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连续套锁缝合的效果及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其观察组患者子宫切口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法,对照组患者子宫切口采用连续套锁缝合法。对两组患者恶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与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月经不调、切口假腔以及月经复潮等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不调发生率、切口假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选择连续单层的方法缝合子宫切口效果优于连续套锁缝合,可有效缩短术后恶露时间,降低术后切口假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连续套锁缝合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改良新式剖宫产的孕妇490例,根据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分为A组(连续单层缝合法)及B组(连续套锁缝合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月经改变情况、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行对比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手术时间(52.45±7.26分钟)显著低于B组(53.93±8.27分钟),P0.05;A组恶露持续时间(33.26±8.35天)显著低于B组(44.03±9.45天),P0.01。术后2年内随访,A组月经不调发生率(7.99%)显著低于B组(19.31%),P0.01。A组子宫切口假腔发生率(2.78%)显著低于B组(6.44%),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手术操作简单、快速,术后子宫复旧好,子宫切口愈合好,子宫切口假腔发生率及月经不调发生率低,优于连续套锁缝合法,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分析333000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刘顺华我院自1986年7月至1994年3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一)年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2岁。(二)... 相似文献
5.
魏莹 《中华临床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2(4):1011-1012
剖宫产手术在本世纪初开展以来,经种种改良,手术方法不断更新,术式操作更趋于简便易行,除此之外也更附合现代人美容的需求,以及配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的实施。目前较多采用的术式为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我院2001年报11月至2002 相似文献
6.
巴景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5,(1)
随着剖宫产指征的相对放宽,剖宫产例数明显增加。剖宫产的并发症也有所上升,其中剖宫产手术后远期子宫切口出血病例,国内屡有报道,并有增加趋势。本病多发生在术后远期,反复突然大流血,总量可达2000ml或更多,其诊断尚有一定难度。治疗一般多数做子宫切除术。因此,本病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与健康,应引起妇产科工作者的极大重视。本病发生原因尚未肯定,多发生在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的病例,其原因可能与子宫切口部位过低,切口缝合技术不良及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关,而子宫切口缝合技术不良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我院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3层缝合对剖宫产术后憩室大小的影响及子宫切口憩室(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11月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行剖宫产术的24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肌层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3层缝合组(124例)和双层缝合组(116例);另根据术后是否形成CSD将产妇分为CSD组(23例)和非CSD组(217例)。对比3层缝合组与双层缝合组产妇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D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1)3层缝合组产妇的子宫肌层瘢痕厚度显著高于双层缝合组(7.06±2.09 mm vs.5.68±1.97 mm);而CSD形成情况(4.03%vs.15.52%)和憩室大小(0.36±0.09 ml vs.0.47±0.12 ml)则显著低于双层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示,子宫后屈、剖宫产次数≥2次、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剖宫产时机(择期)是影响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子宫肌层3层缝合是保护性因素(OR<1,P<0.05);(3)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显示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以及是否进行3层缝合所占权重均较高,经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良好。结论:CSD的形成与子宫后屈、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剖宫产时机等指标有关,临床应重点关注,此外,子宫肌层3层缝合可降低CSD的形成概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壁层腹膜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有人主张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时可废除缝合壁层和脏层腹膜[1,2]。我们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影响手术后效果。1资料与方法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在我院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者276例。其中缝合壁层腹膜124例(缝合...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剖宫产术后1周左右B超检查发现子宫切口处低回声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状回声,提示子宫切口血肿.9例患者经抗感染、促宫缩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行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有多种原因,应用B超检查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裂开出血2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裂开出血20例分析贾素梅,齐太英,曹修存(安徽省立医院,东平县人民医院)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切口裂开导致晚期产后出血,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处理常感棘手,所以贵在预防。我们回顾了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诊治的20例,旨... 相似文献
11.
