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PDCA循环干预前(2015年1~6月)、第一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6年1~6月),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7年1~6月)各600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比较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80.1%降至24.5%(P<0.05),药物选择、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的不合理率均较PDCA循环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抗菌药占住院费用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能有效地促进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湖北省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认知现状,为强化抗菌药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湖北省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医务人员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相关认知和用药意向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抗菌药滥用程度非常严重,比例高达97.5%,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缺乏合理用药的理念(59.17%)、民众对滥用抗菌药危害程度认识不深(48.75%)和医药利益关系(43.33%);96%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必须在确定有适应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医生按权限使用不同级别的抗菌药被认为对促进抗菌药合理使用作用最大,比例为70.83%,临床药师应加入抗菌药管理团队。结论:总体上,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认知现状水平较高。有必要继续加强抗菌药的专项整治和综合管理,严格限制医生不同级别抗菌药使用权限,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增强民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意识,对医务人员持续进行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调查我院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并进行干预,进行目标合理性评价与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200例病例为对照组,实施目标监测后,以2013年1~12月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200例为监测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抗菌药品种选择合理率10.1%,给药时机合理率58.9%,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19.0%;监测组的抗菌药品种选择合理率100.0%,给药时机合理率 95.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 88.7%,两组比较,监测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监测组的平均住院天数(5.85±1.3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20±147)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感染率2.5%,监测组感染率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监测后明显提高我院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促进我院围手术期用抗菌药更加规范合理,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了解某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某院2018年1~6月住院患者的GM1使用情况,参照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共识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某院GM1平均药物利用指数(DUI)为1.22,使用量最多的为老年病科;1 435例患者中,适应证不合理242例(16.86%),给药剂量不合理150例(10.45%),用药疗程不合理206例(14.35%),溶媒选择不合理52例(3.62%),配伍不合理4例(0.28%),联合用药不合理16例(1.65%)。结论:GM1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适应证、给药剂量、用药疗程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应提高GM1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某院普外科肠外营养(PN)处方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药师处方审核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PN处方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依据相关指南对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 结果:本次调查的2 408例PN的处方中96.4%的患者具有PN指征;但仍存在微营养素缺失(14.7%)、氨基酸品种选用不当(3.4%)、热氮比不合理(20.3%)、糖脂比不合理(17.9%)、阳离子浓度不合理(2.3%)、胰岛素用量过大(2.8%)等问题。结论:该院普外科PN处方主要存在热氮比、糖脂比不合理和微营养素缺失等问题,临床药师应积极对PN处方进行审核与干预,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药在外科病房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统计我院外科住院患者2014年7~12月质子泵抑制药的使用情况,包括品种、数量、金额等,并计算各品种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同时按10%比例随机抽取病历进行合理性点评,并分析与用药趋势的相关性。结果:6个月中使用频度、金额均排第一的是注射用兰索拉唑;467 份使用质子泵抑制药的外科病历中,以预防溃疡为目的的占80.9%,其中无指征用药占比61.7%;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的比例分别为60.9%、20.1%和18.4%,且用药频度、金额排序靠前的品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比例越多。结论:外科使用质子泵抑制药随意性较大,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有必要制定使用规范,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调查地佐辛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 统计分析某院2015年12月~ 2016年11月住院患者中地佐辛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从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地佐辛的患者共12 847例,年龄0~97岁,平均年龄(49±15.6)岁。11 687例患者是因为手术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占总比90.97%。使用最多的科室分别是骨科(12.70%)、手外科(10.30%)和肝胆外科(9.39%)。132例患者单次用量超出说明书推荐(1.03%),主要集中在大型手术科室(心外科)。1 042例患者连续用药超过1周(8.11%),主要为肿瘤患者。结论: 该院地佐辛注射液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医师培训,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调查某院神经外科醒脑静注射液(XNJI)使用情况,为促进XNJI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抽查某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神经外科200份使用XNJI的住院病历,对其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科室XNJI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超说明书适应证者达34.50%,超剂量给药者达92.50%,而单次用药剂量为40 ml的患者占90.00%。