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8月-2005年5月期间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91位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多重感染的比例。结果本组资料中多重感染的比例为44,6%,最常见类型为HPV52、58及HPV16、18二重感染。除宫颈鳞癌组,HPV多重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而增加,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阴道微生态在女性生殖道的健康与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近来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阴道微生态环境中菌群多样性的增加和乳杆菌属数量的减少与HPV的持续感染及进一步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有关,这为宫颈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 42例、CIN3 20例、宫颈鳞癌组SCC 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HPV亚型感染的地域分布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以桂北地区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门诊就诊的1086病例进行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诊断≥ASCUS及HPV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结果:①HPV检测阳性率为43.92%(477/1086);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为31.49%(342/1086).在ASCUS、LSIL、HSIL、SCC中HPV的检出率分别为51.45%、70.27%、91.30%、100%.②细胞学诊断阳性≥LSIL(18.78%.204/1086)与组织学诊断阳性≥CIN Ⅰ(21.36%,232/1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0,P>0.05),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100%为SCC、80.23%为HSIL和90.98%为LSIL.组织学诊断CIN Ⅰ、CIN Ⅱ、CIN Ⅲ、SCC病变中HPV检出率以68.03%、81.67%、93.37%、100%依次递增.③1086例样本中HPV感染共检出21种亚型,低危型4种占17.19%、高危型17种占82.8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低度病变组(CIN Ⅰ)以HPV16、58、18、56、11和52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HPV16、58、18、56、33、52和11型为最常见.24例宫颈癌共检出6种高危亚型HPV,分别是HPV16、58、18、59、66和33型.HPV1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25).结论:桂北地区宫颈病变常见的HPV亚型是HPV16、58、18、56、33、52和11型,HPV16致癌性最强;HPV分型检测因其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病变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石蜡标本1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不同细胞学及HPV结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CM2阳性着色于细胞核。MCM2在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织1例(5.00%)、CINⅠ9例(45.00%)、CINⅡ~Ⅲ32例(76.19%)、浸润癌40例(100.00%),其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01)。在细胞学水平,MCM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1例(5.00%)、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例(50.0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例(59.09%)、不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26例(86.6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36例(94.74%),其表达阳性率随着细胞学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1,P0.001)。73例HPV阳性患者中,MCM2表达阳性率为79.45%(58/73),而49例HPV阴性患者中,MCM2表达阳性率48.98%(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且MCM2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75)。结论:MCM2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升高,在宫颈癌呈高表达。MCM2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有关宫颈病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寻找与HPV感染有关的指标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观察Cyclin E、CDK2在不同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与HPV感染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阴道细胞因子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8例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患者,根据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测定五组阴道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IL-36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结果 五组阴道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β、IL-6、IL-8、IL-36γ和TNF-α的AUC分别为0.613、 0.708、0.686、0.727、0.752。结论 阴道细胞因子IL-6、IL-8、IL-1β、IL-36γ、TNF-α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相关。IL-6、IL-36γ、TNF-α可能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Brn-3a在HPV所致各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不同HPV亚型与Brn-3a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作为CIN诊断和治疗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月经正常、有性生活史的妇女97例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位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同时进行转录因子Brn-3a的表达及HPV分型的检测。分析每组样本Brn-3a的表达。结果:Brn-3a表达随着病变加重而升高。高级别CIN(CINⅡ、Ⅲ及原位癌)LEEP术后随访组Brn-3a表达高于宫颈良性病变(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该组平均值虽高于HPV感染(HPV+)、宫颈湿疣与CINⅠ组,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6815,>0.05);与高级别CIN组(治疗前)相比,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05)。不同HPV亚型所致的同级别病变中Brn-3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所致的CINⅠ以下病变组中,Brn-3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5815);同种HPV亚型所致的不同病变级别Brn-3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转录因子Brn-3a表达与HPV所致宫颈病变的病理级别相关,并非简单的反映HPV的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
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其诊治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密切。不同型别HPV所致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别及其转归不同,对HPV的致病原理已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其中E5、E6、E7基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密切。对伴有HPV感染的子宫颈CIN的诊断和治疗正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持续性感染及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正常的HPV16阳性者157例,其中40例6个月后复查仍为HPV16阳性(HPV16持续感染组),117例6个月后复查转为阴性(HPV16非持续感染组)。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宫颈HPV16阳性、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疾病患者共206例,其中A组119例(慢性宫颈炎102例、CINⅠ17例)、B组66例(宫颈CINⅡ~Ⅲ57例,原位癌9例)和C组21例(宫颈浸润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TLR3及β干扰素(IFN-β)DNA相对表达量,应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TLR3基因突变分析。