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70例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 ,解析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方法 :收集施行新式剖宫产术10 6 4例 ,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子宫切口撕伤共 70例 ,占同期剖宫产术的 6 5 7% ;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率占6 2 86 % ,较枕前、枕横位易发生子宫切口撕裂 (两组子宫切口撕裂率分别占 2 6 %和 10 % ) ;70例子宫口撕裂中麻醉效果不佳占 35 % ;体重大于 4 0 0 0g的胎儿 ,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较多的优点也有缺点。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并不低于与传统剖宫产术。术前必须判断麻醉的效果 ,综合胎儿大小、胎方位、先露下降情况等因素 ,如遇困难 ,可采取子宫纵切口或子宫下段横切口加上“⊥”型竖切 ,以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患者,34岁,因突发性下腹部跳痛伴阴道大量流血30min于1999年11月30日17时急诊入院。12天前患者以孕40^+4周、G3P1A1L1;高直后位;滞产在我院行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手术。术中助娩1女婴,体重3300g。1min Apgar评分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术中子宫切口向左侧圆韧带旁裂伤,1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出血部位血管缝扎,手术顺利。术中出血300ml,术后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行剖宫产术患者771例中切口撕裂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枕后位切口撕裂率最高(63.33%),胎头深度固定者切口撕裂率(65.56%),胎儿体重大于4000g者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高于体重小于4000g者,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切口撕裂率高。结论: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做好日常监护工作,把握手术最佳时机,能有效防治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和子宫切口感染8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术后感染危险性比阴道产常见而严重。我院于1978年1月1日至1985年12月31日,8年间共有腹壁切口和子宫切口感染84例,其中有6例为子宫腹壁瘘。同期分娩总数为49,422例,剖宫产分娩为8,709例,剖宫产率为17.62%,腹壁切口感染率为0.97%,子宫腹壁瘘发生率为0.069%。资料与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84例,平均年龄为28.9岁。初产妇80例,经产妇4例。足月产67例,过期产13例,早产4例。61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21例腹膜外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2例做了古典式剖宫产。下段横切口都用1号肠线作二层缝合,第一层为间断或切口两角间断、中间连续缝合,第二层为连续褥式包埋缝合;古典式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子宫切口憩室不仅会引起月经淋漓不尽、不孕和慢性下腹痛等症状,更可能在再次妊娠时出现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子宫破裂,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临床医师对该疾病了解的增加以及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并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归纳,但目前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形成原因、诊断和治疗仍需要大规模样本及多中心研究。因此,临床应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出血3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增加,其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子宫切口裂开出血较为严重,可直接危及母体的生命安全.本文收集了1976年11月至1985年5月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等八个单位子宫切口裂开出血32例,现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本组32例中,江西省妇女保健院(1980.1~1985.3)9例(本院发生8)例,占同期剖富产3,483例的2.30‰;中国医大(1981.1~1985.1)8例(本院发生4例),占同期剖宫产2,587例的1.58‰;大连妇产科医院(1980.1~1984.12)4例(本院发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上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 35岁,G2P1,因“停经60天,下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3天”于2003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3年7月1日,性状同前,2003年8月1日少量阴道流血,1天净,未就诊,无恶心、呕吐。2天后又开始少量阴道出血,色鲜红,伴下腹痛。29日晚腹痛加剧,阴道出血量较前增多,呈阵发性,无血块及肉样组织排出。曾在外院就诊,查尿HCG阳性;B超示:子宫增大,宫腔内不均质区,转来我院,门诊以“不全流产”收入院。患者于14年前人流1次,术后因宫内组织残留而先后… 相似文献
18.
19.
子宫切口钳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切口钳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谢庆煌如何减少剖宫产术中的出血,一直是产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3年10月,在220例剖宫产术中使用自行设计的子宫切口钳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自1988年... 相似文献
20.
一、病例摘要患者33岁,主因“停经39+2周,见红伴不规律下腹痛6 h”,于2019年12月26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 d,LMP:2019年3月24日,EDC:2019年12月31日,停经40+d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早期有少量阴道流血,黄体酮保胎后好转,孕早期无发热、皮疹及接触放射线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