴道分娩子宫破裂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母儿获得较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VBAC)的可行性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孕妇159例为研究组,分为VBAC组(106例)和TOLAC失败组(53例),并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本组VBAC成功106例,成功率66.67%;和对照组相比,VBAC组孕前BMI指数、引产比例增高、总产程缩短、新生儿出生体重略低(P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VBAC组相比,TOLAC失败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孕前BMI指数均显著增高,总产程延长、引产比例、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发热比例增高,产后出血量增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重、住院时间明显延加(P 0.05),但新生儿其他相关指标与VBAC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可行,VBAC可减少围产期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93例为Ⅰ组,同期选取非瘢痕子宫分娩产妇104例为Ⅱ组。结果Ⅰ组成功率为77.4%,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评分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改为剖宫产的分别为21例和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剖宫产手术史的产妇在选取分娩方式时,在具备阴道试产适应症的情况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靠的推荐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疤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与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子宫破裂发生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胎盘植入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严格把关剖宫产指征,并对剖宫产几率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10类瘢痕子宫预测指标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10类与VBAC结局密切相关的指标组建成新的VBAC结局预测评分表将瘢痕子宫分为观察组,85例行阴道分娩;对照组198例行剖宫产;并选取同期首次生产的非瘢痕子宫102例为对照组2,行阴道分娩,比较各组分娩情况。结果评分表的最佳截断点为20分,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长、大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P 0.05),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1(P 0.05)。观察组会阴切开率及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P 0.05),手术时长、新生儿评分等与对照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BAC结局预测评分表能够有效筛选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的生产方式,保证母婴平安,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接受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胎盘、子宫异常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盘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胎盘与子宫不良情况发生率更高,且新生儿窒息率也更高,故其剖宫产风险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高。因此临床对于该类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需更加慎重,为产妇选择更为安全合理地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阴道分娩史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阴道分娩的无新生儿窒息孕妇资料。选取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既往无阴道分娩史的346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产妇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自然临产阴道分娩、单胎头位的350例正常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特点。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转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7.00 vs 6.5小时、0.33 vs 0.42小时、0.17 vs 0.15小时和7.45 vs 7.28小时;P0.05)。结论:对于无阴道分娩史的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孕妇的产程观察与处理可与初产妇相同标准,子宫瘢痕不影响产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产妇在剖宫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130例,其中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的孕妇47例为阴道分娩组,剩余的83例为再次剖宫产分娩组。分析各组的分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相互比较,在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产后出血率方面再次剖宫产组数据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若没有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当采用阴道试产,这样能够提升分娩质量,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经产前评估且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讲明利弊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82例(经阴道分娩)和对照组118例(剖宫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产前体重、孕次、产次、孕周、产程、胎盘粘连或植入、出血量、产后出血、围产儿体重及结局,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等恶性医疗事件发生。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具体评价后,选择合适的产妇,经严密的观察及规范操作,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7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吴川市妇幼保健院17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26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26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51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51例进行对照.结果 177例中73例行阴道试产,5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9.9%;RCS 126例,手术产率71.2%.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