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诱发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的择期全麻患者,年龄19~61岁,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顺序:A组: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B组: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总量1/4)-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总量3/4);C组: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诱导用药:丙泊酚:2.0mg.kg-1(15 s),舒芬太尼0.6μg.kg-1(10 s),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1(5 s)。观察各组给药后呛咳发生的例数及呛咳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A组出现呛咳10例(33.3%),B组出现呛咳4例(13.3%),C组出现呛咳1例(3.3%)。A组与B、C组呛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间呛咳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呛咳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显著加快。结论:采用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的静脉诱导给药顺序,预先给予肌松药,不需额外用药,能显著减少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慧蓉 《河北医药》2013,35(6):831-83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布托啡诺组、曲马多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ng/ml),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和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TC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调为2~3ng/ml,复合吸入1%~3%七氟醚,静脉输注顺苯阿曲库铵1.2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前20min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布托啡诺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2mg/kg。记录患者拔管时间,观察术后2h、4h、8h、12h及24h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恶心呕吐和烦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布托啡诺和曲马多组2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VAS和躁动评分降低(P<0.05),术后2~24h内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曲马多组比较,布托啡诺组2h和24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VAS和烦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前应用曲马多和布托啡诺均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
许斌兵  柏林  叶茂 《中国药房》2011,(34):3220-3222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七氟醚静吸复合2种麻醉维持方法下小儿苯磺顺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方法: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颜面、颈部手术的9个月~13岁小儿60例,按麻醉维持方法,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组(S组)。麻醉诱导后,单次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0.15mg·kg-1,麻醉维持:全部患儿均给予瑞芬太尼15μg·kg-1·h-1、丙泊酚8mg·kg-1·h-1微量泵注入;S组插管后吸入1MAC(最小肺泡内浓度)的七氟醚。以TOF-Watch SX监测仪对尺神经进行连续4个成串刺激(TOF),观察拇内收肌的加速度变化。记录2组起效时间、最大效应持续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及TOFR(T4/T1)恢复到90%的时间(TOFR0.9)。结果:2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最大效应持续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和TOFR0.9均显著长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可增强小儿苯磺顺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延长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TAN)全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TAN患儿86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  相似文献   

5.
宗志军  王义桥 《安徽医药》2012,16(12):1849-1850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分两次外周静脉注射对其诱导期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100例25~55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先静注0.2μg·kg-1舒芬太尼,1min后按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依托咪酯0.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观察组,n=50);50例在全麻诱导期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诱导期给药总量的给药组(对照组,n=50),即在全身麻醉诱导期按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依托咪酯0.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两组患者舒芬太尼的静脉注射速度相同,总的诱导期舒芬太尼的静注时间均在5 s内。对比两组患者诱导期呛咳发生率和强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期呛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生同级别呛咳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分两次外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能显著降低舒芬太尼诱导期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苯磺顺阿曲库铵是阿曲库铵同分异构体之一,大约占阿曲库铵混合物的15%,为强效、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本研究将通过预注0.2倍95%有效剂量(ED95)、0.3ED95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来观察预注法对苯磺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和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患者12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C组:接受生理盐水10 mL,F组、R组和S组分别静脉给予芬太尼2μg/kg、瑞芬太尼2μ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预处理,其中R组依托咪酯0.20.3 mg/kg诱导前1 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注顺阿曲库铵0.150.3 mg/kg诱导前1 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注顺阿曲库铵0.150.2 mg/kg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有关时段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肌阵挛强度和发生率。结果 R组在插管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比C组、F组和S组显著减少。R组SBP、HR≥基础值的30%、SBP≥180 mmHg和HR≥120次/min的发生率(0、10%、0、0)低于C组(83%、87%、37%、30%)和F组(60%、70%、27%、13%)。F组、R组和S组肌阵挛强度和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三种阿片制剂均明显减少肌阵挛发生率和肌颤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丙泊酚麻醉期间舒芬太尼与顺式阿曲库铵不同配伍剂量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配伍剂量。方法选择本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同时给予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但各组应用剂量不同,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同T0比较,三组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 B组血压的波动幅度均均小于A和C组,心率的上升幅度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发生气管插管呛咳的反应明显多于B和C组。结论在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给予舒芬太尼0.2~0.3μ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并维持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妇科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妇科LO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全麻。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全麻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行麻醉维持;试验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全麻诱导,瑞马唑仑、瑞芬太尼TCI,行麻醉维持。记录术后0~8 h内、术后8~24 h内PONV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时(T2)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 h内头疼、眩晕和嗜睡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8 h,试验组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 32.5%,P <0.05)。对照组T1较T0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 <0.05)。T1对照组MA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顺苯磺阿曲库铵异构体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rn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80nm;梯度洗脱法。结果:顺苯磺阿曲库铵主峰能将异构体及相关杂质完全分离。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顺苯磺阿曲库铵异构体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对芬太尼诱发咳嗽(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实验组),2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5 m L·kg-1和20%脂肪乳0.2 m L·kg-1;实验组注射布托啡诺15μg·kg-1和依托咪酯0.2 mg·kg-1,均采用左侧肘正中静脉注射;2组均于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1,注射时间2 s。记录2组患者咳嗽发生的次数和出现时间,并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在注射生理盐水和脂肪乳或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时、注射芬太尼时及注射后1,2 min分别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P<0.05);实验组芬太尼诱发中度和重度咳嗽患者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5.6%(20/36)(P<0.05);2组患者咳嗽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全麻并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Ⅴ5个组,每组20例。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Ⅰ~Ⅳ组分别注射罗库溴铵0.06mg·kg-1、维库溴铵0.01mg·kg-1、阿曲库铵0.05mg·kg-1、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1。3min后Ⅴ组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mg·kg-1,Ⅰ~Ⅳ组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4mg·kg-1。结果Ⅴ组的起效时间显著较Ⅰ~Ⅳ组长(P<0.05),Ⅳ组的起效时间长于其他3组(P<0.05),Ⅰ~Ⅲ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Ⅴ组的插管条件明显低于Ⅰ~Ⅳ组(P<0.05)。结论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预注及自身预注均能有效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插管条件,是临床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快速诱导插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1频段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6组(n=6):空白组(0.9%Na Cl 1 m L·kg-1),低、中、高3个剂量舒芬太尼组(1.5,3,6μg·kg-1),纳洛酮组(400μg·kg-1)和联合用药组(纳洛酮400μg·kg-1+舒芬太尼3μg·kg-1)。采集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1,3,5,10,20,25 min脑电图数据,分析QPEEG样本。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中、高剂量舒芬太尼组的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且与舒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P<0.05)。纳洛酮组与给药前相比,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且此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10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给药不同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注射用顺苯磺阿曲库...  相似文献   

15.
