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使用也日趋广泛 ,在对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也日渐增多 ,为了促进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 ,减少ADR的发生 ,本文收集了近 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所报道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以供临床用药参考。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全文数据库及《中国药学文摘》 ,本文收集 1994~ 2 0 0 3近 10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 10 9例 (不包括综述 ) ,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 ,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临床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特点,合理用药,减少肿瘤患者不良反应,该文做出如下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出现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12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服药情况及ADR情况等,分析其ADR特点。结果 128例ADR患者中51~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为42(32.81%)例,男女比例基本符合1:1;抗肿瘤药物服用频次由高至低分别是氟尿嘧啶(18.75%),环磷酰胺(16.41%)、紫杉醇(14.06%);ADR发生次数合计179次,引起ADR次数最多的药物为氟尿嘧啶,共计引起29(16.20%)次,其中91(71.0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且91.41%的患者为静脉注射给药;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结论针对上述抗肿瘤药ADR发生的特点,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密切监测,合理用药,减少ADR。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注射液为新型血管扩张药 ,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治疗。其主要成分葛根素为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d) 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本文参照文献 [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葛根素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 ,并对相同厂家及不同厂家的不同批号产品进行质量比较 ,为葛根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1 材料与仪器1 .1 药品 :葛根素对照品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供含量测定用 ,批号 :0 75 2— 95 0 4 ) ,葛根素注射液 (A厂家 ,批号 :0 0 0 1 2 5 1、991 1 1 71、 0 0 0 32 91、0 0 0 4 …  相似文献   

4.
乳化葛根素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清NO及PGI2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乳化葛根素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PGI2,TXA2的影响.方法用喂饲法建立家兔高脂血症病理模型,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葛根素(40mg@kg-1)、磷脂(40mg@kg-1)及乳化葛根素高(40mg@kg-1)、中(20mg@kg-1)、低(10mg@kg-1)3个剂量后,取血测定各指标含量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q检验).结果高脂血症家兔血清NO,N0S及PGI2水平均降低,而葛根素、磷脂及乳化葛根素可升高血N0,N0S及PGI2水平.结论葛根素、磷脂、乳化葛根素均有调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的作用,乳化葛根素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葛根素和磷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62例应用莫西沙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ADR类型与特点。结果莫西沙星的ADR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类型有中枢系统反应(32.26%)、胃肠道反应(27.42%)、皮肤及其附件区反应(25.81%)等。结论莫西沙星存在较高的ADR发生风险,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及ADR特点,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抗菌药物ADR报告232例,对报告中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ADR临床表现及愈后、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2例ADR报告中,上报数量最高为急诊科;青壮年及大于60岁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静脉给药较口服给药易导致ADR的发生;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52.16%)占比最高,依次为喹诺酮类(19.83%)与青霉素类(13.36%);累及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所有患者经停药或对因对症治疗,基本痊愈或好转。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引发ADR因素复杂,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优化给药方案,加强ADR监测,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 ,由植物提取注射液品种增多 ,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原料来源和提取工艺等不同造成。目前 ,葛根素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 ,生产厂家众多 ,其主要杂质是其他异黄酮。国家标准WS 46 8(x 40 4) 2 0 0 0中对其它异黄酮作出限度规定。本文对 3个厂家葛根素注射液的其他异黄酮量进行比较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仪器与试药HP 110 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工作站 :ChemseationforLCREV .A .0 8.0 1[783],可变紫外波长检测器 ,甲醇为进口色谱纯 ,水为重蒸馏水。葛根素注射液 (A厂批号 0 0 10 10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1年多来收集的399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 399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有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 22%: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最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实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均为 1 997~ 2 0 0 0年间首次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3 6例 ,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60~ 76岁 ,平均 (69.2 8± 1 .1 5 )岁。对照组 3 4例 ,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60~ 78岁 ,平均 (70 .2 4± 1 .0 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 1 996年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葛根素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0例VBI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 ,治疗组每日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0 .5g/ 2 5 0ml静脉滴注 ,疗程为 10天。观察治疗起效时间和治疗前后TCD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TCD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用葛根素可显著提高VBI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 ,全世界 1/ 3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 ,药物的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笔者将在实习期间收集到的 2 0 0 1~ 2 0 0 2年期间 332例患者所发生ADR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通过自愿呈报系统收到的 332份ADR报告 ,均按国家ADR监测中心的 1998年版报告表进行填写 ,逐项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发生时间 ,引起ADR的药物及主要症状 ,可能引起ADR的合并用药情况 ,既往ADR情况及家族ADR史等有关项目。因果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刘泽运  刘媛 《北京医学》2003,25(5):360-360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明 ,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 ,临床上现已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 ,我们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合用注射用葛根素 (布瑞宁 )对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 ,效果比较满意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4 1~ 4 9岁 ;病程 1个月~ 11年。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 ,且本组患者均属经标准抗心绞痛治疗 (单用或…  相似文献   

14.
烟酰胺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烟酰胺 (Nic)对阿霉素 (ADR)所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害的保护作用。 方法:对各实验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进行检测 ,并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体密度 (Vvm)、表面积密度 (Svm)、表面积体积比 (Rsv)及线粒体面数密度 (Num)进行计算。 结果:ADR组和 Nic 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 ,体视学结果显示 :ADR组和 Nic 组心肌细胞线粒体与对照组相比 ,其 Rsv减小 (P<0 .0 5~ 0 .0 1) ,ADR组 Num、Svm降低 (P<0 .0 5 ) ,而 Vvm和 S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ADR可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而 Nic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临床表现及其特点, 为预防ADR及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8~10月上报的161例ADR报告进行分析, 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基本信息缺失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61例中, <18岁及>60岁患者均有较高的ADR发生率, 分别为26例(16.1%)和63例(39.1%);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较多(89例, 55.3%);中成药发生ADR最多(37例, 23.0%);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9例, 30.4%);药师ADR的上报率(95例, 59.0%)高于临床医师和护士。结论: ADR报告监测工作对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对大庆市第四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203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类62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有87例(占42.9%);其次是中药注射剂35例(占17.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168例(占82.76%);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57例(占28.1%)。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预后 ,是一种有效的纯植物提取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纤溶及内皮功能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改变及葛根素的相关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 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活性指标和内皮功能 v WF (von Willebrand因子 )指标的改变。将其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 5 0例和对照组 35例 ,2组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葛根素。分别观察治疗 14日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AT- :A、AT- :Ag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PAI:A、v WF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 PA:A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经葛根素治疗后纤溶活性及降低 VWF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脑梗死存在纤溶活性降低和内皮功能障碍 ,葛根素具有改善其纤溶活性和降低 VWF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绞痛患者注射葛根素葡萄糖液后血液流变学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方法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 0 4~ 0 6g/次静滴。①用常规方法进行血流变测定 ;②应用ELISA法进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测定。结果 :心绞痛患者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后 ,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 ,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能改善心绞痛患者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