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具有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通过基因转染的方式将胰岛素生长因子Ⅰ转染入脂肪干细胞或许能够更好的促进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成软骨分化能力以及对TWEAK/Fn14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LVX-IGF-I-IRES-ZsGreenl基因并转染第3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细胞向软骨分化。同时将pLVX-IRES-ZsGreenl转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设为绿色荧光蛋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设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与绿色荧光蛋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细胞中TWEAK 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Col2al和Sox9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Col2a1表达水平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3以及TWEAK的表达降低。提示pLVX-IGF-I-IRES-ZsGreenl慢病毒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可获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高效表达,且能下调细胞TWEAK基因及蛋白表达,可促进体外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背景:软骨调素1(chondromodulin-1,Chm-1)在正常软骨中大量表达,具有抑制血管生成、阻止软骨细胞肥大、缓解骨关节炎发展的功能,在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高表达Chm-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骨关节炎环境中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及鉴定;Chm-1慢病毒和空载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外泌体(Chm-1-Exos和NC-Exos)。白细胞介素1β作用软骨细胞24 h构建体外骨关节炎模型,随后分别用2种外泌体处理7 d,将PBS处理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CCK-8评估各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2种外泌体中Chm-1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SOX9、AGG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纺锤状形态且具备三系分化能力;(2)带有绿色荧光的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外泌体直径在40...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多采取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并持续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取得高效持久的治疗作用。 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分为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转染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生长曲线、CCK-8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对其培养有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尤其易于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明显优越性。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负载白细胞介素12重组腺病毒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将SKOV3卵巢癌细胞与白细胞介素12重组腺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共培养,对照组为SKOV3细胞与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共培养,MTT法测定SKOV3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结论:(1)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2基因成功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染后细胞有白细胞介素1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空病毒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2表达;(2)培养48 h,白细胞介素12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为(68.78±12.35)μg/L,空病毒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2;(3)白细胞介素12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对SKOV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转染组SKOV3细胞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G2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组SKOV3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转染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表达白细胞介素12,其培养上清液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导入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命周期得到显著延长,使其能够继续保持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取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码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hTERT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hT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观察共培养组),同时设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组(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采用MTT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其增殖,具有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tet-on慢病毒载体除了具有传统慢病毒载体的优点外,因载入一个反向反式激活因子,可通过强力霉素或其类似物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目的:观察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tet-on慢病毒载体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染表达及稳定转染后成骨的影响。 方法: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培养:实验组稳定转染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tet-on慢病毒载体,并加入10 mg/L强力霉素;未加强力霉素组:同实验组但不加强力霉素;空病毒组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空白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 结果与结论:①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实验组、未加强力霉素组均有表达,且实验组表达量高于未加强力霉素组(P < 0.05);空病毒组、空白对照组未见表达。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胞浆中出现大量红色或红棕色颗粒,未加强力霉素组可见少量红色颗粒,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未加强力霉素组(P < 0.05);空病毒组、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红色颗粒。③茜素红染色:实验组、未加强力霉素组均可见钙结节形成,实验组较未加强力霉素组矿化结节数量多,面积更大;空病毒组、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矿化结节形成。表明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慢病毒载体可稳定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增强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携带同源基因HOXA4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定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 使用酶切及PCR技术从含有HOXA4基因的质粒克隆模版HOXA4-MSCV逆转录载体中获取目的 基因HOXA4,并将HOXA4基因重组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上Lenti-GFP-CTB,通过酶切、测序验证HOXA4基因后,将Lenti-GFP-HOXA4质粒、和辅助包装质粒pRsv-REV、pMDlg-pRRE、PMD2G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携带HOXA4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iviral-HOXA4;然后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感染效率.结果 成功构建携带HOXA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HOXA4,并获得高纯度的慢病毒浓缩液.经检测病毒滴度达2.11×108 TU/ml.成功转染HOXA4基因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当病毒感染复数(MOI)值为60时转染效率最高,达(95.4±4.3)%.