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病人在遵医行为、生活方式及自我保健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4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出院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人,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对照组66人,出院后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将两组病人在家庭用药、自我保健、再入院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家庭用药、自我保健、再入院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质量,又因其经济、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方法2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1-2周、1个月、5-6月进行电话回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指导。6个月后对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再入院人数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杜绝病程迁延不愈,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减少再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顾晓红 《哈尔滨医药》2013,33(4):308-309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的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出院指导,出院后1、3、6个月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出院1、2、4周及1个月1次进行针对性电话回访,直到纠正月龄6个月止.对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常见疾病患病和父母育儿知识与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格发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育儿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有益的育儿行为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育儿知识水平与家庭护理质量,使早产儿护理由院内延伸至家庭,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家里,有效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和巩固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10月出院的糖尿病患者159例进行电话访问,回访率达91.2%.主要访问能否正确用药,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能否正确进行自我保健和护理,以及血糖自我监控情况等.结果通过电话回访了解了出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转归、出院服药、饮食情况,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提高和巩固疗效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电话回访工作是一种经济实用、病人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家里的有效手段,对进一步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和巩固疗效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帮助护士更好地做好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妇科出院患者以电话回访、短讯息平台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延伸医疗服务,解决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提高其自护自检能力和遵医行为,以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300例妇科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出院的第2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未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性生活恢复情况、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对医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性生活恢复情况、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对医院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短讯息平台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满足了妇科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干预组39例进行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结果:干预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短期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是社区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杜秀蓉  李薇  邓仁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21-1722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以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方法:将22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除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外并分别于出院后1星期、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停药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再次入院人数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出院回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1周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4个月。6个月后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85例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85例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的分析,了解电话回访在病人再入院、满意度和自护力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半年内住院病人在出院后3~5d内进行电话询问和指导,观察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满意度和自护力的比率。结果:与未进行电话回访者相比,回访组再入院率降低(P〈0.01)、满意度和自护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电话回访对出院病人治疗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对增进医患关系、普及医学知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在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5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到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准备指导,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采取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可避免出血、感染、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手术安全、成功的重要环节;加强出院指导及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是防止术后疾病复发,提高手术效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韩菊红  顾红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72-3773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多次电话回访;对照组不实施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对预防再狭窄,降低再入院率,引导患者的积极乐观心态,提高护士交流沟通技巧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烧伤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12例烧伤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电话指导进行创面保护方法、心理教育、饮食营养、功能锻炼及防患保健知识的教育;对照组不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仅于预约患者出院后1年内定期门诊复诊。半年后设计调查表,由专职人员通过电话形式对2组患者进行上述康复期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在正确处理创面、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饮食与营养、功能锻炼及防患保健知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经济的健康教育方式,易为广大烧伤患者所接受,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后,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8个维度方面得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何海燕  何娇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132-1133,1135
目的通过电话随访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哮喘保健知识的认知和家庭自我护理能力,并提高其遵医行为。方法将1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组患者常规进行出院指导,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时间为1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只进行出院指导。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1年内复诊率与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延续健康教育,控制哮喘发作,减少再入院次数(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鲍桂莲  周洁  章丽 《江西医药》2011,46(5):433-434
目的观察回访方式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100例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健康档案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回访组在就医后1周开始采用定期回访,回访时间2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2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回访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按时服药,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农村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袁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2000-200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自2005年7月~2006年7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经过1年的电话回访,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其不遵医嘱服药、能坚持复诊、希望继续电话回访的发生率。结果:将出院后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者与出院后接受电话回访健康教育者(指导服药)相比较,其3个月、6个月、1年以内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而且能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高血压患者出院对减少复发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除了给予出院指导,还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复发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年复发率再入院率及降低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行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方法 对50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进行追踪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将50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未再接受健康教育,一年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因并发症入院1人,再入院率为3.85%,对照组因并发症入院6人,再入院率为25.0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出院患者实施追踪、随访及健康教育,可及时提醒和帮助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利用电话回访对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56例(出院时均无意识障碍),患者出院前将所有的资料均作详细记录,利用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等工具,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结果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坚持康复锻炼的意志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利用电话回访方式延伸健康教育,拓展了护理工作的范围,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20-3621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自我保健能力。方法通过对371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及健康指导,对回访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回访后出院患者的满意率得到提高,康复、防患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增加了病源和科室的经济效益。结论电话回访工作简单易行,增加了患者的自我保健和防患能力,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