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静  曲冬颖 《人民军医》2021,64(2):166-16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某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成功分娩产妇183例,将经阴道分娩93例作为观察组,再次剖宫产90例作为对照1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成功经阴道分娩95例作为对照2组.收集入选病例年龄、孕次,瘢痕子宫者子宫下段瘢痕厚度、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雷爱联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40-13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和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6-03~2010-12收治的46例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次病例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共6例,阴道分娩率为13.04%;剖宫产40例,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只要病例适当,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会阴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愈合情况的诊断效果及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70例,40例既往有剖宫产史孕妇为观察组,30例初次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给予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对比子宫下段厚度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0例孕妇中,I级愈合22例(55.0%),II级愈合13例(32.5%),III级愈合5例(12.5%),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检出率为100.0%,显著高于单纯经腹超声检出率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07);I~III级愈合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分别为(4.19+0.54)mm、(1.86+0.77)mm、(0.94+0.23)mm,随着瘢痕愈合分级增加,子宫下段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级愈合分娩方式、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I级愈合组相比,II级愈合孕妇剖宫产比例升高、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级愈合组相比,III级愈合孕妇剖宫产比例升高、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联合经腹超声诊断子宫下段瘢痕检出率高,据此进行瘢痕愈合分级临床符合度好,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会阴联合经腹超声显示子宫瘢痕II~III级愈合的孕妇提倡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预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先兆破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腹超声观察106例有剖宫产史妇女再次妊娠晚期子宫前壁下段的厚度及形态,将超声检查结果分级,对其超声图像特征、分娩结局及术中直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Ⅰ级瘢痕子宫下段厚度随着孕周的增加逐渐变薄,Ⅱ、Ⅲ级瘢痕子宫下段厚度变化与孕周无相关性,与Ⅰ级瘢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孕妇的剖宫产率随子宫瘢痕愈合级别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级和Ⅲ级瘢痕愈合者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比例分别为85%和100%,显著高于Ⅰ级瘢痕愈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2例瘢痕愈合不良中29例行剖宫产并经术中直视证实。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可预测先兆子宫破裂,指导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围产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法及疗效,寻求确保母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04~2011-06期间收治20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其中184例行再次剖宫产,其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18例经阴道试产者10例成功分娩,成功率为56.5%.结论 瘢痕子宫非剖宫产决定手术指证,再次剖宫产致产妇并发症增加,适合阴道试产者应提倡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6.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36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瘢痕子宫形成最常见的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后,其次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畸形矫治术后等.因瘢痕子宫易发生破裂,危及母婴安全,所以,对其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有剖宫产史的孕妇78例,在孕36~40周采用高频超声观察子宫下段的厚度及结构,并与同期入住的82例无子宫手术史孕妇进行对比。此外,对78例剖宫产史孕妇中符合阴道试产(下段厚度超过3 mm且超声表现为均匀一致)且经其同意的孕妇实施试产,其他孕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结果:有剖宫产史78例孕妇中,高频超声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表现为截断状(5.1%,4/78)、鼠尾状(12.8%,10/78)、均匀一致(82.1%,64/78)3种类型。41例子宫下段厚度3 mm,37例3 mm,78例平均厚度明显小于82例无子宫手术史孕妇(P0.05)。41例子宫下段厚度3 mm孕妇中,瘢痕呈截断状和鼠尾状的孕妇发生子宫不完全破裂和瘢痕愈合不良的情况明显高于瘢痕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孕妇(均P0.05)。32例选择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为81.2%(26/32)。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变化,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能否行经阴道试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组),40例行阴道分娩(顺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分析。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顺产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产褥病发病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顺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住院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褥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制定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分娩方案时,应对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指征严格把握,对于条件符合者建议其行阴道分娩,以减轻产妇痛苦,改善其分娩结局,但在分娩过程中需对产妇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如有需要应及时转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和试验组(应用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各3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血-β-HGG下降至正常时间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心  方洁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14,(12):1239-12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对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4-03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初诊建档、定期产检,并于该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2例(瘢痕组),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8例(非瘢痕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瘢痕组和非瘢痕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瘢痕组剖宫产261例,占81.1%;非瘢痕组剖宫产173例,占5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0,P〈0.01)。