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和骶骨重建方式. 方法 对13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及骶骨重建,骶骨部分切除12例,全骶骨切除1例.全骶骨切除术后给予腰椎与髂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加腓骨植骨术重建后骨盆环,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 结果 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本组13例中,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瘘,1例术后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有5例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 结论 肿瘤的切除方式和骶骨重建及术后综合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减少术中出血、保留马尾神经功能以及重建高位骶骨肿瘤术后骨盆负重功能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累及骶骨的骨盆恶性肿瘤合理的手术切除及重建方式.方法 1999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有19例累及骶骨的骨盆恶性肿瘤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肿瘤切除重建手术.平均年龄37岁(12~78岁);男性12例,女性7例. 其中,软骨肉瘤5例、尤文肉瘤4例、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1例、骨巨细胞瘤1例、转移癌4例.切除髂骨翼及部分骶骨、保留髋臼手术10例,采用了钉棒系统内固定,其中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自体腓骨或髂骨植骨;切除部分骶骨、髂骨翼及髋臼手术9例,应用组配式人工半骨盆重建骨盆环完整性.结果 肿瘤学结果:7例出现局部复发(7/19,36.9%),其中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尤文肉瘤2例及转移癌1例.1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至7年,平均4.5年.功能结果:9例保留髋臼、钉棒重建的患者术后正常行走,无步态异常.9例行Ⅱ区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重建的患者中,8例术后2个月能够扶拐行走.ISOLS评分平均20分以上,其中,良好3例,一般5例,较差1例.人工半骨盆重建的患者中,术后脱位1例,行切开复位;因深部感染取出假体1例.结论 对于保留髋臼的髂骨肿瘤切除,采用钉棒内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是一种理想的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方法,可使患者早期恢复行走功能.将股骨头颈植于骶骨侧方,将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卡于质骨块的下方,重建累及骶骨及髋臼的骨盆切除,是一种可取的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TSRHD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椎骨盆重建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经前后联合入路或腰骶椎后路手术治疗61例高位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方式:L5 ~S1椎节切除4例,L5~S2椎节切除7例,全骶骨切除17例,骶骨部分切除33例.肿瘤切除后应用TSRHD系统进行腰椎骨盆重建,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 术中出血量500~ 6 000(2 700±800)ml.手术时间150~380(220±80)min.未出现手术相关的死亡.61例均获随访,时间3~50( 18±15)个月,近期疗效均较满意.腰骶部疼痛均减轻或缓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出现一侧髂骨螺钉断钉,7例出现排尿困难,4例出现脑脊液漏, 2例切口延期愈合,复发7例,因肿瘤复发转移出现全身衰竭死亡3例.结论 TSRHD腰椎骨盆重建系统安装方便,手术操作容易,创伤小,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小,便于植骨,容易获得植骨融合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适合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发展历程,为寻找更好的全骶骨切除重建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案例报道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研究文献,对重建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重建理念和固定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重建方式可概括为3种策略:腰髂、后环和前柱。腰髂指腰椎与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后环指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前柱指邻近腰椎椎体和骨盆的连接。腰髂重建经历了从钩棒到椎弓根钉和髂骨钉棒的技术进步;后环和前柱重建可以提高重建系统的稳定性。结论为了达到力学稳定,腰髂、后环和前柱的联合重建是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生物固定提高重建结构远期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发展历程,为寻找更好的全骶骨切除重建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案例报道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研究文献,对重建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重建理念和固定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重建方式可概括为3种策略:腰髂、后环和前柱。腰髂指腰椎与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后环指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前柱指邻近腰椎椎体和骨盆的连接。腰髂重建经历了从钩棒到椎弓根钉和髂骨钉棒的技术进步;后环和前柱重建可以提高重建系统的稳定性。结论为了达到力学稳定,腰髂、后环和前柱的联合重建是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生物固定提高重建结构远期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骶骨肿瘤的分区切除与重建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骶骨肿瘤按其发生部位进行分区切除,选择相应重建方式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88年2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43例骶骨肿瘤患者,按肿瘤侵及部位(即上段骶骨、骶髂关节及骶髂关节水平向外的髂骨是否被破坏)对骶骨肿瘤进行分区切除并重建,相应的手术及重建方式包括单纯切除、钢针加塑形骨水泥(CPC)重建骶骨、钢板螺钉固定或骶骨螺钉固定重建骶髂关节、不同长度的Luque棒或髂骨棒加钢丝缠扎或TSRH或Isola或CGWS腰椎骨盆内固定。