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型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有38例患者是原发性不孕,经治疗后输卵管通畅36例(94.74%),阻塞2例(5.26%);对照组患者有34例患者是原发性不孕,经治疗后输卵管通畅30例(88.24%),阻塞4例(11.76%),两组原发性患者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40例患者是继发性不孕,经治疗后输卵管通畅37例(92.50%),阻塞3例(6.50%);对照组患者36例患者是继发性不孕,经治疗后输卵管通畅19例(52.78%),阻塞17例(47.12%),研究组继发性不孕患者经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型不孕较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输卵管再通率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的生殖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和非EP组,EP组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妊娠的96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经过和围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EP发生率为42.86%(129/301)。Ⅲ~Ⅳ期EMS患者EP发生率高于Ⅰ~Ⅱ期EMS患者(P=0.018)。EP在深部侵润型EMS的发生率(53.13%)明显高于卵巢型(36.36%)(P=0.014)和腹膜型(42.54%)(P=0.003)。EP组的胚胎停育率(4.65%)高于非EP组(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与非E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48.15%)、临床妊娠率(43.21%)均高于Ⅲ~Ⅳ期患者(31.25%,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7)。EMS合并EP组宫、腹腔镜术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EP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MS合并EP不孕症患者应尽早接受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以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显改善EMS合并EP不孕患者的生殖预后,不增加孕期并发症,不影响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阴道二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2D-HyCoSy)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造影剂,进行2D-HyCoSy和4D-HyCoSy检查,其中35例结果与腹腔镜下通液术进行比较。对比2D-HyCoSy和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结果经阴道2D-HyCoSy及4D-HyCoSy评估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84.44%、75.00%、90.48%和92.00%、93.33%、88.46%、95.45%;准确率分别为84.28%和92.8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冇2=36.91,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2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基本一致,Kappa值为0.667;4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高度一致,Kappa值为0.846。结论 2D-HyCoSy和4D-HyCoSy均可准确、快速地评价输卵管通畅性。4D-HyCoSy对输卵管全程的空间走行显示更具优势,诊断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阻止再次粘连和阻塞的诊疗方法。方法:将宫、腹腔镜术后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 d应用欣可聍或注射体积分数20%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彩色B超监测下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观察术后1年的妊娠情况,术后1年未孕者,于月经干净后3~7 d行子宫输卵管碘佛醇造影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1年治疗组妊娠率(68.75%)高于对照组(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0.024);异位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孕者治疗组双侧输卵管通畅率(40.9%)高于对照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8,P=0.023)。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 d用欣可聍注射液进行彩色B超监测下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以降低盆腔的再次粘连,维持输卵管的通畅,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孕患者腹腔镜复孕术中行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意义,以寻求提高宫内妊娠率的有效方法.方法: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于腹腔镜复孕术中即行输卵管通液术,术后不再行通液治疗,对照组复孕术中不行输卵管通液术,而于复孕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天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孕术后盆腔感染率、平均住院日、对照组的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后盆腔感染发生率,随访1年宫内自然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孕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例(3.1%)和3例(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4.1 ±0.8天,对照组为4.3±0.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后盆腔感染发生率为2例(3.1%),实验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率为26例(40.0%),较对照组14例(21.5%)高(P<0.05);实验组异位妊娠率为4例(6.2%),较对照组5例(7.7%)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患者腹腔镜复孕术中行通液治疗,能提高复孕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有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薄壁及厚壁输卵管积水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新型输卵管整形术后妊娠结局及复发情况的差异。