瘢痕组的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为13.7%、9.0%,均高于非瘢痕组的0.9%、0.6%(χ^2分别为39.38、25.22,P均〈0.01);而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瘢痕组子宫破裂(1.6%)、产后出血(10.9%)、产褥发热(11.5%)等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组(分别是0、2.7%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13、17.00、7.56,P均〈0.01)。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风险性明显升高。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妇产科2015年4月-2016年接诊的9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选择的分娩方式分组:Ⅰ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Ⅱ组46例行阴道分娩,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①Ⅱ组产后出血量(211.17±24.35)mL、住院时间(5.23±1.46)天、住院费用(2 641.29±216.52)元明显少于Ⅰ组(397.93±47.36)mL、(9.04±2.14)天、(5 346.85±487.93)元(P<0.05);②Ⅱ组孕妇产褥率2.17%、产后贫血率2.17%、腹腔粘连率0.00%及新生儿窒息率2.17%明显低于Ⅰ组19.57%、15.22%、13.04%、13.04%(P<0.05).结论 针对具有阴道分娩指征的孕产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形成子宫切口憩室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后随访2个月期间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8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后随访2个月期间未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是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产妇术后形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影响因素可能为剖宫产次数多、子宫后位、围术期胎膜早破、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引产病例随之增多,瘢痕子宫增加了引产的难度及风险.目前利凡诺尔中期妊娠引产仍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较好方法,引产成功率高,但用于瘢痕子宫中妊引产,因产程长增加了瘢痕子宫破裂的可能性,我院自2004年8月-2009年8月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理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是孕囊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发病率有所提高,对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earpregnancy,CSP)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本文就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子宫瘢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瘢痕妊娠1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1月- 2010年2月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1例,其中4例因阴道大出血入院后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另7例患者行MTX静脉化疗(每天剂量为0.4 mg/kg,5 d为1个疗程),其中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因突发阴道大出血(出血量≥ 1...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剖宫产指征范围的不断扩大,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发生子宫破裂已屡见不鲜,成为威胁母婴安全的严重并发症[1,2]。本文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再次剖宫产孕妇的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对分娩方式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2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比较不同瘢痕愈合分级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及其分娩方式。结果本组病例超声图像及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测量厚度对瘢痕愈合情况进行分级发现,其中I级52例,Ⅱ级20例,Ⅲ级10例。经统计分析发现Ⅱ级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明显低于Ⅰ级,而III级则又明显低于Ⅰ级和Ⅱ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级52例孕妇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分娩15例;Ⅱ级2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分娩15例;Ⅲ级1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0例,剖宫产分娩1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Ⅲ级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Ⅱ级和Ⅰ级;而Ⅱ级的剖宫产率又明显高于Ⅰ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能对孕妇发生子宫撕裂或者子宫破裂的风险进行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前次剖宫产手术所致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问题。2001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收住瘢痕子宫妊娠92例,其中二次剖官产84例,阴道分娩8例,现将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产程中或术中的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洁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5,(4):445-447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指于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发生的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部位妊娠发生率也在随之升高。目前,有关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倾向于"窦道形成学说",认为其发生与子宫内膜层和肌层连续被破坏,局部子宫肌层窦道形成有关。另有研究表明,多次剖宫产史、子宫下段厚度及剖宫产缝合技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本病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32例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瘢痕子宫孕妇资料,纳入失败组,另收集同期32例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的瘢痕子宫孕妇资料,纳入成功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阅读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可能导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失败组患者年龄大于成功组,瘢痕厚度小于成功组,孕妇产前体重指数≥24 kg/m2、距上次分娩间隔时间2-3年、胎儿体质量≥4 kg占比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孕次、孕周、合并糖尿病、阴道分娩史、定期产前检查、入院时破膜、入院宫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回归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孕妇产前体重指数≥24 kg/m2、距上次分娩间隔时间(2~3年)、瘢痕厚度薄、胎儿体质量≥4 kg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年龄大、孕妇产前体重指数≥24 k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