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王中兴  唐志平 《临床荟萃》1995,10(22):1038-1039
血清唾液酸(SA)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血清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人们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肿瘤的诊断,试图采用其他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为此,我们通过检测血清唾液酸(S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组份的含量,并初步探讨其对肿瘤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中兴  田辉兵 《临床荟萃》2000,15(16):753-753
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ADF)在许多肝病患者中是常见的。它们这种异常的特性是由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障碍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唾液酸 (fibrinogenboundsialicacid ,FSA)的水平增加的结果[1,2 ] 。为此 ,我们对肝病患者的FSA、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 (TT)等进行了测定 ,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健康人组 5 2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男 3 0例 ,女2 2例 ,年龄 18~ 5 2岁。患者组 93例 ,男 61例 ,女 3 2例 ,年龄2 0~ 72岁。其中急性肝炎 (AH) 19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  相似文献   

3.
表皮葡萄球菌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 (fbe)阳性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 (表葡菌 )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力的差异 ,探讨 fbe基因在表葡菌致异物感染中的致病作用。 方法 :采用ATB鉴定临床分离菌 ,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有无 fbe基因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并比较 fbe基因阳性和 fbe基因阴性表葡菌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结果 :6 2株临床分离菌中有 4 6株为表葡菌 ,表葡菌中 fbe基因阳性的菌株为 34株 ,阳性率为 73.9% ,其他葡萄球菌均不含该基因 ;fbe基因阳性菌株和fbe基因阴性菌株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fbe基因阳性菌株和fbe基因阴性菌株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存在差异 ,提示 fbe基因可能为表葡菌致异物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和脑梗塞患者中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和脑梗塞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伴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的关系以及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脑梗塞的梗塞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和脑梗塞病人共42例。作为观察组,30例无冠心病。脑梗塞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1)观察组中有39例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占92.8%。对照组中仅为4例。占13.3%。(2)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伴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呈正相关。与脑梗塞时梗塞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纤维蛋白原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纤维蛋白原研究的某些新进展翟治清综述李家增审校纤维蛋白原(下称纤原)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血液调节:①受凝血酶等因子作用形成不可溶解的纤维蛋白多聚体;②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③以其本身或其降解产物影响纤溶...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I);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 B 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 B β-链Arg17 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测定,观察骨折患者血浆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防止血栓形成及早溶栓,抗栓,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原成分被溶栓药物溶解,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恢复器管的组织供血,使患者尽快恢复。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方法:CLASS凝血固方法。结果:骨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牮偏低时,也应用抗血栓药物,要监测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8.
两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仪器上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Clauss法[1],另一是PT导出(PT-derived)纤维蛋白原法。我们就与上述两种测定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 IL公司ACL-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2.试剂 纤维蛋白原-C试剂盒,PT试剂盒,参比血浆,均为IL公司产品。3.方法 在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二、结果1.对比试验 在自动凝血仪上分别用纤维蛋白原-C法,PT导出法测定同一份样品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共30份。结果分为纤维蛋白原≥4g/L(12份,和纤维蛋白原<4g/L(18份)两组,经统计分析高值组P<0.01,低值组P>0.05。2.…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蛋白原以2~4mg/ml的浓度存在于人血浆中,关于纤维蛋白原分子的严格定义一直存在争论,同时分子结构及可凝固纤维蛋白原之间的联系也无一致的意见,然而一致同意纤维蛋白原的主要功能是它的可凝固性,因此沉淀可凝固纤维蛋白原已成为衡量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水平的重要尺度。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传统上纤维蛋白原水平主要是作为消耗性凝血病的诊断指标,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血栓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是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用血凝仪检测先证者家系3代6人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片段分布.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先证者APTT、PT正常,而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而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先证者母亲和胞姐表型与之相似.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纤维蛋白原FGA基因2号外显子g1233→a杂合碱基改变(密码子GGT→CAT),导致Arg16His错义突变,该突变来源于母系.结论 纤维蛋白原α链Arg16His杂合错义突变是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33-2435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血栓性疾病与纤维蛋白原的聚集转化密切相关[1-3]。有研究表明,这些疾病患者的血栓结构和稳定性与健康者血浆中血栓的结构和稳定性不同[4-7]。