临床使用中也存在着XNJI与西药联合使用的问题,主要与氯化钾(74.00%)合用或与氯化钾和胰岛素(11.00%)联合使用。结论:临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探讨某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方法,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方法:利用FOCUS PDCA循环法对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进行干预,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全部Ⅰ类切口患者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进程分为4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抗菌药物应用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改进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第三阶段的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比例从62.90%降至28.32%,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从50.1%升至71.0%,品种选择合理率由53.5%提高至79.5%,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从26.8%上升至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项指标的好转促进了该院等级评审相关条款评分结果的提升。结论:医院等级评审中利用FOCUS PDCA循环法规范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对盐城地区21家综合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地区21家综合医疗机构2015年10月~2016年9月的住院病历,对基本药物的种类、名称、剂型、用法用量、金额等进行调查,并依据药品说明书、诊疗指南等对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共抽取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病历217,761,570份,其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0.0%,97.1%,96.8%。各级医疗机构单个病例平均基本药物使用种数为(8.2±4.0),(6.8±3.9),(6.5±4.1)种,基本药物金额占药品金额比例分别为(92.9±20.9)%,(28.0±29.6)%,(19.7±21.5)%。一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二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类和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使用率较高;三级医疗机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使用率较高。基本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药制剂类等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方面。结论:盐城地区基本药物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合理用药水平尚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发生肝功能异常的病例,为提高该药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住院患者病历1 372份,对患者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期间肝功能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72例静滴正常剂量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患者连续给药(6.29±3.99)d后,28例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AST(102.96±43.74) U·L-1,ALT(131.79±74.03) U·L-1],发生率为2.04%;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6 d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用药期间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均在正常水平。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急性肝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其损伤程度较轻且可逆,但依然应引起医生和药师关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电子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某院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电子医嘱4 367例,对其类型、涉及的药物种类、具体品种进行统计,并采用帕累托图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主要类型为给药剂量不当(1 601例,36.67%)、给药途径或方式不当(545例,12.48%)、药物浓度不当(481例,11.01%)、输液速度不当(470例,10.76%)和溶媒选择不当或无(387例,8.86%)。不合理用药医嘱涉及的主要药物种类为抗菌药物(981例,22.46%)、电解质、维生素及营养药(663例,15.18%)、呼吸系统用药(532例,12.18%)、消化系统用药(446例,10.21%)、中成药(419例,9.59%)和血液系统用药(335例,7.67%)。结论: 针对该院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建立持续改进措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某医院2017~2018年185例DIL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和肝病史,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DILI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分型和转归,保肝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85例DILI住院患者男女比例1 ∶〖KG-*2〗1.60;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最高;70例(37.84%)有肝病史。致DILI可疑药物中,中成药及中药饮片116例次(44.96%);西药例次最多的是抗结核药(34例次,13.18%)。可疑药物与肝损伤因果关系的RUCAM量表评价结果以很可能(160例次,62.02%)为主。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119例,64.32%)比例最高;严重程度分级以1级肝损伤(141例,76.22%)为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DILI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LI患者两联及以上保肝药物治疗达155例(83.78%),与指南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医务人员需加深对DILI的认识,同时需加大对中药制剂致DILI的宣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郑诗峰  王萍 《中国药师》2017,(3):509-512