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3例,切口皮肤边缘坏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随访1-17年,平均75个月,43例患者中39例(90.7%)术后疼痛得到缓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降低到术后3.4分(P〈0.01)。14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中,11例术后症状改善,3例无改善。20例行自体和或异体植骨的患者术后1年16例获得骨性融合。3例脊索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年因复发而进行1次或多次手术,其中有5例和1例骨髓瘤、1例转移癌患者于术后17-50个月因肺部和全身转移死亡。发生断棒2例,均再次手术更换断棒。结论: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区切除,选择相应的重建方式,达到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组织和维持脊柱及骨盆稳定性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髂骨翼肿瘤的切除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o W  Tang S  Dong S  L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13-816
目的 探讨髂骨翼肿瘤切除及重建方式。方法1998年7月至2004年7月,61例髂骨翼肿瘤患者接受髂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2~78岁,平均43岁。根椐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肿瘤累及Ⅰ区36例,Ⅰ、Ⅱ区17例,Ⅰ、Ⅳ区8例。肿瘤切除术后,检查骨缺损的大小,将钉棒系统应用于髂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重建中。对于肿瘤累及Ⅳ区的患者,行钛网杯重建髋臼顶及全髋置换术。对于儿童患者,采用植骨或斯氏针+骨水泥固定。结果61例髂骨肿瘤切除的患者中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6年,平均43个月。其中33例存活,无肿瘤局部复发迹象;15例死亡。36例行Ⅰ区肿瘤切除的患者中,19.4%(7/36)出现局部复发;17例行Ⅰ、Ⅱ区肿瘤切刮、骨水泥填充、髋臼重建的患者中,35.3%(6/17)出现局部复发;8例行Ⅰ、Ⅳ区肿瘤切除的患者中,1例死于围手术期,50.0%(4/8)局部复发。功能结果:36例行Ⅰ区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有正常行走功能。17例行Ⅰ、Ⅱ区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髋臼顶重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可将钉棒系统应用于成人患者髂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重建中,维持骨盆环的完整。对于儿童的髂骨肿瘤切除后的重建,应尽量采用比较简单的固定。可应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取自残存的部分髂骨)植于髂骨颈与骶骨翼之间,用加压螺丝钉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盆环软骨肉瘤适当的切除及重建方式。方法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56例骨盆环软骨肉瘤患者接受肿瘤切除重建手术。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Ⅰ区7例,Ⅰ、Ⅱ区9例,Ⅱ、Ⅲ区21例,Ⅰ、Ⅱ、Ⅲ区9例,Ⅲ区2例,Ⅳ区3例;骶骨软骨肉瘤5例。高分化软骨肉瘤7例,去分化软骨肉瘤5例,间叶型软骨肉瘤5例,39例为中等分化。髂骨翼局部切除+钉棒系统重建7例;髂骨翼局部切除+自体骨移植3例;耻、坐骨局部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8例;髋臼切除重建31例;5例骶骨软骨肉瘤中2例采用广泛切除术,3例采用分块切除术。结果行Ⅰ区肿瘤切除的7例患者,2例局部复发;行Ⅲ区肿瘤切除的2例患者未见局部复发;31例行Ⅱ区肿瘤切除、髋臼重建患者,4例局部复发;8例行半骨盆截肢术患者,2例局部复发;3例采用病灶内手术的骶骨软骨肉瘤患者均局部复发。9例行Ⅰ或Ⅲ区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行走功能基本正常。21例行髋臼周围肿瘤切除、组合式人工半骨盆重建的患者,术后8周开始扶拐行走,半年后可弃拐行走,ISOLS评分平均20分;5例行马鞍式关节重建的患者术后均须扶双拐行走;5例行肿瘤骨灭活再植+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3个月可扶双拐下地行走,1例术后伤口出现深部感染,经清创伤口仍不愈合,取出灭活骨、下肢旷置,术后2年复查仍有1例髂骨处接点不愈。结论髋臼周围软骨肉瘤切除后,以马鞍式假体重建的患者术后功能最差,肿瘤骨灭活再植重建患者次之,组合式人工半骨盆重建患者术后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TSRH-3D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椎骨盆重建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经前后联合入路或腰骶椎后路手术治疗61例高位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方式:L5~S1椎节切除4例,L5-S2椎节切除7例,全骶骨切除17例,骶骨部分切除33例。肿瘤切除后应用TSRH-3D系统进行腰椎骨盆重建,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术中出血量500—6000(2700±800)ml。手术时间150~380(220±80)min。未出现手术相关的死亡。61例均获随访,时间3~50(18±15)个月,近期疗效均较满意。腰骶部疼痛均减轻或缓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出现一侧髂骨螺钉断钉,7例出现排尿困难,4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延期愈合,复发7例,因肿瘤复发转移出现全身衰竭死亡3例。结论TSRH-3D腰椎骨盆重建系统安装方便,手术操作容易,创伤小,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小,便于植骨,容易获得植骨融合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适合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骶骨切除术是治疗高位骶骨肿瘤的重要方法,术后骨盆环破坏,腰椎与骨盆完全分离,常需进行重建.目前文献报道中有多种重建方式,主要有改良Galveston技术、前后路联合重建、定制型假体重建、异体骨重建等,各有优缺点.重建术后存在的主要并发症是重建装置的损坏和松动、切口裂开和感染等.重建装置的简化设计和异体骨重建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