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对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无症状组)及同期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者(出血组)进行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的86例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4例(51.16%),良性病变42例(48.84%),无恶性及癌前病变;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的79例中,非器质性病变48例(60.76%),良性病变17例(21.52%),恶性14例(17.72%)。无症状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良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无症状绝经后妇女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者中内膜病变与内膜厚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伴阴道出血时,多为良性病变,对于肥胖、内膜厚及绝经年龄较长患者更应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时,恶性病变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阴道彩超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症状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先后接受阴道彩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然后取子宫内膜做病理学检查确诊。观察阴道彩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阴道彩超与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结果最终确诊内膜非特异性病变76例(50.7%);子宫内膜癌8例(5.3%);子宫内膜增殖症29例(19.3%);子宫内膜息肉21例(14.0%);子宫粘膜下肌瘤16例(10.7%)。分析可得,内膜非特异性病变时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阴道彩超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阳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均较好,但低于宫腔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均低于宫腔镜检查,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初步诊断筛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情况及临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8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99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理多数为子宫内膜息肉(119例,64.67%)或黏膜下小肌瘤(17例,14.67%),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6例(7.61%),仅有9例(4.89%)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8例(28.28%),黏膜下小肌瘤4例(4.04%),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8例(18.18%),子宫内膜癌37例(37.37%)。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变阳性检出率高(>90%),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宫腔镜检查是探查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阴道流血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B 超检查及血 E_2测定,发现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恶性肿瘤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输卵管癌1例,直肠腺癌1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生殖道炎症28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宫颈息肉5例,子宫内膜增生反应和增生过长16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原因不明4例.其中恶性病变16例,占18.8%;良性病交和原因不明69例,占81.2%.指出恶性病变与年龄、出血时间及血清 E_2之间无明显关系.认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积极检查,首先排除恶性病变,高E_2水平者应注意卵巢功能性肿瘤的可能.另外还应注意是否合并生殖器外(直肠及泌尿道)病变的存在,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出血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超声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 mm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无出血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有450例无出血和478例有出血绝经后妇女纳入了该研究,最常见的宫内病变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无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13例(2.9%)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5例(1.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68例(14.2%)子宫内膜癌和4例(0.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超过10 mm者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应重视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m且合并糖尿病、高龄、未产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5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阴道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评价服用他莫昔芬前后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可评价患者共135例,其中绝经前46例,绝经后89例。服用他莫昔芬后,未绝经组36例(78.26%)出现异常阴道流血,9例(19.56%)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绝经组22例(24.72%)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出现子宫内膜病变29例(32.60%),其中术前绝经组18例(18/59,30.51%),化疗后绝经组11例(11/30,36.67%)。阴道B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52.3%,特异度为90.2%,宫腔镜诊断相应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结论:他莫昔芬导致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增加,对绝经前妇女的影响还不确定。阴道B超可作为初步检测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协助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以及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2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例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3.4%,子宫恶性肿瘤占12.6%,宫内节育器占3.1%.绝经年限和恶性肿瘤有关.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7.0%.结论:宫腔镜协助下行活检或诊刮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出血的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 :对绝经后出血 12 65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非器质性病变致绝经后出血占 4 5 .4 % ,良性病变占 33.2 % ,恶性病变占 2 1.4 %。恶性病变中以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居多 ,分别占 5 9.0 %和 32 .8% ,恶性病变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 ,绝经年限的延长逐渐上升 (P <0 .0 0 1)。结论 :子宫内膜非器质病变是绝经后出血的首要原因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 ,绝经年限越长 ,出血时间越长 ,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经阴道B超检查应取代分段诊刮作为诊断绝经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结合宫腔镜检查有利于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良性疾病引起的出血161例(77.O%),恶性肿瘤18例(8.6%),非器质性病变30例(14.4%)。结论绝经后阴遭出血患者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为主,诊断应重视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阴道超声和官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症状,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症。引起PMB的原因依次为非器质性病变、良性疾病、恶性病变,其中恶性病变占不到10%。尽管大多数引起PMB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但因为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而且,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PMB,  相似文献   

11.
17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很多,需及时准确地判断出血原因,分段刮宫并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病因的有效方法.现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诊治的172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分析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阴道出血380例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53.42%,非器质性疾病占26.84%,恶性肿瘤占19.7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宫内膜40例,增生反应48例,萎缩宫内膜6例及分泌反应8例,因宫内膜及宫颈上非典型增生引起的出血24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及子宫增大、宫腔深  相似文献   

13.
