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椎间盘镜下微创椎间盘摘除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操作要领和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应用MED手术治疗25例LIDH患者. 结果:患者术后20h~7d(平均2.4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10d,平均5.2d.除1例切口浅层感染,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后均得以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满意,其中优18例,良5例,尚可2例,优良率为92%.结论: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微创与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LIDH 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ED组和OD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远期临床效果.远期临床效果通过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LIDH手术评定标准>评定优、良、差.结果 MED组和O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与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但M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住院时间短、恢复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n=54)和OD组(n=6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 a后,MED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3%,与OD组93.5%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相比,MED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减小,术后卧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和OD均为治疗LIDH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很高的优良率,但与OD组相比,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上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D对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术中出血45ml,平均住院6.4d,发生硬膜撕裂1例,有2例改为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5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达98.3%。术后平均28d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TED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接受MED治疗48例(MED组),接受PTED 64例(PTED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结果:MED组的住院天数与PTE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比PTE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VAS组内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MED组与PTED组分别为91.67%和8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良好地手术效果,PTED技术优于MED技术。但在开展PTED手术早期,需要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努力提高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MED联合纤维环缝合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纤维环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获得随访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分析,30例患者采用单纯MED手术,30例患者采用MED联合纤维环缝合器手术,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的VAS、ODI、JOA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单纯使用MED的患者及MED联合纤维环缝合器的患者术后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使用MED联合纤维环缝合器的患者治疗效果由于单纯MED组。结论:单纯使用MED及MED联合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都能有良好疗效,MED联合使用纤维环缝合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MED。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esce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MED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5名患者为对象,并以同期接受开放式手术的43名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和ODI评分及复发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23.5(13~50)个月,MED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9.6±23.6)min,比OD组长;平均住院时间为7(5~27)d,比OD短,术中出血量为60(20~250)m L,与OD组无差异。两组VAS和OD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复发率分别为7.1%和8.7%,也无明显差异。结论:MED与OD手术整体疗效无明显差异,但MED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经皮后路椎间盘镜(MED)与传统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2015年11月-2017年7月在我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DLSS患者75例,椎板开窗减压组35例,MED组40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自如下地行走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手术优良率,并对比两组术后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内科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MED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及自如下地行走时间均优于椎板开窗组,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一周MED组VAS评分优于椎板开窗组(P0.05),而末次随访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Macnab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MED与椎板开窗减压治疗DLSS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MED较椎板开窗减压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问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ED组,各30例.手术效果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例的椎间盘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PTED组平均手术失血(7±2)ml,术后卧床1 d.MED组平均手术失血(48±13)ml,术后卧床3~5 d(平均4.2 d).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0%和9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D组和MED组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PTED和MED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均满意.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T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椎间盘镜(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使用MED(德国艾克曼公司第三代)治疗腰间盘突出症43例,共44个间盘,术后抗炎、脱水和激素治疗,卧床3~7d。结果:本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量90ml,卧床时间平均5d,平均随访13个月,优良率90.7%。结论: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康复期短,减少脊柱不稳和间盘复发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此微创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配合口服腰腿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两组采取相同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治疗前后均进行TNF-α、NO含量检测,并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明显降低,且接近常值水平,NO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及NO恢复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局部供血情况,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3.
孙煦化  肖荣驰  王莉  孙君超 《西部医学》2011,23(7):1206-1207,121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家兔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周围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未用药)、第17天(用药后第10天)、第27天(停药后第10天)取材,测定各组神经根周围组织NO含量。结果用药后前列腺素E1组神经根周围组织NO含量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素E1能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周围组织NO的含量,它是前列腺素E1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1年12月48例符合人组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接受浮针治疗(n=20)或常规针灸(n=24)。结果浮针组治疗有效率为95.O%.传统针炙组为85.7%(P〉0.05),但浮针组痊愈率+显效率浮针组为90%(n=18),针灸组为57.1%(n=16)(P〈0.05)。结论与常规针灸相比,浮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近年来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滥用、器官移植等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自然环境恶化也成为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文中构建模拟日光照射导致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及光损伤后须癣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模拟日光照射剂量与须癣毛癣菌感染情况的关系。方法利用SUV-1000日光紫外线模拟器照射豚鼠背部皮肤,测出其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将实验豚鼠分为5组,第1、2、3、4组分别以0MED、0.5MED、1MED、4MED连续3 d照射其背部皮肤。照射完成后次日,将预先制备的须癣毛癣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照射部位皮肤,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脱毛后不进行照射,背部涂抹等渗盐水以作对照。通过皮肤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给予感染后皮损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豚鼠背部皮肤模拟日光平均MED总剂量为1552 mJ/cm2,其中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122mJ/cm2,相应紫外线B(ultraviolet A,UVA)1430mJ/cm2。模拟日光照射后第4组皮肤红斑反应最明显,第3组红斑程度较轻,第1、2组未见红斑。第1、2、3、4组豚鼠照射后真菌感染均成功,阳性率100%。第4组与1、2组皮损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豚鼠皮肤可发生日晒红斑反应;模拟日光照射剂量对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无影响,但对真菌感染后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皮损自愈有显著影响。为模拟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真菌感染的形成作用机制研究成功建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与发病机制、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和CT表现,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4周岁~20周岁,平均年龄18.6岁。结果:L4~L5和L5~S1间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本组病例全部符合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结论:正确认识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一定程度地避免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CT扫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其对硬膜囊、脊神经的压迫情况,对其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及其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告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探讨此技术的基本概念,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要点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对35例单或多平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均在浅硬膜外麻醉下通过脊柱MED行突出间盘除术,观察患术后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患的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虽然治疗效果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但患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活动,切口仅长1.6cm,行皮内缝合,不需拆线,本组患均在术后3-5d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10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患出现复发,腰椎不稳。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但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腰椎稳定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