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大剂量MTX冲击治疗,监测其后各个时间点的MTX血药浓度,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接受大剂量MTX冲击疗法后,各个时间点的MTX血药浓度差异显著;24h血药浓度2〉10μmol/L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6%,48h时血药浓度〉1μmol/L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0.0%,72h血药浓度〉0.1μmol/L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7.54%,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其他血药浓度患儿(P〈0.05)。结论:接受大剂量MTX冲击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各个时间点血药浓度差异较大,不同的血药浓度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各不相同,需要实时监测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 HD-MTX)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中的应用,了解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对35例ALL患者应用HD-MTX治疗186例次,观察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给药后24h、66h、72h测定MTX的血药浓度,在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监测指导下解救治疗。结果24h、66h、72h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36.86±7.42)μmol/L、(O.25±0.09)μmol/L、(0.09±0.04)μmol/L。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骨髓抑制是HD-MTX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MTX在体内排泄个体差异大,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CF)剂量及时机,安全性高,疗效满意。结论HD-MTX治疗应强调剂量个体化,血药浓度的监测为提高ALL的疗效,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 MTX)化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MTX体内蓄积的影响因素、MTX蓄积者的临床表现,为MTX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ALL患者HD MTX化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MTX体内蓄积的影响因素、MTX蓄积者的临床表现,为MTX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结果①用药后0、20及44 h患者体内MTX浓度分别为(58.63±37.23,95%CI:41.20~76.05)μmol/L、(5.14±2.25,95%CI:0.44~9.84)μmol/L及(0.35±0.11,95%CI:0.013~0.57)μmol/L。②6例次患者出现MTX体内蓄积,蓄积组化疗前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蓄积组[分别为(68.81±6.48)和(50.4±10.6)μmol/L,P〈0.01];血肌酐水平与44 h的MTX浓度呈正相关(r=0.5739,P〈0.01)。③MTX蓄积组患者黏膜损害的发生率较非蓄积组明显增高(P〈0.05)。MTX蓄积的6例次患者中,5例次通过水化、碱化、增加CF的解救量,使MTX得以排泄,其中1例次出现MTX持续蓄积并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给予血液透析后,血MTX水平降至安全浓度以下。结论肾功能是影响MTX体内代谢的重要因素;当出现MTX体内蓄积时,可通过水化、碱化、加大CF的解救量促进其排泄,必要时可行血液透析等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检测血清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准确选择四氢叶酸钙(CF)解救剂量,减少MTX毒副作用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进行大剂量MTX治疗后44h和68h进行药物浓度检测。结果 45例患儿用药后44h血药浓度监测114例次,68h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44h血药浓度≤0.5μmol/L99例次,0.5~1.0μmol/L12例次,≥1.0μmol/L3例次。68h血药浓度〈0.1μmol/L44例次,〉0.1μmol/L12例次,其中1例次有明显黏膜损害。结论应用大剂量MTX治疗时其用药后44h血清MTX浓度〉0.5μmol/L时应严格观察其68h浓度,68h浓度〈0.25μmol/L时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0.1μmol/L时为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予10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217例次大剂量MTX(1.5~9.0 g)治疗,根据MTX的血药浓度,以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四氢叶酸钙(CF)解救.于开始用药44h起,间隔6~12h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MTX血药浓度,监测至MTX浓度<0.1 μmol/L止.结果 6例次(2.8%)患者开始用药44h后MTX浓度(C_(MTX/44h))≥5 μmol/L,平均浓度为11.67μmol/L(6.01~20.15 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70 h(92~272 h);23例次(10.6%)患者1 μmol/L≤C_(MTX/44h)<5μmol/L,平均浓度为2.23 μmol/L(1.07~4.69 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16 h(68~188 h)后.C_(MTX/44h)≥1 μmol/L者基本出现于使用MTX剂量≥5 g的患者中.除个别患者出现轻度黏膜炎症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发应.结论 MTX的代谢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排泄延迟更易出现于使用高剂量药物时.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大剂量MTX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主要毒副作用。方法对50例患者均采用包括HD-MTX化疗方案,MTX总剂量3-5g/m^2,总量的1/10在30min内快速静点,余量在23.5h内用微量泵均匀输入。输入30min后至2h之内进行三联鞘注(阿糖胞苷30mg,甲氨蝶呤12.5mg,地塞米松5mg)。MTX开始后36h开始用四氢叶酸钙(CF)解救,15mg/m^2/次,q6h,静脉注射/肌注,CF开始解救后42h、48h、72h监测MTX血药浓度,当MTX血清浓度≤0.1μmol/L时停止解救,总量为MTX量的5%-10%。用药过程中充分补充电解质和水化、碱化尿液。结果胃肠道反应例34例(68%),皮肤、粘膜受损11例(22%)、肝损害12例(24%)、骨髓抑制18例(36%)。结论 HD-MTX只要化疗前准备工作完善;充分水化、碱化,认真做好MTX血药浓度的监测,CF及时解救,认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术前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中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应用大剂量HDMTX共37次化疗。HDMTX化疗方案:第1天水化碱化;第2天甲氨蝶呤8~12 g/m2静脉点滴,6~8 h后开始甲酰四氢叶酸钙9~15 mg肌肉注射。同时行MTX的血药浓度监测。第3天水化碱化。分别于MTX全部滴注后0、1、6、12、24、48及72 h采血,测量MTX的血药浓度。观察无瘤生存时间,MR I改变和不良反应。所得MTX血药浓度数据按照非房室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AUC(药时曲线下面积)为(4 853.53±1 581.53)μmol/(L.h-1),Cm ax(最高血药浓度)为(947.79±333.45)μmol/L。EFS(无瘤生存时间)为(41.47±16.07)月,与AUC有明显相关性,与Cm ax无明显相关性。AUC<4 000μmol/(L.h-1)的EFS与AUC>4 000μmol/(L.h-1)的EFS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例中有11例出现白细胞下降,其AUC均值显著高于无白细胞下降者;4例出现化疗后肝功损害,1例出现口腔溃疡。结论在HDMTX化疗中,AUC可以作为一个预计远期和近期疗效的药代动力学指标,AUC>4 000μmol/(L.h-1)可以作为一个指导标准。