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中VEGF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健康妇女(P〈0.001),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01),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的相关(P〉0.05),术后血清VEGF平均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复发血清VEGF含量较复发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检测血清VEGF对判断宫颈癌患者的肿瘤负荷、疗效、复发转移、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Stath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thmin/oncoprotein18(Op18)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52例宫颈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用免疫组化检测Stathm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3.85%、84.62%。正常宫颈组织组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宫颈组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分别与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hmin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Stathmin在宫颈癌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宫颈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性激素水平。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性激素(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分析宫颈癌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雌激素水平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鳞状细胞癌抗原、雌激素是宫颈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表达异常,且鳞状细胞癌抗原、雌激素是宫颈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14例,其中宫颈癌患者4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型)患者56例,低度CIN病变(CINⅠ)患者47例,宫颈炎患者66例,分析各患者HPV L1壳蛋白、高危HPV分型、血清CA125和SCC-Ag的差异。结果 低度CIN低病变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 <0.05);宫颈炎和高度CIN病变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P <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HPV阳性率明显升高(P <0.05),血清CA125和SCC-Ag明显升高(P <0.05)。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HPV分型、CA125、SCC-Ag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0,诊断价值不高。结论 HPV L1壳蛋白、高危HPV分型、血清CA125和SCC-Ag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危HPV分型、血清C...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患者血清TNF-α、STNFR水平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宫颈癌42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例血清TNF-α和STNFRⅠ、STNFRⅡ,并与正常34例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STNFRⅡ以及CIN患者STNFRⅠ、STNFR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Ⅱ期宫颈癌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与Ⅰ期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宫颈癌有淋巴转移组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001);经相关分析STNFRⅠ、STNFRⅡ在宫颈癌、宫颈癌淋巴转移组、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呈正相关关系,仅CIN组无明显正相关。结论:TNF-α、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TNFR可能是判断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转移较好的监测指标,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icer1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正常细胞系(End1/E6E7)、宫颈内瘤变细胞系(S12)及宫颈癌细胞系(Ca Ski、He La、Si Ha和C33A)中Dic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icer1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Dicer1表达水平低于宫颈癌细胞系表达量。随着恶性程度增加,Dicer1呈驼峰状表达,即在正常宫颈组织及Grade III级宫颈鳞癌中表达较低,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分化宫颈肿瘤(grade I级)中表达较高。结论:Dicer1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Dicer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SCM)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布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宫颈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各30例为观察组,同期15例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TSCM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BCG2及CD133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B-CG2及CD133蛋白的表达。结果:ABCG2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42.5%、23.3%,CD133为57.6%、37.5%、23.3%,两者在宫颈癌的表达均高于CIN及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在不同分化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和CD133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并进行分型。先用PGMY09/11共同引物扩增生殖道粘膜型HPV L1区的高度保守区,然后联合使用RsaⅠ、MseⅠ、PstⅠ和HaeⅢ4个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利用不同的酶切片段鉴定HPV的基因型。结果:在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205例(85·8%)HPV感染,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分别是66·7%,89·9%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共检出22型HPV,其中主要基因型及其感染率分别是HPV16(45·6%)、58(12·1%)和52(6·3%)。结论: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的基因型至少可达22型,其中以HPV16、58和52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DAPKⅠ和RARβ甲基化和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炎患者48例、宫颈轻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11例,宫颈中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患者16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CINⅢ)14例,宫颈浸润性鳞癌(ICC)患者30例,采集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APKⅠ、RARβ甲基化情况,用HPV分型检测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合TCT筛查结果,统计单方法和多方法联合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单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敏感度低,特异性高。DAPKⅠ、RARβ两基因联合HPV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7.92%、96.55%和95.92%。检测Ⅱ级以上宫颈上皮样瘤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7.92%、95.24%和82.46%。结论:单方法检测的优越性不及联合检测法。DAPKⅠ、RARβ两基因甲基化联合HPV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DAPK Ⅰ和RARβ甲基化和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炎患者48例、宫颈轻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 Ⅰ)患者11例,宫颈中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患者16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CINⅢ)14例,宫颈浸润性鳞癌(ICC)患者30例,采集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APK Ⅰ、RARβ甲基化情况,用HPV分型检测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合TCT筛查结果,统计单方法和多方法联合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单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敏感度低,特异性高。DAPK Ⅰ、RARβ两基因联合HPV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7.92%、96.55%和95.92%。检测Ⅱ级以上宫颈上皮样瘤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7.92%、95.24%和82.46%。结论:单方法检测的优越性不及联合检测法。DAPK Ⅰ、RARβ两基因甲基化联合HPV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HPV和VEGF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和VE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原位杂交(HCⅡ)方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CINⅡ、25例CINⅢ以及30例ICC患者中高危HPV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病例中VEGF表达。