方法严格按照入组标准,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1月因输卵管积水腹腔镜下行新型整形术的不孕患者201例,依据Brosens,Ivo方法将患者分为薄壁输卵管积水组123例和厚壁组78例,观察术后两组间妊娠结局及输卵管积水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薄壁组总妊娠率、自然妊娠率、体外受精(IVF)妊娠率分别为47.97%、47.32%、54.55%,均高于厚壁组17.95%、16.98%、2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然妊娠中宫内妊娠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壁组为37.50%高于厚壁组7.55%;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8个月自然妊娠率最高。薄壁积水合并盆腔粘连发生率(72.36%)低于厚壁积水组(96.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壁组(6.50%)明显低于厚壁组(21.79%)。结论薄壁输卵管积水患者整形术后的妊娠率明显优于厚壁积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对输卵管积水进行分类,对薄壁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下行输卵管整形术术后可得到较满意的妊娠结局,而对于厚壁输卵管积水患者行整形术后妊娠结局较差,建议酌情行输卵管近端结扎或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26例输卵管妊娠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152例于术后3~6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其中6例接受了再次腹腔镜探查,以评价手术侧输卵管是否通畅.第1次腹腔镜手术成功207例,手术失败19例;术后3~6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第1次腹腔镜手术成功的207例患者中,患侧输卵管通畅者89例(A组);第1次腹腔镜手术失败、术中及术后改行输卵管切除术(19例)及手术后随访检查患侧输卵管不通者(63例)共计82例(B组).再以妊娠包块最大径线5 cm或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2000 IU/L,>2000~<5000 IU/L,≥5000 IU/L为界,分别计算输卵管通畅率.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停经时间、输卵管妊娠的侧别及部位、是否破裂、是否合并盆腔粘连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226例患者中,207例患者第1次腹腔镜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1.6%(207/226),术后3~6个月随访152例,失访55例.A、B组患者术前血清hCG中位水平分别为980(55~12 000)、3150(570~40 000)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患者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线分别为(3.4±1.3)、(5.0±1.7)cm,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前中位腹腔内出血量为200(0~1500)ml,B组为300(0~1600)ml,A组活胎率为2%(2/89),B组为11%(9/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171例患者中,妊娠包块最大径线<5 cm者103例,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65%(67/103),妊娠包块最大径线≥5 cm者68例,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32%(22/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G水平≤2000 IU/L、>2000~<5000 IU/L、≥5000 IU/L者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72%(73/102)、29%(12/42)和15%(4/27),3者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hCG水平(OR=0.277,P<0.01)、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线(OR=0.577,P<0.01)、腹腔内出血量(OR=0.999,P<0.05)均为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输卵管妊娠希望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患者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术前血清hCG水平、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及腹腔内出血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不孕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与开腹手术后仍然不孕的原因。方法 :选择 10 3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 ,分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组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口服孕三烯酮 3~ 6个月 ,随访患者 2年内妊娠情况 ,分析术后不孕的原因。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 2年内妊娠率为 5 5 .2 0 % ,开腹手术 5 0 .0 0 % ,总妊娠率为5 2 .74 % ,两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程度与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不孕原因中 ,输卵管不通占 37.2 1% (16 / 4 3) ,子宫腺肌病 13.95 % (6 /4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9.30 % (4/ 4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 6 .98% (3/ 4 3) ,既往有两次开腹史者 4 .6 5 % (2 / 4 3)。另外还有 2 7.91% (12 / 4 3)输卵管通畅但不孕原因未明。结论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应选手术治疗 ,有条件首选腹腔镜手术 ;术后不孕与输卵管不通关系密切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及腺肌病等也是不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EMT合并不孕患者共34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8~42月,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临床因素。结果:292例完成随访,随访率85.88%(292/340),术后妊娠165例(56.51%)。其中术后1~6月、7~12月、13~24月、25~42月分别妊娠115例(39.38%)、40例(13.70%)、8例(2.74%)、2例(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不孕年限≥3年、r-AFS分期高是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5、3.03、3.74,P0.05);继发不孕、使用促排卵治疗是影响术后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3、0.33,P0.05)。