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在鉴定中药药材真伪方面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半显微鉴定实验,观察6种中药材的分辨特点。结果:性状鉴定有一定的误差,显微鉴定虽然能从细胞结构方面找到药材的不同之处,但技术要求高,半显微鉴定法能快速找到易混药材之间的区别,鉴定效果可靠准确。结论:半显微性状鉴定中药材简便易行,专业性要求不高,鉴定效果好,适合应用于各基层部门,是现有中药材传统鉴定方法的重要补充,对保障用药安全、准确有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性状鉴定的教学方法。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中医理论基础有机结合,多元中心的开放式学习以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中药性状鉴定的学习方法。结果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结论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霉变中药材和饮片的方法。方法 选择甘草、三七、菊花、金银花、金钱草、番泻叶、黄芩、党参和白果9种中药材,以洒水和温室放置的方法使药材霉变,用水洗法、刷霉法、颠簸法除去药材表面霉菌后,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药材的微性状特征。结果 在8种药材的裂隙或凹陷处等不易洗刷部位可观察到菌丝和孢子囊,残留的菌丝和孢子数量因药材表面粗糙程度和裂隙大小而异,只有1种表面光滑的白果药材不易观察到霉变特征。结论 微性状鉴定法可以快速检测一些经过水洗、刷霉、颠簸等方法处理过的霉变药材。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所载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对其性状的描述为:“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刻喉。”这与1990年版药典一致。很显然,这仍是对野生半夏性状的描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耕作的细致,复种指数的提高,加上过度采挖,使半夏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供需矛盾日见突出。为缓解半夏的紧缺…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的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及其在科研成果评审鉴定中的应用赵玉荣(锦州医学院数学教研处)陈耀华(锦州医学院科研处)近期《中国科学报》发表何祚麻、郝柏林院士对科研成果评审和鉴定的意见,引起众多科技界专家学者的共鸣。认为,现行成果评价体系将科研人员的提职、...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传统上的鉴定主要依靠形态分类学和解剖学特征,从来源、性状、显微特点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药材品种的鉴别。但有些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已经失去其原本性状;同时由于每种药材存在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及定性定量分析困难等缺点,传统方法难以很好地鉴别。为了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中药鉴别中,使中药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中药性状鉴定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调整实验计划、实验材料准备、教师讲解示教、学生实验讨论、抽查考核、课后复习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量化理论Ⅲ的原理和方法,借助HPLC技术,依据12种已知芍药特征性成分的HPLC谱图对6种未知商品芍药药材及1个未知芍药种进行数量鉴定,其结果与经典方法鉴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11.
将“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4种方法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判断。并将此理念贯穿于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符合高职生认知中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中药性状鉴定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探索,坚持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展示中药主要特征,使学生快速辨别中药;分门别类找区别点,区分容易混淆的中药;别具一格的标本墙,能巩固学生辨药能力;实行检测提问制度,确保学生人人能过关,通过操作考核成绩分析,结果表明以上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鉴定学基源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义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54-58
基源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原植物、性状、显微、理化等四大鉴别法都可用于中药的基源鉴定,确定中药的品种,但各种方法的作用和特点不同。其中原植物和原动物鉴定是其它基源鉴定方法的基础。DNA分子标记是新发展的基源鉴定方法,由于不受环境因素、组织类型和发育阶段的影响而具有稳定性和客观性;其中DNA条形码技术由于具有通用性和国际共享的平台而成为中药基源鉴定实用和强大的武器。对于经过提取的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色谱和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目前是基源鉴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简述两种电子技术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的概况.方法:通过应用光学显微镜、智能手机等具有图像放大功能的电子眼设备,代替人的眼睛直接观察,对一些中药(特别是细小的果实种子类中药)外表固有的纹理、微小器官形状特征,或药材切面的一些微小结构特征等微性状进行观察,达到鉴别中药真伪的目的.结果:中药图像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放大,中药的微小性状清晰可见,利于鉴定者的观察,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均比人肉眼直接观察的高.结论:这两种技术是传统中药性状鉴定的创新之作,所需的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实用有效,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材真伪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鹤虱、蛇床子、虞美人种子及罂粟这四种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将鹤虱与蛇床子设为研究组,将虞美人种子与罂粟设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放大镜、扫描仪及体视显微镜对这两组中药材进行观察与鉴别,总结对比鉴别的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这三种不同观察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放大镜鉴定法虽然操作方便且应用广泛,但是观察效果不佳,扫描仪鉴定法的观察效果较为准确,体视显微镜鉴定法的观察效果最为清晰。结论: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定中应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鉴别结果十分准确,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观察清晰等特点,是对传统鉴定法的一个主要补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天富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1)
为了使中医高校教师学衔评定工作的科学化、定性定量化,我们认为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较为简便、准确、易行的科学方法,只要正确选取评价因素并恰当地分配各评价因素的权重比例,并注意评价因素的可测性、可比性、可行性、可信性,就能获得较为正确的评价结果。1 确定评判指标系统及评价表教师学衔评定的指标系统主要是对其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的评估。这些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外语的水平和资历等四方面。1.1 教师学衔评判指标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药性状鉴定也称为"感观鉴定",是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方式了解药材性状、判断药材品种和质量的鉴定方法。中药性状鉴定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视频展示等。但中药品种繁多,且各自不同,在中药性状鉴定教学过程中,虽然结合药材样品和多媒体视频等进行,但笔者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不深。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不同品种药材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山茱萸的鉴别特性。方法:将不同产地、品种山茱萸分七种果形的药材,进行性状鉴别、表皮细胞扫描电镜鉴别、显微鉴别。结果:不同性状山茱萸的鉴别特征明显不同。结论:对山茱萸药材的应用和山茱萸的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等中医药学校中药学、中药制药及中药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同时还要具备参与开发新药源的能力。为此,在教学改革中应压缩理论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