21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213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病人,行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宫颈活检、宫内膜诊刮活检。分析阴道出血的原因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生殖器炎症48.37%,功能性子宫出血26.69%,恶性肿瘤10.79%,其他良性病变14.55%。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多的原因走生殖器炎症,绝经时间越长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7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每例均行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且取得病理及确切诊断。结果:778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所占比例最高49.23%(383例),其次是子宫内膜癌16.71%(130例),第三位是黏膜下肌瘤11.44%(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在绝经5年内发病例数最多(311例),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175例),绝经≥21年发病例数最少(78例),其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44例);<4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少(7例),55~5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多(228例),两者均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75岁出血的71例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38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反复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更厚、BMI更高且更易发生反复出血。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良性病变;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绝经后发生阴道出血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阴道出血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自然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病理。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和门诊就诊 ,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诉的患者 1 2 7例。分为两组 ,Ⅰ组 73例 ,绝经 1年以上 ,5年以下 ;Ⅱ组 5 4例 ,绝经 5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结果 Ⅰ组 73例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 :良性疾患 2 6例 ,占 35 6 % ;功能性病变 39例 ,占 5 3 4 % ;恶性肿瘤 8例 ,占 1 1 0 %。Ⅱ组 5 4例患者 ,引起阴道出血原因 :良性疾患 2 1例 ,占 38 9% ;功能性病变 1 4例 ,占 2 5 9% ;恶性肿瘤 1 9例 ,占 35 2 %。两组结果经 χ2 检验 ,P <0 0 1 ,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 ,良性疾患和功能性病变为主要原因 ,绝经时间越长 ,出现的阴道出血 ,恶性肿瘤发生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主诉 ,造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炎症等。及时地对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阴道B超、针吸、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本试验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共 1 0 9例 ,每位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分段诊刮术 ,其中 31名患者在行分段诊刮前行针吸术 ,74名在诊刮的同时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 4mm ,无内膜癌和增生性疾病发生。针吸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与分段诊刮相似 ,均为 6 6 7%。分段诊刮的病理和宫腔镜下诊断完全一致者占 71 6 2 % ,有近 30 %漏诊。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 1 0 0 % ,特异性为 85 71 %。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结合对子宫内膜的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 ,可先行阴道B超 ,如超声提示内膜厚度≤ 4mm ,在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 ,可免于分段诊刮 ,但应密切随诊。在子宫内膜厚度 >4mm无高危因素下 ,可行针吸术代替分段诊刮。如阴道B超示有异常回声或存在高危因素 ,则应行分段诊刮和 或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我院妇科门诊1985年至1986年3月治疗46例阴道出血患者,其中31例出血原因不明者,做了诊断性刮宫并作病理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见附表附表4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出血时间绝经时间诊断刮宫8~10天少于20天大于1个月1~3年3年以上20-40 5 141-50 5 2 1 651-76 17 13 4 15 17 24表中阴道出血时间是指阴道出血到就诊时间。表中绝经时间是指患者就诊时的绝经日期。本文经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包括B 型超声检查11例,宫颈刮片43例,尿妊免试验3例,血hCG 测定5例)明确诊断15例;宫外孕1例;绒癌1例;子宫肌瘤5例;老年性阴道炎4例;宫颈癌4例。其余31例诊断不明,遂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年龄小于50岁7例,病理报告分别诊断为不全流产1例,功血2例,子宫内膜增殖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年龄大于50岁24例,病理报告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8例(其中5例有内膜增殖伴有息肉),破碎子宫内膜3例,萎缩子宫内膜2例,慢性子宫内膜炎2例,子宫内膜癌9例。讨论本文46例阴道出血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12例,恶性变2例。年龄大于50岁的34例,恶性变的13例。而恶性变的15例中有14例为已绝经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3~1/5由于恶性病变引起,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率越高。Banerjee 报告250例妇女老年病,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57.1%,宫颈癌占19.5%。本组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4例。本组31例行诊断性刮宫中,年龄大于50岁的24例,良性病变15例,占诊断的63.5%。从中提示任何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对雌激素都有反应。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是由肾上腺、卵巢产生,量虽少,但持续增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阴道出血41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414例经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理诊断分别是功能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功能失调性内膜。结论年老,绝经年限愈全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19.
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后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26例乳腺癌患者服用TAM(TAM组)后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厚而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另外以同时期无TAM服药史的非乳腺癌患者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行宫腔镜检查的7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TAM组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息肉共13例(50.0%),而对照组为14例(1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AM组发生子宫内膜增生9例(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例(15.4%,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TAM后子宫内膜病变增多,故对这些患者应进行B超监测子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用于绝经前、后妇女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881例行诊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81例患者中,不正常出血是绝经前、后诊刮的首位原因,分别为71.49%和76.33%;因不正常出血行诊刮术的病理结果中,绝经前分别为功能性改变(65.62%),良性病变(18.86%),增生性病变(5.89%)和恶性肿瘤(2.75%);绝经后分别为功能性改变(28.68%),良性病变(26.36%)和恶性肿瘤(14.73%);绝经后诊刮内膜取材不足占31.36%,明显高于绝经前(P<0.01);绝经后诊刮术的灵敏度高于绝经前,特异度小于绝经前。结论:绝经前诊刮的患者非器质性病变多,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少,诊刮术对绝经前患者排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未能均衡一致地在所有患者中体现。绝经后诊刮内膜取材不足者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