结果高危HPV感染与CIN及ICC关系密切,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组织几乎不表达HPV,显著低于CINⅢ级和ICC,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组织中很少表达VEGF,但是在CINⅢ及I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与高危HPV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高危HPV是早期诊断CIN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VEGF在CINⅢ及ICC中有明显的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联合检测HPV及VEGF,有助于探讨CIN及ICC的发病机制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900例宫颈癌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检查,比较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的阳性检出率,评估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900例宫颈癌筛查患者中炎症87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2例以及浸润癌1例;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6.96%)高于单独HPV(52.17%)、TCT(56.52%)、阴道镜检查(56.52%)(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22%、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99.65%。结论 对早期宫颈癌与上皮内瘤变采用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阳性检出率高,诊断效能高,优于单独HPV、TCT或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 ,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 ,对 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 (包括 2 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 ,1 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 4 6例上皮性卵巢癌 )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 (78 2 6 % )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 (4 1 6 7% )和良性囊腺瘤 (33 33% ) (P <0 0 1 ) ;上皮性卵巢癌中 ,晚期癌 (Ⅲ、Ⅳ期 )的VEGF阳性表达率 (92 0 0 % )显著高于早期癌 (Ⅰ、Ⅱ期 ) (6 1 90 % ) (P <0 0 1 ) ,且强阳性表达率 (5 2 0 0 % )也显著高于早期癌 (1 4 2 9% ) (P <0 0 5 ) ;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 (87 5 0 % )显著高于无腹水组 (5 7 1 4 % ) (P <0 0 5 ) ;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 (P <0 0 1 ) ,卵巢癌中 ,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 (P <0 0 1 ) ,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 <0 0 5 ) ,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 (P <0 0 1 )。结论 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增加以及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thmin-1(STMN-1)和p53蛋白在预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01-01—2013-01-3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因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病例30例为复发组,随机抽取同期因该疾病行宫颈锥切术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30例作对照组,调取两组患者初治时宫颈锥切组织蜡块,利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对两组组织中STMN-1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复发组p53蛋白阳性表达(7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7%),STMN-1阳性表达(8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STMN-1与p53蛋白阳性率(7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MN-1与p53蛋白过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预后判断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负荷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宫颈癌患者40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1~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3~4周评价治疗效果。化疗前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HPV DNA负荷量,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分析化疗效果与化疗前HPV负荷量、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1)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5%;(2)宫颈癌患者HPV感染负荷量、血清VEGF水平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呈负相关(P<0.05);(3)HPV感染负荷量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25,P<0.05);(4)HPV病毒负荷量、血清VEGF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类型、FIGO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明显,联合检测宫颈癌患者HPV病毒负荷量及血清VEGF可以有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该法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入乳头瘤病毒(HPV)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在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癌及癌变前的诊断率。方法:将207例患者分为5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CINⅡ组38例;CINⅢ组35例;浸润性宫颈癌(ICC)组4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HC)方法检测其HPV表达。结果:HPV总检阳性出率为44.9%,在慢性宫颈炎(对照组)、CINⅠ~CINⅢ组以及ICC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刖为22.0%、36.6%、50.0%、57.1%和65.1%。HPV感染与CIN及ICC关系密切;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组HPV显著低于CINⅢ和ICC,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检测高危HPV是早期诊断CIN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变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处理措施以及HPV检测的分流作用。方法 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的12 6例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学检查及HPV检测。结果 细胞学检查中不能明确意义者7 94 % ,倾向于良性反应性改变者74 6 0 % ,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17 4 6 % ;②阴道镜下,倾向于良性反应性者多表现为正常转化区(44 6 8% ,P <0 0 0 5 ) ,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以醋酸白色上皮最多见(36 36 % ) ,但与其余各种阴道镜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宫颈组织学检查发现宫颈癌4例(3 17% ) ,高度病变8例(6 35 % ) ,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均出现于倾向于上皮内瘤变一组。④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P <0 0 0 5 )。结论 对于ASC患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其中不明意义的、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或HPV检测阳性患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其余可用宫颈细胞学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临床中早期宫颈癌血管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并针对宫颈肿瘤体积大小与检测结果的联系进行总结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早期患者20例作为癌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20例作为瘤变组;选取身体健康的女性20名作为健康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宫颈/肿块内部形成血管的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另外观察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和血管参数的关系。结果癌变组的三项参数均明显高于瘤变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变组VI以及VFI也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患者宫颈肿瘤的体积增大,其FI也明显提升,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结论使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在妇科临床检测当中为宫颈癌早期患者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中有比较理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45例宫颈CIN Ⅰ维吾尔族患者和4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HPV分型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D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