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20例,其中: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5例,Rathke囊肿2例,脑膜瘤1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鞍区肿瘤有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好发部位以及好发年龄,MRI图像也有其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 MRI的多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参数成像,能显示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检出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2例,垂体脓肿2例,错构瘤2例.不同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对诊断有主要价值;病变来源的判断可帮助定性诊断.结论 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定位、定性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的MRI表现,其中垂体瘤38例,颅咽管瘤15例,脑膜瘤9例,脊索瘤5例,三叉神经瘤4例,生殖细胞瘤4例,胶质瘤3例,畸胎瘤2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鞍区不同类型的肿瘤有其不同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以及临床症状,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MRI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垂体Rathke's囊肿MRI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18例,行鞍区薄层T1WI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以及T1WI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在半年内追踪复查1次,结合临床资料由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15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中后1/3的圆形、椭圆形肿块,冠状位居垂体中央或偏居一侧.2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腺体部底部的扁丘状小肿块.1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冠状位两分叶状改变,上部相对小居垂体上缘,下部相对较大居垂体右侧缘.多数囊肿性病变主要位于鞍内,少数可向鞍上发展,大小0.3~1.2 cm,信号多变,增强后有2例病灶边缘环形轻度强化信号,18例半年内追踪复查一次,垂体囊肿性病变的位置、大小、信号和增强均无明显变化.18例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均诊断为垂体Rathke's囊肿.结论 垂体Rathke's囊肿在MRI影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复查MRI对少数特殊Rathkes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的MRI特征,提高鞍区肿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对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鞍区肿瘤MRI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肿瘤中,垂体瘤13例,脑膜瘤6例,颅咽管瘤3例,脊索瘤2例,蛛网膜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三叉神经瘤及转移瘤各1例.不同肿瘤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临床特点;MRI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信号特点.结论 MRI能正确显示鞍区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鞍区囊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评估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诊断鞍区囊性病变有9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有16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一致性为0.87(59/68),较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一致性0.76(52/68)高;鞍区囊性病变如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蛛网膜囊肿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各具有其特点。结论鞍区囊性病变的CT、MRI影像学特点各异,MRI在鞍区囊性病变不同分类鉴别诊断中较C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鞍区占位的MRI特征,提高鞍区占位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鞍区占位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中垂体瘤17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6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2例,生殖细胞瘤2例,rathke's囊肿、动脉瘤和转移瘤各1例.结论 不同病变有各自的好发部位,MRI各有其形态特征和信号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8.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鞍区占位病变的CT、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及临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垂体大腺瘤20例、颅咽管瘤16例、脑膜瘤4例、胶质瘤4例、Rathke’s囊肿3例、皮样囊肿3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信号或密度上各有特点,大部分病例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性、定位诊断。结论CT能准确显示鞍区肿瘤钙化和骨质破坏程度,MRI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40例的MRI表现,其中垂体瘤23例,脑膜瘤7例,顷咽管瘤5例,胶质瘤2例,三叉神经瘤3例。全部经MRI平扫,其中32例进行了MRI增强扫描。结果:鞍区肿瘤以其种类不同有各自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信号特点;各种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局部侵犯方向、范围也各有不同。结果表明:MRI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能为该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应用于鞍上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9月间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鞍上肿瘤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垂体腺瘤18例,颅咽管瘤10例,脑膜瘤9例,表皮样囊肿4例,生殖细胞瘤2例,各类肿瘤均有其特定的MRI影像特点。结论 MRI能正确显示鞍上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对不同的鞍上肿瘤信号特点可以较好区别,对肿瘤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及MSCT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析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MRI检出垂体腺瘤25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2例,颅咽管瘤20例,鞍区脑膜瘤18例,诊断正确率为94.37%...  相似文献   

12.
