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直接前入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8-07诊治的23例(25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彻底清除股骨头内的坏死骨组织,将自体髂骨颗粒植入坏死区并进行适度打压,最后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入股骨头减压植骨区。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8~25)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48±0.35)分,较术前(5.24±1.21)分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6.5±9.1)分,较术前(49.7±8.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RCO分期:ⅡA期10髋,ⅡB期7髋,ⅡC期3髋,ⅢA期3髋,ⅢB期1髋,ⅢC期1髋;2髋由ⅡC期进展为ⅢA期,1髋由ⅢA期进展为ⅢB期,1髋由ⅢA期进展为ⅢC期。结论经髋关节直接前入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髋部疼痛,通过改善坏死股骨头内血供、促进新生骨组织形成来延缓甚至逆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椎间孔镜辅助下髓芯减压坏死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自2016-08—2017-08采用椎间孔镜辅助下行髓芯减压坏死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共12例12髋。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6(19.11±3.66)个月。术后12周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优7髋,良2髋,可2髋,差1髋。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可辨别坏死病灶,能指导铰刀刮除方向、判断减压深度,联合髓芯减压、病灶刮除及自体骨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坏疗效肯定,具备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打压植骨术治疗ARCOⅢA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中期效果,并分析影响股骨头长期存活的非疾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因ONFH接受10 mm髓芯减压联合含BMP的打压植骨术治疗的23例患者.其中,男20例24髋,女3例3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01—2018-01间在西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行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观察组采取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及股骨头塌陷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股骨头塌陷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股骨头塌陷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髓芯减压和髓芯减压结合复合人工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9例(54髋)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tⅠ、Ⅱ期)采用单纯髓芯减压(A组,24髋)或髓芯减压结合复合人工骨植骨(B组,30髋)治疗。结果 43例(46髋)获随访7~30个月,A、B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单纯髓芯减压及髓芯减压结合复合人工骨植骨术都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但后者疗效要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髓芯减压死骨清理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与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11—2013-11诊治的30例(40髋)ARCOⅡB~ⅢA期股骨头坏死,随机分成A、B组,A组采用微创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B组采用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比较2组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A组(2.40±1.20)分,B组(4.30±1.50)分,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5)。30例(40髋)均获得随访8~40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分、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RCO分期中ⅡB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C、ⅢA期患者由于样本数量较少,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髓芯减压死骨清理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较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好,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生骨饮Ⅱ号方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9例(23髋),采用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术后生骨饮Ⅱ号方口服治疗,随访8个月~5年,从X线片的股骨头塌陷程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未发生塌陷的20髋,2髋塌陷加重不超过2mm,1髋塌陷2~4mm,Harris评分,术后(88.62±4.80)分。优19髋,良3髋,可1髋。结论: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生骨饮Ⅱ号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利于骨坏死修复,能够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与开窗减压带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院自2004-02—2012-02诊治的非创伤性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58例(64髋),其中28例(32髋)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组),30例(32髋)采用开窗减压加带蒂缝匠肌骨瓣移植术治疗(B组)。记录2种手术方法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状况、X线平片、Harris评分。结果本组获随访1~36个月,平均20个月。开窗减压带肌蒂骨瓣移植术术后复发率及远期髋关节活动情况较单纯髓芯减压植骨术效果好。结论开窗减压带蒂骨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在股骨头坏死的早中期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植骨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成人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和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的38例(43髋)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根据两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变化和Ficat分期改变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以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对其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0~123个月随访,平均93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随访时间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术后Harris评分优于髓芯减压植骨术组(P0.05)。髓芯减压植骨术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P0.01)。两组术后影像学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髓芯减压植骨术组远期生存率为64%(16/25),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的远期生存率为77.8%(14/18),两组的远期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取得一定的远期临床疗效,虽然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的远期影像学成功率和生存率与前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取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骨坏死Ficat分期(法国分期),选择非创伤性35例40髋FicatⅠ-Ⅱ期ONF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20髋,对照组20例20髋。观察组行髓芯减压植骨联合PRP治疗,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植骨。术后定期随访并记录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改变并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1年时,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t_(VAS)=12.67,9.38,P_(VAS)0.001;t_(Harris)=10.51,11.14,P_(Harris)0.001)。其中,VAS评分观察组(1.6±1.1)分低于对照组(2.2±1.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Harris评分则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4.0±7.9)vs(75.6±7.3),t=4.00,P0.001]。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PRP治疗早期ONFH短期结果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13髋)采用髓芯减压自体或异体骨植骨联合骨小梁多孔钽棒置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8.56±16.34)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功能、缓解髋部症状,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共进行 18例 (2 6髋 )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关节功能评价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 随访 16例 2 3髋 ,平均 3 1 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7改善为随访时 76 0分。 