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35 例CHF患者与25 例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横径(LAD)、左心室短轴横径(LV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标准心尖位左心流出道切面, 四腔心切面, 两腔心切面,应用2D-STI测量各个室壁收缩期最大应变。比较CHF组及正常对照组的二维结构及收缩期最大应变。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HF患者左房室明显扩大,LVESV、LVEDV增大,心功能减低,收缩期左心室心尖各切面室壁的最大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2D-STI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识别冠心病的早期缺血心肌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中左前降支(LAD)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75%)。分别于PCI术前1周内和术后3个月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及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的高帧频二维超声心动图,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软件,检测其相关供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以及左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和左室整体扭转角度。结果 PCI治疗前:正常组应变-时间曲线轮廓整齐,波峰值较大,重度狭窄组应变曲线形态紊乱,多数节段波峰低平。重度狭窄组大多数节段、中度狭窄组部分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狭窄组部分节段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各冠脉狭窄组绝大部分供血心肌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收缩期在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狭窄组比较,在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狭窄组比较,仅整体扭转角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左室收缩期整体扭转角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P<0.05)。各组左室短轴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圆周应变无明显改善(P>0.05)。中重度狭窄组左室收缩期心尖部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应用2DSTI可定量评价左室心肌的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2)应用2DSTI能够识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纵向应变(LS)、左心室壁整体扭转角度(LV-tor)在二维超声未探及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而冠状动脉存在单纯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时,对左心室壁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例,取造影正常者27例为对照组,而单纯LAD狭窄50%~75%的患者25例(A组)、单纯LAD狭窄≥75%的患者23例(B组),分别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心尖两腔、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及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心尖水平切面的16个室壁阶段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 Echo PAC软件测量仅由LAD供血的相应左心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的LS,以及左心室基底段总扭转角度(Rot-base)、心尖段总扭转角度(Rot-apex)并计算出LV-tor,静息状态下应用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壁运动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等常规参数。结果 A组与对照组比较,LS值和LV-to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LAD供应左心室壁相应节段的LS值(-24.2±1.8比-25.2±1.8和-25.1±1.4,P=0.037)和LV-tor(16.4±1.2比17.2±1.1和16.7±1.1,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3组间比较,LVEF和F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当单纯LAD狭窄率≥75%时,LS值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变,而LV-tor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左心室壁除相应节段出现收缩功能减低外,整体收缩功能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性LVMI134g/m~2、女性LVMI110g/m~2者为左心室肥厚)分为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和左心室肥厚组(2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54例)。对各组心尖长轴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和左心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的心内膜下、外膜下进行斑点追踪成像分析,获取其纵向应变(LS)峰值,径向应变(RS)峰值和圆周应变(CS)峰值,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整体应变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左室肥厚组长轴、短轴各段平均LS、RS、CS峰值显著降低(P均0.01),非左室肥厚组长轴、短轴各段平均LS峰值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纵向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获取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STI测量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各节段纵向应变,并计算各平面峰值应变。结果高血压A组的LS峰值较N组无明显减低(P>0.05),B~D组LS峰值较N组明显减低且递减(均P<0.05)。结论 STI技术为评价老年高血压左室重构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提供了无创性的新方法,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径向应变能力。方法选取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两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的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指标分为A组20例(轻度)、B组16例(中度)、C组12例(重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表现。结果 A、B、C组右心室游离壁低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A、B、C组间同阶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呈依次递减表现,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通过右心室纵向应变率提示患者功能减低情况,反应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右室心肌的应变能力。方法:对31例CHF患者及31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采集并存储3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二维图形。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在二维应变模式下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右室面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右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各收缩期峰值应变在两组间的差异。同时测量并分析右室面积变化率和右室射血分数与右室整体收缩峰值应变的相关性。结果:CHF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右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右室面积变化率及右室射血分数均呈正相关(r=0.567,P0.01;r=0.546,P0.01)。