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 RNA LUNAR1 在成人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荧光 PCR 检测长非编码 RNA LUNAR1 在 25 例健康人对照组、34 例初治 T ALL 组和 19 例 T ALL 治疗缓解后复发患者组骨髓内淋 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 PI 双染法)检测经过柔红霉素分别处理且 LUNAR1 基因呈高、低表达的 2 例复发 T ALL 患者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通过 NCBI 数据库获取 T ALL 患者中预后资料与 LUNAR1 基因表达数据,COX 回归 分析高表达 LUNAR1 基因与临床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LncRNA LUNAR1 在初治 T ALL 组患者骨 髓内淋巴细胞中高表达(5.61±2.75 vs 0.35±0.27,t = 6.93,P<0.001),且复发患者骨髓内淋巴细胞中的 LncRNA LUNAR1 基因的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患者(23.95±9.79 vs 5.61±2.75,t = 7.52,P<0.001);使用柔红霉素处理复发 T ALL 患者肿瘤细胞后,高 表达 LncRNA LUNAR1 基因的 T ALL 细胞凋亡情况显著低于 LncRNA LUNAR1 基因低表达的细胞(4. 06% vs 10. 70%,P< 0.05)。Cox 比例风险模型显示,T ALL 患者 LncRNA LUNAR1 基因高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相关(HR= 1.86,P= 0.002)。结论 成人 T ALL 中异常高表达的长非编码 RNA LUNAR1 基因与 T ALL 的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可预示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LncRNA LUNAR1有望成为潜在检测的 T ALL 发病及复发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小 RNA 155(miR 155)、长链非编码 RNA MIR155 宿主基因(LncRNA MIR155HG)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 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 130 例作为肺结核组,其中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 56 例(ATB 组)、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 74 例(LTBI 组),并以体检健康者 134 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 PCR)检测各组 PBMC 中 LncRNA MIR155HG、miR 155 的表达水平; 分析 ATB 患者 PBMC 中LncRNA MIR155HG 的表达水平与 miR 155 的相关性,并评估二者对 ATB 患者的临床筛查价值。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 PBMC 中 LncRNA MIR155HG、miR 155 的表达水平[(1.78±0.57)、(1.65±0.54)]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1.02±0. 32)、(1. 01 ± 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 13. 410、11. 658,P 均 < 0. 05);ATB 组患者 PBMC 中 LncRNA MIR155HG、miR 155 的表达水平[(2.02±0.68)、(1.90±0.63)]亦显著高于 LTBI 组[(1.55±0.53)、(1.41±0.46)],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t分别为 4.430、5.127,P均<0.05);未治愈组 ATB 患者 PBMC 中 LncRNA MIR155HG、miR 155 的表达水平[(2.34±0.78)、 (2.15±0.72)]显著高于治愈组[(1.83±0.61)、(1.7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 2.725、2.280,P 均<0.05)。ATB、 LTBI患者 PBMC 中 LncRNA MIR155HG 的表达均与 miR 155 呈正相关(r 分别为 0. 461、0. 397,P 均 < 0. 05);LncRNA MIR155HG、miR 155 筛查 ATB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 824(95% CI:0. 749 ~ 0. 900)、0. 843(95% CI:0. 772 ~ 0.914),当 cut off 值分别为 1.81、1.72 时,其敏感性分别为 71.4%、73.2%,特异性分别为 87.8%、86.5%;二者联合检测筛查 ATB 的 AUCROC为 0.917(95%CI:0.871~ 0.964),当 cut off 值为 0.46 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89.3%、82.4%。结论 肺结核患者 PBMC中 LncRNA MIR155HG、miR 155 的表达水平较高,且在 ATB 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LTBI 患者,二者联合检测有助 于临床筛查 ATB,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检测急性前列腺炎(AP)、慢性前列腺炎(CP)、前列腺癌(PCa)患者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rostatic exosomal protein,PSE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10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AP 患者 54 例,CP 患者 72 例,PCa 患者 36 例; ELISA 法检测各组尿液 PSEP 的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fPSA、tPSA 的表达水平并计算二者比值,分析不同 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CP 组 PSEP 阳性率为 88.9%(64 / 72),显著高于 AP 组(P<0.001)和 PCa 组(P<0.001);而 CP 组 PSEP 的表达水平为(5.44±0.72)ng / mL,亦显著高于 AP 组(P<0.001)和 PCa 组(P<0.001)。PCa 组 tPSA 的表达水平为 (11.42±2.47)ng / mL,显著高于 AP 组(P< 0.001)和 CP 组(P< 0.001)。AP 组、PCa 组 fPSA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 CP 组 (P 均<0.001)。AP 组fPSA/ tPS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 CP 组、PCa 组(P 均< 0.001)。