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肝损害与IL-18、TNF-α、NO变化的关系.方法 87例AP患者分轻、重型(MAP、SAP)两组,设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ELISA检测IL-18、TNF-α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LB、LDH、AKP、γ-GT).结果 87例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者54例(62.06%).A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组与MAP组比较,血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SAP组血清ALB较治疗前升高(P<0.01),SAP组和MAP组肝功能其他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8、TNF-α、NO水平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AP合并肝损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肝损害组(P<0.0);AP肝损害患者血清IL-18、TNF-α、NO与血清ALT、AST呈正相关,IL-18与TNF-α、NO呈正相关.结论 AP患者肝损害发生率高,SAP肝损害程度明显高于MAP,AP肝损害患者血清IL-18、TNF-α、NO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清IL-18、TNF-α、NO可作为AP肝损害诊断、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肝损害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方法:96例AP患者分轻、重症(MAP、SAP)两组,设正常对照组34例。采集AP患者入院24 h内及出院前1 d空腹静脉血,对照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LB、LDH、AKP、γ、GT)及IL-6水平。结果:96例AP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58例(60.42%)。A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组与MAP组比较,血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SAP患者的血清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SAP组和MAP组肝功能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IL-6水平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P合并肝损害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肝损害患者组(P<0.01)。AP肝损害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血清ALT、AST正相关(r=0.64,P<0.01;r=0.58,P<0.01),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20.50U/L、ΔAST=-8.50 U/L、ΔIL-6=-36.23 ng/L时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结论:AP肝损害发生率高,SAP肝损害严重程度明显高于MAP,AP肝损害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及ΔAST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较显著,ΔIL-6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油酸性肺损伤大鼠肝组织TNF-α、IL-6的表达,探讨油酸致肺损伤发生中细胞因子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6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油酸6 h组(OA6 h),2组大鼠测肺湿/干重(W/D)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的改变,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IL-6蛋白含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IL-6 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OA6 h组肺W/D、ALT、AST和TB均高于对照组(P<0.01),OA6 h组血清和肝组织TNF-α、IL-6蛋白含量以及肝组织TNF-α、IL-6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油酸致大鼠ARDS过程中可发生肝功能障碍,同时肝组织TNF-α、IL-6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增强。ARDS过程中出现的肝功能障碍可能与TNF-α、IL-6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4.
口服大黄水对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 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晓辉  李韶光  杨小云  曾宏 《广东医学》2001,22(10):907-908
目的了解TNF-α,IL-6对肝损害的作用, 研究口服大黄水治疗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 方法 4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护肝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有效抗生素或支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大黄水,疗程14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和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前肝功能C级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患者(P<0.05),A,B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TNF-α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420),两者均与TB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62, 0.458),TNF-α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301),但IL-6与ALT水平无关(r=0.198);治疗后随着TNF-α,IL-6水平的降低,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ALT,TB水平均下降,治疗组TNF-α,IL-6水平的降幅及病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IL-6在肝损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口服大黄水有助于降低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露醇补液疗法对严重烧伤新西兰兔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12 只新西兰兔构建30%
TBSA深度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露醇组,烧伤后1 h开始补液治疗,分别于烧伤前、烧伤后1、4、8、24、48 h收集血清
及48 h 总尿液,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尿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生化法测定ALT、
AST、GGT、CK、CK-MB、BUN和Cr 含量。结果烧伤后1 h 两组兔血清TNF-α和IL-6 开始升高,伴随ALT、AST、GGT、CK、
CK-MB、BUN和Cr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甘露醇组兔48 h尿液TNF-α和IL-6总排泄量较高(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则
较低(P<0.05),ALT、AST、GGT、CK、CK-MB、BUN和Cr含量也较低(P<0.05)。结论甘露醇补液疗法可降低烧伤早期血中炎