13髋 (5 6% )随访时Harris评分 >80 0分 (内侧型 8髋 ,中央型 3髋 ,外侧型 2髋 )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分类随访时优良率 ,内侧型 80 % ,中央型 60 % ,外侧型 2 5 %。 8髋分期发生进展。塌陷及失败率内侧型 2 0 % ,中央型 40 % ,外侧型 75 %。 结论 股骨头髓芯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适用于ARCO分期分型系统中ⅠA中央型、ⅠB内侧型、ⅡA中央型、ⅡB内侧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对坏死范围较大的股骨头不能防止病程的进展 ,但可缓解症状 ,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3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18例21髋(试验组);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0例12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骨坏死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5年。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5.67±4.78)分,对照组为(81.33±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试验组FicatⅡ期1髋,对照组FicatⅠ期2髋、Ⅱ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3)。结论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定位准确、清除坏死骨彻底,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39髋),随访2年。其中ARCO分期:Ⅱ期29髋、Ⅲa期10髋,行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并于3、6、9个月及每年定期予以X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参考Harris评分系统:优21髋,良9髋,可6髋,差3髋,患者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平均为(70.21±7.36)分,治疗后平均为(85.50±9.87)分,平均提高15.29分(P0.01)。影像学检查表现稳定,绝大部分病例未出现进一步塌陷,股骨头内成骨明显。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手术操作微创,不破坏股骨头本身的血液供应,死骨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入成骨活性较好的骨质及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成骨作用强,并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减压刮除病灶后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透视下微创钻孔减压刮除病灶植入优质自体松质骨并压实,同时活血抗凝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36例(44髋),男22例(28髋),女14例(16髋);年龄22~58岁,平均36岁。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the ass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use,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分类,Ⅰa 2髋,Ⅰb 8髋,Ⅰc 10髋,Ⅱa 10髋,Ⅱb 4髋,Ⅱc 6髋,Ⅲa 4髋。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和股骨头的X线片影像结果。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Harris评分(53.10±6.12)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1.10±10.90)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多数植骨愈合,关节间隙增宽。结论微创减压刮除病灶后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与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 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69髋)ARCO Ⅲ期非创伤性ANF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28髋)行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A组),36例(41髋)行髓芯减压、坏死病灶清除,并打压植骨、同种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B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侧别、ANFH类型及分期、病程以及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片复查观察股骨头形态改变情况,评价患者保髋临床是否成功。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5.8个月;B组为12~54个月,平均26.4个月。A组5髋保髋临床失败,股骨头生存率为82.1%,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B组19髋保髋临床失败,股骨头生存率为53.7%,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两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3,P=0.042),A组优于B组。末次随访时A、B组保髋成功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两组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2,P=0.456)。A组大转子截骨处均愈合良好,1例髋关节周围出现异位骨化。结论对于股骨头轻度塌陷的ARCO ⅢA期患者,两种术式疗效确切;对于股骨头塌陷较严重的ARCO ⅢB期患者,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后股骨头生存率优于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的87例(114髋)ANFH患者资料。其中男74例(97髋),女13例(17髋);年龄20~56岁,平均38岁。酒精性54例(62.1%),激素性26例(29.9%),特发性7例(8.0%)。病程3~46个月,平均18个月。Ficat分期:Ⅰ期16髋,Ⅱ期68髋,Ⅲ期30髋。根据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和Ficat分期改变进行临床评价和影像学评价;以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8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年~11年10个月,平均8年9个月。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3.13±7.1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1.59±13.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8,P=0.000)。总临床成功率为69.3%(79/114),总影像学成功率为54.4%(62/1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总生存率为84.2%(96/114),FicatⅢ期生存率60.0%(18/30)显著低于FicatⅠ期100%(16/16)和FicatⅡ期91.2%(6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catⅠ、Ⅱ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0,P=0.218)。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术是治疗FicatⅠ、Ⅱ期(早期)ANFH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满意;而对FicatⅢ期(中期)患者远期临床疗效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 借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定位,采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联合唑来膦酸、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髋疼痛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3. 51±2. 43)个月。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患髋股骨头形态稳定,未发生明显塌陷,无一例患者因股骨头塌陷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结论 借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创伤小、定位减压精准、植骨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及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及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4例28髋,术后所有患者均口服活络骨康丸,服药时间为24个月,随访观察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见患者髋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未发生关节塌陷及二次手术者;术前及术后2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及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打压植骨术治疗52例(60髋)ONFH患者,随访时以ARCO分期、Harris评分及股骨头生存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受损、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52例均获随访,时间11~54个月.按ARCO分期:术前:ⅡA期2例,ⅡB期6例(8髋),ⅡC期22例(25髋),ⅢA期14例(17髋),ⅢB期4例,ⅢC期4例;术后:ⅡA期1例,ⅡB期4例,ⅡC期4例(6髋),ⅢA期9例(10髋),ⅢB期4例,ⅢC期5例,Ⅳ期25例(30髋).Harris评分:术前44~ 77分,末次随访时57~ 91分.以THR为终点事件,股骨头生存率为78.2%.术前ARCO分期中,Ⅱ期股骨头生存率高于Ⅲ期股骨头生存率(P<0.05).结论 打压植骨术对于治疗早中期ONFH患者疗效满意,术前分期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