Ⅱ型 CP 患者 PSEP 的表达水平为 (6.57±0.99)ng / mL,显著高于Ⅲa 型(P<0.001)和Ⅲb 型(P<0.001)。Ⅱ型、Ⅲa 型 CP 患者 tPSA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6± 1.14)ng / mL、(3.43±0.84)ng / mL,均显著高于Ⅲb 型(P= 0.001 3、P<0.001)。而Ⅲb 型 CP 患者fPSA/ tPSA 的表达水平为0.66± 0.12,亦显著高于Ⅱ型(P<0.001)和Ⅲa 型(P<0.001)。结论 尿液 PSEP 结合血清 tPSA、fPSA 及 fPSA/ tPSA 可较好地区分 AP、CP、PCa 及 CP 分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抗 H2A 抗体的间接 ELISA 技术,探讨抗 H2A 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 的临床意义。 方法 RT?PCR扩增 H2A 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对重组质粒 H2A / pET28a 进行原核表达,经 Western blot 检测后,利 用 H2A 重组蛋白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 H2A 抗体的间接 ELISA 方法。 用建立的间接 ELISA 方法检测 50 例 RA 患者和 50 例健 康人对照组血清抗 H2A 抗体水平。 结果 表达的 H2A 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 15 000,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组 蛋白 H2A 与抗 H2A 抗体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经方法学评估,建立的 ELISA 法在特异性、可重复性方面均达到检 测要求。 RA 组抗 H2A 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 当 cut?off 值设为 0.494 时,RA 患者血清抗 H2A 抗体的阳性率 为 84%(42 / 50),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20%(10 / 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026, P<0.01)。 结论 成功建立了检测 血清抗 H2A 抗体的间接 ELISA 技术。 RA 患者血清中抗 H2A 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抗 H2A 抗体在 RA 患者血清 中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s)形成情况,探讨 METs 在 RA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RA 及创伤手术患者的滑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症浸润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 胞(F4 / 80+ )的表达、巨噬细胞极化(F4 / 80+CD86+ ,F4 / 80+CD206+ )情况、METs(F4 / 80+ H2A+ )形成水平。 分离滑膜细胞,用蛋 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滑膜细胞中 METs 瓜氨酸化组蛋白 H3(CH3)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 4(PAD4)的水平。 结果 与创伤手 术患者比较,RA 患者滑膜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重,炎性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总数和Ⅰ型巨噬细胞(M1)比例均显著增多(98± 7.09 vs 10±1.15,0.78±0.022 vs 0.13±0.011,P<0.001),两组间 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019 vs 0.18± 0.012,P>0.05)。 RA 组 METs 形成显著高于对照组(0.65±0.023 vs 0.18±0.012,P<0.001)。 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 RA 患者滑膜 PAD4 和 CH3 水平较创伤手术患者明显增多(0.82±0.018 vs 0.20±0.015,0.83±0.013 vs 0.40±0.012,P<0.001)。 结论 RA 患者 滑膜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且以 M1 型巨噬细胞为主,METs 形成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IL 2R与丙型肝炎发展演变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75例抗HCV阳性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IL 2R进行测定。结果抗HCV阳性患者血清sIL 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01),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sIL 2R水平分别为8900±2083U·ml-1、4255±1557U·ml-1,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sIL 2R水平分别为10007±2704U·ml-1、6025±1855U·ml-1,两者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此外还发现血清sIL 2R与ALT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2,P<001)。结论抗HCV阳性患者血清sIL 2R水平升高可能与丙型肝炎的发展演变有关,可能可作为病情判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钙和TXB2含量与聚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和TXB2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内钙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小板内血栓素B2(TXB2)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结果患者血小板内游离Ca2+和TXB2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7.26±10.85 vs 119.30±10.94 nmol/L和3.38±0.78vs 4.88±0.97ng/109血小板,P均<0.01);在患者中,低(0.5μmol/L)和高(5μmol/L)浓度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9vs 0.26±0.14和0.73±0.13vs0.39±0.19,P均<0.01);在患者中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和TXB2含量均分别与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786和0.593,P均<0.01),而血小板内Ca2+与TXB2成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652,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可能与其内 Ca2+含量增加、TXB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外表现。