一旦重症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将有大量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其中纤维蛋白单体(FM)产生的最早,其次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在常见疾病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凝仪ACL300测定1 014例老年期和老年前期在正常和几种老年常见疾病状态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通过对正常组和疾病组老年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不仅作为凝血因子,而且可作为应激因子,随年龄增高相应增高,并对疾病活动的早期发现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创伤可以引发机体高凝血状态,并可导致显微外科手术失败。目的:观察创伤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变化,探索预测创伤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有效辅助手段。设计:病例一对照观察,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对象:创伤组受检病例为2001—05/2002-0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住院的创伤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8~65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21~68岁。所有受检者均无凝血障碍病史,无全身性与凝血相关疾病。方法: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采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系统进行测定。在蕲蛇毒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并发生聚合反应,伴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发生的浊度变化,用光度仪在340nm连续进行监测,并将电信号输入微机进行分析。创伤组分别于患者创伤后入院时和入院后经过临床清仓虬手术、缝合、补液及应用抗生素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功能的综合参数)。②最大吸光度(反映标本中凝固性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量)。(曼)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的聚合功能)。结果:全体受检者均完成相应检测并纳入数据统计中。①创伤组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创伤组:0.87&;#177;0.31,(5.81&;#177;3.22)g/L,4.61&;#177;0.97;正常对照组:0.61&;#177;0.15,(3.36&;#177;1.02)g/L,3.93&;#177;0.68,P〈0.01]。②治疗3d后,尽管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3.93&;#177;0.68,(4.21&;#177;1.93)g/L],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无改变(4.68&;#177;1.19)。结论:创伤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功能增强。创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可作为创伤后预测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临床上常用的测定项目,它与出凝血性疾病、血栓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等有关。本文综述了纤维蛋白原水平、亚组份、纤维蛋白单体聚集功能和基因多态性的测定方法以及各自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血液凝结因素,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形成纤维蛋白凝块阻止出血,也有助于提高血浆粘性。在通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从血清中沉淀出来,通过离心与红细胞一起被移去,但在有些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者是获得性血凝失调的病人,如:抗磷脂综合症,肝病或维生K缺乏等,更常见的是抗凝治疗,血液凝集不完全,纤维蛋白原的存在干扰了血清蛋白电泳实验,如图1所示。因此找到一种简便有效地排除血清蛋白电泳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的方法在临床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肝素中和剂(鱼精蛋白等)的纤维蛋白原功能法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名自愿者,分别用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抽取合格血样,以2500r/min离心15min制成乏血小板血浆备用。应用色彩终点法试剂1(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分别测定肝素抗凝血样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试剂2(未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种试剂所测得的纤维蛋白原结果极为接近,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的两种抗凝剂的抗凝血样得到的两种纤维蛋白原结果,与未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得到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之间皆高度相关,其测得的两种纤维蛋白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结论:应用加入肝素中和剂的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既可以应用于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又可以应用于肝素抗凝血样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中肝素浓度较高的血样。  相似文献   

18.
孕妇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妊娠妇女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验室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参考值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对294例正常成年妇女和近3年建卡并送检的妊娠妇女的血样标本,用凝血酶凝固时间法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和均值方差计算。结果妊娠妇女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成年妇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统计出的孕妇参考范围为(4.48±1.45)g/L。结论妊娠妇女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生理性增高,与健康妇女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脑梗死的早期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92例脑梗死组、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E/L)。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B182、B282基因型频率及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182、B282基因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B181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有相关性。提示口纤维蛋白原基因Bel.I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214例地震伤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14日~2008年5月17日,对收治的214例不同程度地震伤患者按T-RTS评分标准分为3组,分别测定每组每一位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结果:各T-TRS评分组患者纤维蛋白原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评分越低纤维蛋白原阳性率越高,且纤维蛋白原值越高.结论:纤维蛋白原作为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其阳性率及升高值与地震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