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年轻人脑出血11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110例经过影像学证实为脑出血且年龄介于 15~ 4 4岁的患者 ,分析其危险因素、出血部位和发病原因。结果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39.1% )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8.7% )。出血部位分别是基底节出血 38例 ,脑叶出血 34例 ,其他部位出血 38例。发病原因 :高血压病 4 1例 ,脑血管畸形 (含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其他血管畸形 ) 18例 ,动脉瘤 2例 ,肿瘤 6例 ,其他 3例 ,原因不明 4 0例。结论 :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和肿瘤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脑出血病因较多,高血压病是常见原因,占68%,高血压所致脑出血部位多在内囊附近。结论:高血压病是引起青年人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不能排除高血压病同时与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脑出血病因较多,高血压病是常见原因。占68%,高血压所致脑出血部位多在内囊附近,结论:高血压病是引起青年人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不能排除高血压病同时与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明确病因者115例(78.8%),病因不明者31例(21.2%),其中先天性血管畸形57例(39.0%),动脉粥样硬化52例(35.6%),烟雾病4例(2.7%),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脑出血2例(1.4%)。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经治疗痊愈106例(72.6%),显著进步19例(13%),死亡21例(14.4%)。结论 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11例15-4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发病时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年脑出血以31-4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0.3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35例、脑血管畸形29例、Moyamoya病8例、肾性高血压4例、妊娠高血压3例、原因不明32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是促发青年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卒中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青年人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灶及其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15~40岁发病在3小时~7天以内的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男性58例(56.86%),女性44例(43.14%),分梗死和出血两组进行诸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时血脂、血糖、血粘度、心电图、头CT及MR等项调查。结果:青年人卒中以31~40岁居多(86.27%),平均发病年龄34.5岁,病灶部位以脑叶梗死(44%)、基底节出血(42.3%)多见。病因:梗死组和出血组均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最多(41.1%),红细胞压积增高,甘油三脂并胆固醇增高,全血粘度增高梗死组比出血组明显;血糖增高,心电图异常、出血组比梗死组异常率高。梗死组其它病因尚有风心病、围产期心肌病和脑囊虫病所致的脑梗死。出血组则有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两组均有相当数量的原因不明性,青年人卒中约占38.2%。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仍然是青年人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是促发青年人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脑囊虫病、围产期心肌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等导致卒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36例青年人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SICH)进行临床分析,发现青年人SICH多位于脑叶(80.6%),出血原因多为脑血管畸形(占50%),预后较好,强调隐匿型血管畸形在青年人CT发病原因中的重要意义,指出青年人SICH应当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大多可切除颅内血管畸形,避免再出血。  相似文献   

8.
65例青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有明确病因者38例(58.46%),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5例(38.46%),心源性脑栓塞10例(15.38%),梅毒性动脉炎2例(3.0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1.54%);病因不明者27例(41.54%)。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酗酒、TIA病史、糖尿病、房颤等。经治疗基本痊愈22例(33.85%),显著进步16例(24.62%),进步13例(20.00%),无变化14例(21.54%)。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栓塞、梅毒性动脉炎最常见。以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青年脑出血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7例青年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病因者106例(77.37%),病因不明者31例(22.63%),其中先天性脑血管畸形51例(37.23%),高血压41例(29.93%),先天性脑动脉瘤5例(3.65%),脑静脉血栓形成4例(2.92%),脑胶质瘤并出血2例(1.46%),线粒体脑肌病2例(1.46%),抗凝治疗1例(0.73%).主要危险因素有:饮酒、吸烟、家族史.经治疗基本痊愈103例(75.18%),显著进步21例(15.33%),死亡13例(9.49%).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最常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脑出血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01~2002-12我院收治18~44岁青年人脑出血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高血压14例,颅内动脉瘤13例,脑动-静脉畸形8例,白血病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颅外伤后继发脑出血2例,Moyamoya病2例,其余病因不明者16例。存活54例,死亡8例,病死率12.9%;白血病并发脑出血死亡率熹高,占出血性脑卒中的37.5%。结论 表明青年人脑出血预后与病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安阳地区青年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因。 方法 收集长期居住于安阳地区的148例首发急性青年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18~25岁 组、26~35岁组和36~45岁组,各组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方法进行病因分型,同时记录每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合并的危险 因素。 结果 148例青年C I患者中男性(81.8%)多于女性(18.2%),农村患者(56.8%)多于城市患 者(43.2%)。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暴露率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最高(58.1%),其次为高血压病 (54.7%)、高脂血症(45.9%)、大量吸烟(30.4%)、大量饮酒(17.6%)、糖尿病(10.8%)。各年龄 组间合并高血压病(P =0.008)、大量吸烟(P =0.031)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且均以36~45岁组最高。 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62例(41.9%)、不明原因型(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48例(32.4%)、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20例(13.5%)、 其他明确病因型(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DE)14例(9.5%)、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 CE)4例(2.7%)。各病因组间合并糖尿病(P =0.014)、高脂血症(P =0.030)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且 均以SAO组最高。不同年龄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不同:18~25岁组以SDE构成比最高(60.0%),其 次为SUE(40.0%);26~35岁组以LAA、SUE构成比最高(均为31.8%);36~45岁组以LAA构成比最高 (45.5%),SUE次之(32.2%)。 结论 安阳地区青年CI患者的性别和城乡构成差异明显。危险因素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最为常见, 其次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大量吸烟。36~45岁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大量吸烟明显增多。TOAST病 因分型以LAA和SUE为主,并且合并不同危险因素患者发病病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昆明市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女性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60岁)200例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诊。依据新版治疗急性卒中试验(NEW.TOAS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病因分型。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法(MRS)判断预后。结果收集老年女性脑梗死病因呈多样化,根据TOAST分型构成,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60例(30.0%),小动脉闭塞型卒中83例(41.5%),心源性脑栓塞型55例(27.5%),其他原因型卒中2例(1.0%),原因不明缺血性卒中0例。