结果:HPV16持续感染组TLR3、IFN-βDNA相对表达量低于HPV16非持续感染组(均P〈0.05)。HPV16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TLR3与IFN-βD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均P〈0.001)。在HPV16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中均未检测到TLR3扩增片段的基因突变。HPV16阳性宫颈病变的3组患者TLR3及IFN-βD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R3、IFN-βDNA相对表达量均为A组高于B组及C组(均P〈0.05),B组高于C组(P〈0.05)。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TLR3与IFN-βD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TLR3可能通过调控IFN-β表达而调节宫颈局部免疫功能,TLR3表达减低不仅与宫颈HPV16持续性感染有关,而且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16持续性感染及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以PCR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TLR3、TLR7、TLR8、TLR9及干扰素β(IFN-β)基因在宫颈HPV16持续性感染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并分为HPV16持续感染组与HPV16非持续感染组及宫颈炎症及CINⅠ组、高级别CIN和原位癌组、宫颈浸润癌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HPV16持续感染组与HPV16非持续感染组中,TLR3 DNA表达量分别为0.622±0.160、0.696±0.155,干扰素β(IFN-β)DNA表达量分别为0.640±0.169、0.735±0.151,TLR3、IFN-βDNA在HPV16持续感染组表达量低于HPV16非持续感染组(t=6.574,P=0.011;t=4.378,P=0.038);TLR3 DNA与IFN-βDNA呈正相关(r=0.693,P0.001),TLR 9DNA与IFN-βDNA呈负相关(r=-0.384,P0.001)。2在宫颈炎症及CINⅠ组、高级别CIN和原位癌组、宫颈浸润癌组中,TLR3DNA表达量分别为0.661±0.159、0.606±0.143、0.507±0.160,IFN-β表达量分别为0.722±0.169、0.659±0.144、0.483±0.143,TLR7DNA表达量为0.737±0.198、0.754±0.206、0.864±0.167,TLR9DNA表达量为0.531±0.172、0.606±0.192、0.701±0.200。TLR3、IFN-βDNA表达量随宫颈病变进展而逐渐下降(F=7.983,P0.001;F=12.163,P0.001),而TLR7、TLR9 DNA表达量则随宫颈病变进展而逐渐增高(F=3.647,P=0.028;F=9.415,P0.001)。结论:TLRs可能参与宫颈局部免疫系统对HPV16的清除过程,TLR3表达减低可能通过下调IFN-β表达而影响宫颈局部免疫功能,从而导致HPV16持续性感染。TLR3、TLR7、TLR9异常表达在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作用及与高危型HPV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柳州市人民医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54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中Gal-1蛋白的表达;并用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结果 Gal-1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 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5.0%、53.3%、48.1%;晚期宫颈癌组织中Gal-1的表达率(83.1%)明显高于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率(34.2%)。宫颈癌中Gal-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肿瘤低分化(P<0.05)、临床分期(P<0.01)和HR-HPV的感染(P<0.05)有关,但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Gal-1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HR-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Gal-1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分析及探讨宫颈病变筛查临床路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体检者2070例,妇科门诊就医的患者1405例,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从1405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抽取297例同时进行HC2 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患者分析HPV DNA检测预测情况.结果:①体检组、门诊组HPV总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2.17%、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组30 ~ 39岁,40~49岁,≥50岁3组的HP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1);体检组以20~ 29岁感染率最高(20.00%),门诊组以≥50岁组感染率最高(36.50%).②门诊组HC2 HPV与TCT同时检查,以TCT初诊结果≥LSIL为阳性时,HPV阳性预测值15.87% (30/189),阴性预测值100%(108/108).结论:妇科门诊患者HPV检查有利于宫颈病变筛查.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第二步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路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单一高危HPV亚型与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有性生活史并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137例,比较患者细胞学、病理学结果出现的概率;比较单一高危HPV亚型与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影响的差别。结果:①在全部感染病例中,以20~49岁者居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②感染病例中,高危型别以HPV16感染率最高。③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以HPV16感染率最高。④单一高危与多重高危HPV感染相比较,宫颈细胞学和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高低危混合HPV感染中低级别病变概率高于单纯高危HPV感染,而高级别病变则相反。结论:①与单一高危HPV亚型相比,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不明显。②与单纯高危HPV亚型感染相比,高低危HPV亚型混合感染更多表现为低级别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世界上女性高发的第三大恶性肿瘤[1],也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2]。HPV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组织中脯氨酸羟化酶2(PHD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HD2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CINⅠ和CINⅡ、CINⅢ、宫颈癌标本各20例,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HD2 mRNA和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CINⅠ和CINⅡ、CINⅢ、宫颈癌组织中,PHD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依次上调,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HD2可能参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下调PHD2的高表达,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
目的:探讨p14ARF在新疆维、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维、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各120例,分为慢性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鳞癌组,每组各3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4ARF表达,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分型。结果: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p14ARF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p14ARF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无民族差异(P0.05)。维、汉族宫颈病变的HPV阳性率无显著差异(51.7%vs 54.2%,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增高(P0.05)。HPV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V阴性病变组织(P0.05),且p14ARF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480,P0.05)。结论:p14ARF蛋白在宫颈病变及癌变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HPV感染有关;p14ARF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在民族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