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集团医院就诊的IGT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前后测定体重指数BMI及OGTT2h血糖值.结果治疗后的体重指数BMI及OGTT2h血糖值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IGT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观察两组二甲双胍和安慰剂干预治疗2a后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h胰岛素(2h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治疗2a后,二甲双胍组与安慰剂组比较FPG、2hPG、TC、TG、LDL、FINS及2hPINS均明显下降(P〈0.05);安慰剂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8.4%,二甲双胍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IGT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DM)的作用。 方法 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 (WHO标准 )的 IGT2 93例中男 2 16例 ,女 7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 ,体重指数 (BMI)在 19kg/ m2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 72例 ,教育组 5 7例 ,食物纤维组 84例 ,二甲双胍组 8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 ;教育组进行饮食指导 ,每半年1次 ;食物纤维组除健康教育外 ,每日口服食物纤维 12 g;二甲双胍组每日口服二甲双胍 0 .75 g,分 3次餐后口服。对四组参试者每半年作 1次 OGTT,同时测身高、体重、BMI、12 h尿白蛋白 ,复查日当天不服干预药物或食物纤维。共观察 3年。若 2次 OGTT或最后 1次复查结果为 DM,则判断为已发展为 DM。 结果  2 93例 IGT在观察中有 2 3例 (7.8% )退出。空腹血糖 (FBS)和服糖后 1h血糖 (1hPBS)在对照组、教育组和食物纤维组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 ,但在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有下降。四组间FBS比较 F=8.118,P<0 .0 1,四组间 1h PBS比较 F=3.6 97,P=0 .0 12。观察期末对照组 16例 (2 5 .0 % )、教育组 11例 (2 1.6 % )、食物纤维组 13例 (16 .3% )、二甲双胍组 7例 (9.3% )转化为 DM,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 DM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6 .318,P<0 .0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临床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7例,予以锻炼,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在上述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250mg每日3次,持续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较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体重指数(BMI)血脂(TC、LDL-C)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 1g顿服对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脂餐后代谢的急性影响 ,探讨其降糖机理及临床新用途。 方法 初诊T2DM、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患者共 30例 ,按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2、Homa IR≤ 2分为A、B两组 ,观察服二甲双胍 +脂餐及对照脂餐后 8h内血糖、胰岛素 (INS)、血脂变化。 结果 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餐后血糖及体重指数 (BMI)相似情况下 ,A组显示高胰岛素血症 ,餐后长时间高甘油三酯 (TG)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 1g顿服显著抑制A组餐后 2h血糖、游离脂肪酸 (FFA) ,长达 8h的TG及 8h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P均 <0 .0 5 )而不引起胰岛素变化 ,而B组未见显著改变。 结论  1g二甲双胍在胰岛素抵抗的T2DM及IGT患者起了明显的胰岛素增敏作用 ,此作用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TG的清除或利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30药物治疗的效果,评定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入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形式对患者治疗流程予以总结和记录。70例患者均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30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第12周的体重和BM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2 5、0.428 3,P0.05);治疗第12周和第24周的体重和BM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0 1、1.031 0,P0.05);治疗12周和24周的空腹血糖(GLU)指标、三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和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治疗状况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30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但是对于BMI指数的上升并不显著。这也有一定的指向性,证明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30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血清C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BMI及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不增加BMI,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该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样本平均分为沙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沙格列汀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予以沙格列汀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沙格列汀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好于二甲双胍组(82.00%)(χ~2=13.736,P=0.000);沙格列汀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6.00%)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12.00%)(χ~2=7.143,P=0.008);沙格列汀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BMI指数等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 (EH)伴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4 3例EH伴IGT患者分组进行非诺地平降压治疗 (Ⅰ组 )和非诺地平降压加二甲双胍治疗 (Ⅱ组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脂代谢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 :Ⅱ组患者IGT、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 ,与Ⅰ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脂水平、体重指数较Ⅰ组也有所下降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二甲双胍能较好地用于EH伴IGT患者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水平者血清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比较糖耐量减低(IGT)者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IL-6、hs-CRP的变化。方法选择166例受试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糖耐量水平分正常糖耐量(NGT)组51例、IGT 70例、2型糖尿病(T2DM)组45例,同时将IGT患者分2组,分别予二甲双胍、安慰剂干预治疗,测定各组及干预治疗前后IL-6、hs-CRP水平。结果 NGT组、IGT组、T2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IL-6、hs-CRP水平与OGTT 2h PG、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呈正相关(P均〈0.01)。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IL-6、hs-CRP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血清IL-6、hs-CRP水平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逐渐升高。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随着糖脂代谢的改善,血清IL-6、hs-CRP水平也下降。  相似文献   

11.
将我院于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成二甲双胍单独用药组和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治疗12周,检测、分析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糖、餐后2h血清C肽、体重指数、血脂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糖、餐后2h血清C肽、体重指数、血脂等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慢性炎症反应、降低体重指数及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脂,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校医院收治的7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组BMI值显著低于A组,但A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与B组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减轻体质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机体胰岛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2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FPG、2h PG、Fins、2hl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FBG、2h PG、Hb Alc、BMI、HOMA-β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6年收治的17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血糖等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研究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相比对照组有改善;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体质量指数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以供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2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的血糖指标和BMI指数。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数据是(6.95±1.18)mmol/L,餐后2 h血糖数据是(9.42±2.84)mmol/L,BMI指数为(22.12±2.02)kg/m~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为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12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即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间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与津力达颗粒进行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值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2-2014年我院糖尿病门诊筛查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饮食控制、健康教育、运动治疗,观察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重指数(BMI)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BG为(5.56±0.84)mmol/L,2h PG为(8.02±1.15)mmol/L,HbA_(1C)为(5.42±0.56)%,HOMA-IR(1.45±0.28)及BMI(24.52±3.06)kg/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FBG、2h PG、HbAlc、HOMA-IR及BMI指标水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选择38例初发肥胖T2DM,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未达标者,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FBG、2HPG,BMI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初发肥胖型T2DM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单独药物治疗,实验组则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周,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变化数据,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上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捷诺达联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与体育锻炼,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捷诺达与胰岛素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在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BMI、2 h PG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更高(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6.0%,P<0.01)。结论捷诺达联合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相比临床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