结论:CHF患者的右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结合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价老年代谢综合征(MS)合并二尖瓣环钙化(MAC)对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单纯MS患者50例为MS组,老年MS合并MAC患者50例为MS+MAC组,另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心室心肌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应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获得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各室壁的二尖瓣环收缩期最大位移(MAD)、3个切面的二尖瓣环连线中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MADmid),计算3个切面MADmid占心尖左心室长径的百分比(MADmid%),分析左心室心肌应变值与MADmid、MADmi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和MS+MAC组的GLS依次减低;且MS+MAC组减低更为显著[(-18.17±1.22)%vs(-16.04±1.27)%vs(-22.92±2.32)%,P0.05]。3组GRS、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S组、MS+MAC组二尖瓣环收缩期6个位点的MAD,3个切面的MADmid和MADmid%依次减低,MS+MAC组减低更为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左心室收缩期GLS与MADmid和MADmid%呈正相关(r=0.66,r=0.63,P0.05)。结论老年MS合并MAC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心肌GLS功能显著受损,二尖瓣环运动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早期敏感的评估MS+MAC患者心肌受损程度,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四维自动左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Atuo VLQ)评价亚临床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螺旋CT诊断冠脉钙化、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68例(A组),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N组)。经胸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切面,应用4D-Atuo VLQ于心尖四腔切面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勾画心内膜,系统自动重建左心室立体图、自动生成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与左心室节段纵向应变(RLS)、节段圆周应变(RCS)、节段面积应变(RAS)与节段径向应变(RRS)牛眼图。结果:(1)A组与N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常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心室整体应变:A组GAS小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心室节段应变:A组RL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C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A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RS的下壁心尖段均小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亚临床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有受损现象,应用4D-Atuo VLQ可以比较全面地对其进行评估,尤其是GAS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左室心肌应变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 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应变的价值.方法 60例研究对象分成A组、B组、C组,A组30例为正常者,B组1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组12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心尖位左室长轴三个切面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AFI)测量左室18节段峰值收缩期应变(S),该切面峰值收缩应变(GLS)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S-Avg),比较各组各参数值,并分析GLS-Avg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根据双平面Simpson's法测得的LVEF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轻度(6例)、中度(18例)和重度(6例),比较3组患者GLS-Avg.结果 A组左室18节段S值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各节段壁应变绝对值低于A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GLS-Avg绝对值逐渐减低.GLS-Avg与LVEF相关良好(r=0.92,P<0.05).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形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根据甲亢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辅助检查分为单纯性甲亢组(43例)和甲亢性心脏病组(20例),正常对照组33例。经胸采集并存贮3个心动周期标准心尖四腔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在二维应变的模式下,测量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右室面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6个节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右室整体收缩峰值应变值,并比较各收缩期峰值应变在3组间的差异。同时测量并分析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PCA)及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VSPV)等指标与右室整体收缩峰值应变的相关性。结果:甲亢性心脏病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右室整体的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性甲亢组均显著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性甲亢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右室整体的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正常对照组稍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ED、RVEF、RVPCA及TVSPV与右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355、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孤立性CLBBB患者35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其分为A组(LVEF≥50%,18例)和B组(LVEF50%,17例)。另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集各组二维超声数据,采用Simpson法测定LVEF。记录并比较各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的三维应变数据: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VGAS),以及各组间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三维应变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三维应变参数诊断CLBBB合并心功能减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与B组LVGLS、LVGRS、LVGCS、LVGA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LVGLS、LVGRS、LVGCS及LVGA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局部三维心肌应变数值均呈递减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参数诊断CLBBB合并心功能减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5~0.910,准确性较好,其中LVGLS的敏感性(96.4%)及特异性(76.7%)高于其他应变参数。结论:CLBBB患者左心室心肌不协调运动,主要以前壁及前间隔的改变为主;左心室不协调运动导致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减低。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敏感、准确地评价CLBBB患者的左心功能,其中LVGLS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心室收缩期心肌应变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肌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其中左心室肥厚(LVH)33例(LVH组)、非LVH 45例(NLVH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0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自愿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采用改良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径向、周向应变。