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中 ,约有 1 / 3的病人可出现血浆肌钙蛋白释放增加。肌钙蛋白浓度升高是预测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的指标。然而 ,影响肌钙蛋白释放的因素尚未确定。作者前瞻性研究了无ST段抬高的ACS病人用ACE抑制剂及其他临床因素对肌钙蛋白I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无ST段抬高的 3 0 1例ACS(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人列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 3周前有心肌梗死而存在Q波的病人。近半年内进行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病人也不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病人人口学、临床、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丛集的多种独立危险因子经过4个病期引起粥样硬化血栓性血管病,应予综合治疗,并评估综合治疗的疗效。研究认为4种药,即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在综合治疗中有广泛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注册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治疗现状。 方法 分析我国近 3年 12个心脏中心注册的 130 1例ACS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比率以及该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PCI)的治疗情况。 结果  (1) 2 1 5 %的ACS患者伴有糖尿病 ;(2 )糖尿病合并ACS患者中高血压 (HT)、高血脂 (HL)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3)年龄 >75岁、脑卒中史以及心功能衰竭 (心衰 )史是糖尿病合并ACS患者住院期间未能接受PCI治疗的预测因素 (OR值分别为 2 393、2 30 3、2 82 8) ;(4 )PCI治疗组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 (P <0 0 5 ) ;(5 )PCI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 (0 0 % ,10 6 % )。 结论  (1)目前糖尿病患者中合并ACS的比率为 2 1 5 %左右 ;(2 )在糖尿病合并ACS患者中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尤为重要 ;(3)影响糖尿病合并ACS患者未能接受PCI治疗的因素有年龄 >75岁、脑卒中史以及心衰史 ;(4 )PCI治疗能改善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 方法 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 38例空腹血糖≥ 7 0mmol/L的ACS患者 (DM组 ) ,同期选择与之性别、年龄 (± 2岁 )、吸烟、高血压、心脏肌钙蛋白和心肌梗死史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 4 7例作为对照的ACS患者 (NDM组 ) ,分别对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及比较。 结果  (1)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DM组较NDM组高 (P均 <0 0 5 )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M组较NDM组低 (P <0 0 5 )。 (2 )DM组较NDM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低(2 3 4 0 %与 4 4 6 8%比 ,P <0 0 5 ) ;而多支病变的发生率高 (4 4 73%与 19 19%比 ,P <0 0 5 )。 结论 DM合并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 ,DM发生ACS是多因素协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西拉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CHF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即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拉普利2.5—5mg/d和比索洛尔2.5—7.5mg/d。在治疗前和治疗期满4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的患者做6rain步行试验。结果 在随访观察的4年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困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治疗组24.13%,对照组82.14%,P〈0.005;病死率分别为:治疗组8.62%,对照组33.93%,P〈0.0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4年后心功能NYHA分级及6mitt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结论 西拉普利和比索洛尔联合应用治疗CHF,可以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早期(72小时内)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AMI患70例,根据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类药物分为对照组(I组,20例),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Ⅱ组,26例)和ACEI治疗组(Ⅲ组,24例),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HRV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Ⅱ、Ⅲ组的HRV各指标SDNN、Trianguax-Index、LF(nu)、HF(nu)、LF/HF、VAI、VLI、Poincare Plots均明显改善(P<0.05);(2)Ⅱ、Ⅲ组HRV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3)治疗后Ⅱ、Ⅲ组之间HRV指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可改善AMI患的HRV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对比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组(A组)与卡托普利合用倍他乐克治疗组(B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A组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提示β受体阻滞剂降低CHF病人的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的发生率,是其降低CHF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降高血压药物分几类?当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六类。即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拈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 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CHF患者 9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46例 )和治疗组 (4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即强心、利尿、扩血管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5~ 10 (mg/d)和美托洛尔 37 5~ 10 0 (mg/d) ,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 5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作 6min步行试验 ,记录步行距离。结果  5年期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0 4 3%和 2 7 0 8% (P <0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32 6 1%和 8 33% (P <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心功能 (NYHA分级 )及 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管紧张素II的影响。方法:对比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组(A组)与卡托普利合用倍他乐克治疗组(B组)的血管紧张素II水平,结果:A组血管紧张素II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V组(P<0.05),结论:提示β受体阻滞剂降低CHF病人的血管紧张素II升高的发生率,是其降低CHF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期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33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加常规治疗,B组39例常规治疗,平均服药38.2±12.6月,随访1年和3年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结果A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且A组在心肌重塑修复、心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等方面亦明显优于B组.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制剂可明显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6月21日,北京的世界心脏大会上有学者报告欧洲一个单位的研究结果:服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1年随访时(与低剂量或中等剂量比较)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ng 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利尿剂,地高辛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2例高龄老人CHF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2年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治疗1年,并以18例高龄CHF患者单一药物治疗1年作对照。两组比较包括实验室检查及生活质量表调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心脏收缩功能(LVEF)改善明显(P<0.05),生活质量总体提高,其中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明显(P<0.01)、社会交往功能增强(P<0.05)。结论: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联合治疗远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单独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183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贝那普利、洛沙坦或两药联合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血钾和血Cr等的变化。结果上述两药均能有效降低DN的血压和尿蛋白且作用相似;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明显(P〈0.05),但二者的降压效果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血钾、血Cr和C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DiN患者,ACEI和ARB联合治疗与单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通过独立于血压的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另外,这两类药还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蛋白尿和多数高心脏危险的病人有效。这类药每一种的个别成功提供了这样的见解:同时用这两类药的整个生物学效应会超过单独用其中的一种。通过应用一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新临床试验的意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研究的重点是寻找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的比较及联合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与β1受体阻滞剂比较和新开发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新证据.近年公布的几项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HF药物治疗临床试验,反映了HF药物治疗的进展,并回答了有关HF治疗中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关键是迅速重建冠脉血运。最大限度地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目前常用的冠脉再灌注的治疗方法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溶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梗冠脉再通率可达70%左右。同时急性心梗早期的药物治疗进展也很快,特别是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成为急性心梗早期治疗的一线药物。急性心梗的早期治疗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任怡春  孙永华 《山东医药》2004,44(22):50-50
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药物为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及进展 ,重点介绍了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溶系统、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前景广阔 ,其作用会被进一步发掘和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