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丁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级,随机分为三组。用1%罗派卡因1.5 mL+10%葡萄糖1 mL,0.75%布比卡因1.5 mL+10%葡萄糖1 mL以及1%丁卡因1.5 mL+10%葡萄糖1 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25 G脊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隙给药。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组的最大阻滞时间比丁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丁卡因短,而与布比卡因组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罗哌卡因组比其他两组长,而最大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小(P<0.01),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和丁卡因组(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恶心呕吐,而心率减慢发生率罗哌卡因组少于布比卡因组(P<0.01)和丁卡因组(P<0.05)。结论:15 mg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较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占优。  相似文献   

2.
冯桂存  刘伟 《河北医药》2007,29(7):773-773
通过罗哌卡因(ROP)与布比卡因(BUP)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对比,探讨ROP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的可行性。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下腹部、会阴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两种局麻药浓度均为0.75%、相对密度均为1.020。观察痛觉阻滞平面及其出现和消失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阻滞起效时间慢(P<0.05),向头端延伸时间长(P<0.05),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低(P<0.05);感觉阻滞在胸T10持续时间短(P<0.01),运动阻滞开始时间慢、持续时间短(均P<0.05),但排尿时间早(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低血压分别有6,18例(P<0.05),出现恶心、呕吐分别有4,12例;治疗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临床腰麻有效,安全。出现低血压、恶心和呕吐、心动过缓的概率较布比卡因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0.67%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罗哌卡因组(R组):1%罗哌卡因2m1+10%葡萄糖液1mL;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用针刺法测定痛觉减退平面和痛觉消失平面,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向头延伸时间和镇痛向尾延伸时间和镇痛持续总时间,用Bromage分级评定运动阻滞效果。测定和记录时间为麻醉开始前,注药后0、2.5、5、7.5、10、15、20、25、30min,术后随访记录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48h内)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结果两组镇痛时间,镇痛向尾延伸时间RB(P<0.05)。结论0.67%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妇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安全有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盐酸罗哌卡因是1994年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长效氨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化学结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与布比卡因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其具有较小的心血管系统毒性而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种国产长效氨基酰胺类局麻药。本文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按蛛网膜下隙Rop剂量不同,随机分为Rop 1.0mg(R。)组、1.5mg(R2)组、2.2mg(Rj)组及3.3mg(R4)组,每组25名。有效镇痛的标准为蛛网膜下隙注射Rop 10min内产妇宫缩时VAS评分0~2cm。运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法),建立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蛛网膜下隙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并计算Rop的E%及E%。结果: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为:Probit(Z)=-1.00478±5.67816(10g剂量);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95%可信区间:1.31~1.70mg),ED。为2.93mg(95%可信区间:2.42~4.16mg)。结论: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ED95为2.93mg。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选取100例妇产科、骨科(下肢)手术,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对运动神经阻滞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行妇产科、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2~64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比较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用罗哌卡因,对照组用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与恢复以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最大阻滞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副作用与对照组相似;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较长,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感觉神经阻滞相似,运动神经阻滞弱且恢复迅速。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药。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腰麻组(Ⅰ组)和硬膜外组(Ⅱ组),观察两组病人局麻醉药用量、作用时间、肌松效果、镇痛效果,以及低血压发生率并发症。结果罗哌卡因局麻用量少,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小,一次给药能满足手术需要,腰麻组肌松效果优为98.3%,硬膜外组优为6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用于混合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本院拟行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经L3-4间隙行腰麻。Ⅰ组采用0.25%盐酸罗哌卡因7.5 mg,Ⅱ组采用0.25%布比卡因7.5 mg。观察两组感觉阻滞(针刺法)、术中直肠牵拉反射,术者手术开始评估肛管松弛例数,肛管松弛持续时间,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结果感觉阻滞平面Ⅰ组低于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中直肠牵拉反射率高于Ⅱ组(P<0.05);手术开始肛管松弛满意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收缩运动恢复时间Ⅰ组(45±6)min,术毕肛门收缩运动恢复率Ⅰ组高于Ⅱ组。结论0.25%罗哌卡因7.5 mg与相同浓度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混合痔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0.25%罗哌卡因7.5 mg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为满足混合痔手术提供便利条件,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林  赵兵  王建国  杜云翔 《东南国防医药》2009,11(2):107-108,13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取L2-3间隙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用药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根据药物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三组:Ⅰ组0.5%布比卡因、Ⅱ组0.5%罗哌卡因、Ⅲ组0.75%罗哌卡因,每组20例,经蛛网膜下腔导管给药,初次剂量均为3 ml,根据需要追加药量0.5-1 ml,使麻醉平面达T4水平,此为基础剂量,记录基础剂量后最高痛觉消失平面节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锐痛觉阻滞平面下降一节段时间、镇痛效果及肌松程度,记录各组给药后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结果Ⅱ组和Ⅲ组与Ⅰ组相比:除最高痛觉消失平面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Ⅱ组和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慢(P〈0.05),而最高锐痛觉阻滞平面下降一节段时间明显增快(P〈0.01);镇痛和肌松效果方面,Ⅰ组和Ⅲ组相当,但显著优于Ⅱ组(P〈0.01)。结论0.75%罗哌卡因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其镇痛及肌松效果与0.5%布比卡因相当,但对循环抑制轻,并发症少,可用于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12.
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均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其多应用于低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1-2].本研究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健 《江西医药》2002,37(6):439-439
本文就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出现时间)及其安全性作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130例足月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即出现下肢麻木)、维持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和麻醉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觉评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肌松程度很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可用于剖宫产术中蛛网膜下腔阻滞.  相似文献   

