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头吸引器助产(简称胎吸术),方法简便易行,但对儿童的远期影响如何,是人们非常关切的问题。我们对本院1970~1984年间325例胎吸术儿童进行远期随访,其中有随访结果者11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我院自1970~1984年,住院分娩总数为37842例,其中胎吸术360例(0.95%)。有113例进行了信访和身体检查,对初筛疑有智力发育低下和生长发育落后者,由儿保门诊智测室进行智商测定。二、胎吸术指征:本文仅以主要指征列出如下。  相似文献   

2.
321例胎头吸引器助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头吸引术是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区吸住胎头,通过牵引协助胎儿娩出的一种阴道器械助产术。易掌握,优点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我院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行胎头吸引助产术3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19...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分娩时,根据产程的进展,或遇到胎儿有窘迫情况,常不得不积极协助迅速结束分娩。现今急速结束分娩的方法有剖腹产、产钳术、和吸引器。剖肤产、产钳、吸引器分娩各有优缺点,当然要根据病情选择。由于麻醉、抗生素的进步,最近对剖腹产的适应症,有扩大的趋势。作为分娩时的产科手术,施引产钳及吸引器的频度也有所增加。关于产钳、吸引器分娩的优劣虽争致不一,但近年来由于产钳分娩医疗纠纷较多,对产钳术采取回避态度,从简易和安全出发有多用吸引器分娩的倾向。本文对1972~1976年五年中吸引器分娩进行统计对其适应症,使用方法,损伤,缺点,注意事项等,加以探讨。一、吸引器分娩的要点和适应症 (一)要点:1)无头盆不称,或极轻度头盆不称;2)宫口开全或近开全,3)成熟儿通过产道不致发生明显的障碍,4)儿头已固定于骨盆内,比适用产钳的位置尚低;5)胎头不是仰伸位,6)无过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器在助产术中的护理技巧。方法:从150例使用胎头吸引术助产的产妇中总结施行胎头吸引器的体会。结果:150例施行胎头吸引术助产的产妇一次吸引助产成功者有144例,占96%,2次及以上吸引成功者有6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胎头吸引术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及时清理胎头露出位置和方位。正确的放置和使用吸引器,才能确保吸引成功、母子安全。  相似文献   

5.
胎头吸引器助产吸引器滑脱9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9年至1991年,采用胎头吸引术助产滑脱率较高,为了确保在行胎头吸引器助产术中的母婴安全,本文对吸引器滑脱问题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本院足月妊娠分娩产妇共1620例。行胎头吸引术...  相似文献   

6.
胎头吸引术     
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吸器的负压作用吸住胎头,通过旋转或牵引使胎头下降的一种助产方法。主要用于分娩第二期,偶用于分娩第一期扩张宫口,起到与头皮钳相似的作用,但已极少使用。目前通用的胎头吸引器有喇叭形及杯形两种,由金属、硅胶或塑料等制成。我国多数地区常用的是金属制喇叭形吸引器,是一个直的呈圆锥形或弯的呈牛角形的空心金属筒,后者较前者吸引力大,但易发生“器械产瘤”。硅胶制  相似文献   

7.
胎头高直位阴道分娩3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头高直位分娩难度大,尤其是高直后位,几乎均需要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异常胎位。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入院分娩的1260例产妇中,共发现胎头高直位11例,占分娩总数的0.87%,其中高直前位5例,高直后位6例。其中高直前位3例经加强宫缩、手转胎头后经阴道分娩,其余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现将阴道分娩的3例高直前位的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54年Malmastrom在瑞典引用了胎头吸引器分娩法以来,胎头吸引器分娩的数字超过了产钳。早先报导的头吸器婴儿后果的研究多数是回顾性的。本文为了评价胎头吸引器分娩在出生前后发生的情况和以后发育及长期后遗症的关系,对40例胎头吸引器分娩的婴儿进行了出生前后的各种检查和出生后一年随访的研究。 1971—1972年间4个月内分娩的1169例活婴中器械助娩的48例,其中40例用胎头吸引器分娩。产母年龄19—40岁(平均27岁)。31例初孕妇。孕期在38—41周之间的27例,大于41周的9例,37周或以下的4例。22个女婴,18个男婴。5例婴儿大于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产妇29岁,孕1产0,停经40+2周,有规则宫缩1+小时,于1998年6月17日4时35分急诊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9月8日,预产期1998年6月15日。孕3月开始保健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前1+小时,有规则宫缩,无阴道出血及流水。过去史无...  相似文献   