唐绍德 《中外医疗》2013,32(20):180-181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符合率分别对比分析,并对MRI的临床具体诊断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MRI共诊断出79例,符合率为98.8%,误漏诊率1.2%;CT共诊断出72例,符合率为90.0%;误漏诊率10.0%;MRI诊断符合率相对更高(P〈0.05)。另外,MRI诊断中,鞍旁病变诊断符合率100.0%,鞍内病变诊断符合率100.0%,鞍上病变诊断符合率94.4%,1例脑膜瘤患者误诊为垂体大腺瘤。结论 MRI在鞍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准确率高,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Rathke囊肿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随访和手术病理诊断的12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1例同时进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囊肿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和MRI表现。结果:12例Rathke囊肿最大径均小于10 mm,位于鞍内10例,位于鞍上2例。囊肿边缘光滑锐利,11例形态规则,1例呈分叶状。MRI平扫上T1WI和T2WI呈多种不同信号组合,其中6例T1WI呈低信号和T2WI呈高信号,11例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1例,未见强化10例。12例均未见囊内结节或囊底沉淀物征象。结论:鞍内Rathke囊肿的MRI表现较具有诊断特征,鞍上型Rathke囊肿较少见且常需要与鞍区其他囊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15例,重点分析肿瘤的好发部位、大小形态及MRI扫描与增强扫描的信号特点.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桥小脑角区8例,鞍旁2例,斜坡区2例,枕骨1例,侧脑室三角部、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肿瘤均无强化.结论 典型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 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l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 鞍区囊性病变以垂体瘤囊变常见,以长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 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张岩 《河北医学》2006,12(9):870-873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MR 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或MR I资料72例,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25例,Rathke囊肿16例,蛛网膜囊肿4例,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4例,鞍旁表皮样囊肿4例,鞍旁皮样囊肿3例,垂体脓肿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 I平扫,其中14例行CT增强检查,58例行MR I增强检查。72例中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2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8例,微腺瘤4例。6例大腺瘤表现为在实性瘤体内出现囊变区,2例瘤卒中囊变区内可见液平。4例囊性垂体微腺瘤显示垂体饱满,内部出现异常信号/密度,伴有化验室检查异常。25例囊性颅咽管瘤以囊性表现为主,发现囊壁钙化及强化的垂体对鉴别诊断有意义。16例Rathke囊肿信号多样,但以形态饱满,呈短T1、长T2信号为较具特征性的改变。4例蛛网膜囊肿和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脊液信号,而后者囊壁出现连续或不连续薄壁环形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3例皮样囊肿密度/信号较表皮样囊肿复杂,压脂序列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帮助。4例垂体脓肿增强均显示环形强化,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诊断。结论:鞍区不同性质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中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与鞍区脑膜瘤的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MRI检查对垂体腺瘤与鞍区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方法。方法经MRI检查和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患者45例,鞍区脑膜瘤5例,分析垂体腺瘤与鞍区脑膜瘤的信号特点、生长范围及生长方式。结果垂体腺瘤组中32例肿瘤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其中21例视交叉受累;26例向下破坏鞍底进入蝶窦;17例向一侧或两侧侵犯鞍旁和海绵窦,推压或包裹颈内动脉。鞍区脑膜瘤组中鞍隔脑膜瘤2例,鞍旁脑膜瘤3例。结论MRI能鉴别垂体腺瘤与鞍区脑膜瘤,对临床确定正确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及MRI表现,其中13例经病理证实,2例经药物治疗随访病灶消失而证实.结果(1)颅咽管瘤8例,CT表现为鞍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壁蛋白壳样钙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分别表现为高中低信号;(2)生殖细胞瘤5例,CT表现为鞍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大部分均匀强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表现为等或低信号;(3)垂体微腺瘤2例,CT无异常发现,MRI T1W像表现为垂体内略低信号小结节.结论MRI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裂囊肿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裂囊肿的MRI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信号,增强特点及相邻结构的改变。结栗19例位于鞍内,4例位于鞍内鞍上。增强后病灶均无强化。类圆形12例,椭圆形8例,不规则型3例。MRI信号变化多样。部分病例垂体柄、视交叉及鞍底有爱压。结论Rathke裂囊肿在MRI上的信号复杂,依其囊内容物成分而有不同表现,单凭信号及形态与鞍区其它囊性病变难以区分,动态及延迟增强无强化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分别行CT与MRI检查,而后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的诊断率较CT检查发生明显升高(P〈0.05),MRI影像表现存在典型性。结论经MRI检查可对鞍区占位性病变形态、肿瘤大小、范围等进行清晰的显示,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