方法74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和Hp诊断实验,Hp感染由胃粘膜组织病理(Giemsa染色)和组织PCR共同确定,CagA表达由PCR法测定。观察数据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74例病人中,52例(70.3%)确定有Hp感染,其中31例(41.8%)表现为CagA阳性。相对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6.49±0.3VS5.08±0.3,P<0.01;3.92±0.2VS2.87±0.1,P<0.01)。CagA阳性组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CagA阴性组,差别有显著性(28.26±1.4VS19.75±0.9,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Hp感染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异常有关,CagA阳性则与血清AST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改良凝胶吸附法制备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DEAE-SephadexA50和DEAE-SepharoseCL-6B凝胶从人血浆中吸附制备经S/D病毒灭活处理后的PCC制品,DEAE洗脱液经S/D处理(0.3%磷酸三丁脂和1%Twen80,6~8h,24℃)后,使所加入具有感染剂量(>106)的标志病毒VSV、Sindbis、HIV均被有效灭活;PCC制品中Ⅱ、Ⅶ、Ⅸ、Ⅹ因子的比活性(U/mg)分别为0.799±0.349、0.343±0.252、0.747±0.348、0.580±0.199(n=7),均比传统PCC提高1.5~2.5倍(其中FⅨ∶C的比活性提高有显著性,t=3.105,P<0.01),同时也优于国内同类制品(t=2.360,P<0.05),对其杂蛋白(AT-Ⅲ、Fn、PKA、Plg、ⅧR∶Ag抗A、抗B凝集素)的分析也反映出PCC纯度有所提高。SDS-PAGE、IE、CIE电泳图谱及HPLC层析图谱证实上述结果,PCC中TNBP残留量≤10μg/ml,Tween80残留量≤100μg/ml,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时右心室(RV)舒张充盈是否发生变化,并与左心室(LV)充盈进行比较。受试者为5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0例血压正常者做为对照组。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三尖瓣瓣环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血压组RV之E峰(46±7vs41±6,P值<0.05),1/2FF(61±10vs55±7,P值<0.01)及1/3FF(52±12vs44±8,P值<0.01)减低;而A/E比值(0.8±0.2vs1.0±0.4,P值<0.05)和AFF(24±9vs39±14,P值<0.01)则升高,LV亦同。LV、RV充盈参数在高血压组(r=0.59~0.87,P<0.01)和正常对照组(r=0.65~0.90,P<值0.01)相关性较好,然心室充盈参数与LV重量、LV后壁厚度、RV前壁厚度及血压无显著相关。故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时,RV充盈异常不受LV重量和血压的影响,但与LV充盈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 ATP 结合盒 B 亚家族成员 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rs10276036、Toll 样受体 4 (Toll like receptors 4,TLR4)rs11536889 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 10)rs1554286 基因多态性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 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就诊的 80 例尤文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患者外周 血并提取 DNA,定量 PCR 检测 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 和 IL 10 rs1554286 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别对 ABCB1 rs10276036 CC、CT 和 TT 基因型,TLR4 rs11536889 位点 CC、CT 和 TT 基因型以及IL 10 rs1554286 位点 GG、GA 和 AA 基因型进 行分析,并探究其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80 例尤文肉瘤患者的 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 和 IL 10 rs1554286 位点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 平衡(χ2 = 4.253,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ABCB1 rs10276036 位点中 CC 基因型占比高于 CT 和 TT 基因型(χ2 = 93.863,P<0.001),TLR4 rs11536889 位点中 GG 基因型占比高于 GC 和 CC 基 因型(χ2 = 60.788,P<0.001),IL 10 rs1554286 位点中 GG 基因型占比高于 GA 和 AA 基因型(χ2 = 41.213,P<0.001)。依据化疗 耐药的界定,ABCB1 rs10276036 位点 CC 基因型和 CT/ TT 基因型的化疗耐药分别为78.33%和5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 = 4.096,P= 0.043)。TLR4 rs11536889 位点 GG 基因型和 GC/ CC 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50.94%和 25.93%,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81,P= 0.032)。IL 10 rs1554286 位点 GG 基因型和 GA/ AA 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 别为 58.33%和 28.1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6.123,P = 0.013)。