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控制性降压及脑保护等措施,预防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比较诱导期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要达到平稳,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避免或减少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围手术期的脑保护可以降低术后动脉痉挛和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0年9月脑动脉瘤夹闭手术78例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关键环节的麻醉处理。结果:7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采取静脉诱导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过程平稳,插管无呛咳。诱导期HR65~85/min、MAP为麻醉前的80%~90%。钳夹动脉瘤前加深麻醉并复合尼卡地平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控制性降压,MAP维持在50~65mmHg;动脉瘤夹闭后减浅麻醉停用尼卡地平,平稳升压至麻醉前水平。术中有1例出现窦速,1例出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经处理后纠正。术后1h内均清醒拔管。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关键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要绝对平稳,诱导期避免血压的突然升高和颅内压的突然降低,在动脉瘤夹闭时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同时控制性降压,夹闭动脉瘤后扩容并适当升压,做好脑保护。  相似文献   

3.
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中良 《江西医药》2004,39(4):282-284
颅内动脉瘤手术对麻醉处理要求很高。尤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存在心血管应激反应如血压骤升或呛咳而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故需施行控制性降压,以使瘤壁松弛,减少破裂机会,保证手术安全。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行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现对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行控制性降压对减轻脑损害、保护脑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ASA 1~2级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病人1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维持PETCO_230~35mm Hg,SpO_2100%。结果12例患者均安全夹闭瘤动脉,控制性降压过程平稳、效果满意;降压过程中乳酸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控制性降压,术中脑组织灌注良好,脑保护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正>动脉瘤夹闭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动脉瘤的特点是任何引起血压增高的因素均可突然致病,最主要的危害是破裂出血,行手术时,给麻醉及围术期的管理带来困难。为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与手术的成功,维持麻醉及围术期的循环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牡丹江市中医院自2002至2009年期间,共行5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均采用诱导插管前降压,术中控制性降压,术毕拨管前降压,以减少循环系统波动,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6.
杨伶  王中  杨建平  李金泉  周岱 《江苏医药》2006,32(4):324-325
目的探讨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总结225例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手术中的麻醉要点。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麻、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保持Ⅱ:常血压,必要时适当降压,夹闭动脉瘤后适当升高血压等方法。结果麻醉诱导及插管阶段未发生脑动脉瘤再破裂。麻醉维持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225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176例,中残24例.重残15例,死亡10例。结论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手术诱导麻醉要平稳,术中保持正常血压,必要时适当降压,夹闭动脉瘤后适当升高血压,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预防脑缺血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2例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于脑膜剪开前,静脉泵输注尼卡地平,通过对滴速的调节,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0 mmHg,收缩压低于100 mmHg,待动脉瘤夹闭后,停止降压。记录降压前(T0)、降压10 min(T1)、降压20 min(T2)、降压30 min(T3)、降压结束后10 min(T4)、降压结束后20 min(T5)时颅内压(ICP)、脑氧饱和度(rSO2)、MAP等。结果与T0相比,T1~T3时MAP显著降低,T4时明显回升,T5时回降至T0水平。降压期间ICP、rSO2变化不大。结论对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靶控输注可控性强,降压平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美华  孔洁 《淮海医药》1999,17(2):24-24
近年来,我院共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20例.采用异丙酚术中控制性降压并与硝普钠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急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策略。方法 30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患者,术前急诊行CTA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在发病24 h内(入院后6 h内)控制性降压下急诊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另有1例无法夹闭,只行单纯血肿清除,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结果 30例患者手术顺利,脑内血肿量为(26.4±7.21)ml;术后复查血肿清除满意,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恢复良好25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2例。结论对于脑内血肿量大于30 ml或中线移位大于1 cm的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和夹闭动脉瘤,具有解除脑内血肿占位效应、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状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50%,而直接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病死率为1%~5%,因此宜早期治疗。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3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例,随机分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6例,术中以瑞芬太尼为控制性降压药物;硝酸甘油组(B组)6例,术中以硝酸甘油为控制性降压药物。分别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降压后4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均降到60~65mmHg,瑞芬太尼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硝酸甘油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瑞芬太尼组心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能够达到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无反射性心率增快,较适合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张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30-1031
大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后病残及死亡率高,对麻醉处理有较高的要求。我院自2006年3月~2006年11月共行直视下大脑动脉瘤夹闭术5例,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方可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才能降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引起的残死率。本文将38例颅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艳  薛秋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23-124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在显微镜下行脑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手术器械、显微镜的使用及术中默契的配合是脑动脉瘤血管夹闭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行开颅夹闭术794例手术时机选择的体会。结果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后第2~3天开颅夹闭术最佳,超早手术病死率、病残率高。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合并脑内血肿有小脑幕切迹疝可能者需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意识障碍较重,或血压、呼吸不稳定者,给予保守治疗,若3d内病情好转,则行CTA检查,发现动脉瘤,于发病后第2~3天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若病情仍无好转,则2~3周后再行开颅夹闭术;I~III级脑动脉瘤患者,则发病后第2~3天开颅夹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 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控制性降压等方法.结果 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一例血管破裂、痉挛,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  相似文献   

17.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而且手术成功与否与麻醉处理好坏有密切关系。麻醉管理的主要问题是麻醉诱导期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其次为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高达50%以上[1],对麻醉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处理有其特殊性。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03~2008-10共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5例,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春丽  李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87-3288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将50例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降压组(A组)和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降压组(B组),比较两组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硝普钠用量.结果: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率A组高于B组(P<0.05).降压达预计值的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5),停降压药后血压回升时间A组短于B组(P<0.05).硝普钠的用量分别是A组(15.42±2.86) mg和B组(9.57±4.25 )mg(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可缩短降压时间,降压中心率无明显增快,可预防硝普钠停药后反跳性高血压,并可减少硝普钠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06-107
<正>颅内动脉瘤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动脉瘤夹闭术对麻醉有较高要求。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4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8~62岁;首发症状为头痛、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阐述急性期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方法根据脑动脉瘤类型采取翼点入路式、纵裂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术后复归,2例基底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3天死于脑血管痉挛所致广泛脑梗塞。结论急性期手术可以防止破裂脑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和清除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元凶蛛网膜下腔的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