15.
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能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下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A组0.5%罗哌卡因,B组0.5%布比卡因。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感觉和运动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心率、血压等变化。结果A和B组比较,A组起效慢、感觉阻滞好、运动阻滞稍差、阻滞平面低,平面固定时间长,循环变化小,不良反应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行下肢手术时,其效能优于0.5%布比卡因,循环稳定,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生育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生育期妇女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和移位,常可导致阴道异常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及感染、嵌顿、穿孔等并发症[1].因此,节育器放置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节育器异位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剖宫产术主要选择椎管内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有潜伏期较长、奏效较慢且多有阻滞不全等缺点,而腰麻具有起效快、阻滞确切、肌松好的特点,符合急诊剖宫产时麻醉迅速阻滞完善的要求:本文对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进行了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收治的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4~71岁。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药物,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是给予罗哌卡因药物。利用针刺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效果,利用Bromage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非手术下肢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进行对比性分析,并评价下肢麻醉的疗效与不良反应(P〈0.05)。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的维持时间减少,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增长,但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肌肉松弛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麻醉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剖宫产时蛛网膜下隙0.75%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32名ASAⅠ-Ⅱ、择期在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隙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下剖宫产产妇参加试验。第一位产妇0.75%Rop剂量为12.8mg,以相邻剂量的98.4%为剂量的变化幅度。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别以针刺法及改良Bromage法测定。麻醉有效的指标为:蛛网膜下隙给药后10min内感觉平面阻滞达到T7、Bromage达3分、切皮不痛、肌松满意。计算剖宫产时蛛网膜下隙0.75%Rop麻醉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32名产妇中有5例麻醉效果可疑,剔除出本研究。根据其余27名产妇序贯试验得出剖宫产时蛛网膜下隙0.75%Rop麻醉的ED50为11.97mg,ED50的95%CI为11.75-12.19mg。结论:L3-4间隙CSEA下剖宫产时,蛛网膜下隙0.75%罗哌卡因麻醉的ED50为11.97mg。  相似文献   

20.
罗哌卡因是纯S型镜像体结构的新型酰胺类局麻药。笔者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并与目前常用的同类局麻药布比卡因进行比较,对照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