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表型变化与细胞毒活性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前脐血单个核细胞及诱导后培养7、14和21 d CIK细胞的表型;用CCK-8测定培养0、7、14和21 d CIK细胞按20∶1、10∶1、5∶1与肿瘤细胞U251、SiHa和A549接种时对其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对比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培养细胞表型及患者淋巴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放化疗治疗结束1个月以上或无法进行以上治疗,单纯接受4个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7名入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CD3-CD56+、CD3+PD1+亚群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各次输注细胞表型(CD3+CD4+、CD3+CD8+、CD3+CD56+)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结果:患者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亚群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CD3-CD56+、CD3+PD1+亚群无明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输注细胞表型与第一次培养后相比,第二次、第三次的CIK细胞CD3+CD8+、CD3+CD56+表型呈阶梯型上升,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第三次与第四次无明显变化.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能稳定肿瘤患者免疫状态.接受过CIK细胞回输的患者,再次抽取外周血进行培养时,可增加体内CD3+CD56+前体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得到远期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及其细胞因子的细胞杀伤活性,同时观察γ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NF)和脂多糖(lipoplysac charide,LPS)对AM活性的影响。方法:经肺泡灌洗获AM,分离,γ-INF和/或LPS刺激培养,分别检测AM产生NO、IL-1和TNF-α的量以及其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肺癌患者的部分AM,即使未经刺激,亦分泌细胞因子并具有细胞杀伤活性;经γ-INF和LPS刺激后,两者均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多和增强杀伤活性,且联合刺激较单独刺激对AM的作用影响大。结论:肺癌患者临近肿瘤组织的部分AM活性增强;γ-INF和LPS能刺激AM产生细胞因子并提高其细胞杀伤活性,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时间对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免疫表型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6名健康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第0h加入IFN-γ,24h后加入IL-2、抗CD3单抗,每隔3天补充含CD3单抗、IL-2的新鲜培养液,培养15天进行冻存。复苏冻存1、2、3、4、5月的CIK细胞为实验组,以常规培养至15天的CIK细胞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IK细胞中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CCK8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冻存1、2、3月的CIK细胞与对照相比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冻存4、5月的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0.62±6.35)%、(14.36±4.28)%、(67.87±5.63)%、(12.61±6.21)% vs (84.23±5.20)%、(22.75±3.46)%],P<0.05。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在1、2、3月时与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减弱(P>0.05),冻存4月、5月后的CIK细胞在各效靶比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减弱(P<0.05)。结论:冻存时间的长短对CIK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杀伤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弱。建议冻存CIK细胞的最佳时间为1、2和3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IL-24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内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1)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第一天加入IFN-γ(1 000 IU/mL),第二天加入IL-1(100 IU/mL)、CD3mAb(50 ng/mL)、IL-2(300 IU/mL)诱导CIK细胞,另一组与IL-1、CD3mAb、IL-2同时加入IL-24(1 000 IU/mL);(2)建立HepG2肿瘤细胞株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五组,每三天分别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IL-24诱导CIK细胞治疗组荷瘤小鼠实体瘤体积小于其它组(P<0.05)。结论 在CIK细胞诱导过程中加入IL-24能明显增强其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对临床上把CIK细胞用于生物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表达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过程中,是否存在抗原特异性杀伤。方法分离健康人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分别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和CIK细胞,将人类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的冻融物抗原冲击或未冲击DC与CIK细胞共培养(pulsed-DC CIK、DC CIK),CIK细胞单独培养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2、和IFN-γ分泌水平,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毒效应。结果DC与CIK共育后,两组DC成熟表型较共育前明显提高(P=0.003、P=0.001);pulsed- DC CIK组与DC CIK组、CIK组比较,细胞表型(CD3、CD8、CD56)明显提高(P=0.003、P= 0.011),CD3 CD56 细胞明显增多(P=0.001,P<0.001),CD3 CD8 细胞亦明显增多(P=0.002, P=0.002);CD45RA表型则明显降低(P<0.001,P=0.004)。IL-12和IFN-γ水平在pulsed-DC CIK组表达最高,分别为(254±14.5)pg/ml和(3100±286)pg/ml。对有耐药抗原表达的MCF-7/ADR细胞,pulsed-DC CIK组杀伤效应最强,pulsed-DC CIK组、DC CIK组和CI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ulsed-DC CIK组与DC CIK组比较,P=0.039;pulsed-DC CIK组与CIK组比较,P= 0.002;DC CIK组与CIK组比较,P=0.049);而对于无P-gp抗原表达的MCF-7细胞的杀伤效应,pulsed- DC CIK组和DC CIK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C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ulsed-DC CIK组与CIK组比较,P=0.007;DC CIK组与CIK组比较,P=0.048)。