症介质TNF-α和IL-6的含量,减轻心、肝、肾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黄涛  毕旭东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49-1652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5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高渗盐水预处理组(HTS组),各15只.各组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Pringle's法),观察肝脏缺血30 min再灌注1、6、24 h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TNF-α和IL-10水平,以及再灌注6 h后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IR组和HTS组各时点血清AST、ALT、LDH、TNF-α、IL-10水平与Sha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TS组各时点血清AST、ALT、LDH、TNF-α、IL-10水平与IR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TS组肝组织病理学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IR组.结论 高渗盐水预处理通过抑制TNF-α的产生、增强IL-10的表达水平来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肠屏障功能(IBF)损害的相关性,以及序贯干预治疗后肠屏障功能损伤程度改善的状况。方法:急性胰腺炎(AP)72例患者分为3组:轻型胰腺炎(MAP)组(A组)24例,重型胰腺炎(SAP)对照组(B组)24例,SAP序贯保护组(C组)24例。检测3组患者入院后血、尿淀粉酶(AMS)的含量及血清肿瘤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及变化;入院后1d、7d、10 d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观察SAP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及体温变化、腹部情况。结果:入院时A组与B、C组血清TNF-α、IL-6、A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血清TNF-α、IL-6、A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干预治疗10 d 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前A组与B、C组尿中(L/M)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尿中(L/M)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0d后C组L/M比值较B组显著降低(P<0.05)。SAP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体温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A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保护组肠道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治疗能改善肠屏障功能,有助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中药干预对兔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A组)、SAP组(B组)和SAP肠道干预组(C组),B、C两组采用胰管结扎联合胆汁注射法制成兔SAP模型,C组造模后滴注肠毒清和百普力.造模前及造模后6、12、24、72、120 h取静脉血测定并比较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 (IL-6)水平.动物于实验后死亡或第5 天处死动物,收集胰腺和小肠组织,观察胰腺和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制备小肠组织匀浆,测定并比较TNF-α、IL-6、和丙二醛(MDA)水平. 结果 除造模后120 h的IL-6水平,B、C组造模后各时点的血清AMY、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造模12 h后的血清AMY水平、24 h后的血清TNF-α水平以及24 h和72 h的血清IL-6水平,C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胰腺和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以B组最为严重,C组较B组明显减轻.C组小肠组织中TNF-α、IL-6和MDA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中药干预可抑制SAP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肠黏膜损伤程度,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助于SAP的治疗及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细胞凋亡在AL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4例ALD患者(病例组)和31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TNF-α、IL-6、NF-κB水平,推测细胞因子及凋亡在ALD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1)ALD患者血清TNF-α、IL-6、NF-κB、GGT、AST、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TNF-α、IL-6、GGT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NF-α、IL-6和NF-κB作为炎症因子和核转录因子在A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对于判断ALD患者肝脏的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柔肝健脾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柔肝健脾方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5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TACE前、后均服用柔肝健脾方,根据TACE后出现的症状再加用其他中药。对照组于TACE前、后给予甘利欣和肌苷护肝。两组病例分别在TACE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检查肝功能。结果:治疗组TACE治疗后1月血清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或只有轻微升高(P>0.05);对照组则ALT、GGTP、TB和D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柔肝健脾方可防治肝癌TACE后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张达坤  杨永和  蔡敏  邝卫红 《海南医学》2014,(19):2830-2833
目的评价利胆退黄方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便于临床推广运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研究,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护肝降酶+熊去氧胆酸口服250 mg,bid)27例,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方案+利胆退黄方)28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Y-谷氨酰转酞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37.91±21.30)μmol/L、(23.70±18.49)μmol/L、(40.50±13.90)μmol/L、(64.30±17.80)μmol/L、(125.60±21.3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96±34.48)μmol/L、(66.40±30.28)μmol/L、(68.60±24.80)μmol/L、(90.10±27.80)μmol/L、(157.49±36.4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安全性观测指标均无异常,无因不良事件退出临床研究。结论利胆退黄方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恙虫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 34例恙虫病肝功能损害患者在抗感染及甘草酸二胺护肝降酶基础上,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加用GSH 1.8 g/d,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16例,不加用GSH,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ALT、AST、TBil、ALP、GGT水平分别为(30.1±11.2) U/L、(22.9±16.5) U/L、(12.9±10.6) μmol/L、(99.8±42.5) U/L、(30.6±12.3)U/L,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治疗组ALT、AST、TBil、ALP、GGT复常率分别为77.8%、72.2%、66.7%、72.2%、66.7%,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SH治疗恙虫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氢气对酵母多糖(ZY)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存活率和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ICR野生型小鼠120只,体质量20~25 g,5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正常对照组(A组)、氢气组(B组)、ZY组(C组)、ZY+氢气组(D组).C和D组小鼠腹腔注射ZY制备脓毒症模型;B和D组小鼠在腹腔注射后的1h和6h时分别吸入2%氢气1h.