苯磺顺阿曲库铵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苯磺顺阿曲库铵是经典的非去极化中时效神经肌肉阻断剂,其合成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查阅1982-2015年文献和专利,分析苯磺顺阿曲库铵的合成过程,对其合成路线和工艺技术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苯磺顺阿曲库铵合成工艺的总收率较低的原因,发现其手性药物拆分后的分离方法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快诱导全麻对减轻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 200例ASAI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麻醉诱导方法分别为:Ⅰ组(对照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4μg/kg、异丙酚1.5mg/kg、罗库溴胺1mg/kg;Ⅱ组(预注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1μg/kg、异丙酚1.5mg/kg、罗库溴胺1mg/kg、舒芬太尼0.3μg/kg,Ⅲ组(稀释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4μg/kg(2.5μg/mL)、异丙酚1.5mg/kg、罗库溴胺1mg/kg;Ⅳ组(后注射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1.5mg/kg、罗库溴胺1mg/kg、舒芬太尼0.4μg/kg;除组Ⅲ外其余3组舒芬太尼浓度为10μg/mL。4组患者于诱导后2min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插管前咳嗽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咳嗽时、插管时的SpO2、ABP和HR。结果 4组患者咳嗽的发生率Ⅱ组为8%(4/50),Ⅲ组为10%(5/50),Ⅳ组为2%(1/50),Ⅱ、Ⅲ、Ⅳ组明显低于Ⅰ组的38%(19/50)(P<0.01),Ⅱ、Ⅲ组低于Ⅳ组(P<0.05);4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的S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的SBP、HR均较T1、T2明显升高(P<0.01)。结论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时舒芬太尼最后给药、稀释给药或给予预注剂量均可以明显降低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发生率,其中以最后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及中山市西区医院拟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18~22kg/m~2,ASA分级Ⅱ~Ⅲ级,根据患者术前体温分为两组(n=32):对照组(术前体温正常组,C组)和发热组(术前发热组,H组)。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异丙酚2.5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后静注瑞芬太尼2μg/kg,于30s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T_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肌颤搐最大抑制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后(T_1)、手术结束时(T_2)、出手术室时(T_3)体温及心率(HR)。结果 H组1例患者因手术原因,剔除出研究。H组顺苯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较C组延长,起效时间为(4.9±0.1)min,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较C组降低,为(96±1)%,临床作用时间较C组缩短,为(50±3)min,恢复指数减小(10.0±0.3)min(P 0.05)。H组患者T_0、T_1、T_2体温及HR高于C组,T_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热因素可减弱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进行介入封堵术。根据患儿麻醉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诱导:肌内注射氯胺酮4 mg·kg-1,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1、芬太尼10μg·kg-1、顺阿曲库铵0.1 mg·kg-1,麻醉维持:芬太尼0.4μg·kg-1·min-1、丙泊酚8μg·kg-1·min-1。试验组麻醉诱导: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1,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1,舒芬太尼1.0μg·kg-1、顺阿曲库铵0.1 mg·kg-1,麻醉维持:瑞芬太尼0.5μg·kg-1·min-1、丙泊酚8μg·kg-1·min-1。比较2组麻醉苏醒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循环影响和复苏情况。方法腹部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级,男22例,女28例;年龄(45.6±11.7)岁,体质量(53.4±8.0)kg。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n=25)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R组,n=25)。应用TCI-Ⅰ型靶控注射泵,以血浆浓度为目标分别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术中根据临床需要间断推注顺苯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于手术完毕时停药。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3 min BS组SBP、DBP、HR无明显改变,开始输注丙泊酚后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BR组SBP、DBP、HR下降明显(P<0.05),该组输注丙泊酚后用阿托品2例。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切皮及切皮后3 min、拔管后3 min SBP、DBP、HR无明显改变。停止输注丙泊酚至拔管时间BS组和BR组分别为(13±2.3)min和(10.1±2.6)min,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苏醒期BR组发生躁动6例,而BS组未发现。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均能较好用于麻醉诱导及维持,但就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复苏质量而言,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晏启兴  花泽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56-2657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全麻苏醒期留置导尿管不适反应.方法:择期手术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舒芬太尼(S组)、芬太尼组(F组).S、F两组分别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4μg/kg、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胺0.1 mg/kg,丙泊酚2 mg/kg,实施麻醉诱导.术中雷米芬太尼0.25 μg· kg-1·min-1,丙泊酚5mg·kg-1·min-1,阿曲库胺2μg·kg-1·nin-1泵入维持麻醉.两组均于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阿曲库胺,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丙泊酚,S组追加舒芬太尼4.0 μg,F组追加芬太尼40 μg.苏醒期观察患者MAP、HR、SpO2,对导尿管留置不适的影响程度.结果:S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中度以上导尿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减轻妇科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