白细胞的下降与较高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和最大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氨甲喋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研究,探讨MTX血药浓度与毒副作用等方面的关系,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53例患儿血清中MTX的血药浓度,分析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24 h MTX血药浓度〉40μmol/L者黏膜损害发生率为79.2%(19/24),16-40μmol/L黏膜损害发生率为15.1%(8/53),而24h MTX浓度〉40μmol/L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5.0%(18/24),16-40μmol/L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7.0%(9/53),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发热、骨髓轻度抑制、局部皮疹等。结论监测MTX血药浓度,有利于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制定合理的甲氨蝶呤解救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为实现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方法 搜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该院小儿血液内科接受甲氨堞呤(3g/m2)化疗的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定时取血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救援方案.研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48h不同个体血药浓度结果差异较大(0.10~23.00μ mol/L);48 h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患者的解救次数和血药浓度监测次数均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P<0.01);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的病例比较,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病例不良反应的病例有增加趋势,但统计结果不显著(P>0.05).结论 大剂量甲氨堞呤化疗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优化治疗方案.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升高有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的趋势,该不良反应可逆.临床治疗中,可根据病人情况将甲氨蝶呤剂量增至患儿可耐受剂量,定时监测并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解救方案,可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蒙光义  王柳萍  严明  许盈  杨斌 《广西医学》2010,32(2):133-137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研究单剂量口服不同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3组SD大鼠分别按体重单剂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300 mg/kg、600 mg/kg、1 200 mg/kg后,采用RP-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剂量组的对乙酰氨基酚药-时曲线均符合口服吸收的一级动力学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0.78±0.17)h、(1.07±0.12)h、(1.19±0.12)h;Cmax分别为(158.99±26.08)μg/ml、(226.26±20.38)μg/ml、(402.95±86.46)μg/ml;T1/2kα分别为(0.24±0.09)h、(0.39±0.11)h、(0.43±0.14)h;T1/2ke分别为(3.78±0.33)h、(3.66±0.32)h、(4.33±0.47)h;AUC0→24分别为(718.71±143.03)μg·h^-1·ml^-1(1 578.53±246.76)μg·h^-1·ml^-1(3 734.67±665.58)μg·h^-1·ml^-1AUC0→∞分别为(757.16±155.29)μg·h^-1·ml^-1(1 594.61±247.11)μg·h^-1·ml^-1(3 847.99±692.03)μg·h^-1·ml^-1结论所建立RP-HPLC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能满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需求;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相似,但高剂量组则与上述两组则有所不同,这可能与其剂量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匹伐他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研究匹伐他汀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匹伐他汀低、中、高3个剂量(1 mg、2 mg、4 mg)进行单剂量药动学研究,2 mg剂量组继续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多剂量药动学研究。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的浓度,并采用PK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1、2、4 mg匹伐他汀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Cmax(30.89±11.05)μg.L-1、(74.02±35.71)μg.L-1、(123.70±26.37)μg.L-1;Tmax(0.78±0.18)h、(0.73±0.25)h、(0.70±0.16)h;T1/2(9.80±3.33)h、(10.81±1.96)h、(12.79±3.00)h;AUC0-48(90.51±31.10)μg.h.L-1、(225.89±82.71)μg.h.L-1、(350.15±70.25)μg.h.L-1;AUC0-∞(93.72±32.72)μg.h.L-1、(232.15±86.22)μg.h.L-1、(365.39±75.46)μg.h.L-1。中剂量组10名受试者多次口服受试药2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0.26±19.43)μg.L-1;Tmax(0.75±0.29)h;T1/2(10.76±1.96)h;AUC0-48(270.53±98.44)μg.h.L-1;AUC0-∞(280.55±104.97)μg.h.L-1;波动度DF为(8.21±2.11)%。结论匹伐他汀在连续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5天已达稳态。匹伐他汀的剂量与Cmax、AUC0-∞和AUC0-24呈正相关关系;匹伐他汀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匹伐他汀片单、多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奥洛他定在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 mg盐酸奥洛他定片后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分别于给药前及口服给药后0.25、0.5、0.75,1、1.5,2、3、4、6、8、10、12、16、24、48 h采集肘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采用DAS程序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5 mg后,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拟合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6.55±2.50)h、Tmax(0.98±0.32)h、Cmax(53.75±19.76)μg.L-1、AUC0-48(159.54±60.94)μg.h.L-1、AUC0-∞(161.79±61.19)μg.h.L-1。