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人HOXA4基因的慢病毒,并可以在体外有效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目的:构建携带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定向分化潜能变化情况。 方法: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构建携带沉默环氧化酶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并用其转染体外培养第3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无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组和未做处理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进行对比。转染后7 d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和蛋白检测环氧化酶2表达量。对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观察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能力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慢病毒转染3 d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出绿色荧光,阴性对照组转染效率可达90%以上,实验组转染效率达85%以上。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 环氧化酶2基因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抑制。环氧化酶2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能力无明显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背景:至今尚无一种细胞能完全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性。 方法:酶消化分离法获得兔软骨细胞,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细胞浓度为3×108 L-1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共培养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按2∶1比例混匀;实验组:取同代同浓度的软骨细胞(浓度与共培养细胞的终浓度相同);对照组:取低浓度软骨细胞1×108 L-1(与共培养组中软骨细胞终浓度相同)。 结果与结论:共培养组、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平均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7,8 d;共培养组共培养细胞增殖比其他2组明显增快(P < 0.05);糖胺多糖水平明显多于其他2组(P < 0.05);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共培养未见明显排异反应,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缩短软骨细胞培养时间和减少传代次数,同时软骨细胞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转化,节省大量软骨细胞。关键词:软骨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缩略语注释:BMSCs: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08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7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在诱导新骨形成方面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的:观察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慢病毒载体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蛋白及mRNA的表达。 方法:提取并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形态学和细胞表面标记进行鉴定;构建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RNA后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LV-sfGFP(2A)-BMP7,重组载体质粒成功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染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被有效整合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表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发现共培养可诱导人源干细胞向特定细胞分化,但如何获得更多的组织工程所需的种子细胞是研究中的难题。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状腺素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兔软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按照2∶1比例共培养,并用含有不同浓度甲状腺素(0,0.01,0.1,1,10 μmol/L)的培养基分组刺激,共培养14 d后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并提取细胞RNA和蛋白质,Real-time PCR检测聚集蛋白多糖mRNA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多糖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加入0.01,0.1,1,10 μmol/L的甲状腺素干预后,聚集蛋白多糖、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甲状腺素浓度增加而增强,与单纯共培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实验证明高浓度甲状腺素可增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文献报道,从骨髓与脐带中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鸡尾酒式”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正常人肝细胞共培养体系下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并探讨其分化方法。 方法:采用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人肝细胞LO2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不添加外源诱导因子,分别于第7,14,21天,通过RT-PCR 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 mRNA的表达,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 结果与结论: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得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CD29+细胞比例为96.02%,CD105+细胞比例为96.6%,CD34-细胞比例为99.65%,CD105+CD29+双阳性细胞比例为94.84%。与LO2细胞共培养后第7天仅有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第14天表达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第21天时,LO2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未出现甲胎蛋白表达;人细胞角蛋白19和白蛋白的表达比第14天略有增强。共培养21 d后,糖原染色呈阳性。结果证实,无需额外添加外源诱导因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人正常肝细胞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无支架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微团培养、单层细胞培养、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等,其中高密度微团培养和体外单层细胞培养因操作简便易行,诱导成功率高受到广泛关注。 目的:寻求一种更佳的无支架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 方法: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收集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平面诱导培养和离心管聚集成团培养,使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105+/CD29+/CD44+/CD31-/CD34-/CD40-CD45-/HLA-DR-。未诱导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微弱的软骨细胞标志物,经诱导后葡萄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量显著增加,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较诱导前均高表达葡萄糖胺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 mRNA,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聚集成团培养体系中诱导更有利于其分化成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γ干扰素联合脂多糖模拟炎症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不是内在的,而是由促炎细胞因子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暴露于炎症信号可显著增强其对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γ干扰素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激活抗原提呈细胞,上调转录因子T-bet 而促进Th1细胞分化;脂多糖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壁的组成成分,是免疫反应的强烈刺激剂,具有通过信号转导途径促进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可极化为MSC1和MSC2两种类型:间充质干细胞既可以抑制免疫应答,也可以促进免疫应答,不同的炎症递质会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极化分型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免疫调节作用,这一特性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的可塑性。