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患者女,37岁,以全身皮肤斑块、结节、苔藓样变伴剧痒4年余就诊。皮肤科情况:面颊暗红色斑块,颜面、四肢、躯干蚕豆大小结节、斑块,皮损表面粗糙,有抓痕、增厚、浸润,手掌、掌跖皮肤及指甲正常,双面颊皮损融合成蝶形,皮损广泛,对称分布。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明确。给予激素联合羟基氯喹片、雷公藤多甙片口服并联合外用制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孔令荣 《河北医药》2010,32(22):3261-326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明、血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持续增多、组织中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在治疗方面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获暂时临床缓解.本文报告利用α-干扰素联合强的松龙成功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3岁。因皮肤瘙痒、五心烦热、乏力伴自汗、盗汗2月余于2010年3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皮肤瘙痒、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近来食欲下降,全身瘙痒,睡眠差,二便正常。查体: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无压痛,大者若花生米大小。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4.
5.
野木瓜注射液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长江  王崇胜 《海峡药学》2010,22(8):274-274
患者柯××,男,48岁,由于右腿坐骨神经痛就诊于骨伤科,给予野木瓜注射液治疗,用药后约4h左右,出现皮肤搔痒,继而全身多处皮肤出现小红点。  相似文献   

6.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气促2周"入院,诊断:脓毒血症休克,予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病情好转,已降阶梯使用抗菌药物,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停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计划转出重症医学科。11月29日,患者出现低热,诉双大腿皮疹部位瘙痒,检查发现患者双侧大腿内侧、双上肢、左侧腹部淡红色皮疹,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予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处理。  相似文献   

8.
刘杨  沈颂科  杨森 《安徽医药》2013,17(7):1086-1088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变异型,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靶器官损害为特征。该文综述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结果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诊断实际上是除外性的,最重要的是排除继发EOS增多的因素.结论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激素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症为一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确诊不易。我科自1990~1995年共收治26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2例,女4例,年龄25~57岁。有吃生鱼史15例,均为男性。周围血象WBCS4~9.gX10’/L8例,100~52.0X10‘/L18例  相似文献   

11.
12.
郎奕 《天津药学》2003,15(1):66-69
当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超过 7% ,绝对值超过 0 .4 5× 10 9/ L时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 ,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特异性变态反应 ,系多种不同因素所致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与嗜酸粒细胞接触后 ,通过吸附和吞噬作用 ,而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国内所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寄生虫感染 ,特别是当其侵犯肠道外组织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更显著。其次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可发生轻至中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本文只讨论报道过的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反应有关的药物。1…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全身皮疹、发热1周,尿少1 d"入院。入院前32 d因双膝关节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肾功能UREA 4.3 mmol/L、CRE 79.2μmol/L、UA 608μmol/L。予"别嘌醇100 mg,3次/日"等处理。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2℃,同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双膝关节轻微疼痛。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效果差。入院前1 d出现尿量减少,24 h约500 mL。查体:体温40℃,  相似文献   

14.
氟罗沙星致严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爽  宫淑芝 《河北医药》2004,26(7):558-558
患者,男,80岁。主因慢性咳嗽、咯痰、气喘3 0余年,加重伴发热2d入院。查体:T 3 8℃,P 72次 min ,BP 13 0 70mmHg。咽部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底可闻及少量水泡音。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外周血白细胞13 .87×10 9 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 .65×10 9 L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51.3±13.3)岁,病程4~120个月,皮疹泛发、多形、剧痒,伴有一定的系统损害。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甘草制剂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治疗抵抗。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多见于男性,甘草制剂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合并严重蜂窝组织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摘要 患者,男,55岁,因全身皮肤大量红色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余,加重2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在外院就诊,考虑为湿疹,给予泼尼松25mg/d,雷公藤多甙片和氯雷他定等口服治疗,病情好转后逐渐停药,但停药后1月左右皮疹伴瘙痒复发,再次使用泼尼松25mg/d等治疗,病情可控制,但停药后1月左右即复发,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18.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寄生虫感染为其常见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脑卒中,危及生命。在诊疗过程中,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积极寻找脑卒中病因,注意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发脑卒中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本文通过回顾1例肝吸虫感染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探讨以急性脑卒中(分水岭梗死)为表现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鉴别,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继发于寄生虫感染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脑卒中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病例] 男,37岁.因右上腹痛、发热5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发热,体温最高达39.6 ℃.无恶心、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心慌及胸闷.查体:体温38.6 ℃,血压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2/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莫菲征阳性,肝脏于右肋下2cm可触及,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37岁。因右上腹痛、发热5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发热,体温最高达39.6℃。无恶心、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心慌及胸闷。查体:体温38.6oC,血压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