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对照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K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缓解略优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改善;术后两组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与术前基本相当。结论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均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临床近期治疗效果显著,而单髁置换则能更好地改善膝关节活动及疼痛,临床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中医院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实施专病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临床工作模式。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入院当天患者KSS、VAS、ROM、ADL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VAS、ROM、ADL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功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KSS、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在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行UKA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使用假体的不同分为活动平台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治疗,63例)和固定平台组(采用ZUK固定平台假体治疗,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疼痛VAS评分、KSS评分、髋膝踝角(HKA)。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疼痛VAS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屈曲ROM:两组术后2年均优于术后1周(P <0.001),术后1周、2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1周HKA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KA差值(术后1周-术前)活动平台组大于固定平台组(P <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规范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活动平台在恢复下肢力线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入组的85例(85膝)膝骨关节炎患者(如为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只选其中较严重的一侧入组),其中试验组35例,男6例,女29例,脱落1例,平均年龄(56.65±4.89)岁;对照组50例,男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7.54±4.91)岁。分别采用铍针治疗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周围最明显压痛点的压痛仪测量数据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VAS评分及压痛仪测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感受的VAS评分和压痛仪客观测试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论:铍针通过减轻关节局部痛点的软组织张力,解除神经压迫和刺激,从而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留守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因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49例(49膝)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留守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指标。结果术前通过HAD评分评估有20例患者纳入心理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组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1个月及6个月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老年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术后手术部位疼痛程度较无心理障碍患者为重,且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无心理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膝关节镜治疗组(对照组,45例)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组(观察组,45例),比较两组不同VAS评分及不同Kellgren-Lawrence分级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中不同VAS评分及不同Kellgren-Lawrence分级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15 d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IL-6、CAT-D、MMP-1及MMP-9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铍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膝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伴有膝关节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鲑降钙素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铍针结合拔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VAS评分、BPI评分、Lequesne评分、患肢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依据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BPI评分和Lequesne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BPI评分和Lequesne指数分别为3.03±0.72、23.50±1.20、5.63±0.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0.76、37.77±1.17、7.73±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WOMAC指数疗效改善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红外热成像温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铍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膝痛的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61例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患者,其中32例采用单纯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A组),29例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B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病程、OA分期、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采用VAS评分及KSS评分分别评价患膝疼痛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3,P=0.432)。两组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术后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但3、12个月时却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恢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KS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A组术后1周KS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12个月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能同时处理膝关节力线不良及关节内病变,是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人工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双膝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完成双侧UKA的31例双膝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同期双膝UKA(同期组),14例行分期UKA(分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髋-膝-踝角、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0 d内血红蛋白最低值及住院费用,分期组以两次手术总和进行比较。术后3、6、12个月,采用KS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手术疗效,并记录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分期组(P0.05),两组出血量及术后10 d内血红蛋白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期组1例(7.1%)1侧膝关节切口出现浅表感染,同期组1例(5.9%)出现谵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4.7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6,P=0.392),术后6、12个月同期组KSS评分明显高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同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9,P=0.006)。X线片复查示假体均无松动。结论同期双侧UKA安全性与分期手术相似,但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均减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肌内效贴短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8例,按年龄、性别及体重及急慢性期等严格配对后随机分为肌内效贴组+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4例。在入选时、治疗5d及10d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综合功能(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作评估,同时对过敏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入选时两组膝骨性关节炎VAS和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治疗组VAS和LKS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两组VAS和LKS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AS评分趋向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康复手段之一,短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3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19例)和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不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18例)。记录手术前后关节线汇聚角(JLCA)、内侧关节间隙(MJO)、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5年。JLCA:术后2 d、3个月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 <0.05)。MJO:术后2 d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0.01),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1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3个月、1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更方便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损伤,能够获得更理想的MJO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全膝置换术(TKA)术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的效果。方法将初次行TKA的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未置引流组和置引流组,各50例。比较两组HGB、HCT、失血量、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KSS评分、异体输血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2天HGB及HC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2天失血量置引流组较未置引流组多(P 0. 05)。术后7、14 d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6周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6周膝关节KSS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置引流组异体输血2例,未置引流组无输血病例。未置引流组出现张力性水疱1例。结论对于简单初次行TKA患者不必常规放置引流管,可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假体(FB)与旋转平台假体(RP)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受试者选择置换假体的意愿分为FB组(共40例)和RP组(共46例)。记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KSS评分、疼痛评分及髌骨评分,并摄膝关节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组术后6 d发生脱位1例,处理后未再发生脱位,随访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末次随访KSS评分、膝评分及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髌骨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末次随访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正侧位X线片显示两组术后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增大,胫骨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末次随访组间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角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P与FB应用于TKA术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均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功能,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或消失,膝内外翻等畸形得到改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142膝)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74膝)和对照组58例(68膝)。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仙灵骨葆口服治疗;治疗组为每单侧膝治疗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4膝),对照组脱落2例(2膝)。治疗组临床治愈32膝,显效20膝,有效15膝,无效3膝,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临床治愈8膝,显效13膝,有效19膝,无效26膝,总有效率为60.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98-2000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5年2月~2018年12月60例(60膝)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单髁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对手术前后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109.00±15.32) ml,术后平均引流量(162.00±20.23) ml,术前及术后随访时,VAS、HSS、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及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显著改善了患者膝关节功能,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长圆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长圆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筋辨证整体治疗,以膝周为主,辅以腰、髋及踝部等筋结处治疗,对照组单纯在膝周筋结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法进行指标评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7例,好转2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长圆针经筋辨证整体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纯在膝周筋结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顾力军  裘兴栋  赵勇  秦伟凯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12,25(12):1036-1039
目的:观察铍针与扶他林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铍针治疗组34例和外用扶他林对照组33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共60例完成随访(共脱落7例,其中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其中治疗组男5例,女25例;年龄40~68岁,平均(55.90±9.34)岁;病程0.25~1年,平均(0.87±0.34)年;对照组男6例,女2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67±7.39)岁;病程0.25~2年,平均(0.93±0.60)年。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局部痛点涂抹,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测量局部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用压痛测量仪测量压痛值,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并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疗效,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压痛测量值、主观VAS评分及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软组织位移值、压痛值和HSS评分高于对照组,香蕉面积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根据膝关节HSS评分结果及VAS疼痛指数综合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铍针治疗的优势在于有效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局部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进而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联合关节镜与常规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6月就诊本科准备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83例(94膝),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联合组49膝行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术,常规组45膝行常规单髁置换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有1膝镜下外侧间室局部软骨病变为Outerbridge IV级,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余82例(93膝)行单髁置换术。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0.32±10.5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ROM、KSS、WOMAC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ROM、WOMAC和VAS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尽管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增加了手术时间,但能更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改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8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膝关节腔穿刺注射自体PRP,B组体外冲击波治疗,C组膝关节腔穿刺注射自体PRP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5次。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侧别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第1、3、5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定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第1、3、5周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评分逐渐降低(P0.05),但膝关节活动度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间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5周,C组上述3项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但3组间膝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PRP注射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辨证给予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外敷双黄散,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醋瑞因胶囊,外用吡罗昔康贴片,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