10.
正确选择胎头吸引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头吸引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技术,它常被用来缩短第二产程,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但处理不当可给母婴造成损害,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本文就如何正确选择胎头吸引术作简要叙述。1胎头吸引术的功能胎头吸引术是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区吸住胎...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初,胎头吸引术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大有取代产钳术的趋势。八十年代以来,有人报道胎头吸引术引起胎儿颅脑损伤,甚至新生儿死亡,产钳术又逐渐进入复兴时期。胎吸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是否有继续使用的必要,我们从1985年1月~12月,对上述两种助产手术进行了前瞻性比较,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1981至1984年间产钳术的使用逐渐增加(表1)。为了比较胎吸术与产钳术的优缺点。1985年使用胎吸、产钳助产共141例,分别为70及71例。141例产妇年龄为25~35岁,除2例胎吸,3例产钳为经产妇外其余为初产妇,所有产妇骨盆正常,助产时除10  相似文献   

12.
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是两种用于第二产程的助产方式。胎头吸引术操作简便,对母体损伤小,但牵引力量小,胎头血肿发生率高;产钳术牵引确切,力量可靠,适合紧急情况快速终止妊娠,但母体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在牵引分娩方法中,产钳手术对于胎儿损伤较大,吸引分娩比产钳损伤少,但使用金属吸引器时,胎头血肿、皮下出血、产瘤的形成比自然分娩多。小林氏设计了一种硅胶制的胎头吸引器。软吸引器(soft cup)有对软产道损伤比产钳小、对胎儿伤害小、比金属吸引器发生胎头血肿少、及即使胎儿产瘤形成也能吸引助产等优点。软吸引器与金属吸引器比较,前者操作容易,不发生人工产瘤;金属吸引器操作较难,几乎都发生人工产瘤;但软吸引器牵引力不如金属吸引器强是其缺点。一、吸引器分娩的适应症:(1)以缩短第二产程为目的;(2)第二产程延长;(3)预料有胎儿窘迫时;(4)计划无痛分娩时并用吸引器分娩;(5)剖腹产时娩出儿头;(6)使胎头下降到适合产钳手术的位置;(7)母体疲劳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在助产中应用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均使用KIWI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辅助阴道分娩,观察分娩各指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50例产妇中,包括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5例,羊水度浑浊1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第二产程延长1例,继发性宫缩乏力2例,胎头下降停滞2例,复合先露3例,持续性枕后位6例,持续性枕横位8例,分娩期宫内感染1例,潜伏期延长1例,低置胎盘1例;胎儿窘迫36例,新生儿窒息11例,新生儿肺炎1例,巨大儿1例,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0%;宫颈裂伤4例,阴道壁血肿1例,阴道壁裂伤1例,尿潴留1例,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4%;无头皮血肿,无新生儿死亡,无产后出血,无吸引产失败,无胎吸脱落。结论 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避免分娩期间脐动脉血气pH值降低,降低分娩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缩短产程,提高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使用胎头吸引器是第二产程助产的重要手段。操作时最重要的是吸引器的放置位置,即"俯屈点",使吸引器的杯面中心点位于矢状缝上后囟下3 cm处。随宫缩间歇性的牵引,滑脱3次或三阵宫缩产程没有进展应停止吸引器助产,最长时间不宜超过20 min。  相似文献   

17.
胎头吸引器是用于头位难产、协助胎头经阴娩出的助产器械。目前临床的锥型、牛角型、钟型胎头吸引器,具有负压不易控制、易滑脱、需多人操作等缺点。近年来,我们对胎头吸引器负压控制系统进行研制,并经532例临床应用证实,该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器具有实用方便、安全、不需反复放置等优点。现将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研究组118例临产后宫口扩张2~4 cm时行双扩法气囊仿生助产,对照组118例常规阴道助娩。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108例,试产成功率91.5%(108/118);对照组阴道分娩77例,成功率65.3%(77/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别为(430.5±15.2)min和(33.4±10.3)min,对照组分别为(680.7±25.6)min和(65.6±33.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产后出血量【(210.6±34.2)ml】与对照组【(238.1±36.8)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6.8%,8/118)与对照组(9.3%,11/1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发生。结论气囊仿生助产可明显提高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56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成功阴道分娩者纳入顺产组475例,将阴道分娩过程中接受助产手术者纳入助产组92例(产钳助产59例、胎头吸引助产33例),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和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助产方式母婴结局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1)助产组高龄产妇29例(31.52%),顺产组89例(18.7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P<0.001);助产组住院时间(2.80±0.73)d,顺产组(2.04±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3,P<0.001)。(2)助产组产后出血量(316.16±483.67)ml,产后出血率5.43%,顺产组产后出血量(201.38±144.43)ml,产后出血率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01; χ2=7.05,P=0.008);两组其他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种助产方式之间相比,产钳组出胎时间(10.36±1.75)min,胎吸引产组出胎时间(12.12±2.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01)。产钳组住院时间为(2.95±0.71)d,胎吸引产组为(2.55±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10);两种助产方式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阴道助产可能会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但未增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产程中应根据母胎情况选择恰当的助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阴道气囊助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1997年使用气囊助产仪助产不仅缩短产程,而且降低会阴裂伤率及围产儿病死率。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我院1997年5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正常足月产妇1020例,其中随机选择60例。年龄22~32岁,均系第一胎,妊娠38~42周,宫颈评分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