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讨在优化输液室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输液室就诊的 2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 例)和对照组(11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5%)显著低于对照组(12.7%)(P<0.05)。 结论 在优化输液室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或介入手术及抗休克药物,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及应用多巴胺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压、心率明显改善,多巴胺应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源性休克的心率、血压,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必备药物.  相似文献   

3.
王秀梅 《大家健康》2013,(13):155-156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次输液时间和输液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次数、配合度、不良事件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输液小儿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06在本院门诊收治的106例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输液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液流程管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优化流程管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满意度、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25.56±4.69min、95.43±8.87以及96.11±9.02,对照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36.12±4.25min、91.85±7.14以及90.97±8.59。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少、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的不良事件有投诉、静脉炎、输错液或换错瓶等。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共2件,总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不良事件共6件,总发生率为10.00%。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应用优化流程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两种药物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5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多巴胺组与去甲肾上腺素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28d病死率多巴胺组比去甲肾上腺素组高(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组明显比去甲肾上腺素组增高(P〈0.01),在停用药物(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天数及不需要器官支持的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源性休克患者在选择恢复和维持血压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中,多巴胺比去甲肾上腺素增加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 4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2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事件、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刘仁莲  严雪诊  梁锦娣 《海南医学》2012,23(24):152-15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经验总结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花学美  杨芳荣  陈宏平 《实用全科医学》2014,(8):1294-1295,1351
目的分析转诊输液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规范转诊输液制度和规程,降低转诊输液风险,提高转诊输液的安全性。方法采取回归性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2012年7—12月份转诊输液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2012年1—6月份转诊输液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120例患者的输液护理均为加强防范措施后进行,观察2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120例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例,对照组患者120例中,发生护理输液不良事件18例,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社区转诊输液的风险防范,制定相应措施,规范转诊输液手续和程序,可杜绝转诊输液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卢世文 《海南医学》2012,23(23):24-25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者视为观察组(采取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另随机抽取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及尿量均明显改观,同时观察组在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方面好于对照组,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主动脉球囊反搏术适应证及把握治疗时机前提下,该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急诊输液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患者,共7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输液不良事件反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中护理管理中,通过应用品管圈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方法针对性地选取6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改进后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情况、特级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中,基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的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提升基础护理、特级护理以及护理文书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曾艳 《基层医学论坛》2023,(30):148-150
目的 探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9月—2019年5月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进行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4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2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收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平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及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运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缩短分诊、静脉输液以及抢救所需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门诊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操作水平、服务态度、舒适度、环境设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短期效果。方法选取66例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多巴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舒张压,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率升高、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值差异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住院天数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常规护理中增加优质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前、后3个月,消化内科患者满意度、护士被投诉次数、护理缺陷发生数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护士被投诉次数、护理缺陷发生数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和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手外伤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80例手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输液管理不同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照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脱落、外渗、堵管、静脉炎等风险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手外伤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能有效地降低静脉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静脉输液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总结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临床依从度、舒适程度、不良事件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为(1.1±0.3)次,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9%,头皮刮伤发生率为2.0%,外渗发生率为6.1%,Wong-Baker评分为(1.9±0.4)分,FLACC评分为(1.2±0.2)分,患儿依从度为91.8%,家长满意度为93.9%,上述数据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静脉输液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穿刺效果,改善输液舒适程度,并良好抑制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