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静脉给药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量效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n=6):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ROSI 0.3,3,6,10 mg/kg预处理组和药物对照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AP模型。SO组、AP组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 ml/kg),不同剂量预处理组则注射等量、10%DMSO溶解的ROSI。术后12 h心脏取血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药物对照组根据ROSI干预效果选择最佳剂量,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最佳剂量的ROSI取代10%DMSO。术后12 h检测其血清AMY、ALT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P组比较,0.3,3 mg/kg ROSI预处理组AMY、ALT没有改变,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有所改善(P<0.05);6 mg/kg ROSI预处理组上述指标较AP组显著降低(P<0.01),10 mg/kg ROSI预处理组AMY、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AP组显著降低(P<0.01),但ALT与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对照组(6 mg/kg)上述指标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备的大鼠AP模型,6 mg/kg静脉注射罗格列酮是安全、有效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E)对苯并[a]芘(B[a]P)诱导的雄性SD大鼠肝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4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处理)、溶剂对照组(植物油)、单独染B[a]P组(5mg/kg)、VE低剂量组(10 mg/kg VE+5 mg/kg B[a]P)、VE中剂量组(50 mg/kg VE+5 mg/kg B[a]P)、VE高剂量组(100 mg/kg VE+5 mg/kg B[a]P)6组,每组大鼠10只.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8-羟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染B[a]P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破坏,血清ALT和AST活性增加(P<0.05),8-OHdG、MDA和TNF-α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P<0.05).与单独染B[a]P组相比,VE各剂量组大鼠的肝脏组织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减轻,AST、ALT活性下降,8-OHdG、MDA、TNF-α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VE能拮抗B[a]P对雄性SD大鼠的肝脏毒性,起到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分为3个时间点(6h、12h、24 h),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AP组经胰胆管注入3.5%牛磺胆酸钠(1mL/kg)制作动物模型,SO组仅开腹后翻动胰腺.各组于相应时间点抽血并留取胰腺组织,检测血清TNF-α、VEGF、淀粉酶(AMY)含量,并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P组血清TNF-α、VEGF、AMY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相同时间点SO组均显著升高(P<0.05);AP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与血清TNF-α及病理学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 TNF-α、VEGF在AP早期即开始升高,且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正相关,在AP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AP早期的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粉防己碱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 ,NF -κB)的活性变化及粉防己碱 (Tetrandrine ,Tet)对其的影响 ,以探讨Tet治疗AP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胆管逆行加压注射 3%牛磺脱氧胆酸钠制成AP模型 ,分离血浆测定其中淀粉酶活性 ;取大鼠胰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 -κB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AP大鼠有腹水生成、血浆淀粉酶活性及胰腺组织中NF -κB表达增加 ;Tet组腹水生成量减少 ,胰腺NF -κB血浆淀粉酶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 ,胰腺的病理损伤减轻 ,动物的死亡率降低 (P <0 .0 5 ) ,生存时间延长 (P <0 .0 5 )。结论 :Tet可能通过减轻胰腺组织中NF -κB活化而对急性胰腺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铅中毒情况下一氧化氮(NO)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 mg/kg铅组、30 mg/kg铅组和60 mg/kg铅组).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染毒1次,7次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血铅和血清NO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另分别向大鼠肝匀浆中加入NaNO2使其终浓度为0、13、26及39 μmol/L,37 ℃孵育1 h,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随染铅剂量的增加,血清NO和血铅的含量不断升高(P<0.05),ALT、AST和γ-G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其中γ-GT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和LDH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两者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未见明显的损害.体外实验表明,NaNO2对ALT、AST及LDH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γ-GT及ALP未见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铅所致的血清酶活性双向变化很可能归因于NO等因素对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粉防己碱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取176只SD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模型组,Tet组等6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牛磺脱氧胆酸钠0.1ml/100g体重,复制成AP模型,制模后10min,给予不同药物或生理盐水,记录造模后4h,8h腹水量,测定血浆钙离子浓度和淀粉酶活性以及肺组织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计算肺系数,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记录动物的存活时间及24h死亡率。结果 Tet能减轻AP大鼠胰腺及肺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减少腹水的生成量;与对照组相比,Tet组血浆中钙离子浓度下降的程度减轻,淀粉酶活性下降,肺匀浆中PLA2活性显著降低,大鼠的死亡率降低,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粉防己碱可以通过钙通道拮抗作用,抑制PLA2的活性,减轻胰腺及肺的损伤从而对急性胰腺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脓毒症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在大鼠制作脓毒症模型.观察CEC数量、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组织学、血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变.并探讨CEC数量与AST和ALT的相关关系.结果 CLP 6 h后动物肝细胞明显肿胀,24 h组肝细胞大量空泡变性,乃至坏死.CLP 3 h组白细胞和CEC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LP 6 h后AST、ALT才出现明显增高.CEC数量与AST和ALT水平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4 和-0.734(P<0.01).用非线性回归分析CEC数量与AST和ALT的关系,发现CEC数量对ALT的最佳拟合曲线为幂函数(P<0.05),其方程为ALT=33.052 681 24.097 309 CEC -1.CEC数量对AST的最佳拟合曲线为对数函数,但无统计学意义(P=0.607).结论 在大鼠脓毒症模型中,比起常规肝功能指标,CEC数量更能敏感反映肝脏病理进程.当肝功能指标高于正常阈值时肝细胞已经出现了显著损伤.因此,早期监测CEC数量结合已有的肝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提示肝功能损害,及时针对治疗.  相似文献   

8.