结论建立的奥洛他定人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可靠、简便;国产盐酸奥洛他定片单剂量给药后在健康人体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琦  李晓阳  肖涛 《当代医师》2014,(5):634-637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顺铂(DDP)、吡柔比星(THP)和异环磷酰胺(IFO)4种药物优化组合方案治疗肢体骨肉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优化新辅助化疗方案(MTX 200 mg/kg静滴6h,d1;用药12h后CF解救12次,每次9mg;DDP 100 mg/m2、THP 30 mg静滴d8-10;IFO 3.0g/m2静滴d16-18,美司那与IFO等量,每天IFO用后第0、3、6、9小时静滴)治疗的125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此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优化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Ⅱa期和Ⅱb期骨肉瘤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36.4% (8/22)和79.6% (8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患者中52例(41.6%)患者疾病复发或转移,47例(37.6%)患者死亡,二年无瘤生存率55.2%,总生存率62.4%,生存时间(17.7±8.3)个月.患者化疗期间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其中Ⅲ-Ⅳ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71.2%,Ⅲ-Ⅳ级恶心和Ⅲ-Ⅳ级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7.6%和13.6%.结论 将大剂量MTX、DDP、THP和IFO这4种药物进行优化组合治疗骨肉瘤患者具有疗效确切、可耐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兔血浆中异烟肼(Isoniazid,INH)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研究其静脉给药后兔体内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以Agilent ZORBAX SB-C18柱(5μm,4.6mm×250mm)为INH的分析柱,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H3PO4调pH4.0):乙腈=55:45;流速1.0 mL·min-1;柱温:35C,血浆经桂皮醛衍生化后325nm波长下检测.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按INH 11.43 mg·kg-1静滴,RP-HPLC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数据经DAS软件拟合分析.结果 INH在0.05~20μg·mL-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最低检测浓度为50n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0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 =5)分别为1.2% ~4.3%和2.5% ~4.4%.INH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c),T1/2=(1.92 ±0.80)h,Cmax=(9.70±1.38)mg·L-1,AUC(0-∞)=(20.97±3.11)mg· (h·L)-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兔血浆异烟肼HPLC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兔体内异烟肼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体内药代谢动力学参数为异烟肼其它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左卡尼汀(L-carnitine,LC)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特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血浆中药物血药浓度[2]。采用DAS Ver 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AUC 0-24 h及AUC 0-∞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为(2.06±1.20)h;T1/2β为(59.80±10.50)h;T max为(3.23±0.42)h,;AUC(0-∞)为(2518.3±310.65)μmol/(L.h);AUC(0-t)为(1311.54±218.32)μmol/(L.h);Cmax为(83.5±23.40)μmol/L。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1±11.6)%。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托莫西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并对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后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给药20 m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4、5、6、8、10、12、24 h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托莫西汀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给药盐酸托莫西汀胶囊20 mg后,其平均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拟合符合二室模型,T1/2、Tmax、Cmax、AUC0-24、AUC0-∞分别为(4.55±0.79)h、(1.33±0.48)h、(225.18±48.53)μg.L^-1、(971.34±219.52)μg.L^-1.h和(992.60±229.93)μg.L^-1.h。结论建立的托莫西汀人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可靠、简便,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单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90例,比较沙格列汀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服糖后1、2、3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TC、LDL- C、HDL- C、胰高血糖素、BMI、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由(9.5±2.6)mmol/L降至(6.8±1.8)mmol/L、服糖后2h血糖由(14.8±3.2)mmol/L降至(8.9±2.3)mmol/L、HbA1c由(8.4±2.2)%降至(7.0±1.3)%、服糖后2h胰高血糖素由(169.6±50.6)ng/L降至(101.4±40.8)n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且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沙格列汀能有效降低多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兔血浆利福平(rifampicin,RFP)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研究其静脉给药后兔体内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以Agilent ZORBAX XDB-C18柱(5μm,4.6mm×150m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02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7.0)∶甲醇=30∶70;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30nm。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按RFP12mg·kg^-1静滴,RP-HPLC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数据经DAS软件拟合分析。结果 RFP在0.5~72μg·mL^-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9.72%,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5)分别为2.6%~4.4%和2.2%~2.9%。静脉滴注RFP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c),T1/2=(2.87±0.78)h,Cmax=(12.49±1.57)mg·L^-1,AUC(0-∞)=(50.05±14.50)mg·(h·L)^-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兔血浆利福平RP-HPLC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兔体内利福平血药浓度的测定,兔体内利福平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体内药代谢动力学参数为利福平其它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