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为血脂异常134例(67.0%),其次为高血压122例(61.0%),心脏病72例(36.0%),糖尿病70例(35.0%),吸烟、饮酒39例(19.5%),高同型半胱氨酸38例(19.0%)。NEW.TOAST分型各组预后较差的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预后较好的是小动脉闭塞型。结论老年女性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所占比例最高,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暴露率高,小动脉闭塞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及SWAN序列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连续收治常规MRI检查确诊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微出血灶分为CMBs组(76例)和无CMBs组(79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等临床相关因素,并记录相关生化指标。对以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记录各危险因素组常规MRI及SWAN序列对CMBs的检出例数。结果 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CMBs者76例(占49%),多发生于皮质-皮质下区(占36%); CMBs的发生与年龄、饮酒史、糖尿病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SWAN序列对各危险因素组CMB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与CMBs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可考虑将SWAN列入常规MRI检查以筛查CMBs病灶和评价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6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62例,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45岁)142例与中老年组(45岁)220例。探讨2组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于治疗结束后1a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死亡情况、有无残疾、有无复发脑出血及预后情况。结果高血压是发生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及危险因素,中老年组脑出血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与脑部动静脉畸形,中老年组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基底核区,其次是丘脑。中老年组预后情况较差,病死率、残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复发率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是各个年龄阶段造成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脂与高NIHSS评分是中老年组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主要与年龄有关,年龄45岁是导致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半球相继出血及血肿扩大合并脑干梗死的混合性卒中的可能发病机制、病因及诊治对策。方法对2例双侧大脑半球相继出血及血肿扩大合并脑干梗死的混合性卒中患者起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疾病演变经过、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疾病演变过程都极为相似而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结论大脑半球相继出血及血肿扩大合并脑干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可能都存在相同对称的脑血管结构异常物质基础以及促发因素、脑血流动力学因素、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因素等,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在诊断对策上要积极寻找原因,治疗上要慎重而周全,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收集的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因分析采用TOAST分型及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nternational Pediatric Stroke Study,IPSS)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χ2检验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吸烟和高血压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OAST分型而被认定为不明原因脑梗死的24例患者,利用IPSS方法发现83%的患者有其他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PSS方法可能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特定病因分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河套地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3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对河套地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者187例及81例无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进行病史询问,监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血流变学分析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对187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者随访3年,统计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狭窄组与无狭窄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吸烟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5),狭窄组高血压发生率及饮酒率与无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7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者3年内有30例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16.04%。结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不是危险因素,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以轻度狭窄居多占48.66%,中度及重度狭窄次之,分别占29.95%、21.39%,单侧狭窄占88.77%,双侧狭窄占11.23%,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该早期干预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 例45 岁以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因、临床特点、CT表现及预后.结果 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病前均未进行有效的血压检测及控制,临床以突然发病,临床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偏瘫为主.CT表现主要为基底节区出血,死亡6例,病死率13.04%.结论 加强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进行血压定期监测是降低该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年与中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的不同。 方法 将1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分为18~35岁组和36~45岁组,同期232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对 照组,比较3组患者危险因素暴露率和病因的不同。 结果 (1)18~35岁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66.7%)、 高脂血症(40.7%)和高血压病(33.3%);36~45岁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59.5%)、HHcy (56.2%)和高脂血症(47.1%);中老年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72.4%)、HHcy(54.7%)和高脂 血症(48.7%)。(2)3组患者间高血压病、糖尿病、大量吸烟暴露率有显著差异,其中,18~35岁组(P <0.001,P =0.014)和36~45岁组(P<0.001,P<0.001)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暴露率均显著低于中老 年组,18~35岁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暴露率显著低于36~45岁组(P =0.009,P<0.001);18~35岁组大 量吸烟暴露率低于36~45岁组和中老年组(P =0.006,P<0.001)。(3)18~35岁组急性卒中治疗低分 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以不明原因型构成比最高, 显著高于中老年组(37.0% vs 27.6%,P =0.013)。36~45岁组和中老年组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构成 比(50.4%和58.2%)最高,均显著高于18~35岁组的25.9%(P =0.021,P =0.014)。 结论 36~45岁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相似,前3位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病、HHcy和高脂血症,病因以 大动脉硬化为主;18~35岁青年组则不同,前3位危险因素依次是HHcy、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病因 不明者居多。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方法 43例脑出血患者于急性期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取手术过程中引流出的血肿内脑组织进行HE及甲醇刚果红染色,观察镜下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 本组有28例(65.12%)脑组织细小动脉的病变基础为细小动脉硬化及玻璃样变,3例(6.98%)可见小动脉粥样硬化,5例(11.63%)可见细动脉内血栓形成;10例(23.26%)脑出血后6h~4d有显著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黏附及浸润。7例在发病后24h内、1例在24~48h有小灶性出血。结论 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细小动脉硬化;中性粒细胞浸润细小动脉为脑出血急性期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