结论从人骨髓培养得到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能促进各自特征性表面标志的表达上调,并分泌大量相关细胞因子。细胞杀伤效应的明显提高及可能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为多药耐药肿瘤的临床生物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鼻咽癌细胞株CNE为靶细胞,探讨CIK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CD3单抗、rhIFN-γ、rhIL-1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所收获的CI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CIK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12 d后,cD3+细胞、CD8+CD28+细胞和CD3+CD56+细胞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92.69±5.69)%、(38.01±14.63)%和(27.74±7.96)%.在效靶比为30%时,CNE1和CNE2的杀伤活性分别为(67.90±8.19)%和(65.20±3.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可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补充治疗.该细胞对CNE1和CNE2两种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细胞具有相似的杀伤活性,提示临床上利用CIK细胞进行补充治疗,无须考虑细胞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常不能彻底治愈肿瘤.作为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因其可大量扩增,细胞毒活性强,可杀伤自体和异体多种肿瘤细胞,骨髓纯化能力强,回输体内后可继续分裂增生且无需外源细胞因子维持作用,副作用少而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是机体抗瘤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因此寻找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CTL是目前肿瘤生物疗法中急待解决的焦点之一。νδT细胞是T细胞的另一亚类,大量的实验表明:这群细胞与LAK,NK细胞相似,其胞浆中富含穿孔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缓解期及未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细胞,比较两者的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 提取2013年4月25日至2014年1月17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复发难治未缓解期白血病患者(7例)和缓解期患者(7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按常规方法诱导产生DC-CI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检测细胞增殖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细胞涂片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CD34+白血病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两组DC-CIK细胞对K562细胞及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来源的DC-CIK细胞均以相似的速度快速增殖,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均随培养时间延长显著升高( P <0.05),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养第15天时,非缓解组DC-CIK细胞涂片检测未见CD34+原始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34+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降低\[(0.1±0.05)% vs (8.3±3.1)%, P <0.05\]。效靶比在5 ∶1~20 ∶1范围内时,缓解组与未缓解组DC-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未缓解组DC-CIK对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缓解组( P <0.05),并且显著高于未缓解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 P <0.05)。结论:未缓解期白血病患者来源的DC-CIK细胞在增殖活性、CD3+CD8+和CD3+CD56+表达水平和对K56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活性方面与缓解期患者来源的DC-CIK细胞均相似,但对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具有更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及诱导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在本科进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例,研究大肠癌患手术前后NK、ADCC活性、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IL-2水平的改变。结果:大肠癌患手术后,NK、ADCC活性、CD4^+T细胞的比例及诱导IL-2的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仍相差非常显(P<0.01);按病期、病理分类比较  相似文献   

12.
LAK细胞对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八十年代Rosenberg等[1] 观察到在患非免疫系统肿瘤的动物中给予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IL -2 ) ,动物的淋巴细胞可以调节肿瘤的消退和转移以来 ,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领域就迅速扩展开来 ,人们先后研究了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 )细胞[2 ] ,肿瘤浸润淋巴 (TIL)细胞[3 ] ,CD3 单抗激活的杀伤 (CD3 AK)细胞[4 ] ,但是由于细胞来源困难、细胞扩增倍数低或者细胞毒力不高等原因 ,上述细胞的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为此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骨髓移植研究中心 1991年报道了具有高增殖能力和高细胞毒性的细胞因子激活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协同活化的T细胞抗肿瘤的活性。方法:采用CD3AK法,CD3/CD28共刺激法,CIK法,并作细胞扩增能力检测。测定刺激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刺激后的T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抗CD3单克隆抗体可通过CD3成分启动T细胞,使淋巴细胞表型发生变化,联系细胞因子诱导的T淋巴细胞能有效提高T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活性,CIK方法诱导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能保持良好的扩增活性。结论:不同细胞因子协同活化的T细胞抗肿瘤活性不同,CD28联合CD3诱导的T细胞抗肿瘤活性较高,CIK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后冻存对人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增殖、免疫表型、细胞毒活性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方法: CIK细胞在体外培养6 、9 、12 d后冻存1个月,复苏后培养至72 h,其间每隔24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苏后细胞免疫表型、CCK-8法检测复苏后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复苏后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变化。 