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肺络病理论,即以络病理论为基础,以络病之肺络病的病因病机为出发点,结合肺络病中医药防治发展的核心内涵,从"久病入络""久病成瘀"及"久病必虚"的病理病变特征,探讨"补肺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原理,并对此法在IPF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从肺络病论治IPF的科学内涵,为构建肺络病之证治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寻找新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肺毒"与"络病"角度探讨虫类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中的作用,指出IPF基本病理为毒损肺络,是本虚标实之证,痰毒和瘀毒贯穿整个病程,而久病入络所致的脏腑虚损则是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临床常用蝉蜕、僵蚕、蜈蚣、全蝎等化痰散结,祛瘀生新,治疗肺毒所致IPF;以蛤蚧、冬虫夏草等活血祛瘀,补肺益肾,治疗久病伤络所致IPF。  相似文献   

3.
崔云  王书臣  苗青 《北京中医》2012,(2):112-11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肺系疑难病症,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通过长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IPF同时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病机特点,在疾病的初中期当属肺痹为主,肺络痹阻、气阴两虚是病机关键;在疾病的中晚期以肺痿为主,痰瘀阻滞、络虚不荣是病机关键;在疾病的慢性迁延期,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络病”范畴,肺络、脑络、肠络之间以络脉相系,“肺”“脑”“肠”三者在生理及病理上紧密相连,形成“肺-脑-肠”轴环形体系。微生物群在“肺-脑-肠”轴之间进行多向交互串扰,微生物群失调影响IPF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多个环节。文章基于“肺-脑-肠”轴理论阐述微生物群失调影响IPF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为IP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特殊类型原因不明、发生于成人、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治疗上,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为中医"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短气"等疾病,现将从气络病变对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肺间质纤维化属"肺络病"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邪实、肺失宣肃为发病的始动因素,而肺络气虚,痰、瘀、毒痹阻肺络为其基本病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的"络以通为用"为络病常用治疗方法。针对肺间质纤维化本虚标实、肺络痹阻的疾病特点,制定"络以通为用"的基本治则,具体为络虚者宜通补、络痹者宜辛通,肺络通,气血行,则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7.
重温肺痿肺痹文献,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代媛媛  李国勤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39-84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临床以干咳或咳痰量少、咳吐白色涎沫、胸闷气短、动则喘息为主要表现,与中医古籍中"肺痿""肺痹"病证颇相类似.通过重温历代医籍中相关证治的论述,我们得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肺气不足、肺络痹阻、气虚血瘀、痰浊内生、甚或阴阳俱虚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以益气活血、疏通络脉、祛除痰浊、滋阴温阳为重点,对于今天运用中医药方法 防治本病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以肺实质受到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损害为特点。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为世界性重大疑难疾病。目前西医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专家共识强烈推荐吸氧,其次还依靠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均不理想。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增加继发感染、呼吸衰竭的可能性。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为"肺痿""肺痹"的范畴。中医药在该领域大有可为,近年来,笔者将其作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通过"象思维"角度解析IPF中医"阳虚"这一核心病机,推演出IPF"阳虚渐甚,阴寒渐盛"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象思维指导下,秉分期论治,倡早期干预,针对"阳虚"核心病机,拟定"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早期为肺痹,宗气(上焦阳气)虚陷,痰(浊)瘀互阻;晚期为肺痿,肺肾阳虚,痰瘀胶结。以"温扶阳气"大法贯穿始终,为中医治疗IPF拓宽和创新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肺间质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为世界性重大疑难疾病。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一定优势。我科在此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并将IPF作为临床路径管理,采用中医药从"虚瘀"着手,阐述IPF的病机,治疗早期袪邪辅以扶正,治以化痰活血为主,升补宗气为辅;晚期标本兼顾,治以补益肺肾、通络散结,对于肺痹早期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磨玻璃影,渗出影吸收,缩短病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为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多数医家认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属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但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却各执一词。为深入研究中医学对IPF病因病机的认识,在总结历代医家对IPF的认识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观点及临床实践经验,将IPF的病因病机归纳为:以虚为本、以痰为由、以瘀为变、以毒为标。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因不明、慢性、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本病预后差,且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探寻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以芪术肺纤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IPF患者3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IPF患者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门诊或病房,均为国内西医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50~75岁,平均62.1岁;从诊断到入组病程为0.5~4.5年,平均1.65年;病情分级:轻度7例,中度11例,重度12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慢性、进展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状态医学”是姜良铎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学术思想。姜教授提出从状态论治应从整体出发,不局限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应全面认识、收集疾病相关信息,对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从状态论治IPF应把握其病机状态:IPF核心病机为肺脾肾亏虚,痰瘀深伏凝结肺络,因此补益肺脾肾、活血化痰、散结通络贯穿始终;依据患者就诊时的状态辨别其当前病机,采用清热、养阴等治法对证治疗,往往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肺系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近年来,IPF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早期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仅能控制气道炎症而无抗纤维化作用,且不良作用多,远期疗效差。由于IPF致死率高,确诊后存活期短,5年生存率仅为30%~50%[1],因此早期确诊和延缓其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中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笔者研读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IPF的相关文献,病机上表现为痹久必痿,虚实夹杂;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补肺健脾益肾为主,从而为探讨早期防治IPF的急性发作及延缓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肺络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为治疗组(通肺络丸)和对照组(强的松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肺络丸治疗IPF可使病情趋于稳定,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代媛媛  李国勤 《北京中医》2010,(11):839-84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临床以干咳或咳痰量少、咳吐白色涎沫、胸闷气短、动则喘息为主要表现,与中医古籍中"肺痿""肺痹"病证颇相类似。通过重温历代医籍中相关证治的论述,我们得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肺气不足、肺络痹阻、气虚血瘀、痰浊内生、甚或阴阳俱虚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以益气活血、疏通络脉、祛除痰浊、滋阴温阳为重点,对于今天运用中医药方法防治本病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心、肺、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络病学说,器官纤维化共同的病机为"络虚邪瘀",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以"补络虚、通络瘀"为治疗原则,运用"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等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器官纤维化有良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为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属于中医“咳嗽”、“肺痿”、“肺痹”、“虚劳”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IPF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凤山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属祖国医学"肺痹"范畴,症状重,预后差。气虚血瘀、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宜益气活血化瘀,温通肺络。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以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1],HRCT扫描可见胸膜下、两肺基底部网格状阴影和蜂窝影,肺功能测试示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近20余年来其发病率增加,中位生存期为3~5年[2],5年生存率20%~40%。在西医领域,目前治疗IPF仍缺乏有效药物,关于抗肺纤维化新药的多期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根据的IPF症状通常可将其归属与祖国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中医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IPF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年病死率超过40%,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