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6例,认知功能受损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住院病人给予丁苯酞注射液25 mg静脉输注,每日2次,10 d后改为丁苯酞口服0.2 g每日3次;门诊病人开始即给予丁苯酞0.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联合胞磷胆碱钠片0.2 g口服,每日3次,观察周期为6个月,建立随访机制,应用MMSE、MoCA对病人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应用MMSE联合MoCA进行评估,26例病人中,发病6个月后评分提高2分12例,提高3分4例,提高5分1例,无明显变化3例,认知功能恶化3例,死亡1例,用药期间出现皮疹1例,失访1例。结论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14 d后改为丁苯酞胶囊口服,累计疗程满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RS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及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Cys-C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仅可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从入院后开始给予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持续6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CVR)、搏动指数(PI)、屏气指数(BHI)及动脉平均流速(Vm)上升率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丁苯酞组治疗后CVR、PI、BHI、Vm上升率明显改善(P0.05),MoCA总分及各分项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脑血管储备受损,进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通过调节脑血管储备来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为寻求治疗MCI的有效药物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选择135例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主诉"记忆障碍"就诊的MCI患者,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胞二磷胆碱对照组(67例)和丁苯酞治疗组(68例),胞二磷胆碱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及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而丁苯酞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每次0.2 g,每日3次,以3个月为一疗程。3个月后,治疗组完成59例(失访率13.23%),对照组完成57例(失访率14.9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给予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此评价其临床疗效。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不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用药1个月、3个月后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t值分别为4.690、10.736、3.259、6.623,均P0.05),且治疗组内3个月后MMSE、MoCA评分高于1个月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两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显著提高MMSE和MoCA评分。丁苯酞软胶囊治疗MCI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周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WCST错误应答数、连续错误数少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33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用精神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MoC 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SE、MoCA各项认知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r=0.23,P=0.04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联素水平越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逐瘀活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瘀活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时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性、神经功能[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估]与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MoCA)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疗程,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更低(P<0.01);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P<0.001);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P<0.001);两组ND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MoCA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P<0.001)。两组治疗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片和丁苯酞软胶囊.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于发病后1 d、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浓度,并于入院1 d和14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其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者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均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连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0例,均予以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认知功能评定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测定,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运用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Hcy、hs-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5.427 3、4.345 9,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认知功能损害及血管性痴呆分别占88%、87%和64%、70.4%。治疗组总体认知功能显著改善,其中命名、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改善显著(z值分别为-2.75、-3.09、-2.63、-2.82,P均0.05)。血清Hcy浓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痴呆的危险因素(OR值为3.563,95%CI 0.799~5.637)。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cy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96例,随机分为添加丁苯酞治疗组(丁苯酞组48例)和不添加丁苯酞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8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入院时和治疗后3 d,7 d,14 d血浆LP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进行评估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Barthel指数(BI)、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等测试。结果两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LP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丁苯酞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LPA水平在治疗后3 d和7 d逐渐下降,14 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丁苯酞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比较,丁苯酞组治疗14 d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添加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浆LPA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丁基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时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丁基苯酞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8.68%比67.92%,P=0.010);治疗14d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丁基苯酞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47±4.24)分比(6.12±3.81)分]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45.27±6.78)分比(63.19±7.13)分]评分显著增加(P均=0.001);随访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丁基苯酞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23.74±4.82)分比(27.56±4.91)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4.07±4.98)分比(27.96±5.07)分]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增加(P均=0.001)。结论:丁基苯酞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DEACMP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BO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且观察两组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I和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BI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HBO治疗DEACMP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44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9、0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低治疗后14 d和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照组单纯使用丁苯酞,随访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统计两组治疗安全性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90 d,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90 d,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再发脑出血和再发脑梗死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变或死亡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且早期溶栓治疗后,能减少再发出血和再发梗死比例,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0)与B组(n=50)。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B组患者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血清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血清C肽(CP)水平、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B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AI-1、TXB_2、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B组患者血清PAI-1、TXB_2、CP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B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PAI-1、TXB_2、C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6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常规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216例)在阿司匹林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治疗后14 d和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入院时,治疗后第90天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第90天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联合治疗组脑卒中复发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促进脑卒中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印象变化量表(CIBIC-Plus)、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IBIC-Plus、ADAS-cog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MSE和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R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Lp-PLA2、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