结果: 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后冻存的CIK细胞在复苏后仍然显示出较好的增殖活性,其中,体外培养6 d后冻存组CIK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体外培养9 d和12 d后冻存组CIK细胞,复苏72 h时,6、9、12 d冻存组CIK细胞数分别为(35.90±1.67)×106、(18.98±2.13)×106和(11.76±2.12)×106个(P<0.01)。 体外培养6、9、12 d后冻存组CIK细胞复苏24 h后,各冻存组CD3+CD56+、CD3+CD8+细胞比例逐渐增加,且复苏72 h后6 d冻存组CIK细胞中CD3+CD56+和CD3+CD8+细胞比例最低。体外培养后冻存组CIK细胞在复苏24 h内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较低,但24 h后细胞毒活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体外培养12 d后冻存组CIK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6 d和9 d冻存组CIK细胞,如复苏后72 h,12、6、9 d冻存组CIK细胞对A549细胞的抑瘤率分别为(0.81±009)%、(0.59±0.06)%、(0.42±0.08)%(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后冻存的CIK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也逐渐上升;复苏72 h时,体外培养6 d后冻存组CIK细胞分泌IFN-γ的量要高于其他组,而体外培养12 d后冻存组TNF-α的分泌量则明显高于其他组。 结论: 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后冻存对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有一定影响,但复苏后经短时间培养后基本恢复,提示CIK细胞可以在培养至12 d后进行冻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s)对宫颈癌CasKi和Hela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方法:从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改良方法(不加IFNγ,只加IL2 和antiCD3抗体)刺激扩增得到CIK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IKs表型。ELISA法检测CIKs培养上清中IFNγ、IL2 和TNFα的分泌水平。LDH释放法检测CIKs对CasKi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建立荷CasKi或Hela细胞小鼠模型,以1×106或1×107个CIKs小鼠静脉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检测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结果:在抗CD3抗体和IL2的刺激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被诱导培养成CIKs,其中CD3+CD56+细胞得到大量扩增。PHA激活后,CIKs产生大量的IFNγ和TNFα,而IL2的分泌量较少。被激活的CIKs可显著地杀伤宫颈癌CasKi细胞和HeLa细胞,最大杀伤率分别达(43.2±1.8)%和(46.2±15)%,且呈剂量依赖性。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CIKs能显著抑制小鼠皮下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本实验的改良方法能有效制备CIKs,该CIKs在体内外对宫颈癌CasKi 和 Hela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及诱导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在本科进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例,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NK、ADCC活性、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IL—2水平的改变。结果:大肠癌患者手术后,NK、ADCE活性、CD4~ T细胞的比例及诱导IL—2的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仍相差非常显著(P<0.01);按病期、病理分类比较发现,Dukes’AB期及高、中分化组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较CD组及低分化组轻(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与肿瘤的分期有关;大肠癌细胞可能分泌某些因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患者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从卵巢上皮性癌(OE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AL)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扩增的γδT细胞对同种异体和自体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同时对αβΤ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也作了比较。方法:用抗体固相法扩增γδ/αβTIL,γδ/αβTAL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或组织块培养法扩增原代OEC细胞,并进行鉴定;用MTT法测定γδ/αβT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对同种异体/自体OEC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体外扩增出的γδ/αβTIL,γδ/αβTAL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对同种异体/自体OEC细胞均具有较强且水平相近的细胞毒活性;扩增到70%细胞纯度所需时间为:外用血γδΤ细胞(14d),γδTAL(21d)和γδTIL(28d)。结论:γδTAL有望成为OEC过继细胞治疗的简便获得而有效的候选细胞。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代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荷自体来源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混合培养后对原代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原代乳腺癌细胞制备肿瘤抗原(Ag),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制备DC 和CIK细胞;用负荷Ag的DC 和CIK细胞共培养,诱导Ag-DC-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分离的单个核细胞(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原代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外周血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乳腺癌原代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34.35±3.28)%、(45.91±2.78)%、(50.88±3.22)%、(62.10±5.94)%,实验组细胞(Ag-DC-CIK)对原代乳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62.10±5.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肿瘤抗原负荷的DC 能增强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DC 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裕安 《中国肿瘤》2005,14(10):663-66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近年DC与CIK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