结论:EMT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术后妊娠率,术后1年内是妊娠最佳时机。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3年,r-AFS分期高可影响术后妊娠率,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对提高妊娠率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Ⅰ期子官内膜异佗症(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辅助治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腹腔镜证实为Ⅰ期内异症(即微小病变内异症)并排除其他不孕因素的不孕患者102例,经宫腔镜检查及腹腔镜盆腔内异症病灶电凝术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nRH-a组60例和财照组42例,GnRH-a组于腹腔镜术后肌内注射GnRH-a 1-2次,每次3.6 mg;对照组不采用GnRH-a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生育能力(定义为每月每100例中妊娠的例数,以百分率表示).结果 GnRH-a组的总临床妊娠率为78%(47/60),高于对照组[55%(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12);GnRH-a组的流产率为19%(9/47),对照组为13%(3/23),两组间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χ~2=0.089,P=0.465).GnRH-a组及对照组术后月生育能力分别为6.17%和3.26%,两组间相对危险度(RR)比值为1.9(95%CI:1.1~3.0).结论 Ⅰ期内异症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应用小剂量GnRH-a可提高术后妊娠率及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的177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为40.11%(71/177),其中70.42%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50/71);异位妊娠率为3.39%(6/177)。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与不孕时间呈显著负相关(β=-0.178,P0.05),而与年龄和不孕症类型无关。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术后1年未自然妊娠者应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时间越长,术后自然妊娠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相关不孕患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07例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且经腹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EM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60例)与非EP组(47例)。研究两组临床资料,探索EM不孕患者合并EP的高危因素。结果 107例EM不孕患者中EP的发生率为56.1%。单因素分析显示:EP组年龄均值低于非EP组(P<0.05),EP组年龄≤36.5岁比例、子宫内膜厚度均值、子宫内膜厚度≥10.0 mm比例及原发性不孕比例均高于非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EM患者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36.5岁(OR=5.409,95%CI 1.446,20.235,P<0.05)、子宫内膜厚度≥10.0 mm(OR=28.035,95%CI 7.152,109.891,P<0.01)是EM合并E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原发性不孕(OR=1.033,95%CI 0.357,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与内膜息肉(EPs)的关系,并探讨EMS生育指数(EFI)评分对EMS合并EPs患者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宫、腹腔联合手术治疗的248例EMS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EPs分为息肉组(105例)和非息肉组(143例),随访并比较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EMS患者EPs的发生率为42.3%,中重度EMS患者(Ⅲ~Ⅳ期) EPs的发生率(50.8%)略高于轻度患者(Ⅰ~Ⅱ期)(3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越高,在同一EFI分值中,合并EPs的患者所占比例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息肉组术后的自然妊娠率(37.1%)、活产率(27.6%)均低于非息肉组(57.3%,P=0.002;48.3%,P=0.001)。同一EFI分值,息肉组的妊娠率低于非息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与非息肉组组内比较,EFI分值越高,妊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6.7%患者多在术后2年内成功妊娠,息肉组术后1年内妊娠35例,占其妊娠总人数的89.7%,高于非息肉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EPs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EMS合并EPs患者的生育力,术后2年内是妊娠的最佳时期;EFI评分对合并EPs的EMS患者术后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评分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56例进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并进行EFI评分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术后2年的自然妊娠情况。并对患者的不同EFI得分、临床特征、术后妊娠时间及妊娠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230例(89.9%)完成2年的随访,其中自然妊娠128例(55.7%),其余未孕。各EFI得分组妊娠率分别为:EFI 10分组81.0%(17/21),EFI 9分组70.0%(35/50),EFI 8分组49.0%(24/49),EFI 7分组52.6%(30/57),EFI 6分组52.0%(13/25),EFI 5分组35.0%(7/20),EFI≤4分组25.0(2/8),可见随着EFI得分的升高妊娠率呈升高趋势。ROC曲线分析得出的EFI临界点为8.5分,EFI得分8.5分者妊娠率为73.2%(52/71),得分8.5分者妊娠率为47.8%(76/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一年内妊娠率(43.5%,100/230)与一年后妊娠率(21.5%,28/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指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概率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后配合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低频脉冲电治疗、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宫腹腔镜手术及术后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低频脉冲电治疗、针灸五联疗法,对照组术后未使用五联疗法。