柴胡总提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柴胡总提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柴胡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给予柴胡总提物保护.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和TG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柴胡总提物能明显提高模型组大鼠肝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TG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柴胡总提物还能明显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小叶片状坏死,柴胡组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结论:柴胡总提物能抑制酒精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组织的损伤,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以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水飞蓟素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血清ALT活性、肝匀浆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P<0.05),SOD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减少(P<0.01),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血清AST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乙醇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灵芝制剂防治化学性肝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探讨复方灵芝制剂防治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分0.33、0.67、2.00 g/kg 3个剂量组对小鼠每日经口进行灌胃,受试样品为复方灵芝制剂,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30 d后将各组动物禁食16 h,模型对照组及各剂量组动物按0.01 mL/g一次灌胃给予四氯化碳(CCl4)染毒,各受试组染毒4 h后继续给予受试样品.染毒24 h后摘取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AST,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的ALT、AST含量比空白对照组高(P<0.05),低、中剂量组的ALT、AST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下降,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灵芝制剂具有防治CCl4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 SO+NS)、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和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治疗组( BDL+MgIG),每组30只.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BDL+MglG组以异甘草酸镁腹腔注射,于14d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RT-PCR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BDL+NS 组血清ALT、AST和D-Bil指标明显升高.相对于BDL+NS组,BDL+MgIG组血清ALT和AST明显减轻,D-Bil指标变化不明显;TNF-α mRNA和NF-κB/p65表达在梗阻性黄疸组相对于假手术组明显增强.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血清转氨酶水平,对TNF-α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Jiang P  Zhao JM  Zhang Z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8):3440-3443
目的 观察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接受门腔分流手术后,经门静脉输入肝营养因子(促肝细胞生长素、胰岛素)对肝脏功能、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人正常对照组、肝硬变模型组、生理盐水(NS)治疗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组、胰岛素(INS)治疗组、促肝细胞生长素+胰岛素(HGF+INS)治疗组.各治疗组大鼠行门腔静脉端侧分流术后给予相应肝细胞营养因子,治疗结束时,取血测定肝功能,取肝组织进行肝硬化分级.结果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HGF治疗组(42.0±9.5)U/L、HGF+INS治疗组(30.1±4.1)U/L明显低于NS组(56.5±12.4)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HGF治疗组(172.9±42.8)U/L、HGF+INS治疗组(133.7±21.2)U/L明显低于NS组(266.9±81.5)U/L;血清透明质酸(HA):HGF治疗组(435.4±127.7)μg/L、HGF+INS治疗组(322.5±52.3)μg/L明显低于NS组(563.0±146.4)μg/L,层粘连蛋白(LN)较NS组明显降低(均P<0.05);各治疗组肝脏纤维化评分、Masson染色胶原沉积面积均较NS治疗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肝硬变大鼠接受门腔分流手术后,经门静脉输入肝营养因子(促肝细胞生长素+胰岛素)可以有效的改善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细胞损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静脉高压大鼠的肝脏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预处理效用.方法: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EGb组).各组分别观察移植肝再灌注后2 h、6 h和24 h肝组织中TNF-α、IL-1含量及血清ALT和AST含量和肝组织学变化.结果:SO组与NS组血清ALT和AST含量,肝组织TNF-α和IL-1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EGb预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Kuffer氏细胞激活减少释放TNF-α和IL-1始动因子并调控缺血再灌注因子水平达到保护供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BcAMP对大鼠移植肝脏在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OLT)动物模型,根据保存液的不同,80只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HC-A液对照组(A组,n=30);DBcAMP+HC-A液实验组(B组,n=30);UW液对照组(C组,n=20)。所有组在单纯低温保存8h再行原位肝移植术,测定肝组织ATP含量和肝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情况、血清转氨酶,进行组化染色。结果:B组与A组相比,低温保存8h末ATP含量(μmol/g湿重)较高,分别为0.53±0.10,0.48±0.0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相比,门静脉开放6h后肝细胞内游离Ca2+浓度(nmol/L)低,分别为419.30±51.12,472.20±57.9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T、AST(U/L)均较低,分别为3153±741.79,2208±450.34;3790±1029.82,2527±662.2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AS染色示门静脉开放后,B组较A组肝组织糖原含量少。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B组较A损伤明显减轻,但是仍比C组重。结论:DBcAMP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和氧自由基清除剂(N-2-mercapto-propionyl glycine,MPG)在鼠肝缺血再藻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I/R组,C为MPG组,D为UTI组,B、C、D碱组分别缺血60min后,均再灌注30min、60min、24h、72h,A、B、C、C四组在30min、60min、24h、72h检测AST、ALT、LDH以及鼠肝的光镜和电镜切片,计算各组生存率。