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应变对LVH的预测效能。结果 NLVH组和LVH组LAD、IVSTd、LVPWTd、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E/A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LVH组LAD、IVSTd、LVPWTd、LVMI显著高于NLVH组(P均<0.05),两组E/A比较P>0.05;三组LVEF比较P>0.05。LVH组左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定量分析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并探讨其诊断室壁运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切面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峰值收缩应变,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参数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各室壁自基底段向心尖段纵向应变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各节段均一分布的规律消失,各段室壁应变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部分节段的应变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可准确评价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冠脉不同程度狭窄心肌整体应变。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诊断疑似为冠心病患者共计63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三支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10例(冠脉无明确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9例、中度狭窄组(50%至少一支冠脉狭窄率≤75%)10例、重度狭窄组(至少一支冠脉狭窄率75%)34例。应用3D-STI获得心肌整体应变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以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比较不同狭窄程度心肌整体应变参数的差异。结果重度狭窄组各应变参数较其他各组明显减低,中度狭窄组GLS、GRS、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中度狭窄组GAS较轻度狭窄组明显减低,轻度狭窄组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技术可作为早期评价无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有效检测手段,其中GAS是敏感性及可重复性最高的参数。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心肌各应变参数受损加重,其中GAS受损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将115例糖尿病患者按并发症分成四组,无并发症组35例(I组),伴微血管并发症44例(Ⅱ组),伴周围大血管并发症19例(Ⅲ组),在Ⅱ组或Ⅲ组基础上合并有冠心病和(或)脑梗死17例(Ⅳ组),正常对照者46例(NC组)。应用STI技术分别观察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位移速度(VL)、收缩期蜂值应变(SL)及应变率(Sr L)、整体的应变、应变率参数。结果 2型糖尿病Ⅳ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VL及SL测值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基底段、心尖段的SL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Ⅳ组心尖段的SL测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Ⅱ组和Ⅳ组心尖段的Sr L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各组间Sr 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SL高于心尖段,且中间段略高于基底段,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各节段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将VSD患儿53例根据VSD大小与主动脉根部比值分为大室缺(VSD_L)组13例、中等室缺(VSD_M)组19例、小室缺(VSD_S)组21例;另取性别、年龄与VSD患者匹配的健康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各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_P/Qs);二维超声检测各组左房收缩期前后径(LADs)、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左房射血分数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2D-STI测量各组左房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应变率(LSR-s)、舒张早期峰值纵向应变率(LSR-e)、舒张晚期峰值纵向应变率(LSR-a)。结果 Q_P/Qs随VSD缺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P均<0.05);VSD_L组LADs较其他各组增大(P均<0.05);VSD_M组、VSD_L组容积参数(LAVmax、LAVmin、LAVI)较其他两组增大(P均<0.05),且VSD_L组较VSD_M组增大(P均<0.05);VSD_M组、VSD_L组应变参数(LS、LSR-s、LSR-e)较其他两组减低(P均<0.05),VSD_L组减低更明显(P均<0.05);VSD_M组、VSD_L组LSR-a较其他两组增大(P均<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VSD患者左房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减低,泵功能增强;2D-STI技术对评价VSD患儿左房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检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左室壁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壁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0例为高血压组,健康志愿者28名为对照组。应用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左心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层、中层及心外膜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室相对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分层应变参数比较,两组心肌各层纵向应变均呈梯度特征,即心内膜层心肌中层心外膜层。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左心室心肌总体纵向应变心外膜层、心肌中层、心内膜层纵向应变减低(P0.05);高血压组基底段三层心肌纵向均减低(P0.05);中段心外膜层、心肌中层、心内膜层纵向应变减低(P0.05);心尖段心内膜层、心肌中层、心外膜层纵向应变均减低(P0.05)。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定量分层评价高血压心肌肥厚病人左室心肌的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分层应变技术分析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以评估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心肌功能。[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患者40例,分为T2DM组20例、T2DM微血管病变组20例,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采集并储存二维动态图像,导入脱机分析软件QLab13.0中,描记得到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通过分层应变描记左心室三层心肌,得到心内膜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endo)、中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mid)以及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epi),之后通过LPSendo-LPSepi得到左心室跨壁应变压差(ΔL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微血管病变组GLS减低2.15%(P<0.05),而T2DM组GLS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T2DM组相比,T2DM微血管病变组GLS减低1.79%(P<0.05)。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LPSendo减低3.09%(P<0.05),而LPSmid、LPSepi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