每组取20只观察7d内小鼠生存情况.另40只动物,实验后24 h下腔静脉采血,取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进行肝脏组织病理评分,测定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C组动物存活率降低,血清AST、ALT水平及肝脏病理评分升高,血清和肝脏组织SOD活性降低,而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存活率提高,血清AST和ALT水平及肝脏病理评分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升高,而8-iso-PGF2α水平降低(P<0.05).结论:氢气可改善脓毒症小鼠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腺苷蛋氨酸组.建立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1 h.腺苷蛋氨酸于术前1 d及术后1 h腹腔注射(100 mg/kg),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在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肝脏再灌注后6 h和24 h处死,取肝脏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以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腺苷蛋氨酸组的ALT、AST、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肝脏病理损伤较轻.结论: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和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蔡木发  吴显劲  吕俊廷 《吉林医学》2011,32(13):2507-250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与浕-L-岩澡糖苷酶(AF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9例乙肝患者血清,检测其HBV-DNA,根据其HBV-DNA载量不同分为1组(<5.0×102copies/ml)、2组(5.0×102copies/ml~5.0×105 copies/ml)、3组(>5.0×105copies/ml),每组63例,正常对照组63例;同时分别检测AFU、ALT、AST、GGT,对其结果进行分析,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AFU、ALT、AST、GG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组AFU、ALT、AST、GGT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结果分别为AFU(F=10.548,P<0.05)、ALT(F=25.646,P<0.05)、AST(F=23.396,P<0.05)、GGT(F=16.425,P<0.05);1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2组AFU与ALT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AFU与AST、GGT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3组AFU与AST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AFU与ALT、GGT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乙肝患者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AFU、ALT、AST、GGT,更有助于观察肝脏的损害程度及预测肝炎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A组)大鼠仅接受麻醉后开腹,游离肝叶及相关血管后关腹;对照组(B组)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采用门静脉插管和肝下下腔静脉缺口作为灌注道和流出道,用4℃乳酸林格氏液对肝脏进行冷灌注20min;实验组(C组)大鼠术前连续3d给予10mg/(kg·d)雷帕霉素灌胃,手术操作同B组。3组大鼠均于再灌注24h后经下腔静脉采血离心获取血清,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取血后处死大鼠获取肝脏标本,用于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B、C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浓度、AST、ALT的含量以及肝组织MDA的水平高于A组,而SOD活性降低(P〈0.05);C组除SOD活性比B组有所升高外,其余指标均低于B组(P〈O.05)。A组肝脏组织形态结构未见异常,B、C组均见肝细胞损伤,C组损伤较B组减轻。结论:术前给予RAPA能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左瑞菊  徐春军  邹济源 《海南医学》2016,(24):4001-400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102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内科综合保肝、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9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和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黄疸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TNF-α和IL-6水平,总有效率高于甘草酸二胺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SAP组与假手术组各12例,治疗组制成SAP模型后在腹腔注入异甘草酸镁,SAP组制成SAP模型后在腹腔注入等量0.9%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开腹仅将胰腺组织翻动后关腹,对比分析3组血清ALT、AST、ALB、TNF-α水平、12h内死亡率.结果 ALT、AST、TNF-α水平SAP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明显低于SAP组,ALB水平SAP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高于S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死亡率SAP组与治疗组相差无几(41.67% vs 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降低肝酶学,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不同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并以此分为阴性组(17例)、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19例)、高载量组(12例)4组,比较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肝功能相关酶(ALT、AST、GGT)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TNF-d、IL-6均明显升高,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ALT、AST、GGT水平比较,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TNF-α、IL-6相关(r=0.68、0.56,P<0.05);ALT与hs-CRP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炎性因子在乙肝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综合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和肝脏酶学对了解乙肝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8例结核药物性肝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39例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B组39例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酸转氨酶(AST)和血清白蛋白(ALB)以及白球比(A/G)与总胆红素(SB)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B、A/G、SB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ALT、AST和S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LB、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对结核药物性肝病的转氨酶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硫普罗宁对促进患者肝脏蛋白的合成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