连锁不平衡测试结果显示,ABCB1 rs10276036、 TLR4 rs11536889和 IL 10 rs1554286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0.88~0.91,P<0.05)。结论 ABCB1 rs10276036 位点的多态性 影响尤文肉瘤患者的化疗耐药,TLR4 rs11536889位点和 IL 10 rs1554286位点的多态性则与尤文肉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外泌体中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 1 (MALAT 1)和缺氧诱导因子 1α 反义 RNA2 (HIF1A AS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膀胱癌、膀胱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各 40 例尿液样本,采用 ELISA 法 检测各组尿液外泌体中 MALAT1 和 HIF1A AS2 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绘制 ROC 曲线并分析 MALAT1 和 HIF1A AS2 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膀胱癌组中 MALAT1 和 HIF1A AS2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膀 胱良性疾病和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LAT1 和 HIF1A AS2 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分级 和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P<0.05);尿液外泌体中 MALAT1 诊断膀胱癌的曲线下面 积(AUCROC )为 0.748,敏感性为 75.0%,特异性为 66.25%;HIF1A AS2 诊断膀胱癌的 AUCROC 为 0.757,敏感性为 75.0%,特异性 为68.75%;MALAT1 和 HIF1A AS2 联合检测诊断膀胱癌的 AUCROC 为 0.820,敏感性为 85.0%,特异性为 81.25%,均高于两项指 标的单独诊断价值。结论 尿液外泌体中高表达的 MALAT1 和 HIF1A AS2 可作为膀胱癌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 AACC2020 和 KDIGO2012 2 种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在ICU 重症患者人群中 AKI 诊断率及其预后 价值的差异。方法 以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天津市天津医院 ICU 收治的成年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医院信息 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获取资料。分别依据 AACC2020 和 KDIGO2012 标准对研究对象在 ICU 住院 7 d 内是否发 生 AKI 进行诊断,比较两者在 AKI 诊断率、诊断时间上的差异,并比较 2 种标准与临床结局的关联。结果 有 579 例患者纳 入研究,年龄(68.8±15.6)岁,男女比为 1.6,中位 SOFA 评分为 3 分。经 KDIGO2012 标准诊断 AKI 329 例(56.8%),AACC2020 标准诊断 AKI 350 例(60.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种标准均诊断为 AKI 者 318 例(54.9%),两组 AKI 诊 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54)。以 KDIGO2012 为参考标准,AACC2020 对 AKI 漏诊率为3.3%(11 / 329),漏诊病例 多为基线 sCr 水平较低或较高的患者。AKIAACC2020和 AKIKDIGO2012对 ICU 死亡结局具有相当的预测效能,AUCROC 分别为 0.613 (95%CI:0.572~ 0.653)和 0.628(95%CI:0.587~ 0.667);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KIKDIGO2012与 ICU 死亡结局关联更强,校正肾脏 以外器官功能损伤因素后,OR 值为 3.249(95%CI:1.311~ 8.050)。结论 在重症患者人群 AACC2020 标准对 AKI 的诊断率高 于 KDIGO2012,但 KDIGO2012 标准与临床结局关联更强。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免疫损伤机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RA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检验其相关性。结果:(1)RA患者血清sIL-2R和IL-8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sIL-2R浓度在类风湿因子(RF)阳性与阴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2)RF阳性患者血清sIL-2R与IL-8浓度呈正相关(r=0.74,P<0.05)。提示RA患者T细胞异常活化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在脑梗塞中的意义及其与多项中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58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发病1 ~2 天内以ELISA 方法检测血清ACA、以BME 1 生物医学处理仪等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水平;其中27 例于恢复期复查血清ACA 水平。结果 急性期ACA19 .30 ±13 .27 U/ ml,恢复期ACA16 .23 ±9 .58 U/ ml ,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5) ,但均比对照组10 .48 ±4 .14 U/ ml 明显增高( P< 0 .01) ;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且患者ACA 水平变化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改变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r = 0 .03 ~0 .61 ,P< 0 .05 ~0 .01) 。