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后循环缺血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口服,对照组采用定眩胶囊口服治疗,90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对照组为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优于定眩胶囊,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李斌庭  庄金龙 《医药导报》2007,26(10):1249-1249
患者,男,72岁.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4 d,加重伴头痛1 d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0 a余,糖尿病史2 a余.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络活喜)、格列齐特(达美康)等药,血压、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前4 d阵发性胸闷、心悸,发作时常有咳嗽、气喘.血压:150/80 mmHg(1 mmHg=0.133 kPa).门诊检查EKG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左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胸部X线摄片:肺部纹理增粗,余未见异常.查空腹血糖6.8 mmol·L-1,餐后2 h血糖13.2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9.2 mmol·L-1,门诊给予吸氧、控制血糖、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一度稳定.入院前1 d,病情加重伴头痛,颅脑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遂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吸氧、补液、抗凝、营养脑神经等,症状改善.因仍有轻微头痛、眩晕,加用氟桂利嗪10 mg,po,次日眩晕反加重,不能起床,测血压140/75 mmHg.加用灯盏花素改善微循环,头晕也不见好转,遂停用氟桂利嗪.次日眩晕明显改善,可下床行走.入院第5天因轻微头痛,睡眠欠佳,血压140/80 mmHg,又服用氟桂利嗪,次日眩晕再次加重,不敢下床.停用氟桂利嗪后眩晕又明显改善,继续用营养脑神经、抗凝、改善微循环等药治疗,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1例后循环缺血梗死致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11例后循环缺血梗死致眩晕患者,根据疾病发展程度、临床表征等采取治疗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液平均流速以及血脂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液平均流速分别为(54.62±4.28)、(48.49±2.88)、(48.13±3.07)cm/s,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42.84±3.71)、(35.27±3.19)、(33.96±3.2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8、10.202、10.529,P=0.000、0.000、0.000<0.05)。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89±0.32)、(1.41±0.28)mmol/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63±0.67)、(1.03±0.4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5、2.417, P=0.004、0.025<0.05)。结论在后循环缺血梗死致眩晕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速,控制血脂指标,对于病情改善及降低疾病危险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80例。中药组采用眩晕汤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曲克芦丁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通过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7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2%,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的DHI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飞 《哈尔滨医药》2021,41(2):129-130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FS-CSA评分、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至我院就诊的20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人.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5 mg,同时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对照组1仅给氟桂利嗪胶囊5 mg,对照组2仅给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近期治愈率为58.4%,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近期治愈率分别为38.8%、30.7%,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有效率为72.2%和55.6%,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治疗脑梗死后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天麻素针0.6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7.27%,总有效率89.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TCD、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治疗组在症状、TCD、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方面变化不大,同时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2.2%和28.3%,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加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每日3次,氟桂利嗪胶囊每晚口服10mg,对照组82例每晚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0mg。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控制率为34.1%,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控制率为19.5%,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率比较:x2=4.47,P<0.05;总有效率比较:x2=9.97,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有效,加用通心络胶囊则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2例在应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仅应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17.55%,总有效率95.42%;对照组基本治愈率7.14%,总有效率69.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天麻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常见症状,也是中老年眩晕症的常见类型。我们于1995年~1996年用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按照杨任民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后循环眩晕的特点,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的185例后循环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因。结果:185例患者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眩晕131例,占后循环眩晕的70.81%,后循环TIA131例合并颈椎病68例、高黏综合征108例、血脂异常112例,临床轻重程度各异;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眩晕占20.54%、出血性卒中眩晕占8.64%。结论:后循环TIA时,出现眩晕的比例相当高,提示后循环TIA是眩晕的一个重要病因,颈椎病、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动脉硬化是后循环TIA眩晕的重要因素;后循环脑卒中是后循环眩晕的另一个重要病因,发病急,眩晕时间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行MRI、头部CT、TCD、血流动力学等血管方面的相关检查,以期对病症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明 《新药与临床》1994,13(5):290-291
颈性眩晕70例,随机等分为氟桂利嗪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54±s9a,)服用5mg,bid;或10mg,qn。倍他司汀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51±10a),用倍他司汀氯化钠500mL(含倍他司汀20mg)静脉滴注,qd,3d后接服倍他司汀8mg,tid,均治疗10d。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1%,差别无显意义(P>0.05)。但3d内有效率后组优于前组,差别有显意义(P<0  相似文献   

16.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外伤后眩晕致重症剥脱性皮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7岁.因脑外伤术后18 d,全身皮疹伴高热4 d入院.患者因交通事故致右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并右颞顶骨及颅中窝骨折,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7.
廖金平  宋斌  张梁宇  李晨  施永周 《中国医药》2012,7(10):1230-1231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外伤性眩晕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0.1g,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d.2组均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每晚1次.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8%(33/38)、66.7%(24/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6,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外伤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尼麦角林对后循环缺血(PCI)所致眩晕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PCI眩晕患者7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32例患者分组依据为不同的PCI眩晕治疗方法;观察组:尼麦角林+尼莫同;对照组:倍他司汀+尼莫同;通过对比眩晕等级评分以及眩晕障碍评分以突出尼麦角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眩晕等级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PCI患者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在眩晕障碍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PCI患者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PCI眩晕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尼麦角林,在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并且未表现出药物应用不良反应的现象,可以将患者的眩晕等级评分以及眩晕障碍评分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PCI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祛风定眩汤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比较及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祛风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型眩晕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1月门诊偏头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4%.结论 对于偏头痛患者给予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中西结合互补互利,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