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用中药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lnensis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具有敛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好富  谭宁华  周俊  易元芬 《中草药》2005,36(9):1309-1310
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果实,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北五味子果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前人已有研究,但结合药理活性追踪和GC-MS技术来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 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具有收敛、补气、宁心等功效。近年发现本品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和双向调节功效,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据调查,目前临床配方所用五味子多整个入药,不作粉碎处理。笔者认为,五味子入汤剂宜捣碎,方能保证其药效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中药五味子( Schisandra )为木兰科五味子(北五味子) (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 Baill)或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 ( 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1].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虹  王志宝  赵倩 《中成药》2010,32(1):155-157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1]),五味子是临床常用中药.中医认为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2]).  相似文献   

6.
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益气生津、收敛固涩和补肾宁心等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1]。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炮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官艳丽  曹沛  郁开北  廖循 《中草药》2006,37(2):185-187
北五味子是五味子属植物北五味子S ch isand rach 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与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R ehd.etW ils.)一道作为五味子药材使用,本草将其列为上品,有益气、明目等功效,中医作为收敛和滋补强壮剂使用已有悠久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  相似文献   

8.
北五味子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用中药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ohisandra ehinen-sis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具有敛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存在于五味子中的抗肝炎、降ALT的有效成分为五味子素类、五昧子酯类、翼梗五味子酯、五味子酚、翼梗五味子酸等10多个联苯环烯类木脂素化合物[1].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五味子五味俱备,唯酸独胜,味酸收敛,温润不燥。具有敛肺补肾、涩精止泻、敛汗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本品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材,除了常入收涩剂中使用外,还常在补益剂中配伍,  相似文献   

10.
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中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Schisandra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中国药典(1995版)将其列为正品,但药典无含量测定项。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华中五味子中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以此作为药材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随着研究深入,其众多的药理作用也被开发出来了,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红花五味子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彦涵  高建平  郁韵秋  陈道峰 《中草药》2003,34(10):950-952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红花五味子的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A)、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B)和五味子丙素(schisandrinc)含量。方法 HPLC法,使用Sphereclone ODS柱;流动相:水(A),甲醇(B),梯度洗脱:0~4min,70%B;4~54min,70%~100%B;流速为0.4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 五味子酯甲、甲素、乙素、丙素在红花五味子中含量分别为0.026%~0.083%,0.007%~0.945%,0.002%~0.121%。0.01%~0.038%。其中五味子甲素普遍存在,且果实中含量高于茎藤。结论去氧五味子素是红花五味子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北五味子有效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因主产于我国东北各地,也称为辽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气强阴、养五脏、名目壮筋骨等多种功效。对于五味子的科属问题一直有争议,传统认为五味子归属于木兰科,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为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五味子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俱有宁心安神、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效,可益五脏之气。结合其现代药理学研究,五味子含有五味子多糖、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木脂素和维生素等化学有效成分,分别对心肝脾肺肾五脏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临床保肝降酶的首选药材。只要因病制宜,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疗效颇佳。现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效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习称“北五味子”。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1]。五味子常见炮制品种有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2]。传统理论认为,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3],即五味子是“生熟异用”的。有关五味子的炮制研究近年亦取得了一些进展,为五味子“生熟异用”的解释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兹就近年来五味子的炮制研究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生熟异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其果实、根、茎、叶等多种部位均具有药用价值,都可起到治疗作用。五味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含有木脂素、挥发油、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活性成分。五味子的化学活性成分与它的药理活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对肝脏、心血管、神经中枢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因此,进一步研究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活性对于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ar Ren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可称“北五味子”,后者可称“南五味子”。为中医临床常用润肺、滋。肾、止汗、止泻、涩精药,主治咳喘、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神经衰弱等症,并有较多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作为东北传统道地药材,其不仅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也广泛用于日常保健。近年来,以五味子为主的保健食品不胜枚举,其主要具有改善睡眠、修复肝损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但五味子保健食品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平台上以“五味子”“五味子提取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基于五味子药材的传统功效和主要化学成分,结合现已通过审批的含五味子保健食品的功效和剂型,阐述五味子药材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合规性、安全性及功效性,旨在为以五味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申报注册、功效研究等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对五味子属植物的木脂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探讨五味子药物资源问题。方法 :用HPLC对五味子属 14个种 (变种 ) 18个样品 (果实、茎藤和根 )中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 (schisandrin) ,五味子醇乙 (gomisinA) ,五味子酯甲 (schisantherinA) ,五味子甲素 (deoxyschizandrin) ,表 加巴辛 (d-epigalbacine) ,安五脂素 [(+) anwulig nan],五味子乙素 (wuweizisuB) ,6O 苯甲酰戈米辛O(6-O-benzoylgomisinO)和五味子丙素 (wuweizisu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5种不同种的五味子果实中 ,9种木脂素总量为 0.52%~1.96% ,其中以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含量最高 ,11种 (包括变种 )茎的 9种木脂素总量为 0.02%~1.51% ;小花五味子果实含有与华中五味子相似的木脂素成分 ,其中甲素的含量较高 (0.59%) ;绿叶五味子与五味子成分相似 ,其醇甲、醇乙和乙素的含量均较高 ;翼梗五味子果实、华中五味子果实、小花五味子茎、毛脉五味子茎和二色五味子根的安五脂素含量较高 ,分别 0.77% ,0.42% ,0.50% ,0.26% ,0.38% ;毛脉五味子茎、毛叶五味子茎和金山五味子茎的表 加巴辛含量较高 (分别为0.89% ,1.51% ,0.17% )。结论 :五味子属植物果实的木脂素含量高于根和茎 ;翼梗五味子果实、小花五味子茎、华中五味子果实、二色五味子根、毛脉五味子和毛脉五味子茎、金山五味子茎可分别作为安五脂素和表-加巴辛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南五味子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建平  王彦涵  陈道峰 《中草药》2003,34(7):646-649
目的 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 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 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