结果:D组AST、ALT、LDH明显低于B组(P<0.05),C组则高于B组(P<0.05);光镜和电镜形态学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D、B、C;术后3d存活率分别为:A组100%,B组42.86%,C组0,D组85.71%。结论:乌司他丁(UTI)能有效减轻、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PG则加重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复制经典的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工具。方法根据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配方配制含酒精和不含酒精而热卡相同的液体饲料。23只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5)、无酒精液体饲料组(n=9)、酒精液体饲料组(n=9)。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无酒精液体饲料组与酒精液体饲料组分别定量给予相应液体饲料自动饮服。8周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肝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酒精液体饲料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TG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较正常对照组和无酒精液体饲料组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同时抗氧化物质减少;酒精液体饲料组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等病理改变严重。结论自行配制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可成功复制出早期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改变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组(灌胃给予50 mg·kg-1SCP,给予普通饲料),每组8只。其余16只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确定高脂血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NAFLD组和NAFLD+SCP组(NAFLD+50 mg·kg-1SCP),给药12周后称大鼠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TB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量酶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 < 0.01),血清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1),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升高(P < 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 < 0.01)、SOD活性降低(P < 0.01),肝组织中GSH水平降低(P < 0.01)。与NAFLD组比较,NAFLD+SCP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脂数明显降低(P < 0.05),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降低(P < 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HE染色检测,NAFLD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NAFLD+SCP组大鼠肝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S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及补肾柔肝方预防组(n=15)。模型组和补肾柔肝方预防组以10mg/kgDMN腹腔注射,1次/d,每周连续3d,共4周。模型组在造模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补肾柔肝方预防组在造模同时给予补肾柔肝方灌胃,共4周;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留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补肾柔肝方预防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13.33%(2/15),补肾柔肝方预防组死亡率为6.67%(1/15);模型组大鼠腹水发生率为46.67%(7/15),补肾柔肝方预防组大鼠腹水发生率为20%(3/15)·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柔肝方组肝功能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模型组肝组织CTGF和Ⅰ型胶啄mRNA表达明显增强,补肾柔肝方预防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结论:补肾柔肝方可通过抑制大鼠盱组织CTGF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抑制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选取2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溶剂组(10只),其他大鼠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每周2次,8周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2只)和GSPE干预组(12只)。GSPE干预组从第5周给予GSPE 150 mg/(kg.d)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和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肝组织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降低,MDA和Hy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GSH和SOD升高,MDA和Hyp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SPE干预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P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补肾柔肝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以1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0.5%DMN,1次/d,每周连续3 d,共4周.模型组在造模结束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而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胃补肾柔肝方(10 ml·kg-1·d-1)进行治疗干预,共用药4周.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及球蛋白(globulin, G)等;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层黏连蛋白(laminin, 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 Ⅳ, Ⅳ-C)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正常组大鼠无死亡,而模型组大鼠病死率为40%(6/15),治疗组病死率为20%(3/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BIL、ALT及AST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G严重倒置,达到0.62±0.07,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而治疗组的A/G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为0.77±0.04(P<0.05),但是仍倒置比较明显.血清胶原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清胶原成分HA、LN及Ⅳ-C的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分别为正常组的1.72、1.86、3.71倍;治疗组HA、LN、Ⅳ-C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分别为正常组的1.26、1.18、2.47倍.结论:补肾柔肝方对大鼠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