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78-4878
输液微粒是指直径一般为1~25um,少数可达50~300um,或更大的颗粒。它是一种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永久的危害。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及相关资料对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并通过相关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之中,输液微粒被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1]。输液微粒直径为1~15μm,少数微粒直径可达50~300μm[2]。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病人对输液质量的要求提高,如何加强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逐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静脉输液病人的危害正愈来愈被医院和病人重视。故本文将从静脉输液微粒来源、相关因素和预防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精密药液过滤器用于临床输液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寻找临床有效、安全、稳定的输液方法,减少微粒污染反应引起的危害,我科在输液时使用了精密药液过滤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给药中微粒来源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费迎珍 《护理研究》2002,16(3):144-145
静脉输液是住院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 ,输液反应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 ,而对输液中的微粒污染早有报道 ,但对其所致的潜在性危害以及与护理操作的关系 ,却尚未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在此再次提出 ,旨在引起同行的注意。1 不溶性微粒的主要来源  不溶性微粒是指不溶于水 ,不能被代谢 ,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些微粒一旦进入人体 ,可终身存留[1] 。许多实验测定证明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途径与配液操作、空气污染、输液器具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关。据报道[2 ] ,即使是一次性物品 ,也会因其生产过程而带有未塑化的分子微粒异物存在 …  相似文献   

5.
杨丽勤 《护理研究》2007,21(12):1098-1098
静脉用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输液技术正向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发展。同时对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更为重视。特别是对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进行了多项研究和报道。微粒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严重和持久的危害,也引起医药管理部门及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注射及注射品微粒污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注射及注射品的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满注等注射操作过程中及其所需药液、器具引入了微粒所造成的污染。在注射及注射品中,微粒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关注。但在现实工作中微粒的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对有关微粒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以下综述。一、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经多方检测证实,国内用于输液的液体不论是药厂生产还是医院自制的大多已达标“-’‘。但输液器具、注射器具等的微粒污染仍较严重。这主要来自输液器具、注射器具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微粒、李氏“‘指出:输液乳胶管、输血…  相似文献   

7.
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缪书卉 《护理研究》2003,17(3):167-168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反应时有发生 ,除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 ,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0 0 1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 ,分别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给 3  相似文献   

8.
3例不溶性微粒相关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液体治疗是以静脉输入各种药液为手段的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反应时有发生 ,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 ,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发生的 3例与不溶性微粒相关输液反应报道如下 ,以引起医护人员对微粒污染反应的重视。1 病例介绍   [例 1 ]  男 ,5 8岁 ,肝癌。 1999年 2月 5日静脉输入 5 %葡萄糖盐水 5 0 0ml、维生素B60 .2 g、门冬氨酸钾镁 2 0ml、氯化钾 10ml ,输入 45 0ml左右时 ,病人出现寒战 ,测体温 39℃。药检结果 :热原 (-) ,1ml液体含直径…  相似文献   

9.
静脉用药中微粒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推注或静脉输液时滴注药物,输液反应已普遍引起重视;但关于静脉用药中的微粒危害,还未引起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周灵英 《护理研究》2007,21(11):1005-1006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而静脉用药中的微粒污染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测量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医疗机构是病人聚集地,人流量大,空气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含量较多,故污染严重。感染、输液反应、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笔者依据河北省药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这些微粒输入人体后,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探讨、分析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将有助于微粒  相似文献   

12.
詹瑞虹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998-998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抢救和治疗病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微粒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已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粒进入人体可引起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等,甚至危及生命。输液操作中如安瓿割锯、配伍加药、针头穿刺胶塞、穿刺针头斜面滞留、空气污染均可引起微粒污染。操作中如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可使微粒污染机会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临床输液的微粒污染是指向输液瓶内加入药物过程中 ,以及为患者静脉穿刺时可能造成的不溶微粒污染 ,主要是橡胶塞屑、碳粒、碳酸钙、粘土、纤维素、玻璃屑、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 ,可造成血管栓塞、过敏反应、热源反应、静脉炎等危害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1 常见微粒污  相似文献   

14.
静脉用药具与压力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注射器具和压力对静脉用药中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检测静脉滴静脉推注的器具及加压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 一次性注射器及头皮针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一次性输液三通管在未加压的情况下有滞留药液微粒的作用,加压后微粒显著增加。结论 应重视静脉用药时压力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尤其是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推注药液的病人,静脉推注药液应加过滤装置,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静脉用药器具与压力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注射器具和注射压力对静脉用药中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采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检测静脉输注联合静脉注射的器具及加压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一次性注射器及一次性头皮针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输液三通管在无加压的情况下有滞留药液微粒的作用,加压后微粒显著增加,提示;应重视静脉用药时压力对药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尤其是静脉输注联合静脉推注药液时应加过滤装置,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寻找临床有效、安全、稳定的输液方法,减少微粒污染反应引起的危害,我科在输液时使用了精密药液过滤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9月~2005年1月住我科(肿瘤科)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共300例,其中男196例,女104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4.7岁,住院(13.0±4.5)d。…  相似文献   

17.
周灵英 《护理研究》2007,21(4):1005-1006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而静脉用药中的微粒污染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测量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疗机构是病人聚集地,人流量大,空气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含量较多,故污染严重。感染、输液反应、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笔者依据河北省药检所对一些医疗机构的相关内容进行实地测定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只有 1~ 2 5 μm或更大的颗粒。由于微粒进入血液循环后 ,可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 ,造成供血组织缺血、缺氧甚至组织坏死。另外微粒停留在组织中刺激组织还可引起局部炎症和肉芽肿 ,甚至引起循环障碍、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保证输液药品质量 ,减少微粒污染 ,现就临床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及预防作如下分析。1 微粒污染的来源1.1 输液制剂的质量问题 输液制剂质量要求规定 :静脉输注液体应无菌、无热原、无肉眼看得见异物或浑浊。中国药…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过程中空气污染的调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颇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在重危病人抢救中,如大面积烧伤,各种休克、静脉高营养治疗等,常需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治疗。近年来,对输液过程中微粒和细菌污染的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粒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危害,国外早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静脉用药的广泛应用,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尚未被人门所重视。因微粒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微粒的来源进行阐述认为微粒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