摘 要 目的:分析网络在线审批流程实施前后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和耐药率,为改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方法,促进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我院 2012~2015年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销售金额、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主要致病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等。结果: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会诊流程由手工申请单递送会诊发展为网络在线审批会诊;从2012~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略呈上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人均费用由1 602.85元上升至1 888.63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4.50 DDDs/(100人·天)上升至65.4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2013年最低为13.90%,2015年最高为17.3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85 DDDs/(100人×天)上升至6.3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5.5%上升至90.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例均有微弱变化;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四种病原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了50%。结论:我院还需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线审核流程进行加强和管理,真正做到严控特殊级抗菌药物不合理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模、流行病学因素等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6 月全市各县(市、区)中心上报的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性别、年龄、ADR类型、药品剂型分布等情况。结果:半年度全市共发生ADR 3 612例,涉及220余家医疗机构;各年龄层均有发生,11~20岁构成比最低,31~40岁和41~50岁构成比最高;3 612例ADR报告中男1 628例,女1 977例;新的和严重ADR 1 133例,占31.36%,死亡病例5例;ADR报告中引起ADR的药品抗菌药(44.43%)和中药制剂(15.20%)所占比例最大;静脉滴注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62.52%);ADR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37.53%)和消化系统损害(21.63%)最常见。结论:抗菌药和中药制剂ADR高发,需进一步管理抗菌药使用,严格把握静脉给药指征,提高民众对静脉给药安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调查某院临床药师实施持续干预前后泌尿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我院泌尿外科2010年7月~2014年6月所有行清洁手术患者,根据干预时间和干预措施分别纳入干预前组(n=141)、第1阶段干预组(n=139)、第2阶段干预组(n=162)和第3阶段干预组(n=137),对各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持续干预后,第1阶段干预组、第2阶段干预组和第3阶段干预组的预防用药率由干预前的100%降至34.5%,18.5%和14.6%,预防用药的选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6.9%升至58.3%,63.3%和85.0%,预防用药时间由干预前的(138.2±31.6)h缩短至(89.9±48.0)h,(72.8±32.5)h和(45.1±29.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从干预前的2.8%分别降至2.1%,1.8%和1.4%。结论: 临床药师的持续干预措施得力,干预效果显著,明显促进了泌尿外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肺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13年2月~2015年11月会诊的86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肺感染患者的抗感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48.89%;会诊后联合用药比例由20.23%升至61.63%;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及阿米卡星等敏感抗菌药足量治疗后感染指标较会诊前明显恢复(P<0.05)。27例合并肾功不全病例中有17例(62.9%)尿素氮肌酐比值>20,患者抗菌药未减量,但感染指标与肾功能均有好转(P<0.05)。45例(53.49%)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会诊后感染指标均有所下降,蛋白水平有所升高(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应选择耐药率低的敏感抗菌药单药或联合应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明确肾衰性质,适当调整抗菌药用量;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增加蛋白的摄入可促进感染的控制。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合理制定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詹海燕  杨健 《中国药师》2018,(5):870-874
摘 要 目的:分析注射用洛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1月~2017年7月201例使用注射用洛铂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1例使用注射用洛铂患者的适应证、给药途径和溶媒等方面超说明书用药比例分别为89.55%、18.41%和47.26%。ADR发生率为63.18%。ADR/ADE主要表现为血液和淋巴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如淋巴细胞计数降低(40.80%)、贫血(23.88%)、白细胞数降低(19.90%)、血小板计数降低(15.92%)和AST增高(10.45%)等,无5级ADR发生,有心悸、呼吸困难和呃逆等新的ADR发生。且0.9%氯化钠溶液为溶媒可能是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注射用洛铂大部分超说明书用药,ADR发生率为63.18%,以0.9%氯化钠溶液为溶媒可能是发生A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呼吸内科出院时间为2016年1~12月的213份AECOPD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痰液病原学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3例AECOPD患者中,痰培养标本156份,分离病原菌48株,阳性率为30.77%,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36株(75.00%),革兰阳性菌(G+菌)2株(4.17%),真菌10株(20.83%);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16株,33.3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2%,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患者59例(28.33%),二联用药者142例(67.94%),三联用药者8例(3.83%)。使用频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注射用比阿培南(94例,44.98%)、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例,38.76%)、莫西沙星注射液(70例,33.49%)。结论: 该院AECOPD患者痰液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适宜用药情况,DUI>1.0的5类抗菌药物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问题;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结果,避免不恰当的经验用药,以减少或减缓耐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62例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8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q12h;观察组31例予美罗培南1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q8h。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二重感染率和临床疗效,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2%和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重感染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3.6%和 96.7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清除细菌,降低二重感染,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