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下游Toll样受体信号极化成2种类型:MSC1和MSC2。文献报道Toll样受体4引发的MSC1主要发挥促炎功能,而Toll样受体3引发的MSC2主要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但是其免疫调节的可塑性导致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效果出现异质性和不稳定性。 目的:探索γ干扰素联合脂多糖模拟炎症微环境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MSC2极化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表面标志物、成脂及成骨诱导分化能力鉴定。分别用γ干扰素(10 μg/L)、脂多糖(100 μg/L)及二者联合刺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4 h,与植物凝集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直接共培养或Transwell间接共培养5 d。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不同时间点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Toll样受体2,3,4 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或成纤维形,高表达CD73、CD90、CD105,低表达CD34、CD45、HLA-DR;②在直接与间接共培养条件下,γ干扰素联合脂多糖刺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优于γ干扰素或脂多糖单独刺激组、未刺激组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P < 0.05);③Th1细胞比例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④在间接共培养的条件下,γ干扰素联合脂多糖刺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早向免疫抑制型MSC2极化,Toll样受体3表达显著增高(P < 0.05);⑤以上结果表明间接共培养体系下γ干扰素(10 μg/L)联合脂多糖(100 μg/L)是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MSC2极化的高效组合,并且MSC2的免疫抑制作用不依赖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为MSC2来源外泌体将来应用于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ORCID: 0000-0001-7335-2558(黄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Under co-culture condition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uld regulat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osteogenesis of osteoblasts.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osteogenic efficiency of osteoblastic precursor cells co-cultured with undifferentiat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r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mineralization medium. METHODS: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ere induced i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medium for 7 days before being indirectly co-cultured with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tissues (bone marrow group, umbilical cord group and placenta group) in Transwell plates. Induce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cultured alon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experimental interval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calcified matrix was prefor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n the osteogenic efficiency of induce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RESULTS AND CONCLUSION:Expressi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it was also higher in the bone marrow group than the umbilical cord and placenta groups (P < 0.05).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lcified matrix reveal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in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umbilical cord group was higher than bone marrow group and placenta group(P < 0.05).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osteogenic efficiency of induce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is improved dramatically under co-cultu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背景:SHG44是一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其生物学性状稳定、易于培养,广泛应用于动物成瘤模型制作,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药物、基因转染及电离辐射等途径抑制其生长,未见间充质干细胞对其作用的相关报道。 目的:通过直接和间接共培养的方法,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作用,观察SHG44胶质瘤细胞数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SHG44细胞,分别在24孔板进行直接共培养,在Transwell板进行间接共培养,分别设对照组。培养3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收集Transwell板中的SHG44胶质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HG44细胞周期。 结果与结论:直接接触共培养组SHG44胶质瘤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P < 0.05)。Transwell间接接触共培养组SHG44胶质瘤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细胞周期位于G0/G1期的SHG44胶质瘤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证实,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直接及间接接触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背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治疗软骨缺损的种子细胞,在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合适的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用。 目的:利用富含生长因子的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其鉴定。 方法:采用消化法分别获得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收集软骨细胞上清液离心、过滤冻存备用。培养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后离心成微团,并用软骨细胞上清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软骨细胞上清液成软骨诱导21 d后,微团可见似软骨样组织。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证实软骨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以诱导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 目的:验证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并观察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方法:分离、诱导、传代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再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诱导成胰岛细胞团样组织。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及造模;模型组仅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将胰岛样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包膜。 结果与结论:脐带Wharton’s Jelly细胞培养中有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第7天形态发生变化,贴壁细胞部分变成梭形。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有标志CD44、CD29、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诱导第7,10天PDX-1及人胰岛素强染色;胰岛素及C-肽浓度较单纯培养组明显升高;PDX-1及人胰岛素mRNA诱导第7、10天较高表达。移植第1周大鼠尾尖血糖链脲佐菌素实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但明显高于正常照组(P < 0.01)。8周链脲佐菌素实验组肾脏被膜下发现胞核染棕色染色的Brdu阳性、胞浆棕色染色的胰岛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脐带Wharton’s Jelly中存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被膜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