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元宝  王慧林 《重庆医学》2006,35(14):1303-130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传统抗心绞痛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000u/次,q12h,连用7d。结果37例患者加用该药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日均用量;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分析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评价低分子肝素疗效及优点。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显效20例,显效率为69.2%,有效5例,有效率19.73%,无效3例,无效率1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方便。不需监测凝血时间,出血及并发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方法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组用药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IU,2次/d,共7d,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0.0%,低分子肝素组有效率93.0%。治疗前后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 根据WHO的UAP诊断标准,对41例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3 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组。肝素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克赛 ) 0 .4ml ,2次 /日 ,14日 ,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 ,评价该药的疗效 ;对照组口服ASP(阿司匹林 ) 3 0 0mg/d ,并常规给予硝酸脂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结果 :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显效 10例 (5 5 .6% ) ,有效 6例 (3 3 .3 % ) ,无效 2例 (11.1% ) ,总有效率 88.9% ,P值 <0 .0 5 ,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 ,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路建设  张佩珍  方宁 《右江医学》2003,31(6):537-53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传统抗心绞痛药 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 8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5 0 0 0u/次 ,Q 12h ,连用 7d。结果  3 8例患者加用该药后 ,与治疗前相比 ,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 ,每次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日均用量、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数 (NST)和ST段压低数值总和(ΣST)均显著改善 (P均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7例不隐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宝  王慧林 《重庆医学》2006,35(14):1303-130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传统抗心绞痛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 000u/次,q12h,连用7d.结果37例患者加用该药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日均用量;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斯匹林,β-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ACEI类等),连用10天。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尤尼舒)5000腹壁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10天。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用药前下降,低分子肝素组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差异,且无出血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结果 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 2周后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胸痛缓解 ,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缩短 ,心电图示压低的ST段、倒置的T波恢复 ,而且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 ,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更佳 ,而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时间、24 h Holter总缺血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其24h总缺血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硝酸盐、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斯匹林、它汀类治疗的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小时1次,连续7~10d,用药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含药量。结果用药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含药量减少。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防止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根据WHO的UAP诊断标准,对41例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疗程7 d,随诊14 d,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萃晔 《中原医刊》2005,32(17):62-6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脐周皮下注射,q12h,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0.7%,经统计学处理P〈0.0l,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何才通  李文 《广西医学》2013,35(1):81-83
目的观察纤溶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溶酶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各30例。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对心电图及心率、血压、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反应蛋白(CRP)、出血倾向、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等。结果纤溶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发作次数少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发作间期长于肝素钙组(P<0.01)。纤溶酶组降低FIB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P<0.05)。结论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且药物副作用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消心痛含服日均用药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142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在常规治疗组用药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2次/d,共10d,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4.0%,低分子肝素钙组有效率95%.治疗后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硝酸酯类、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凝)0.4ml皮下注射q12h,共用10d.10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治的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者给予常规基础疗法。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8%,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1.63±0.19)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为(4.08±0.72)次/d,ST段下移深度为(1.16±0.41)mm,T波倒置深度为(1.52±1.03)mm,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明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518-519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方法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组用药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IU,2次/d,共7d,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0.0%,低分子肝素组有效率93.0%。治疗前后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