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正常妊娠34例,占73.9%;对照组正常妊娠18例,占39.1%,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五联疗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术后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患者术后治疗策略。方法:将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要求妊娠的62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期待组(n=31)和GnRH-a组(n=31)。期待组腹腔镜手术后随访观察,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GnRH-a组腹腔镜手术后月经第1日给予GnRH-a治疗:达菲林3.75 mg皮下注射,1次/28 d,连用3次停药。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24个月内妊娠情况。结果:期待组12个月内妊娠率为41.9%(13/31),13~24个月内妊娠率为22.2%(4/31),24个月累积妊娠率为54.8%(17/31)。GnRH-a组1年内妊娠率为48.4%(15/31),13~24个月内妊娠率为18.8%(3/31),24个月累积妊娠率为58.1%(18/31)。期待组与GnRH-a组比较,12个月内妊娠率、24个月累积妊娠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临床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使用GnRH-a在提高EMs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率方面未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管翠 《生殖与避孕》2007,27(12):790-79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111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分析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111例中双侧输卵管阻塞35例(31.5%),单侧输卵管阻塞合并盆腔粘连18例(16.2%),双侧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闭锁58例(52.3%)。经治疗后50例双侧输卵管通畅(45.1%);39例一侧通畅(35.1%)。至今,共妊娠50例(45.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女性不孕症诊治的重要手段,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特别是近端阻塞者再通率高、创伤小、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输卵管伞端粘连闭锁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我院对136例患有输卵管伞端粘连合并不孕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85例(A组),显微外科手术51例(B组)。结果:A组总妊娠率35.08%(20/57),宫内妊娠率31.58%(18/57),B组总妊娠率28.13%(9/32),宫内妊娠率25%(8/3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输卵管病变伴盆腔粘连程度分为Ⅵ期:Ⅰ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A组50.00%(12/24)、B组30%(3/10);Ⅱ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A组42.86%(6/14)、B组25%(2/8);Ⅲ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A组为0(0/11)、B组23.08%(3/13);Ⅳ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两组均为0。结论:输卵管整形术后的妊娠率取决于输卵管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的状况以及盆腔粘连的性质和程度。Ⅰ、Ⅱ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腹腔镜组高于显微外科组,但Ⅲ期患者的输卵管造口术,显微手术更有利于保护输卵管纤毛,恢复伞与卵巢的解剖关系和拾卵功能。对于Ⅳ期患者,确定输卵管功能已完全丧失,主张切除双侧输卵管,术后通过助孕技术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EMs相关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730例EMs相关不孕患者,根据手术发现进行EFI评分,并随访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不同EFI分值患者的自然妊娠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累积妊娠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完成随访的548例患者的总妊娠率为43.43%(238/548)。EFI评分8~10分者的总妊娠率为54.55%(168/308),8、9、10分的妊娠率分别为53.66%(66/123)、51.75%(74/143)和66.67%(28/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EFI 7分者的妊娠率为42.27%(41/97),低于8~10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EFI 4~6分的妊娠率为21.71%(28/129),4、5、6分的妊娠率分别为17.86%、19.05%和25.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显著低于7分者(P=0.000)。EFI 0~3分的妊娠率为7.14%(1/14)。术后不同时间的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r-AFS分期I~IV期的妊娠率分别为45.23%(57/126)、47.33%(71/150)、44.08%(67/152)和44.17%(53/120),无统计学差异(P=0.939)。结论:EFI能较好地预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相关不孕患者的术后生育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内异症合并不孕、随访资料完整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妊娠相关因素。结果 66例患者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为56.1%;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40.9%、13.6%和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促排卵治疗是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OR=0.191,P<0.05),而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为危险因素(OR=6.281、5.427、7.890,P<0.05);是否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不同r-AFS分期及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是影响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