结论 ACA 在脑梗塞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在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中或与多项中风危险因素共同形成了病理效应或促进了这些危险因素在脑梗塞发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脑梗塞患者恢复期后适当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 受体(sIL 2R)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该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单抗与多抗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9 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IL 2R和TNF 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以30 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IL 2R及TNF α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均< 0.001);②脓毒血症患者中死亡者感染初期及晚期的sIL 2R及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存活者(sIL 2R:P< 0.05;TNF α:P< 0.01);③sIL 2R与TNF α两者表达水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呈明显正相关(r1 = 0.62,P< 0.001;r2 = 0.86,P< 0.001;r3 = 0.82,P< 0.002;r4 = 0.88,P< 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IL 2R及TNF 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表达水平与该病预后密切相关;该病患者的sIL 2R与TNF α分泌水平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此两项指标的检测对判断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范可尼贫血互补群 D2(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D2,FANCD2)突变与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 ian cancer,EOC)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 184 例 EOC 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穿刺活检组织并提取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患者 FANCD2 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 FANCD2 突变 与 NACT 治疗4 周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FANCD2 基因突变率为42.39%。FANCD2 突 变型与野生型 EOC 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ECOG 评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 0.024, 0.037,<0.001,0.00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 EOC 患者 (66.67% vs 83.96%,χ2 = 7.506,P= 0.006)。184 例 EOC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 65.2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 2 年生存 率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32.07% vs 42.31%,log rank χ2 = 4.152,P= 0.042)。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显示,分化程度和病 理分型是 FANCD2 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运用 Kaplan Meier 法对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 = 0.031)、肿瘤病理分型(P<0.001)、分化程度(P<0.001)、突变型 FANCD2 的表达(P= 0.042)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和 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值分别为0.014, 0.035,0.036)。结论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 NACT 疗效相关,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 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精浆免疫抑制物抗体(SPIM-Ab)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补体结合试验(CFA)测定了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SPIM-Ab的补体结合功能,并与血清C3、C4、CH50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29例血清SPIM-Ab阳性患者CFA值为6.42±1.55U/ml,明显低于71例血清SPIM-Ab阴性患者的8.11±1.62U/ml(P<0.01)和30例对照组的8.60±1.80U/ml(P<0.01)。且血清SPIM-Ab水平与血清C3、C4、C50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0.01)。结论SPIM-Ab能够与SPIM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并可能对精子和受精卵产生免疫损伤,干扰生育。  相似文献   

19.
缺铁性贫血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63例缺铁性贫血(IDA)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IL-2活性和sIL-2R水平测定分别采用MTT法和双抗体夹心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结果:IL-2活性,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论:IDA合并RR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  相似文献   

20.
血流动力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影响: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实验模型中观察血流速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PDI)的影响。方法:在3mm内径硅胶管中模拟不同血流速度(2.0~33.2cm/sec)的血流。记录PDI血流图,用计算机分析血流的彩色像素面积(CPA)和彩色亮度(CV)。结果:血流速度与PDI血流的CPA和CV呈正相关,其中CPA:r=0.834,P<0.01;CV:r=0.848,P<0.01,尤其在血流速度为8.3cm/sec以下时变化最明显。结论:血流速度对PDI血流的血流面积和亮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